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浮旋流中油滴与气泡的运动规律
1
作者 汪威 白旭 +5 位作者 褚晓丹 赵翔 马学良 林纬 龚程 喻九阳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微气泡气浮旋流技术是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方法。利用微气泡气浮旋流技术进行油水分离,探究了溶气水微气泡、旋流场、絮凝剂3种因素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并用高速成像技术考察了微气泡与油滴、微气泡与絮体... 微气泡气浮旋流技术是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方法。利用微气泡气浮旋流技术进行油水分离,探究了溶气水微气泡、旋流场、絮凝剂3种因素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并用高速成像技术考察了微气泡与油滴、微气泡与絮体的结合过程。结果表明,溶气水微气泡可大幅缩短油水分离时间,相比纯水静置缩短了50%。在油水混合物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气浮+旋流+絮凝剂组合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油水混合物与溶气水的体积比1∶4、旋流速度370 r/min、复合絮凝剂(PAC∶CPAM)的复配比2∶1,此条件下污水最终含油质量浓度低于10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静水条件下,微气泡-絮体结合体的平均投影面积约为微气泡-油滴结合体的6倍,投加絮凝剂有利于提升油水分离效果。交互实验证明,相比纯水静置处理,经微气泡气浮、气浮+旋流以及气浮+旋流+絮凝剂3种工艺处理后,污水含油率分别降低38.7%、71.4%、76.5%。就最终油水分离效果来说,3因素组合>溶气水微气泡+旋流场>溶气水微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气浮旋流工艺 油田采出水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生产污水气浮旋流分离装置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春花 王春升 +2 位作者 周超 尚超 陈家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5-59,共5页
为提高海上平台生产污水的处理效率,研发了气浮旋流分离装置。通过气浮旋流分离流场分析,设计入口流速、管径及罐体直径等关键参数,依据多相流场数值模拟结果优化分离装置结构及其处理量,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确定分离装置的最佳操作条件,... 为提高海上平台生产污水的处理效率,研发了气浮旋流分离装置。通过气浮旋流分离流场分析,设计入口流速、管径及罐体直径等关键参数,依据多相流场数值模拟结果优化分离装置结构及其处理量,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确定分离装置的最佳操作条件,并通过现场试验检测生产污水的除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稳流内筒采用喇叭口且朝上布置时的除油率最高,随生产污水含油量的提高,除油率先迅速增大而后趋于稳定,随生产污水注气比的增大,除油率先逐渐减小而后趋于稳定;气浮旋流分离装置采用两级串联模式运行性能平稳,且除油效果较显著。现场测试数据表明除油后的生产污水含油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10~19)×10^(-6)之间,分离装置的平均除油率达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污水 气浮旋流分离 除油率 含油质量分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浮旋流水处理设备放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尚超 王春升 +3 位作者 陈家庆 张明 姬宜朋 李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96,共3页
针对常规水处理设备数量多、体积大、质量大,引起海上平台造价高的不足,发挥气浮和旋流协调作用,研制了新型紧凑式气浮旋流水处理设备,并进行了现场放大设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备水力停留时间仅为210 s的情况下,当入口油的质量浓度在... 针对常规水处理设备数量多、体积大、质量大,引起海上平台造价高的不足,发挥气浮和旋流协调作用,研制了新型紧凑式气浮旋流水处理设备,并进行了现场放大设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备水力停留时间仅为210 s的情况下,当入口油的质量浓度在240~400 mg/L时,设备除油率可达85%以上。设备处理效果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可为下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气浮旋流设备 放大实验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两级气浮旋流设备结构优化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丛达 吴奇霖 +3 位作者 史仕荧 吴应湘 许晶禹 张健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使现有的两级气浮旋流设备作用效果更佳,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6.3.26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入口流量下,存在最优一级旋流管径,该管径可使一级油水分离效果最优;两级气浮旋流设备中罐的旋流流场由弯头决... 为使现有的两级气浮旋流设备作用效果更佳,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6.3.26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入口流量下,存在最优一级旋流管径,该管径可使一级油水分离效果最优;两级气浮旋流设备中罐的旋流流场由弯头决定,当弯头的轴向位置离罐底较高时,可使含油污水充分经过气浮作用而得到净化;弯头离轴心的最佳径向位置约为半径的0.36倍,这样可使油水分离性能最佳;当两级气浮旋流设备的最佳入口流速小于2 m/s时,可使油水分离性能最优。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两级气浮旋流设备能将污水中含油体积分数降到20.00×10^(-6)以下,说明新型两级气浮旋流设备能够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这对我国自主研发气浮旋流处理含油污水技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旋流 结构优化 污水处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旋流筒结构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龚俊 张磊 +2 位作者 谢勰 海类游 蒋文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8,共10页
由于油田开发采出液含水率上升和海上平台空间的限制,亟需紧凑型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对海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对此设计了卧式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通过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装置旋流筒区域的流场分布及油水分离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探究... 由于油田开发采出液含水率上升和海上平台空间的限制,亟需紧凑型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对海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对此设计了卧式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通过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装置旋流筒区域的流场分布及油水分离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探究了旋流筒结构、入口管径、含油污水入口速度和入口含油率等因素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管径为20 mm,含油污水入口速度为2 m/s时,采用导流叶片的旋流筒结构能获得较好的流场分布;含油污水入口速度越大切向速度衰减越严重;旋流筒在高度为100~300 mm时切向速度衰减较大,在高度为300~650 mm内衰减较小;相同含油污水入口速度下,增大入口管径能使旋流筒内油相体积分数增大;增大含油污水入口速度反而会导致旋流筒内油相体积分数减小;旋流筒内油相体积分数呈“U”型分布,且随入口含油率增大而增大,与入口含油率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气浮装置 气浮旋流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平台生产水处理的工业侧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熊泰 代品一 +3 位作者 孟全意 郑文强 侯旺 杨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1-167,共7页
设计了组合纤维聚结(CFC)油水分离器、自适应微气浮旋流除油(AMFD)高效分离器2型油水分离设备,并在南海某平台进行了为期36 d的工业侧线试验,以验证新型油水分离技术针对海上平台生产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FC油水分离器设备入口... 设计了组合纤维聚结(CFC)油水分离器、自适应微气浮旋流除油(AMFD)高效分离器2型油水分离设备,并在南海某平台进行了为期36 d的工业侧线试验,以验证新型油水分离技术针对海上平台生产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FC油水分离器设备入口平均含油341.03 mg/L,出口平均含油9.43 mg/L,平均分离效率97.2%,且可取消化学破乳剂的使用,除油效率高、设备体积小,可用于替代“水力旋流器+撇油罐”,具备向各类有生产处理需求的海上油田平台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AMFD高效分离器与生产分离器串联,当流量小于5 m3/h时,进口平均含油364.4 mg/L,出口平均含油19.0 mg/L,平均分离效率94.4%,通过重力沉降法计算得出AMFD高效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出口水相油滴的中位粒径分别为13.0μm和14.5μm,即AMFD高效分离器对于分散油分离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油水快速粗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纤维聚结 自适应微气浮旋流除油 海上平台 油水分离 侧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