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交流作用下稍不均匀场中SF_(6)间隙的绝缘恢复特性
1
作者
潘飞
赵文彬
+3 位作者
毕建刚
颜湘莲
李峰
贾成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0-2560,共11页
SF_(6)的绝缘恢复特性对气体绝缘组合设备(gas insulator switchgear,GIS)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SF_(6)相关的击穿试验缺乏对绝缘恢复过程的研究。为此利用能够表征流场结构的纹影技术,搭建了研究GIS气室中棒—板间隙击穿后绝...
SF_(6)的绝缘恢复特性对气体绝缘组合设备(gas insulator switchgear,GIS)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SF_(6)相关的击穿试验缺乏对绝缘恢复过程的研究。为此利用能够表征流场结构的纹影技术,搭建了研究GIS气室中棒—板间隙击穿后绝缘恢复过程的纹影观测平台,获得了绝缘恢复过程的纹影图像,基于流场中脉动分析的方法定义了纹影图像的波动值,得到了多时间段纹影图像的波动分布图,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绝缘恢复演化差异,并利用波动值的离散系数定量表征绝缘恢复程度,获取了绝缘恢复的时空规律,最后统计了绝缘恢复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通道击穿后的气流团运动由于工频残压的影响存在扩散和消散两个阶段;绝缘恢复过程中通道内的形态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板电极上半部分与其它区域的演化差异;通道内不同区域存在绝缘恢复程度的差异,棒电极附近的绝缘恢复较慢;0.2 MPa下的SF_(6)绝缘恢复时间比0.3 MPa下的短但差异不大,气压不是影响绝缘恢复的决定条件。该试验方法和分析结果为稍不均匀场中SF_(6)击穿后的绝缘恢复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气体放电
纹影
绝缘恢复
气流团
粒子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作用下稍不均匀场中SF_(6)间隙的绝缘恢复特性
1
作者
潘飞
赵文彬
毕建刚
颜湘莲
李峰
贾成龙
机构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0-256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400121)。
文摘
SF_(6)的绝缘恢复特性对气体绝缘组合设备(gas insulator switchgear,GIS)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SF_(6)相关的击穿试验缺乏对绝缘恢复过程的研究。为此利用能够表征流场结构的纹影技术,搭建了研究GIS气室中棒—板间隙击穿后绝缘恢复过程的纹影观测平台,获得了绝缘恢复过程的纹影图像,基于流场中脉动分析的方法定义了纹影图像的波动值,得到了多时间段纹影图像的波动分布图,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绝缘恢复演化差异,并利用波动值的离散系数定量表征绝缘恢复程度,获取了绝缘恢复的时空规律,最后统计了绝缘恢复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通道击穿后的气流团运动由于工频残压的影响存在扩散和消散两个阶段;绝缘恢复过程中通道内的形态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板电极上半部分与其它区域的演化差异;通道内不同区域存在绝缘恢复程度的差异,棒电极附近的绝缘恢复较慢;0.2 MPa下的SF_(6)绝缘恢复时间比0.3 MPa下的短但差异不大,气压不是影响绝缘恢复的决定条件。该试验方法和分析结果为稍不均匀场中SF_(6)击穿后的绝缘恢复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GIS
气体放电
纹影
绝缘恢复
气流团
粒子运动
Keywords
GIS
gas discharge
ripple shadows
insulation recovery
gas flow clusters
particle motion
分类号
TM85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交流作用下稍不均匀场中SF_(6)间隙的绝缘恢复特性
潘飞
赵文彬
毕建刚
颜湘莲
李峰
贾成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