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阶煤储集层气水赋存模式的划分与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忠
王宁
+3 位作者
张永平
鲁秀芹
李正
高燕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2-578,共7页
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和马必东区块成藏主控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开展煤储集层微观气水赋存规律研究,论证了微观孔隙中甲烷赋存模式,结合评价井测试含气量、压裂和排采资料,根据微裂缝模型和边界层效应,建立考虑低渗裂缝动边...
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和马必东区块成藏主控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开展煤储集层微观气水赋存规律研究,论证了微观孔隙中甲烷赋存模式,结合评价井测试含气量、压裂和排采资料,根据微裂缝模型和边界层效应,建立考虑低渗裂缝动边界效应的动平衡赋存模型。结果表明,无水状态甲烷在直径为2 nm的孔隙中主要为吸附态,随含气饱和度增大,水分子的竞争作用减弱。明确了气水相压力、毛细管力和黏滞力间的压力平衡关系,将气水压力平衡模式划分为逸散模式和封存模式;分析了4种气水赋存模式对后期排采效果的影响,认为第Ⅲ类和第Ⅳ类气水赋存模式产气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
水
盆地
煤储集层
气水赋存模式
分子模拟
边界动平衡
临界解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煤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见
孙强
+1 位作者
石雪峰
高丽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0,共12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样品,基于常规孔渗物性测试、CO_(2)吸附、低温N2吸附、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测试,以神府区块8+9号煤为例,系统总结深煤层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模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深部煤孔隙结构差异较大,神府煤介孔−宏孔均发育,多为墨水瓶型和开放型孔。综合认为中阶煤孔隙结构的跨尺度效应稍有减弱,相对有利扩散、渗流。(2)中阶煤吸附能力降低,等温吸附曲线高压段曲线平缓,初期解吸效率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其介孔−宏孔的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可动水孔隙率减小,降低了游离气的储集空间。(3)研究区存在“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两类气水赋存模式,导致煤层气排采差异明显,其中“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是深部煤层气快速高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见气时间短、中高产气、低产水”的生产特征,且由于应力对中大孔−微裂缝的伤害较强,建议该模式下的气井排采需适当控制排采速度以减小储层伤害,防止产量陡降;“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模式具有“短期排水、缓慢见气”生产特征,排采仍需遵循“缓慢、连续”原则保证气井稳产;此外,由于孔隙以微孔、介孔为主,束缚水含量高,气井短期难获高产,需进一步探索加大压裂改造规模提高该类气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区块
深部煤层
气
多尺度
孔隙结构
气水赋存模式
生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阶煤储集层气水赋存模式的划分与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忠
王宁
张永平
鲁秀芹
李正
高燕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煤层气开采先导试验基地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2-578,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64)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专项(2017E-1404)。
文摘
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和马必东区块成藏主控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开展煤储集层微观气水赋存规律研究,论证了微观孔隙中甲烷赋存模式,结合评价井测试含气量、压裂和排采资料,根据微裂缝模型和边界层效应,建立考虑低渗裂缝动边界效应的动平衡赋存模型。结果表明,无水状态甲烷在直径为2 nm的孔隙中主要为吸附态,随含气饱和度增大,水分子的竞争作用减弱。明确了气水相压力、毛细管力和黏滞力间的压力平衡关系,将气水压力平衡模式划分为逸散模式和封存模式;分析了4种气水赋存模式对后期排采效果的影响,认为第Ⅲ类和第Ⅳ类气水赋存模式产气量较高。
关键词
沁
水
盆地
煤储集层
气水赋存模式
分子模拟
边界动平衡
临界解吸压力
Keywords
Qinshui basin
coal reservoir
gas/water occurrence model
molecular simulation
dynamic boundary balance
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煤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见
孙强
石雪峰
高丽军
机构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三气共采省技术创新中心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0,共12页
基金
中海油“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KJGC2022-1002)。
文摘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样品,基于常规孔渗物性测试、CO_(2)吸附、低温N2吸附、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测试,以神府区块8+9号煤为例,系统总结深煤层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模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深部煤孔隙结构差异较大,神府煤介孔−宏孔均发育,多为墨水瓶型和开放型孔。综合认为中阶煤孔隙结构的跨尺度效应稍有减弱,相对有利扩散、渗流。(2)中阶煤吸附能力降低,等温吸附曲线高压段曲线平缓,初期解吸效率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其介孔−宏孔的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可动水孔隙率减小,降低了游离气的储集空间。(3)研究区存在“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两类气水赋存模式,导致煤层气排采差异明显,其中“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是深部煤层气快速高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见气时间短、中高产气、低产水”的生产特征,且由于应力对中大孔−微裂缝的伤害较强,建议该模式下的气井排采需适当控制排采速度以减小储层伤害,防止产量陡降;“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模式具有“短期排水、缓慢见气”生产特征,排采仍需遵循“缓慢、连续”原则保证气井稳产;此外,由于孔隙以微孔、介孔为主,束缚水含量高,气井短期难获高产,需进一步探索加大压裂改造规模提高该类气藏产量。
关键词
神府区块
深部煤层
气
多尺度
孔隙结构
气水赋存模式
生产特征
Keywords
Shenfu block
deep CBM
multi-scale
pore structure
gas and water occurrence pattern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阶煤储集层气水赋存模式的划分与应用
刘忠
王宁
张永平
鲁秀芹
李正
高燕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部煤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研究
吴见
孙强
石雪峰
高丽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