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渗吸效应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胡志明
穆英
顾兆斌
端祥刚
李亚龙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1,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所属课题“页岩气渗流规律与气藏工程方法”(编号:2017ZX05037-001)。
-
文摘
目前对于渗吸效应改变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定量化认识尚未形成,对页岩储层中压裂液大量滞留所引起的气水动态置换规律也不明确。为此,开展了气水置换实验以模拟水力压裂后近井区域页岩含水状态的变化情况,借助于含氢流体低场核磁共振谱分析技术(1H-NMR)动态监测页岩储层中甲烷的赋存状态,并计算不同赋存状态下的甲烷气量,进而研究了渗吸效应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饱和甲烷的过程分为吸附主导阶段和孔隙填充阶段,吸附作用和压力梯度作用在页岩饱和甲烷的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②页岩饱和甲烷过程前期阶段优先饱和吸附气,游离态甲烷作为外部甲烷转换为吸附态甲烷的中间状态在页岩孔隙中赋存,吸附气达到饱和状态后,甲烷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填充页岩孔隙直至孔隙内外压力平衡;③渗吸效应使页岩发生气水置换作用,吸附态甲烷部分解吸为游离态甲烷,吸附气占比降低,渗吸时间达到80 h时吸附气占比由63.58%降低至45.87%,而游离气量增加使页岩孔隙压力升高,同时水分占据部分孔隙体积,压缩游离气赋存空间,部分游离气被排出页岩孔隙,储层含气性降低,页岩样品含气量由渗吸开始前的7.91 mL/g下降至7.34 mL/g;④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大量滞留使页岩储层近井区域处于富含水状态,渗吸效应引发的气水置换作用和排替作用使得页岩孔隙及井筒等外部空间中甲烷游离气量升高,孔隙压力升高使得地层压力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页岩气的开采。
-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水力压裂
赋存状态
核磁共振
渗吸效应
气水置换作用
-
Keywords
Shale gas
Reservoir
Hydraulic fracturing
Occurrence state
NMR
Imbibition effect
Gas-water displacement effect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