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水两相下降流中泡状流与段塞流转换边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一波 石书强 +5 位作者 王建海 丁保东 李婷婷 徐梓然 王珍 韩宇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针对塔河油田气水混注驱替“阁楼油”过程中泡状流与段塞流转换边界不清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气水两相下降流中泡状流与段塞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气相表观流速为0.01~1.00 m/s、液相表观流速为0.03~2.00 m/s、管径为76 m... 针对塔河油田气水混注驱替“阁楼油”过程中泡状流与段塞流转换边界不清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气水两相下降流中泡状流与段塞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气相表观流速为0.01~1.00 m/s、液相表观流速为0.03~2.00 m/s、管径为76 mm的模拟条件下,管道中主要为泡状流和段塞流;与模拟结果相比,Barnea、Kokal、薛玉卿模型预测的转换边界偏小,Bhagwat和Yijun模型预测的转换边界偏大;随着气相表观流速增加,泡状流向段塞流转换时所需液量逐渐增大;在低液量条件下,越靠近管道中心,气泡数量越多,空隙率越大;随液量增加,单个小气泡体积减小,气泡在整个管道横截面上分布越均匀。基于漂移模型,考虑气泡群滑脱速度,建立了新的泡状流与段塞流转换边界模型,216组文献数据验证结果显示,新模型准确率为95.37%,准确度较高。建立的泡状流—段塞流转换边界模型,不仅可提高井筒压力、温度模型的计算精度,同时对塔河油田现场注入井井口参数优化、注入设备优选和提高“阁楼油”驱替效率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流 段塞流 转换边界 气水混注 阁楼油 缝洞型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岩性油藏氮气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乞迎安 汪小平 +2 位作者 杨开 田鑫 陈志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6,157-158,共3页
黄沙坨油田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征、正韵律沉积的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产量递减大,采油速度低,转变开发方式十分必要。开展发泡体积、半衰期等性能进行评价实验,优选了SDS作为发泡剂;通过长岩心模型驱替实验,确定了泡沫的最佳气液比为... 黄沙坨油田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征、正韵律沉积的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产量递减大,采油速度低,转变开发方式十分必要。开展发泡体积、半衰期等性能进行评价实验,优选了SDS作为发泡剂;通过长岩心模型驱替实验,确定了泡沫的最佳气液比为2∶1;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注采垂向位差对驱替效果影响,最终确定了"低注高采"的气驱方式。现场开展了1个井组的先导试验,与气驱前对比,井组平均日增油8.2 t/d,含水率降低4.3%,累计增油3 517 t,阶段投入产出比为1.0∶2.1,氮气驱先导试验的成功开展,拓展了氮气驱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气水混注 高采 黄沙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