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江艳 吴淑红 邢国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1,共9页
针对低渗低黏油藏常规注水存在注采压差大、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产量递减快及常规注气存在气体突破时间早、波及体积小等问题,以中东X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开发方式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储层渗... 针对低渗低黏油藏常规注水存在注采压差大、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产量递减快及常规注气存在气体突破时间早、波及体积小等问题,以中东X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开发方式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储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气水比、注入速度、注入周期和注入压力等因素对低渗低黏油藏采收率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影响CO2气水交替注入采收率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气水比和注入速度是影响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其次是注入周期和注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低黏油藏 CO2气水交替注入 采收率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交替注入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2 位作者 顾鸿军 董汉平 李新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采用气液交替注入技术可以提高高含水油藏的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针对氮气/起泡剂溶液交替注入方式,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评价了起泡剂的使用浓度、注入速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岩心渗透率等参数... 采用气液交替注入技术可以提高高含水油藏的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针对氮气/起泡剂溶液交替注入方式,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评价了起泡剂的使用浓度、注入速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岩心渗透率等参数对泡沫封堵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气液交替注入方式好于气液同时注入方式,能够在岩心中形成性能稳定的泡沫,对岩心的封堵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交替注入方式 起泡剂 阻力因子 泡沫性能 注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俊 周自武 +1 位作者 王伟胜 陶林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87,共3页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井关井降压等多项研究,解决了注入井气水切换的问题。葡北油田实施混相驱开发以来,地层压力和流压保持水平均在混相驱开发确定的压力界限以上,地层流体黏度由原始的0.67mPa·s降为目前的0.20mPa·s,体积系数由2.210增大为2.819,饱和压力由29.44MPa上升为目前的32.86MPa,原油组分变化明显,中间烃含量由23.79%上升至25.12%,证明葡北油田实现混相驱开发,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葡北油田 混相驱 开发机理 气水交替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CO_2驱油防止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工艺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彪 唐汝众 +1 位作者 栾传振 蒋维红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在简述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的基础上 ,对国外采取的工艺措施进行了调研。针对广泛使用的水气交替注入 (WAG)法 ,介绍了设计原则、注入方案及存在的不足。泡沫注入法是在WAG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关键在于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使用。最... 在简述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的基础上 ,对国外采取的工艺措施进行了调研。针对广泛使用的水气交替注入 (WAG)法 ,介绍了设计原则、注入方案及存在的不足。泡沫注入法是在WAG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关键在于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使用。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外最新研究的稠化泡沫的原理和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混相驱 表面活性剂 稠化泡沫 气水交替注入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沿河湾区块长6超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益 张宁生 +3 位作者 李相方 任晓娟 佟晓华 杨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合理开发超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迫切需要适合超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以长庆油田沿河湾区块这一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为例,应用了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稳定注水以及气水交替注入等不同的开发技术进了研究.模... 为了合理开发超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迫切需要适合超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以长庆油田沿河湾区块这一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为例,应用了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稳定注水以及气水交替注入等不同的开发技术进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效果最佳,连续注水次之,周期注水效果最差;对于气水交替注入技术,气水交替周期6个月的开发效果要好于交替周期3个月,先注气后注水要好于先注水后注气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沿河湾区块 超低渗透油藏 开发技术 数值模拟 气水交替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