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慧莹 罗山贵 +4 位作者 梁海鹏 曾波 张烈辉 赵玉龙 宋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7,共11页
基于位移不连续法和离散裂缝统一管网模型,采用顺序迭代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天然裂缝、基质物性对压裂过程的影响,且直接将压裂后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于后续焖井... 基于位移不连续法和离散裂缝统一管网模型,采用顺序迭代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考虑气水两相流动的页岩气井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天然裂缝、基质物性对压裂过程的影响,且直接将压裂后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于后续焖井、生产模拟,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压裂-生产一体化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储层物性参数对裂缝扩展有较大影响,合理预测压裂结束后地层压力及储层流体分布是准确预测页岩气井产气量、产液量的关键;相较于常规方法,提出的模型同时考虑压裂对基质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模拟产水量、产气量。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实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压裂-生产一体化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力压裂 压裂缝网扩展 气水两相流动 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上升管内气水两相流动截面含气率的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继勇 陈听宽 叶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5,51,共6页
采用水平-上升管组合法测量垂直上升管内气水两相流动在泡状流和弹状流情况下的截面含气率,同时应用理论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预测值与测量结果吻合良好,从而证实此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是一种简单、准确、可行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 气水两相流动 截面含 垂直上升管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两相渗流规律及返排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维扬 朱怡晖 +1 位作者 刘沙 岳圣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1-59,共9页
页岩气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会长时间处于气水两相流动状态,初期返排数据对掌握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均较少。为了进一步掌握页岩气井初期返排阶段气水两相的流动规律,针对页岩气井... 页岩气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会长时间处于气水两相流动状态,初期返排数据对掌握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均较少。为了进一步掌握页岩气井初期返排阶段气水两相的流动规律,针对页岩气井特殊地质工程条件,建立了水平井气水两相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开展了返排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建立了根据初期返排数据进行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四川盆地南部长宁页岩气田返排井实际返排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储层条件和压裂改造参数影响,页岩气人工裂缝气水两相流动在初期敏感性最强,返排阶段结束时的瞬时气量、压降程度、气水比和日排液量可以有效表征气井生产效果。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结合川南中深层和深层页岩气田返排数据资料,探索性地提出了通过初期返排测试数据预测页岩气井产能的方法。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能够较准确地在早期排采测试阶段评价页岩气井产能,明确该区域页岩气藏生产潜力,可以为页岩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平井 气水两相流动 静/动态资料 返排 评价指标 开发方案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凤场气田致密砂岩气水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玉斌 肖文联 +5 位作者 韩建 苟玲 李闽 周克明 欧阳沐鲲 陈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356-364,共9页
为了认识驱替压差对不同类型储层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储层的合理开采压力,以丹风场气田须家河组主力储层Ⅱ类和Ⅲ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两类储层致密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气驱水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 为了认识驱替压差对不同类型储层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储层的合理开采压力,以丹风场气田须家河组主力储层Ⅱ类和Ⅲ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两类储层致密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气驱水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对两类储层气相流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驱替压差对Ⅱ类和Ⅲ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Ⅱ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主要受驱替压差的影响,驱替压差越大,气相流动能力越强,且主要影响小孔喉中的流动能力;Ⅲ类储层岩样中气相流动特征不仅受驱替压差影响,而且还受储层的孔隙结构约束,当驱替压差与储层毛管压力相接近时气相流动能力最强。因此,对于丹凤场气田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在开采时应采用最佳生产压力使气相流动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两相流动 核磁共振 微观孔隙结构 致密 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多级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机理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博宁 张芮菡 +1 位作者 吴婷婷 鲁友常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为准确预测致密气藏多级压裂水平井在非线性渗流和复杂裂缝下的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双重连续介质-离散裂缝耦合模型对原始致密储层和水力压裂裂缝系统流动特征进行刻画并构建综合渗流数学模型,采用非结构三维四面体网格和控制体积-有限元... 为准确预测致密气藏多级压裂水平井在非线性渗流和复杂裂缝下的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双重连续介质-离散裂缝耦合模型对原始致密储层和水力压裂裂缝系统流动特征进行刻画并构建综合渗流数学模型,采用非结构三维四面体网格和控制体积-有限元方法建立全隐式数值模型,并通过修正Peaceman方法建立复杂压裂水平井数值井模型,从而获得准确的数值解。开展含水饱和度、应力敏感系数、压裂裂缝压开程度和空间非对称分布等关键参数对X致密气藏某区块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该模拟方法能准确预测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为致密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多级压裂平井 气水两相流动 控制体积-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