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亚丹 蒋进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84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42例)和治疗B组(42例)。治疗A组予以常规...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84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42例)和治疗B组(42例)。治疗A组予以常规针法治疗,治疗B组患者则予以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实际睡眠总时间、PSQI量表评分、睡眠进程参数、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了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的睡眠进程参数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指标显著高于治疗A组,而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指标则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纳入患者的实际睡眠总时间较干预前均有了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实际睡眠总时间显著高于治疗A组(P<0.05);两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干预方案安全性良好。治疗A组患者出现穿刺处血肿4例、穿刺处感染2例、滞针4例,总出现率为23.81%(10/42);治疗B组患者出现穿刺处血肿1例、穿刺处感染0例、滞针1例,总出现率为4.76%(2/42),且治疗B组患者的总出现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其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以及睡眠进程参数,缩短入睡时间,提高实际睡眠总时间,缓解日间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理论 针灸 心肾不交型失眠 睡眠质量 睡眠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利红 杜昕 杨丽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347-234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3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10mg和莫沙必利15mg口服,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3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10mg和莫沙必利15mg口服,观察组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2次/d,1剂/d,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食管pH及咽喉疼痛、反酸烧心、嗳气、声音嘶哑等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38%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咽喉疼痛分别为(0.76±0.31)分,(0.42±0.27)分,反酸烧心分别为(0.73±0.35)分,(0.42±0.26)分,嗳气分别为(0.82±0.40)分,(0.39±0.25)分,声音嘶哑分别为(0.65±0.32)分,(0.29±0.21)分,第一通道pH<4时间百分比分别为(1.85±0.67)%(0.71±0.53)%,第二通道pH<4时间百分比分别为(4.34±1.64)%(2.45±1.45)%,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理论 旋覆代赭汤加味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宝金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肝癌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瑞 花宝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552-2553,共2页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宝金教授将气机升降理论贯穿于肿瘤治疗中,临床上认为肝癌的治疗应恢复肝的生理特性为主,注重运用"左升右降"理论防止肝癌转移,截断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的肿瘤病理产物的基础,以经...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宝金教授将气机升降理论贯穿于肿瘤治疗中,临床上认为肝癌的治疗应恢复肝的生理特性为主,注重运用"左升右降"理论防止肝癌转移,截断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的肿瘤病理产物的基础,以经方柴胡剂治疗肝癌为代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宝金 气机升降理论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以升降散辨治肿瘤病 被引量:19
4
作者 许博文 朱广辉 +1 位作者 高瑞珂 李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0-92,共3页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气机升降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升降散为"温病郁热内伏"之总方,核心病机为三焦火郁、气机郁滞不得畅,经历代医家应用成为了一些疑难疾病治疗的特色方剂。升降散治病机理在于"升降",恰与...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气机升降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升降散为"温病郁热内伏"之总方,核心病机为三焦火郁、气机郁滞不得畅,经历代医家应用成为了一些疑难疾病治疗的特色方剂。升降散治病机理在于"升降",恰与现如今肿瘤病为升降出入失衡的基本病机一致,故临床上无论虚实寒热,均可用升降散调节气机升降。文章以脏腑相合理论为基础,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应用升降散化裁论治常见肿瘤病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 脏腑相合理论 气机升降理论 肿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仝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乳腺癌相关性抑郁
5
作者 孙立巧 刘凤智 +1 位作者 康宁 李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5-48,共4页
乳腺癌相关性抑郁是乳腺癌诊断、治疗、康复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绪低落、乏力、悲痛、甚至自杀的一种病理性抑郁状态,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痛苦。西医针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缓解... 乳腺癌相关性抑郁是乳腺癌诊断、治疗、康复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绪低落、乏力、悲痛、甚至自杀的一种病理性抑郁状态,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痛苦。西医针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缓解但其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不佳,不能长时间口服;中医药在郁证方面以其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为主要特点,使得患者易于长期口服。李仝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乳腺癌相关性抑郁,认为术后正气尚未完全恢复,胸中气虚,大气下陷;紧接着进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得患者情绪不安,形成气虚兼气郁的病因病机。李仝教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以补肺疏肝为准则,兼顾养心、健脾、补肾大法,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郁证 气机升降理论 名医经验 李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欲降先升”理论探讨“风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6
作者 方美娟 陈怀仁 +3 位作者 付晓硕 魏佳丽 钱海华 张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2,共4页
慢传输型便秘的病机本质为大肠传导功能不利,临证时医者常常基于“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治疗原则施以泻下通腑之品,但是疗效却不尽满意,临床治愈率较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蕴意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上升、外出属... 慢传输型便秘的病机本质为大肠传导功能不利,临证时医者常常基于“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治疗原则施以泻下通腑之品,但是疗效却不尽满意,临床治愈率较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蕴意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上升、外出属阳,下降、内入归阴,注重降气通腑的同时不妨佐以升提气机之品,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意,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风药”质轻气锐,味辛性散,作用趋势偏于向上、向外,与多个脏腑的生理特性相顺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此类药物,往往可达宣肺发表、提壶揭盖、斡旋中焦、升阳散湿,调达肝胆、理气泻火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气机升降理论 整体观 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喜保教授辨治胃病经验撷菁 被引量:6
7
作者 叶松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3期277-278,280,共3页
魏喜保教授治疗胃病主要通过调和气机、升清降浊的途径 ,促使脏腑升降气化功能恢复平衡。治法有进食胃痛 ,直辨虚实 ;胃出血者 ,虚实挟杂 ;胃出血后 ,法宗容川。
关键词 魏喜保 胃病证治 临床经验 治疗 气机升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