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南极科考站附近气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秦听
魏立新
李珵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60,共17页
本文基于欧洲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采用雷丁大学的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建立了1979-2013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泰山站划定的统计区域内气旋数据集。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3个站区附近气旋的气候特征,包括:气...
本文基于欧洲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采用雷丁大学的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建立了1979-2013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泰山站划定的统计区域内气旋数据集。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3个站区附近气旋的气候特征,包括:气旋数量、空间分布、强度、加深率等,并研究了达到爆发性发展的气旋的时空特征。分析表明,长城站以及中山站气旋数量均有增加趋势,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泰山站气旋数量的减少趋势达到显著性水平。3个站区的气旋统计表明,长城站统计区域内气旋活动最频繁,且爆发性气旋活动相对较多;中山站、长城站气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季节变化,气旋数量夏季较其他3个季节偏少、偏弱;泰山站气旋活动最少,并且大部分影响到该站的气旋都处于消亡阶段,气旋的强度较弱,故气旋活动对该站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科考站
气旋
活动
气旋
自动
追踪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极地区1979—2015年西北航道7-10月份气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秦听
魏立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04,共9页
本文采用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建立1979-2015年共37年7-10月北极西北航道东西两个区域的气旋数据。数据包括气旋中心经纬度以及中心最低气压值。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北极7-10...
本文采用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建立1979-2015年共37年7-10月北极西北航道东西两个区域的气旋数据。数据包括气旋中心经纬度以及中心最低气压值。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北极7-10月西北航道气旋数量特征、空间密度分布、强度特征、加深以及爆发性气旋的活动情况。西北航道东西两段的气旋个数存在显著的差异,东段气旋个数是西段区域的2~2.5倍,并且两段个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西段的气旋个数趋势呈不显著的减少,东段的个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西北航道气旋强度偏弱,中心最低气压达980 hPa的气旋仅占不到总数的5%。最低中心气压集中分布在990~1 000 hPa之间。1979-2015年以来,东段的气旋强度趋势增强,西段气旋在2002年以前也是显著的增强,2002年以后强度减弱。气旋的生命史集中在7 d以内,东段1 d以内的气旋个数明显偏多。西段气旋高密度区域主要分布在74°N以北的波弗特海北部,东段主要分布在巴芬湾的东北侧和巴芬岛的东南侧,近几年来其主要密度分布区域东西两段存在南移以及略微变化。西北航道内爆发性气旋的增长位置集中在70°N的沿岸附近,尤其是加拿大北部以及格陵兰西海岸附近。大西洋震荡指数与东段气旋的个数有较好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西北航道
气旋
活动
气旋
自动
追踪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海海域1988—2017年气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吕欣远
刘娜
+4 位作者
杨永增
孔彬
何琰
林丽娜
王颖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78,共15页
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气旋追踪算法和气旋密度估计算法,研究了1988—2017年期间日本海海域气旋的气候特征。首先阐述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M-K突变检验分析了其突变特征。然后从时间和空...
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气旋追踪算法和气旋密度估计算法,研究了1988—2017年期间日本海海域气旋的气候特征。首先阐述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M-K突变检验分析了其突变特征。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强度、源地密度、轨迹密度和消亡密度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表明:①日本海气旋频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②日本海附近气旋频数和气旋强度均在夏季最弱;③日本海海域气旋强度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整体呈现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仅在2004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弱到强的突变;④年平均异常强度在13 hPa以上的气旋出现在日本海的范围呈现为北缩—南扩—北缩的变化特征;⑤日本海气旋年平均源地密度空间分布、轨迹密度空间分布和消亡密度空间分布在近30 a期间均主要表现为4种基本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
气旋
气旋追踪算法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南极科考站附近气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秦听
魏立新
李珵
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60,共17页
基金
2016年度南极周边海域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考察(CHINARE2016-01-01)
南极周边海域气象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CHINARE2016-04-01)
文摘
本文基于欧洲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采用雷丁大学的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建立了1979-2013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泰山站划定的统计区域内气旋数据集。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3个站区附近气旋的气候特征,包括:气旋数量、空间分布、强度、加深率等,并研究了达到爆发性发展的气旋的时空特征。分析表明,长城站以及中山站气旋数量均有增加趋势,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泰山站气旋数量的减少趋势达到显著性水平。3个站区的气旋统计表明,长城站统计区域内气旋活动最频繁,且爆发性气旋活动相对较多;中山站、长城站气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季节变化,气旋数量夏季较其他3个季节偏少、偏弱;泰山站气旋活动最少,并且大部分影响到该站的气旋都处于消亡阶段,气旋的强度较弱,故气旋活动对该站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南极科考站
气旋
活动
气旋
自动
追踪
算法
Keywords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station of China in Antarctic
cyclones
automated cyclone detection and trackingalgorithm
分类号
P73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极地区1979—2015年西北航道7-10月份气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秦听
魏立新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1402703)
文摘
本文采用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建立1979-2015年共37年7-10月北极西北航道东西两个区域的气旋数据。数据包括气旋中心经纬度以及中心最低气压值。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北极7-10月西北航道气旋数量特征、空间密度分布、强度特征、加深以及爆发性气旋的活动情况。西北航道东西两段的气旋个数存在显著的差异,东段气旋个数是西段区域的2~2.5倍,并且两段个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西段的气旋个数趋势呈不显著的减少,东段的个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西北航道气旋强度偏弱,中心最低气压达980 hPa的气旋仅占不到总数的5%。最低中心气压集中分布在990~1 000 hPa之间。1979-2015年以来,东段的气旋强度趋势增强,西段气旋在2002年以前也是显著的增强,2002年以后强度减弱。气旋的生命史集中在7 d以内,东段1 d以内的气旋个数明显偏多。西段气旋高密度区域主要分布在74°N以北的波弗特海北部,东段主要分布在巴芬湾的东北侧和巴芬岛的东南侧,近几年来其主要密度分布区域东西两段存在南移以及略微变化。西北航道内爆发性气旋的增长位置集中在70°N的沿岸附近,尤其是加拿大北部以及格陵兰西海岸附近。大西洋震荡指数与东段气旋的个数有较好的正相关。
关键词
北极西北航道
气旋
活动
气旋
自动
追踪
算法
Keywords
Northwest Passage of Arctic
cyclones
automated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lgorithm
分类号
P73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海海域1988—2017年气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吕欣远
刘娜
杨永增
孔彬
何琰
林丽娜
王颖杰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78,共15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南北极业务化观测与科研项目——2020年北极海洋关键海域基础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水文要素、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效应(JD0619014)和2020年北极海洋环境变化及其气候效应(JD0620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重大科学问题预研究(2019YFC1509101)。
文摘
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气旋追踪算法和气旋密度估计算法,研究了1988—2017年期间日本海海域气旋的气候特征。首先阐述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M-K突变检验分析了其突变特征。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强度、源地密度、轨迹密度和消亡密度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表明:①日本海气旋频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②日本海附近气旋频数和气旋强度均在夏季最弱;③日本海海域气旋强度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整体呈现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仅在2004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弱到强的突变;④年平均异常强度在13 hPa以上的气旋出现在日本海的范围呈现为北缩—南扩—北缩的变化特征;⑤日本海气旋年平均源地密度空间分布、轨迹密度空间分布和消亡密度空间分布在近30 a期间均主要表现为4种基本分布特征。
关键词
日本海
气旋
气旋追踪算法
时空分布
Keywords
the Sea of Japan
cyclones
the cyclone tracking algorithm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732.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南极科考站附近气旋的特征分析
秦听
魏立新
李珵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极地区1979—2015年西北航道7-10月份气旋的特征分析
秦听
魏立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本海海域1988—2017年气旋的特征分析
吕欣远
刘娜
杨永增
孔彬
何琰
林丽娜
王颖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