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I——正压模式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周霞琼 端义宏 朱永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 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 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的集合平均预报与控制试验的预报水平相接近。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约有60 %~70 %个例的集合路径预报得到改进。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当环境引导气流较弱时,进行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预报结果的改善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方法 正压原始方程模式 初始结构 台风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13L31模式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俞 麻素红 +2 位作者 肖天贵 瞿安祥 姜小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应用国家气象中心的T213L31模式对2006—2009年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的结果从平均距离误差、距离误差分布、模式系统性偏差、平均全移速误差、模式对背景场的预报偏差进行全面检验分析表明:对于不同走向的热带气旋(简称TC)路径预报而言... 应用国家气象中心的T213L31模式对2006—2009年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的结果从平均距离误差、距离误差分布、模式系统性偏差、平均全移速误差、模式对背景场的预报偏差进行全面检验分析表明:对于不同走向的热带气旋(简称TC)路径预报而言,预报误差最小的是西行路径TC,预报误差最大的是东北行路径TC。按照TC强度进行分类统计发现,TC强度强比强度弱的路径预报平均距离误差小。T213对所有样本的平均预报而言,存在西北偏西向的系统性偏差,不同类型路径TC存在不同的系统性偏差。通过计算平均全移速可以看出,对于西北行、西行、北上类型路径在整个预报时效中移速偏差较小,而对于所有转向类路径移速偏差较大,即偏慢较明显。对T213模式预报2009年TC路径误差较大的个例(0904,0906,0907号热带气旋)检验模式对背景场的预报偏差,个例分析表明:模式对中高纬度西风槽预报偏强、对TC环境风场垂直切变预报偏大、对两个相近的TC预报更容易发生藤原效应,这些因素是导致TC路径偏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13模式 热带气旋路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及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袁金南 宋丽莉 +3 位作者 黄燕燕 陈子通 刘春霞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3,共7页
采用平滑滤波和柱形滤波技术,从背景场中分离出初始涡旋环流和大尺度环境场,然后把分离出的涡旋环流进行平移和再植入到观测位置,最终得到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针对2006—2007年7个热带气旋共23个时次,采用背景场直接加入热带气旋bo... 采用平滑滤波和柱形滤波技术,从背景场中分离出初始涡旋环流和大尺度环境场,然后把分离出的涡旋环流进行平移和再植入到观测位置,最终得到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针对2006—2007年7个热带气旋共23个时次,采用背景场直接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和背景场进行初始涡旋重定位后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2种方案,分别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背景场进行初始涡旋重定位后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的方案模拟的24和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平均误差都相对较小,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可以减小热带气旋模式因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偏差而引起的误差,有助于提高热带气旋模式的路径预报水平,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初始涡旋重定位 滤波和平移 热带气旋路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业务运行结果及改进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顾建峰 蒋贤安 +1 位作者 殷鹤宝 徐一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61,共8页
统计分析了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在1996年、1997年利 1998年三年业务运行的结果;系统地与主观预报和日本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同个例同时次的比较;对模式边界层物理过程中摩擦拖曳系数以及二次台风Bogus技术、三... 统计分析了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在1996年、1997年利 1998年三年业务运行的结果;系统地与主观预报和日本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同个例同时次的比较;对模式边界层物理过程中摩擦拖曳系数以及二次台风Bogus技术、三维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和资料同化等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实现了间歇资料同化处理的业务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边界层 台风 气旋预报 气旋路径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及其与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俊鹏 江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69-78,共10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1949—2007年共59年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进行分析,合并归纳得到热带气旋主要的三种路径,分别为西行、西北行和转向路径,研究发现三种路径主要是8年以下的年际变化。西行路径的热带气旋与... 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1949—2007年共59年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进行分析,合并归纳得到热带气旋主要的三种路径,分别为西行、西北行和转向路径,研究发现三种路径主要是8年以下的年际变化。西行路径的热带气旋与海温的关系不明显,西北路径的热带气旋和转向路径热带气旋与局地海温的变化有相反的相关关系。当西北太平洋局地海洋暖的时候有利于西北路径热带气旋发生,局地海温冷时热带气旋多转向,且局地海温在热带气旋发生前半年左右就开始有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存在于海洋表层,整个温跃层以上次表层海温的热状态对热带气旋路径均有显著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西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对其上空的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热带气旋路径。通过研究还发现不同路径热带气旋对海洋的降温作用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热带气旋路径 相关分析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迹风在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栋梁 梁旭东 端义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应用美国NCAR/PSU中尺度模式MM5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窗口为6h,对初始时刻和6h后的云迹风进行同化。同化前对云迹风资料进行了简单的类似ECMWF初值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2002年8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进行了22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同化云迹风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定改善,12,24,36和48h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降低5%,12%,10%和7%,但同化云迹风的作用与初始气旋强度有关。选择初始中心海平面气压960hPa作为强、弱气旋的分类标准,则11个较强气旋平均路径误差12h减小了13%,12h以后的预报误差减小率维持在20%以上。而对于11个较弱气旋,平均路径误差反而略有增加,说明同化云迹风资料对不同初始强度的气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往往具有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因此受高层大气流场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较弱热带气旋的云迹风观测相对稀少且凌乱,并且更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因此对于较弱的热带气旋,当模式变量与模式或变量之间在同化后不够协调的话,就会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云迹风 应用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尺度模式MM5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四维变分同化 西北太平洋 ECMWF 2002年 海平面气压 风资料 资料反演 同化试验 NCAR 质量控制 检验方法 平均距离 气旋强度 分类标准 预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中短期预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平章 张建安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68,共11页
本文以动力学原理为依据,结合低纬西太平洋南海地区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建立了一个预报南海海区热带气旋未来72小时路径的预报模式。模式只要求输入预报时刻和前期的热带气旋中心位置,最低气压和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资料便可在IBM或类似的微... 本文以动力学原理为依据,结合低纬西太平洋南海地区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建立了一个预报南海海区热带气旋未来72小时路径的预报模式。模式只要求输入预报时刻和前期的热带气旋中心位置,最低气压和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资料便可在IBM或类似的微机上作出未来72小时的路径预报。用统计样本外的6年历史资料作预报检验,6年的平均预报误差表明其预报精度已达一般客观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气旋路径 中短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对江淮梅雨期降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铃儿 陈科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2-642,共11页
选用2000—2020年自动站降水资料、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发现不到半数的热带气旋活动伴随江淮地区暴雨发生,且仅有3成的热带气旋存在时,江淮地区日降水达到当年梅雨期日均降水。除... 选用2000—2020年自动站降水资料、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发现不到半数的热带气旋活动伴随江淮地区暴雨发生,且仅有3成的热带气旋存在时,江淮地区日降水达到当年梅雨期日均降水。除个别“转向型”及登陆后继续东移、北上的“西北型”热带气旋外,七成左右的热带气旋大多伴随有梅雨减弱现象,并利用WRF模式及热带气旋Bogus方法对2017年热带气旋“苗柏”和2019年热带气旋“丹娜丝”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热带气旋的存在对梅雨季节降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两个热带气旋的路径及降水落区、强度的基础上,对比移除热带气旋前后的试验,西北路径的热带气旋“苗柏”登陆前,南缘偏西气流加强低空急流,江淮地区切变线加强,登陆后低压北抬,副高稳定,形成有利于降水的环流形势;剔除“苗柏”后,低空急流断裂,副高南退,水汽输送带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减少。转向型热带气旋“丹娜丝”北移,伴随副高北抬,对流性不稳定减小,垂直上升运动减弱,西太平洋的水汽被大量输送到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故输送至江淮地区的水汽减弱,降水减少,促使梅雨提前结束;而剔除“丹娜丝”影响后,副高稳定,东部降水增加,梅雨季尚能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热带气旋路径影响 梅雨季节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人工神经元预报方法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俞善贤 钟元 滕卫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3-529,共7页
分别对具有动量项BP、LM、RBF人工神经网络建立36、48、60、72小时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测模型,各用100个独立样本进行预测检验,分析了网络“学习好,预报差”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参数、相应的学习算法和合适的预... 分别对具有动量项BP、LM、RBF人工神经网络建立36、48、60、72小时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测模型,各用100个独立样本进行预测检验,分析了网络“学习好,预报差”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参数、相应的学习算法和合适的预报因子,并总结了合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的经验。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不具有自动选取因子的功能,给实际应用造成困难,提出了基于RBF的逐步选取因子的算法,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人工神经元网络 逐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元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共6页
采用MCE(Multi CriteriaEvaluation)方法 ,在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预报方法研究与业务实验中 ,根据多家预报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提出最佳客观综合预报结果以供决策者及预报员参照。取得初步结果 :(1)对 9711号台风进行了MCE客观综... 采用MCE(Multi CriteriaEvaluation)方法 ,在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预报方法研究与业务实验中 ,根据多家预报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提出最佳客观综合预报结果以供决策者及预报员参照。取得初步结果 :(1)对 9711号台风进行了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 9711号台风生命史中几个关键点的预报 ,即登陆预报、台风转向北上预报及出海转向预报等以及全程预报 ,MCE方法取得较佳预报结果。 (2 )在综合平台上对近 10年的疑难路径台风和 2 0 0 0年全年台风进行了MCE方法试验及多种预报结论的对比分析研究。MCE方法预报误差检验结果较好。 (3 )所提出的模拟预报员预报思维的联想智能模拟方法 ,以及可操作综合预警平台 ,为台风路径预报 ,包括分析、学习、回忆、对比、推理、联想直到形成综合预报结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MCE方法 台风路径预报 登陆预报 自反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路径主客观预报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映龙 刘震坤 +1 位作者 董林 顾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6,共4页
利用目前中央气象台热带气旋路径实时业务预报中使用的各种主客观预报产品资料,对200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路径实时业务预报中的主客观预报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在整体上主观预报要优于客观模式的结果,但客观模式的... 利用目前中央气象台热带气旋路径实时业务预报中使用的各种主客观预报产品资料,对200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路径实时业务预报中的主客观预报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在整体上主观预报要优于客观模式的结果,但客观模式的预报能力已接近主观预报,有时甚至还好于主观预报,特别是48小时以上时效的客观模式较主观预报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客观模式中,全球模式优于台风模式;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式产品的使用对提高热带气旋路径业务预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西北太平洋 2002年 客观预报 南海 评价 业务预报 中央气象台 预报产品 分析检验 预报能力 台风模式 全球模式 数值模式 实时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路径集成预报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耿逍懿 郝坤 史振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6,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路径集成预报方法。该方法以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为模型构架,利用前4个时刻(24 h,间隔6 h)及当前时刻的TC路径记录,以及由不同环境因素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作为输入,分别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路径集成预报方法。该方法以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为模型构架,利用前4个时刻(24 h,间隔6 h)及当前时刻的TC路径记录,以及由不同环境因素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作为输入,分别直接预报和间接(通过预报移动速度)预报路径,集成两者预报结果实现时效为24 h的TC路径预报。试验部分使用不同环境因素所对应方向预报因子进行预报,进而探究在该模型中影响TC路径预报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经纬向风场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对模型预报性能提升较为明显,而海表温度、高度的方向预报因子对性能提升相对较小。此外,将不同方向预报因子的预报模型进一步集成,可以提升预报精度。上述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向预报因子、集成方法在TC路径预报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集成预报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方向预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力模式预报热带气旋路径个例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立祥 周小珊 +1 位作者 李用左 王锦贵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3-80,共8页
利用非静力模式 ( MM5 V2 )对 96 1 1号、990 4号等北上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进行了试验。用松驰 ( Nudging)四维同化方案和人造热带气旋 ( Bogus TC)技术 ,使得 t- 1 2时刻的模式场 (包括第一个 Bogus TC)通过预积分逐步逼近 t0 时刻的 Bog... 利用非静力模式 ( MM5 V2 )对 96 1 1号、990 4号等北上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进行了试验。用松驰 ( Nudging)四维同化方案和人造热带气旋 ( Bogus TC)技术 ,使得 t- 1 2时刻的模式场 (包括第一个 Bogus TC)通过预积分逐步逼近 t0 时刻的 Bogus TC和同时刻的观测资料场 ;在 1 999年能够得到相隔 6 h一次的 T1 0 6 L 1 9预报场后 ,分别在 t- 1 2 、t- 6和 t0 时刻各制做一个 Bogus TC,通过预积分使得前一个 Bogus TC向后一个 Bogus TC逼近 ,并在从 t0 时刻到 t1 2 时刻的模式积分中考虑 t0 时刻 Bogus TC的影响 ,然后做 48h的路径预报。对比试验表明 ,该方法优于非同化方案 ,特别是对异常热带气旋路径 ,同化方案的预报结果好于非同化方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力模式 热带气旋路径 个例试验 气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战志敏 郗洋 +1 位作者 庞旭龙 牛广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512-3515,3586,共5页
利用1948~2003年的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的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及NCEP 6 h 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6 h U、V分量资料,将热带气旋路径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路径、转向路径(即北上路径)3种,分别研究了3种不同路径对应的多年气候态... 利用1948~2003年的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的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及NCEP 6 h 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6 h U、V分量资料,将热带气旋路径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路径、转向路径(即北上路径)3种,分别研究了3种不同路径对应的多年气候态大气环流场。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各种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转向路径热带气旋集中在9月出现最多,西行路径热带气旋11月最多,西北路径热带气旋集中出现在7、8月;各个路径的热带气旋有较大的年际变化,转向路径的热带气旋呈略微的递增趋势,西行路径的热带气旋有减少的趋势,西北路径的热带气旋略有增加的趋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空西风急流和东风带的南压则有利于西行路径热带气旋的发生,副高和东风带的东移有利于西北和转向路径热带气旋的发生。200 hPa高空西风急流对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切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西北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高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热带气旋路径相似性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青颜 韩屹 刘丽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2,共11页
两条路径相似的热带气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系统背景场的变化和发展的相似性。在海洋预报中,热带气旋路径相似性可用于台风风暴潮预报的相似台风匹配和筛选。本文分析了现有热带气旋路径相似性计算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 两条路径相似的热带气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系统背景场的变化和发展的相似性。在海洋预报中,热带气旋路径相似性可用于台风风暴潮预报的相似台风匹配和筛选。本文分析了现有热带气旋路径相似性计算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的热带气旋路径相似计算的方法。以公开的热带气旋路径数据集为数据源,设计了与动态时间规整法和弗雷歇距离法的对比试验,用于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计算的相似路径在空间形态上与对比算法的结果相当或略优,但耗时较短,仅为动态时间规整法的27%、弗雷歇距离法的57%,计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相似性分析 动态时间规整法 弗雷歇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同源地不同路径热带气旋的大尺度场对比分析
16
作者 舒锋敏 林良勋 《海洋预报》 2007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着重对8903号"BRENDA"和0601号"珍珠"两个同源地进入南海后不同路径的典型热带气旋的大尺度环境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的强弱和东移的快慢、西太平洋副高的形状变化和...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着重对8903号"BRENDA"和0601号"珍珠"两个同源地进入南海后不同路径的典型热带气旋的大尺度环境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的强弱和东移的快慢、西太平洋副高的形状变化和东退西进、冷空气的强弱和南下路径及热带气旋内部的不对称结构是造成二者移动路经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印缅槽的变化也对其路径差异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副热带高压 西风槽 印缅槽 冷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在ENSO发展和衰减年的路径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佩妍 陶丽 +1 位作者 李俊徽 黄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7-999,共13页
本文运用有限混合模型算法对1979~2015年夏、秋季(6~11月)中国气象局(CMA)上海台风研究所(STI)的最佳路径数据集热带气旋(TC)路径进行聚类,将其路径分为七类,分别为第一类(西太西移型)、第二类(南海西移型)、第三类(沿海转折型)、第四类... 本文运用有限混合模型算法对1979~2015年夏、秋季(6~11月)中国气象局(CMA)上海台风研究所(STI)的最佳路径数据集热带气旋(TC)路径进行聚类,将其路径分为七类,分别为第一类(西太西移型)、第二类(南海西移型)、第三类(沿海转折型)、第四类(低纬转折型)、第五类(洋面转折型)、第六类(近海转折型)、第七类(日本海转折型);并利用S-EOF(季节EOF,Seas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方法确定ENSO四个位相(El Ni?o发展年、El Ni?o衰减年、La Ni?a发展年、La Ni?a衰减年),分析在不同ENSO位相下TC路径的年际变化以及相应的流场,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El Ni?o发展年,TC在西北太平洋东南海域活动频繁,以第六类(近海转折型)路径为主;El Ni?o衰减年以第二类(南海西移型)路径居多,第七类(日本海转折型)路径也较为活跃;La Ni?a发展年,TC集中在西北象限海域,以第七类(日本海转折型)路径为主;La Ni?a衰减年,TC源地多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与台湾岛附近洋面上,以第三类(沿海转折型)路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ENSO发展年 ENSO衰减年 热带气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温带气旋特殊移动路径及其结构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熊秋芬 苟尚 张昕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0-1072,共13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温带气旋的结构和形成原因,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FY-2E水汽图像等资料,分析了2014年6月6 10日发生在华北及东北温带气旋的强度和移动路径、环流背景及结构和成因等。结果表...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温带气旋的结构和形成原因,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FY-2E水汽图像等资料,分析了2014年6月6 10日发生在华北及东北温带气旋的强度和移动路径、环流背景及结构和成因等。结果表明:(1)在发展阶段,地面气旋中心气压变化不大,但以逆时针旋转的路径移动;当地面气旋中心与高层低涡中心在同一垂直轴线上时,气旋停止发展。(2)以异常路径移动的气旋发生在500 h Pa大尺度环流多次调整的背景下。当气旋上游贝加尔湖至我国新疆南部的高压脊发展时,气旋初生;当气旋下游日本岛东部至鄂霍次克海高压脊发展时,气旋发展。(3)当正相对涡度随高度向西倾斜、气旋中心上空对流层低层正相对涡度首先加大、且其西侧的冷锋锋区增强、随后气旋中心上空整层正相对涡度增大时,地面气旋处于发展过程中;当高低层正相对涡度垂直重合、且对流层低层冷锋锋区减弱,则气旋停止发展。(4)对流层上层具有高值位涡的干空气逐渐进入地面气旋中心上空的湿区时,高位涡所携带的高空正涡度平流辐散作用使得低层辐合加强、绝对涡度增大,引起地面气压下降。(5)气旋中心上空的对流层中层暖平流和高层较大的正涡度平流使得垂直上升速度增强,气旋逐步发展;地面气旋中心总是沿中低层暖平流和其下游高低层微差涡度平流较大的区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气旋 气旋路径 结构 位涡 成因 准地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登陆衰减模型改进
19
作者 全涌 金泽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6-1710,1767,共6页
通过优化区域划分并引入热带气旋登陆时移动方向角和海陆交界区域陆地比,对Vickery模型进行改进。以东南沿海区域登陆的热带气旋为例,将改进模型给出的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结果与热带气旋观测值以及既有方法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通过优化区域划分并引入热带气旋登陆时移动方向角和海陆交界区域陆地比,对Vickery模型进行改进。以东南沿海区域登陆的热带气旋为例,将改进模型给出的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结果与热带气旋观测值以及既有方法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利用热带气旋登陆时的移动方向强化了深入陆地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效果,利用陆地比强化了海岸线附近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模型 登陆衰减模型 陆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热带气旋活动及其影响的动力降尺度模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隽琛 周天军 邹立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63,共14页
热带气旋是气候模拟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当前的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较低,难以合理再现热带气旋分布特征,因此,动力降尺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模... 热带气旋是气候模拟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当前的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较低,难以合理再现热带气旋分布特征,因此,动力降尺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模拟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基于热带气旋路径追踪法,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和降水三个方面,检验了动力降尺度在热带气旋模拟能力上的增值。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结果大幅提升了热带气旋路径频率的模拟,较之全球模式,其与观测的路径频率分布的空间相关系数从0.57提升至0.74;区域模式模拟的热带气旋强度与观测更为一致,全球模式难以模拟40 m s-1以上风速的热带气旋,区域模式能够模拟风速为60 m s-1的热带气旋;在热带气旋降水方面,降尺度后的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平均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均有所改善,在西北太平洋区域较之全球模式,区域模式将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降水强度提高了10%和4.7 mm d-1。动力降尺度后TC(tropical cyclone)的模拟技巧得到提升的区域为西北太平洋区域,但在中国南海区域,技巧提升的不显著甚至有所下降。关于动力降尺度结果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技巧提升,分析表明能够更好体现CISK(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机制是主要原因,区域模式模拟的水汽增多、正涡度增强、上升运动增强而垂直风切变减弱都有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热带气旋降水 气旋路径追踪 区域模式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