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敏半导体材料Cd_2Sb_2O_(6.8)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杏芹 刘亚飞 沈瑜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37-842,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较低温度(750℃)下制备了具有缺陷烧绿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Cd2Sb2O6.8的纯相超微粉;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物相、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反应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纯相Cd...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较低温度(750℃)下制备了具有缺陷烧绿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Cd2Sb2O6.8的纯相超微粉;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物相、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反应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纯相Cd2Sb2O6.8气敏元件对乙炔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烧绿石结构 气敏半导体 Cd2Sb2O6 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气敏半导体表面受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郝丕柱 裘南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本文提出了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半导体统计分布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在气敏材料表面可能产生吸附氧离子O2-、O-的几种历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浓度比[O2-]/[O-]的公式。然后根据[O2-]/[O-]随温度的升高而... 本文提出了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半导体统计分布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在气敏材料表面可能产生吸附氧离子O2-、O-的几种历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浓度比[O2-]/[O-]的公式。然后根据[O2-]/[O-]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事实,通过对吸附氧离子麦德隆(Madelung)势的计算,得出了在完整离子晶体表面上不可能产生氧离子O-的结论,并讨论了可能产生离子O-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金属氧化物 气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绝缘油中气体监测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模型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利军 吴广宁 +2 位作者 唐平 王洪亮 宿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79,共5页
利用塔板理论建立混合气体色谱柱分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稳态、暂态响应与恢复特性,提出了关于传感器响应与恢复特性的3个假设:传感器稳态输出电阻的对数与气体浓度的对数服从正切关系,暂态响应特性取决于传感器当前... 利用塔板理论建立混合气体色谱柱分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稳态、暂态响应与恢复特性,提出了关于传感器响应与恢复特性的3个假设:传感器稳态输出电阻的对数与气体浓度的对数服从正切关系,暂态响应特性取决于传感器当前的阻值状态和当前时刻的气体浓度, 恢复特性取决于传感器当前阻值状态和下一时刻的气体浓度。采用实验与数值逼近等数学方法确定所需参数。最后设计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将3个假设用于油中气体监测系统的半导体传感器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在线监测 塔板理论 半导体传感器 暂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基半导体气敏元件低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郝魁红 王化祥 何永勃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通过对某厂生产的SnO2基烧结型旁热式半导体气敏元件在-10~-40℃时气敏性能进行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其低温时的一些特性。实验结果拓展了其在低温情况下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SnO2基气敏元件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SNO2 半导体元件 低温特性 爆炸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气敏陶瓷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边志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以 Sn O2 为基体材料的气敏元件为例 ,总结了半导体气敏陶瓷元件的制备过程和研究方法 ,分析了掺杂、热处理和表面修饰工艺对气敏元件性能的影响 ,介绍了气敏元件性能的实验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 研究内容 半导体陶瓷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气敏元件的温度补偿网络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星欣 戴瑜兴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56,共3页
针对半导体气敏元件的温度漂移问题,以TGS2611型半导体气敏元件为代表,分析其温度特性,给出了温度补偿的热敏电阻网络结构及其补偿方法,通过分析与实验表明:所给出的温度补偿方法在0~30 ℃之间几乎实现了完全补偿,而在高温区补偿效果... 针对半导体气敏元件的温度漂移问题,以TGS2611型半导体气敏元件为代表,分析其温度特性,给出了温度补偿的热敏电阻网络结构及其补偿方法,通过分析与实验表明:所给出的温度补偿方法在0~30 ℃之间几乎实现了完全补偿,而在高温区补偿效果也较好,可以有效地抑制气体报警浓度随温度的漂移,补偿误差不超过0.5 %LEL,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探测器的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元件 温度补偿 电阻网络 爆炸不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上的相互作用、非晶相结构及催化性能(Ⅱ)——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与亚单层分散模型
7
作者 王智民 李丽 +2 位作者 韩基新 李永战 韩维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3-660,共8页
应用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 应用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测试证明这些二元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对邻二甲苯具有气敏特性,其灵敏度在化学吸附的初期阶段与邻二甲苯蒸气浓度呈线性关系,催化选择性及转化率的测定证明V_2O_5-MnO_3及WO_3-MoO_3体系对邻二甲苯选择性氧化为苯酐具有催化活性,其非晶相MoO_3及V_2O_5的活性较为显著,尤其当二元氧化物的组成接近分散阈值Dt时,选择性最佳,为了解释大的分散阈值Dt与小的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计算机编程计算,在分子水平及纳米尺度上提出了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的七个参数,通过讨论亚单层分散与非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晶相损失的机理以及作为催化剂的非晶相结构对热的亚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 特性表征(DSC 半导体特性 催化活性 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及其七个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气敏元件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颖 鹿崇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8-49,共2页
本文总结了半导体气敏元件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半导体元件 应用 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半导体陶瓷酒敏元件选择性和欧姆接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毓龙 阎西林 +3 位作者 周晓华 曹全喜 李萍 高锦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8,共8页
在SnO_2主体材料中添加某种硝酸盐溶液浸泡过的α-Al_2O_3,可制成对乙醇蒸汽灵敏度高,对H_2,CO,CH_4和汽油蒸汽灵敏度很低,即选择性好的酒敏元件。采用金属-n^+-n半导体结构来实现金属电极和SnO_2半导体陶瓷之间的欧姆接触,能有效地抑... 在SnO_2主体材料中添加某种硝酸盐溶液浸泡过的α-Al_2O_3,可制成对乙醇蒸汽灵敏度高,对H_2,CO,CH_4和汽油蒸汽灵敏度很低,即选择性好的酒敏元件。采用金属-n^+-n半导体结构来实现金属电极和SnO_2半导体陶瓷之间的欧姆接触,能有效地抑制元件的金-半接触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对于提高元件性能的一致性和成品率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硝酸盐溶液浓度和元件灵敏度、选择性、最佳工作温度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结构的金属电极-SnO_2半导体陶瓷接触对元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元件 半导体陶瓷传感器 元件 金属-半导件欧姆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α—Fe_(2)O_(3)的气敏材料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毓德 吴兴惠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4年第3期32-36,共5页
报道了在SnO_2、ZnSnO_3基体材料中掺有α—Fe_2O_3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半导体气敏材料的性能。实验表明,在不同基体材料中掺入不同比例的α—Fe_2O_3后,元件静态电阻R_0及元件对甲烷(CH_4)、丁烷、乙醇等气体性能随掺杂比例不同而改善... 报道了在SnO_2、ZnSnO_3基体材料中掺有α—Fe_2O_3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半导体气敏材料的性能。实验表明,在不同基体材料中掺入不同比例的α—Fe_2O_3后,元件静态电阻R_0及元件对甲烷(CH_4)、丁烷、乙醇等气体性能随掺杂比例不同而改善,而对一氧化碳(CO)、汽油等气体性能改善不大。此外,α—Fe_2O_3掺杂使元件的可靠性、长期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α-Fe_(2)O_(3) 催化剂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油中多组分气体在线监测装置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利军 吴广宁 +1 位作者 周志成 张志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基于牵引变压器油中多组分气体在线监测技术设计相应的监测装置。装置以聚四氟乙烯作为油气分离的透气膜,油气平衡时间小于24 h;采用2根气相色谱柱,色谱柱1能有效分离H2,CO,CH4这3种故障气体;色谱柱2能有效分离C2H6,C2H4,C2H2这3种故障... 基于牵引变压器油中多组分气体在线监测技术设计相应的监测装置。装置以聚四氟乙烯作为油气分离的透气膜,油气平衡时间小于24 h;采用2根气相色谱柱,色谱柱1能有效分离H2,CO,CH4这3种故障气体;色谱柱2能有效分离C2H6,C2H4,C2H2这3种故障气体。利用复合结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检测分离后的故障气体。采集控制电路以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和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为核心,以增强扩展性,并设有无线通信接口。分析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能有效、稳定地检测油中溶解出的6种故障气体,检测误差小于5%(气体浓度较小时,误差小于5μL.L-1),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在线监测 分离 半导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进TiO_2薄膜的可见光增强氧敏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世安 冼爱平 +2 位作者 曹丽华 谢荣才 尚建库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1-1486,共6页
室温下工作的半导体气敏材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本文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铝陶瓷片上制备了一种TiO2气敏膜。在可见光照射下,这种气敏膜在室温附近就有明显的可见光增强氧敏性;通过不同溶胶体系... 室温下工作的半导体气敏材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本文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铝陶瓷片上制备了一种TiO2气敏膜。在可见光照射下,这种气敏膜在室温附近就有明显的可见光增强氧敏性;通过不同溶胶体系的对比,溶胶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烧结后的TiO2膜光增强氧敏性最好,但在添加PVP的同时再添加柠檬酸,则光增强氧敏性下降;扫描电镜下观察,添加PVP的溶胶烧结后获得一种多孔结构的TiO2膜;而不加PVP,或添加PVP的同时再添加柠檬酸的溶胶烧结后获得的是一种连续,致密和有微裂纹的的TiO2膜。对上述PVP促进多孔结构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半导体可见光增强气敏性的原理和气敏材料改进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半导体材料 光催化 氧探头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_xSn_(1-x)O_2固溶体系电学性能与导电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杏芹 朱海宁 沈瑜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本文报道以均匀共沉淀法制得 Sbx Sn1 -x O2 体系半导体气敏材料 ,研究了固溶体组成与电导的变化规律 ,并对导电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x<0 .30时均可生成固溶体。微量 Sb(x=0 .0 4 )的掺入即能提高 Sn O2 电导一个数量级 ,在 x... 本文报道以均匀共沉淀法制得 Sbx Sn1 -x O2 体系半导体气敏材料 ,研究了固溶体组成与电导的变化规律 ,并对导电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x<0 .30时均可生成固溶体。微量 Sb(x=0 .0 4 )的掺入即能提高 Sn O2 电导一个数量级 ,在 x≤ 0 .0 4区间电导都呈上升趋势 ,其后一直到固溶范围内随着 X增加 ,电导反而缓慢下降。根据体系中存在的 Sb°Sn和 Sb′Sn两种缺陷 ,讨论了其电导变化和导电机制。认为平衡 Sb°Sn+2 e′=Sb′Sn对上述导电机制起决定作用。XPS分析对 Sb5+、Sb3 +的含量进行了确认 ,交流阻抗谱的测试结果从另一角度对电导行为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气敏半导体 固溶体 导电机制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掺锑SnO_2制备工艺中前驱体洗涤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卫芝贤 柳学义 +1 位作者 金宠 徐建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9-792,共4页
Sb doped SnO2 ultrafine powders were prepared via oxidation coprecipitation. Also the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characteristic (i.e. charged status and solvation) and precursor separ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 Sb doped SnO2 ultrafine powders were prepared via oxidation coprecipitation. Also the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characteristic (i.e. charged status and solvation) and precursor separ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lter washing speed of precursor can be improved by reduced Precursor |ζ | values or lessen Precursor solvation. For example, adding to little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ethanol )in Washing liquid morely accelerates to separation speed of precursor. This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washing and separation precursor can be used by other nona powders preparation with precipitation method, also sb doped SnO2 ultrafine powders will be prepared easily in industry with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掺杂 SNO2 制备工艺 洗涤 分离 电动电位 气敏半导体材料 纳米粉体材料 二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燕 段国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2-93,共2页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 (Sol-Gel)法制备了TiO_2 -SnO_2 纳米粉 ,并采用DTA、XRD、TEM技术对粉体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用该法制得的TiO_2 -SnO_2 超细粉体粒径在 5~ 7nm左右
关键词 TiO2-SnO2纳米粉 溶胶-凝胶 气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在SnO_2(110)面吸附机理的研究
16
作者 吴雄 苏克和 程永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9,共4页
用EHMO方法计算了SnO_2(110)面原子簇模型,并计算了表面存在氧空位和氧原子吸附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四配位锡原子是吸附中心,因电子得失而引起的原子净电荷变化是完全定域的.四配位锡原子的净电荷变化很明显,而五配位锡原子吸附的... 用EHMO方法计算了SnO_2(110)面原子簇模型,并计算了表面存在氧空位和氧原子吸附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四配位锡原子是吸附中心,因电子得失而引起的原子净电荷变化是完全定域的.四配位锡原子的净电荷变化很明显,而五配位锡原子吸附的净电荷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SnO2(110)面 氧吸附机理 气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锑CdSnO_3体系的固溶与导电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尚文 刘杏芹 +1 位作者 汤笑婷 沈瑜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0-63,共4页
按CdSbxSn1-xO3进行化学量配比,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系列掺锑CdSnO3固溶体粉料.XRD分析结果表明,掺锑固溶的x值范围为0<x<0.3.研究固溶体组成与电导的关系发现:随着锑离子的溶入,材料的电阻先是较大... 按CdSbxSn1-xO3进行化学量配比,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系列掺锑CdSnO3固溶体粉料.XRD分析结果表明,掺锑固溶的x值范围为0<x<0.3.研究固溶体组成与电导的关系发现:随着锑离子的溶入,材料的电阻先是较大程度地降低,然后再缓慢升高,并在掺锑固溶量的x值为0.02和0.25时,分别出现了两个电阻最低点.探讨了体系的固溶性与导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导电机制 材料 偏锡酸镉 气敏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中小型煤矿瓦斯浓度检测装置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思文 宾光富 魏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9-91,10,共4页
为了减少我国中小型煤矿因瓦斯爆炸而引发的灾难事故,利用以SnO2为主要基体材料的N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元件对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具有良好的敏感特性,采用QM-N5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检测该传感器在不同瓦斯浓度下输出电阻值的变化,并设计了... 为了减少我国中小型煤矿因瓦斯爆炸而引发的灾难事故,利用以SnO2为主要基体材料的N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元件对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具有良好的敏感特性,采用QM-N5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检测该传感器在不同瓦斯浓度下输出电阻值的变化,并设计了以AT89C51数字芯片为核心的电路处理硬件结构,对输入电阻值进行逻辑判断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瓦斯浓度超限的监控与报警。试验测试表明,该新型监测装置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成本价低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我国中小型煤矿瓦斯浓度的监测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检测 半导体传感器 中小型煤矿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vGRU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工业混合气体智能识别方法
19
作者 孟凡利 李书畅 +1 位作者 王浩 苑振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7期37-48,共12页
针对传统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在气体识别方面存在的数据依赖度高和混合气体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1种融合门控循环单元(GRU)、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ConvGRUAttention网络模型.采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 针对传统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在气体识别方面存在的数据依赖度高和混合气体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1种融合门控循环单元(GRU)、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ConvGRUAttention网络模型.采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对原始信号进行时频域转换与多尺度分解,抑制噪声并降低数据依赖,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本模型通过卷积层提取局部动态特征,利用GRU捕捉信号的长期依赖,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动态优化多尺度信号的特征权重,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和泛化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定性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定量识别的均方根误差为3.3×10^(-6).与传统方法相比,混合气体检测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传感器 经验小波变换 卷积门控循环注意力模型 定性识别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智能电子鼻技术简介 被引量:4
20
作者 倪晓芳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9期40-42,38,共4页
电子鼻是综合了化学和计算机学科等多学科技术开发研制的一种仪器,它是一种模拟哺乳动物嗅觉过程,用气敏传感器来识别、检测不同气体的智能化测试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电子鼻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 电子鼻是综合了化学和计算机学科等多学科技术开发研制的一种仪器,它是一种模拟哺乳动物嗅觉过程,用气敏传感器来识别、检测不同气体的智能化测试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电子鼻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敏感机理等一些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系统 传感器 电子鼻 智能化测试系统 技术简介 半导体传感器 哺乳动物 计算机学科 技术开发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