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唱法的自我品质与相互借鉴 被引量:4
1
作者 肖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136,共2页
为了使声乐课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理念清晰,技术手段明确,使声音音效达到"高贵典雅",更具面罩和穿透力;作为舶来艺术的传播者,应博古今中西,尤其应借鉴中国本土的演唱艺术,通过比较分析来诠释其合理科学的一面。本文通过美声唱... 为了使声乐课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理念清晰,技术手段明确,使声音音效达到"高贵典雅",更具面罩和穿透力;作为舶来艺术的传播者,应博古今中西,尤其应借鉴中国本土的演唱艺术,通过比较分析来诠释其合理科学的一面。本文通过美声唱法在认识上存在的表面问题和学习者的学习误区,用中国传统的演唱方法填补存在的缺憾并加以科学的解决办法,在有关咬字的问题、气息运用的问题、共鸣比例的问题、泛音的问题、形体与台风等,主要针对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究;从而对声乐演唱与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息运用 共鸣比例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教学中运用对立统一法则的几点体会
2
作者 严玲 《南艺学报》 1978年第1期97-105,共9页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呼吸,都会发出声音,并通过语言解释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对于从事声乐的人来说,人体的发声器官就是乐器。它构成声乐教学区别于其他器乐教学的显著特点。歌唱艺术是在人体乐器上进行艺术训练的结果。不是所有会发...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呼吸,都会发出声音,并通过语言解释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对于从事声乐的人来说,人体的发声器官就是乐器。它构成声乐教学区别于其他器乐教学的显著特点。歌唱艺术是在人体乐器上进行艺术训练的结果。不是所有会发声、会说话的人都能掌握歌唱艺术的。人固有的呼吸能力和发声器官、包括共鸣腔体、是歌唱艺术训练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对立统一法则 声乐教师 横隔膜 声与情 真假声 声音观念 气息运用 发声方法 发声法 歌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音乐情感运动状态与体态动律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琵琶演奏,从高层次要求,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更需要用科学的原理作指导,在肌肉状态、气息、体态动律等三方面必须有合理的掌握和控制。
关键词 琵琶演奏 情感运动 肌肉状态 气息运用 体态动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五步起音述略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启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8-50,共3页
单簧管的起音,需要演奏者唇部肌肉、舌头、呼吸和气息运用的高度配合。起音方法的正确与否,对单簧管音质、音色和音响力度的控制有着接的影响。应当说,起音问题既出现在学习单簧管的起始,也存在于日后接踵而来的许多演奏技巧特别是... 单簧管的起音,需要演奏者唇部肌肉、舌头、呼吸和气息运用的高度配合。起音方法的正确与否,对单簧管音质、音色和音响力度的控制有着接的影响。应当说,起音问题既出现在学习单簧管的起始,也存在于日后接踵而来的许多演奏技巧特别是舌奏技巧之中。本文从教学训练的角度,将起音动作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归纳为含嘴、吸气、抵簧、送气和离簧等五个步骤(简称“五步起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音 演奏者 单簧管演奏 五个步骤 进入管 吹嘴 教学训练 面部肌肉 初学者 气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语言的吐字发声问题——播音发声的呼吸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璐 白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26-32,83,共8页
一、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正确地表达稿件的思想感情,首先取决于播音员对稿件内容的理解,同时又与播音员的音质、发声、吐字等有很大关系,而播音员的呼吸则是掌握好这些技能,达到预想播出效果的重要条件。做一个播音员必须具有一些医... 一、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正确地表达稿件的思想感情,首先取决于播音员对稿件内容的理解,同时又与播音员的音质、发声、吐字等有很大关系,而播音员的呼吸则是掌握好这些技能,达到预想播出效果的重要条件。做一个播音员必须具有一些医学解剖知识。对于口腔、喉头、面部结构、共鸣器官以及肺部、横膈膜和整个呼吸器官必须了解,这对于播音是有益的。人体的发音器官分为三个部分。即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和共鸣器官。呼吸器官包括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隔膜 呼吸方法 播音员 发声 控制呼吸 呼吸器官 气息运用 声音 声带 稿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布拉若维奇《第一长号协奏曲》演奏诠释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文章对布拉若维奇代表作《第一长号协奏曲》
关键词 吐音演奏 保持音演奏 连音演奏 节奏处理 音准把握 气息运用 乌·布拉若维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笛子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德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06-107,共2页
谈笛子的发展与应用刘德庆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千百年来,以它独有的音色、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屹立在世界乐器之林,成为国内外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乐器。一、笛子的起源与发展关于笛子的起源,长期以来众说纷... 谈笛子的发展与应用刘德庆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千百年来,以它独有的音色、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屹立在世界乐器之林,成为国内外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乐器。一、笛子的起源与发展关于笛子的起源,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其中以“近世长笛从羌起”和“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子 演奏技巧 表现力 音色 气息运用 笛类 发展与应用 民族乐器 弹拨乐器 民族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