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N_(2)O和N_(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马芸芸
周伟
+2 位作者
何莉莉
赵旭
王林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0-1551,共12页
氧化亚氮(N_(2)O)和氮气(N_(2))是淹水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的重要气态产物,可通过土水界面向大气排放,也可随水向下淋溶。秸秆生物质炭施入稻田后会改变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质,影响反硝化过程及N_(2)O和N_(2)产排。依托2010年夏建...
氧化亚氮(N_(2)O)和氮气(N_(2))是淹水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的重要气态产物,可通过土水界面向大气排放,也可随水向下淋溶。秸秆生物质炭施入稻田后会改变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质,影响反硝化过程及N_(2)O和N_(2)产排。依托2010年夏建立的连续秸秆生物质炭还田的稻麦轮作农田试验,通过埋设淋溶管收集土壤剖面溶液,采用气相色谱和膜进样质谱分别定量溶液中N_(2)O和exN_(2)(反硝化产生N_(2)量),观测2018和2019年水稻季不同秸秆生物质炭施用量(CK:每季0 t·hm^(-2);1BC:每季2.25 t·hm^(-2);5BC:每季11.3 t·hm^(-2);10BC:每季22.5 t·hm^(-2))0~1 m土壤剖面溶液中N_(2)O和exN_(2)浓度的时空变化,评估长期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作用及其主要气态氮产物exN_(2)随水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稻季CK处理N_(2)O浓度以60 cm处较高,exN_(2)浓度则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秸秆生物质炭处理能降低剖面N_(2)O和exN_(2)浓度,以10BC处理最为明显。其中,N_(2)O浓度降低以60 cm处较大,exN_(2)浓度降低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加大。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剖面溶液无机氮(NO_(3)^(-)+NH_(4)^(+))含量无明显影响,但5BC和10BC处理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氧(DO)浓度以及氧化还原电位(Eh)。CK处理下土壤剖面溶液N_(2)O和exN_(2)浓度变化与DOC、硝态氮(NO_(3)^(-))及DO有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下则主要受DO和Eh控制。exN_(2)淋溶量(按1 m深度计算)CK处理下为2.3~5.5 kg·hm^(-2),相当于无机氮和有机氮(DON)淋溶量的32%~34%,5BC和10BC处理则降低为1.7~3.7 kg·hm^(-2)和1.1~1.9 kg·hm^(-2)。综上,反硝化产生N_(2)随水淋溶量不容忽视,秸秆生物质炭还田可改善淹水稻田土壤剖面的通气状况,增加DO,提高Eh,进而有效减少深层反硝化及其主要气态产物exN_(2)随水流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剖面反硝化
秸秆生物质炭
N_(2)直接定量法
气态氮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N_(2)O和N_(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马芸芸
周伟
何莉莉
赵旭
王林权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0-155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38、41807088、41807096)资助。
文摘
氧化亚氮(N_(2)O)和氮气(N_(2))是淹水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的重要气态产物,可通过土水界面向大气排放,也可随水向下淋溶。秸秆生物质炭施入稻田后会改变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质,影响反硝化过程及N_(2)O和N_(2)产排。依托2010年夏建立的连续秸秆生物质炭还田的稻麦轮作农田试验,通过埋设淋溶管收集土壤剖面溶液,采用气相色谱和膜进样质谱分别定量溶液中N_(2)O和exN_(2)(反硝化产生N_(2)量),观测2018和2019年水稻季不同秸秆生物质炭施用量(CK:每季0 t·hm^(-2);1BC:每季2.25 t·hm^(-2);5BC:每季11.3 t·hm^(-2);10BC:每季22.5 t·hm^(-2))0~1 m土壤剖面溶液中N_(2)O和exN_(2)浓度的时空变化,评估长期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作用及其主要气态氮产物exN_(2)随水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稻季CK处理N_(2)O浓度以60 cm处较高,exN_(2)浓度则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秸秆生物质炭处理能降低剖面N_(2)O和exN_(2)浓度,以10BC处理最为明显。其中,N_(2)O浓度降低以60 cm处较大,exN_(2)浓度降低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加大。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剖面溶液无机氮(NO_(3)^(-)+NH_(4)^(+))含量无明显影响,但5BC和10BC处理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氧(DO)浓度以及氧化还原电位(Eh)。CK处理下土壤剖面溶液N_(2)O和exN_(2)浓度变化与DOC、硝态氮(NO_(3)^(-))及DO有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下则主要受DO和Eh控制。exN_(2)淋溶量(按1 m深度计算)CK处理下为2.3~5.5 kg·hm^(-2),相当于无机氮和有机氮(DON)淋溶量的32%~34%,5BC和10BC处理则降低为1.7~3.7 kg·hm^(-2)和1.1~1.9 kg·hm^(-2)。综上,反硝化产生N_(2)随水淋溶量不容忽视,秸秆生物质炭还田可改善淹水稻田土壤剖面的通气状况,增加DO,提高Eh,进而有效减少深层反硝化及其主要气态产物exN_(2)随水流失的风险。
关键词
稻田剖面反硝化
秸秆生物质炭
N_(2)直接定量法
气态氮淋溶
Keywords
Denitrification in rice field profile
Straw-derived biochar
N_(2)direct measuring method
Gaseous nitrogen leaching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N_(2)O和N_(2)浓度的影响
马芸芸
周伟
何莉莉
赵旭
王林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