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草还田对烟田追肥气态氮损失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青丽 李志宏 +3 位作者 陈顺辉 蒋雨洲 张云贵 李文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46-253,共8页
研究不同农艺措施下N2O和NH3的排放,对减缓温室效应及雾霾治理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烟田追肥浇施的特殊管理方式,进行了水稻烤烟轮作定位试验,于2017年选择单施化肥(NPK)、化肥+稻草还田(NPKS)、化肥+稻草还田+饼肥(NPKSB)3个处理,研... 研究不同农艺措施下N2O和NH3的排放,对减缓温室效应及雾霾治理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烟田追肥浇施的特殊管理方式,进行了水稻烤烟轮作定位试验,于2017年选择单施化肥(NPK)、化肥+稻草还田(NPKS)、化肥+稻草还田+饼肥(NPKSB)3个处理,研究稻草还田对追肥气态氮损失及其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显示,烤烟追肥后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速率开始上升,2~3 d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NPK处理追肥氨挥发氮量为1.45±0.04 kg/hm^2、N2O排放氮量为2.49±0.23 kg/hm^2,气态氮损失中以N2O排放为主。与单施化肥相比,稻草还田配施化肥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改变了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Z)和氨氧化细菌(AOB,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根瘤菌目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红螺菌目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同时N2O排放量增加了55.35%、氨挥发氮量显著降低了11.43%,气态氮损失显著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稻草还田+饼肥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改变了nosZ和AOB基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伯克尔霍尔德氏菌目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化肥+稻草还田+饼肥处理N2O排放量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氨挥发氮量显著降低了8.91%,但两者气态氮损失差异不显著。化肥+稻草还田+饼肥处理N2O排放量较化肥+稻草还田处理降低27.82%,但两者氨挥发量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抑制了土壤氨挥发、激发了N2O排放,稻草还田配施饼肥能够降低土壤氨挥发、抑制稻草还田引起的N2O排放。该研究可为氮肥高效利用及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稻草还田 追肥 气态氮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不同气氛下的气态氮释放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白浩隆 付亮亮 +1 位作者 许光文 白丁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76-886,共11页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装置,结合快速过程质谱仪,在850~940℃操作温度下,研究了三种不同粒度分布烟煤和无烟煤在热解、气化和燃烧反应条件下四种主要气态氮产物HCN、NH_(3)、NO和NO_(2)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微型流化床可以实时检测挥发分...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装置,结合快速过程质谱仪,在850~940℃操作温度下,研究了三种不同粒度分布烟煤和无烟煤在热解、气化和燃烧反应条件下四种主要气态氮产物HCN、NH_(3)、NO和NO_(2)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微型流化床可以实时检测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的动态释放序和类型,热解、气化和燃烧反应气氛的改变主要影响HCN和NH_(3)的释放量。热解产物的气态氮主要是来自于挥发分,燃烧反应的HCN和NH_(3)的释放量与温度有明显关系,而气化反应的各类气态氮释放量随温度变化波动不大。煤颗粒尺寸和温度变化对烟煤和无烟煤中各类气态氮释放量产生影响比较复杂,其中NH_(3)的释放特性是区分挥发分N释放和半焦N释放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煤燃烧 粒度分布 气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满足水稻氮素营养并减少土壤气态活性氮排放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茜虞 雷宝坤 +2 位作者 徐卓颖 续勇波 李孙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7,共16页
【目的】洱海流域是云南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屏障,为治理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近年来推广了全面禁用化肥、推广有机肥的措施。研究该流域代表性有机肥资源(绿肥、牛粪、猪粪和鸡粪)全量替代化肥对水稻氮素利用及稻田气态活性氮排放的影响... 【目的】洱海流域是云南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屏障,为治理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近年来推广了全面禁用化肥、推广有机肥的措施。研究该流域代表性有机肥资源(绿肥、牛粪、猪粪和鸡粪)全量替代化肥对水稻氮素利用及稻田气态活性氮排放的影响,从减排增效角度探讨粪肥、绿肥全量替代化肥的环境可行性。【方法】于2021—2022年在云南省大理市开展了两年两季水稻田间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绿肥(GM)、牛粪(CD)、猪粪(PM)、鸡粪(CM)全量替代化肥和单施等氮量化肥(CF)处理。从施肥后第1天起,按照检测方法要求的频率,采用田间原位密闭室间歇抽气-酸碱滴定法监测稻田氨挥发,同时测定田面水中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每次施肥后采用田间原位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监测稻田N_(2)O排放。水稻收获后测产,并分析水稻植株和籽粒氮素吸收量。【结果】综合两年数据来看,CM、GM和PM处理水稻产量、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回收利用率与CF处理无显著差异,说明绿肥、猪粪和鸡粪全量替代化肥均能保障水稻产量、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回收利用率。与CF相比,2021和2022年3个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处理分别降低稻田NH_(3)挥发速率65.15%~85.61%和91.51%~96.25%,减少稻田NH_(3)累积挥发量89.81%~96.04%和97.19%~98.72%,降低NH_(3)挥发损失率89.81%~96.04%和97.15%~98.79%。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处理稻田N_(2)O累积排放量较CF处理减少了56.21%~72.39%(P<0.05)。【结论】绿肥、猪粪和鸡粪全量替代化肥能在保障水稻产量、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回收利用率的同时,显著减少稻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是减排增效的环保型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肥 绿肥 气态活性 素利用率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态活性氮排放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晨旭 徐鹏 +1 位作者 廖雅君 栾胜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3,共5页
大气中过量的气态活性氮积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对气候变化、人体和生态系统健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综述了气态活性氮排放清单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质量两个方面讨论了N_2O、NH_3和NO_x等气态活性氮的环境效应,并对... 大气中过量的气态活性氮积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对气候变化、人体和生态系统健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综述了气态活性氮排放清单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质量两个方面讨论了N_2O、NH_3和NO_x等气态活性氮的环境效应,并对未来气态活性氮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活性 排放清单 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质量 减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麦区大气无机态氮质量浓度的观测研究
5
作者 崔键 周静 +2 位作者 杨浩 梁家妮 杜志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8-371,共4页
2010年6月6日至6月16日,运用采样器TH-110B和TH-150C收集了地处沿淮麦区3个观测点的气体(NH3和NO2)和气溶胶样品,初步探讨了小麦收获期大气气态氮和颗粒态氮质量浓度的特征。结果表明:气态氮质量浓度以NO2最高,其时均质量浓度和日均质... 2010年6月6日至6月16日,运用采样器TH-110B和TH-150C收集了地处沿淮麦区3个观测点的气体(NH3和NO2)和气溶胶样品,初步探讨了小麦收获期大气气态氮和颗粒态氮质量浓度的特征。结果表明:气态氮质量浓度以NO2最高,其时均质量浓度和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57~0.64 mg.m-3和0.29~0.63 mg·m-3,且均超标(0.24和0.12 mg·m-3);颗粒态氮质量浓度以NH4+-N最高(4.12~78.28μg·m-3),占总氮的47.00%~71.19%。此外,农业活动如收割,可增加大气气溶胶及无机态氮的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氮 颗粒态 收获期 沿淮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农田地下水反硝化对硝酸盐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颜晓元 周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0-362,共13页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农田氮素投入量高,但是否像其他高氮投入农田一样在土壤剖面累积了大量硝酸盐尚不清楚。通过连续两年的野外观测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发现长三角地区3种不同类型的高氮投入农田1~4 m地下水硝态氮(NO_3^...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农田氮素投入量高,但是否像其他高氮投入农田一样在土壤剖面累积了大量硝酸盐尚不清楚。通过连续两年的野外观测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发现长三角地区3种不同类型的高氮投入农田1~4 m地下水硝态氮(NO_3^--N)剖面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水稻田地下水NO_3^--N浓度始终很低(<1mg·L^(-1)),不同深度之间无差异。蔬菜地和葡萄园1 m处地下水NO_3^--N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6和17.5 mg·L^(-1),但是地下水NO_3^--N浓度随着深度增加急剧下降,至4m处,NO_3^--N浓度降至小于1 mg·L^(-1),与水稻田无差异。蔬菜地和葡萄园地下水高浓度NO_3^--N仅出现在施肥期间,非施肥期地下水NO_3^--N浓度较低,这表明长三角农田不存在明显的NO_3^--N累积。原状土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0~4 m土壤均存在较强的反硝化活性。通过对地下水中反硝化产物N2及N2O的直接定量测定,发现反硝化对地下水NO_3^--N的去除效率随着深度而增加,至4m处,反硝化对地下水NO_3^--N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水稻田)、93%(蔬菜地)和89%(葡萄园)。这表明反硝化能有效去除地下水NO_3^--N,是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剖面未产生NO_3^--N累积的重要原因。反硝化产生的溶解性气态氮主要通过地下水流入临近水域,对于蔬菜地和葡萄园而言,溶解性气态氮流失量与NO_3^--N淋溶损失量相当,是一个重要的氮素去向,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反硝化 硝酸盐去除 气态氮流失 种植模式 N2直接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N_(2)O和N_(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芸芸 周伟 +2 位作者 何莉莉 赵旭 王林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0-1551,共12页
氧化亚氮(N_(2)O)和氮气(N_(2))是淹水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的重要气态产物,可通过土水界面向大气排放,也可随水向下淋溶。秸秆生物质炭施入稻田后会改变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质,影响反硝化过程及N_(2)O和N_(2)产排。依托2010年夏建... 氧化亚氮(N_(2)O)和氮气(N_(2))是淹水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的重要气态产物,可通过土水界面向大气排放,也可随水向下淋溶。秸秆生物质炭施入稻田后会改变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质,影响反硝化过程及N_(2)O和N_(2)产排。依托2010年夏建立的连续秸秆生物质炭还田的稻麦轮作农田试验,通过埋设淋溶管收集土壤剖面溶液,采用气相色谱和膜进样质谱分别定量溶液中N_(2)O和exN_(2)(反硝化产生N_(2)量),观测2018和2019年水稻季不同秸秆生物质炭施用量(CK:每季0 t·hm^(-2);1BC:每季2.25 t·hm^(-2);5BC:每季11.3 t·hm^(-2);10BC:每季22.5 t·hm^(-2))0~1 m土壤剖面溶液中N_(2)O和exN_(2)浓度的时空变化,评估长期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作用及其主要气态氮产物exN_(2)随水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稻季CK处理N_(2)O浓度以60 cm处较高,exN_(2)浓度则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秸秆生物质炭处理能降低剖面N_(2)O和exN_(2)浓度,以10BC处理最为明显。其中,N_(2)O浓度降低以60 cm处较大,exN_(2)浓度降低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加大。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剖面溶液无机氮(NO_(3)^(-)+NH_(4)^(+))含量无明显影响,但5BC和10BC处理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氧(DO)浓度以及氧化还原电位(Eh)。CK处理下土壤剖面溶液N_(2)O和exN_(2)浓度变化与DOC、硝态氮(NO_(3)^(-))及DO有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下则主要受DO和Eh控制。exN_(2)淋溶量(按1 m深度计算)CK处理下为2.3~5.5 kg·hm^(-2),相当于无机氮和有机氮(DON)淋溶量的32%~34%,5BC和10BC处理则降低为1.7~3.7 kg·hm^(-2)和1.1~1.9 kg·hm^(-2)。综上,反硝化产生N_(2)随水淋溶量不容忽视,秸秆生物质炭还田可改善淹水稻田土壤剖面的通气状况,增加DO,提高Eh,进而有效减少深层反硝化及其主要气态产物exN_(2)随水流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剖面反硝化 秸秆生物质炭 N_(2)直接定量法 气态氮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净化新进展:清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
8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9期18-19,共2页
尽管一再努力降低危害身体和造成环境问题的硝酸盐的有害浓度,欧美的多数地下水仍受到其污染。现在研究人员已发现利用固定化酶除去硝酸盐的途径,Mobitec GmbH和Agrecol Corp.这两家公司正努力使这项技术商业化。上述方法是利用电-生物... 尽管一再努力降低危害身体和造成环境问题的硝酸盐的有害浓度,欧美的多数地下水仍受到其污染。现在研究人员已发现利用固定化酶除去硝酸盐的途径,Mobitec GmbH和Agrecol Corp.这两家公司正努力使这项技术商业化。上述方法是利用电-生物反应器,其中有固定酶的尼龙样多聚物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净化 生物反应器 多聚物 硝酸盐污染 环境问题 技术商业化 酶固定 气态氮 硝酸还原酶 亚洲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氙的技术条件——苏联国家标准 (ГОСТ 10219—77)
9
作者 汪修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1980年第6期58-62,77,共6页
违反本标准要依法追究本标准适用于从氪氙混合气由用低温精馏或其它方法制取的、用于特种光源生产或其它工业部门的氙气。氙的分子式为Xe。氙的原子量为131.80(采用1971年的国际原子量)。 1.技术要求 1.1 氙的制造及其各工序的工艺细则... 违反本标准要依法追究本标准适用于从氪氙混合气由用低温精馏或其它方法制取的、用于特种光源生产或其它工业部门的氙气。氙的分子式为Xe。氙的原子量为131.80(采用1971年的国际原子量)。 1.技术要求 1.1 氙的制造及其各工序的工艺细则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1.2 氙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1所载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瓶 甲烷 标准气 沼气 烷烃 气态氮 积分数 电解池 电解槽 检定器 库伦法 饱和温度 饱和状态 滑动触点 电解电流 质量浓度 算术平均值 色谱峰高 仪表 记录仪 记录器 标准物质 标准溶液 规定溶液 滑线变阻器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