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输送对区域本底站痕量气体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9
- 1
-
-
作者
徐晓斌
刘希文
林伟立
-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664,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22202)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2005DKA31700-04)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QX)200706005)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计算了临安、上甸子和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5年7月—2007年6月的气块后向轨迹,并通过聚类分析取得了各站点平均轨迹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等结果。将各站点同期观测到的O3,SO2,NOx和CO浓度通过滑动平均法去除季节变化,取得其短期变化信号,并将轨迹与这种短期变化信号对应,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排放源空间分布和轨迹移动特性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高度高、速度快的气块不利于污染物积累,对站点污染物起清除作用。但个别来自高空的轨迹会将富含O3的气块输送到地面,从而使站点O3浓度升高。各站均有大约50%60%的轨迹输送污染气块,导致站点气体浓度升高。临安站的污染主要来自S—SW和N—SE扇区;上甸子站的污染最主要来自SE—SW扇区,其次来自N—SE和W—N扇区;龙凤山的污染主要由来自S—WSW扇区。
-
关键词
气块轨迹
输送
痕量气体
区域本底站
-
Keywords
backward air parcel trajectory
transport
trace gases
regional background stations
-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