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固反应法合成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龚晓丹 吴起白 +1 位作者 黄拿灿 任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117-120,共4页
综述了利用气-固反应法合成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气-固反应法与气相法的不同点,重点讨论了用气-固反应法直接热氧化或硫化铜、铁、锌等金属以合成准一维纳米结构氧化物、硫化物的过程以及气-固反应法的生长机理,并... 综述了利用气-固反应法合成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气-固反应法与气相法的不同点,重点讨论了用气-固反应法直接热氧化或硫化铜、铁、锌等金属以合成准一维纳米结构氧化物、硫化物的过程以及气-固反应法的生长机理,并介绍了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维纳米结构材料 -反应 直接热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固反应水解制备八面体形四氧化三钻粉末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志宏 胡雷 +1 位作者 刘智勇 李启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5-12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以CoCl_2·xH_2O为原料,高温气-固反应水解制备四氧化三钴粉末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氯化钴结晶水含量及惰性分散介质的添加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 提出了一种以CoCl_2·xH_2O为原料,高温气-固反应水解制备四氧化三钴粉末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氯化钴结晶水含量及惰性分散介质的添加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粉末颗粒由{111}晶面所包围,呈八面体形貌,粒度在亚微米至微米级;反应温度越高,产物粒子的粒径越大;以COCl_2·2H_2O为原料制备的粉末粒径分布范围较窄;惰性分散介质的添加改善了粉末的单分散性.简要分析了形成八面体形貌的原因及各因素对粉末形貌与粒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粉末 高温-反应水解 氯化钴 形貌与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粉的室温气固反应自生长刺球状半导体Cu_2S纳米线阵列
3
作者 王大永 甘源 +1 位作者 洪澜 任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3,187,共6页
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气-固硫化反应对ITO玻璃上涂覆的铜颗粒膜进行硫化反应,得到了大面积的自生长刺球状结构的半导体Cu2S纳米阵列。采用SEM,TEM,EDS、XRD,以及UV-vis等方法对反应生长的半导体Cu2S纳米线阵列的微观结构及光吸收性能进行了... 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气-固硫化反应对ITO玻璃上涂覆的铜颗粒膜进行硫化反应,得到了大面积的自生长刺球状结构的半导体Cu2S纳米阵列。采用SEM,TEM,EDS、XRD,以及UV-vis等方法对反应生长的半导体Cu2S纳米线阵列的微观结构及光吸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Cu2S为刺球状纳米线阵列,纳米刺球的直径分布在50~100μm之间;刺球上的纳米线为单斜晶系的Cu2S单晶,晶体生长方向为[-102];纳米线的平均直径为100nm,长度分布在20~50μm之间。合成的刺球状纳米线阵列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反应20小时样品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400~800nm)平均光吸收率达到了93%;反应30小时样品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400~800nm)平均光吸收率达到了92%。同时两种刺球状纳米线阵列结构对于大的光线入射角仍然保持很高的光吸收性能,对光线入射角的变化不敏感。当入射光角度从0°增加到60°时,光吸收率仅下降3%,明显优于文献已报道的规则排列纳米线阵列的光吸收性能。本项研究合成方法简单,工艺可控,成本低,可以采用更广的基体材料。合成的纳米结构具有优良的综合光吸收性能,在光电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刺球阵列 Cu2S 气固反应法 光吸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锆表面阻氢渗透层在高温二氧化碳气氛中的腐蚀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俐艳 赵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0,52,共3页
使用24h、48h、120h的CO2气固反应法在氢化锆表面生成具有阻氢渗透性能的致密氧化膜,然后将3种试样在含50.662kPa的CO2气氛中700℃保温72h,结果试样都出现表面起皮,局部粉化甚至断裂。SEM分析表明,致密氧化锆膜在高温下要与CO2反应生成... 使用24h、48h、120h的CO2气固反应法在氢化锆表面生成具有阻氢渗透性能的致密氧化膜,然后将3种试样在含50.662kPa的CO2气氛中700℃保温72h,结果试样都出现表面起皮,局部粉化甚至断裂。SEM分析表明,致密氧化锆膜在高温下要与CO2反应生成非保护性的氧化层,并产生相变应力加速阻氢渗透层的腐蚀。3种试样在700℃相同CO2气氛中保温400h后都完全反应成白色氧化锆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固反应法 阻氢渗透层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与光/电催化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豪 李凯 +2 位作者 王永妮 肖洁琼 王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9-698,共10页
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价廉易得,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良好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逐渐在催化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有机物硫化、脱氢、电催化、光催化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特征、... 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价廉易得,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良好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逐渐在催化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有机物硫化、脱氢、电催化、光催化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特征、常用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电催化和光催化方向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磷化物 结构特征 气固反应法 电催化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最新进展
6
作者 何军舫 范月英 +2 位作者 李峰 刘敏 成会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23,41,共3页
综述了氮化硼(BN)纳米管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制备 BN 纳米管的工艺方法及相关的生长机制。同时着重分析比较了用不同制备方法获得的 BN 纳米管的端帽结构。
关键词 氮化硼 纳米管 制备 结构 电弧 高温-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