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扩散式气固分离器PD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冷碧霞 吴学安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8-2460,共3页
通过实验方法 (三维粒子动态分析实验 )研究了扩散式气固分离器流场分布 ,粒径分布等 ,从而为研究扩散式气固分离器的结构 ,降低阻力 ,提高分离效率提供依据。从实验得出该气固分离器分离粒子的粒径分布主要在 3 0 μm~ 40 μm,即对该... 通过实验方法 (三维粒子动态分析实验 )研究了扩散式气固分离器流场分布 ,粒径分布等 ,从而为研究扩散式气固分离器的结构 ,降低阻力 ,提高分离效率提供依据。从实验得出该气固分离器分离粒子的粒径分布主要在 3 0 μm~ 40 μm,即对该粒径范围的粒子的分离效率很高。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分离器 流场 粒径分布 降低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扩散式下排气气固分离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冷碧霞 吴学安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32-2235,共4页
通过实验方法 (分离效率的测定和三维粒子动态分析实验 )研究了扩散式下排气气固分离器的分离流阻 ,流场分布 ,分离效率等 ,从而达到降低扩散式气固分离器的阻力和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分离器内部的各种设计 (如上导流锥高度的确定 ,下... 通过实验方法 (分离效率的测定和三维粒子动态分析实验 )研究了扩散式下排气气固分离器的分离流阻 ,流场分布 ,分离效率等 ,从而达到降低扩散式气固分离器的阻力和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分离器内部的各种设计 (如上导流锥高度的确定 ,下导流锥的倾角 ,排气管高度等 )均为提高气固分离器的效率和降低阻力。从实验可以看出 :该气固分离器对于 3 0 μm粒径的粗灰的分离效率很高 ,能达到 95 %以上。图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式 气固分离器 下排分离器 降低阻力 流动特性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型卧式分离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强 程乐鸣 +1 位作者 骆仲泱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2-366,共5页
为探求方型卧式分离器的性能,对它在不同运行风速和不同固体颗粒浓度下的分离效率和压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随分离器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受入口颗粒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分离效率与方型卧... 为探求方型卧式分离器的性能,对它在不同运行风速和不同固体颗粒浓度下的分离效率和压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随分离器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受入口颗粒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分离效率与方型卧式分离器的出气形式有关;对粒径大于100μm的固体颗粒,方型卧式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90%以上,压降小于1000Pa.同时建立了一个计算方形卧式分离器分级效率的简单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型卧式分离器 分离效率 压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气固分离器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的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旺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5,11,共5页
旋风分离器已广泛用于中小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但对大型CFB锅炉则有诸多问题。过去用于中小型出过不少问题,有的问题尚待解决。介绍国内外气固分离器的结构及使用情况,并提出选择气固分离器的个人看法,对CFB锅炉分离器的选择... 旋风分离器已广泛用于中小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但对大型CFB锅炉则有诸多问题。过去用于中小型出过不少问题,有的问题尚待解决。介绍国内外气固分离器的结构及使用情况,并提出选择气固分离器的个人看法,对CFB锅炉分离器的选择和设计能作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分离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 旋风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分离器入口高宽比及直段高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玉召 侯祥松 +2 位作者 吴玉新 王进伟 李少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为了研究结构参数对方形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5个不同入口高宽比(a/b)和直段高度(h)的入口带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每一个分离器都具有相同的直段边长(D),入口高宽比的变化范围为3.8~10.6,直段高度的变化范围为1.8D^2.8D。在大型冷态... 为了研究结构参数对方形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5个不同入口高宽比(a/b)和直段高度(h)的入口带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每一个分离器都具有相同的直段边长(D),入口高宽比的变化范围为3.8~10.6,直段高度的变化范围为1.8D^2.8D。在大型冷态试验台上相同的运行工况下,测试了它们的分离器效率及阻力。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高宽比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在a/b=8时分离效率最高;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增大,在h=2.3D时效率最低。分离器阻力随着入口高宽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直段高度的减小而减小。二者优化值为a/b=8和h=1.8D,对应的分离器阻力为1.22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工程机械 方形/分离器 性能 入口高宽比 直段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气固反应设备
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0-500,共1页
该设备包括一个反应釜、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气口,在反应釜的内部还有一个搅拌器,其中,出气口上安装有一个气固分离器,气固分离器的孔直径和孔隙率保证气体能通过而固体颗粒不能通过,搅拌器的搅拌杆伸出反应釜外,搅拌杆与反应釜接... 该设备包括一个反应釜、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气口,在反应釜的内部还有一个搅拌器,其中,出气口上安装有一个气固分离器,气固分离器的孔直径和孔隙率保证气体能通过而固体颗粒不能通过,搅拌器的搅拌杆伸出反应釜外,搅拌杆与反应釜接触的地方密闭,使反应釜不与外界连通。使用该反应设备进行气固反应,气体与固体颗粒接触反应更加均匀,避免了固体颗粒之间聚结成致密块状物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设备 气固分离器 体颗粒 反应釜 反应 接触反应 搅拌器 进料口 孔隙率 致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车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研究
7
作者 李鹏 刘兴宇 +3 位作者 魏玉 李林 王昱松 陶德伟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安全快捷、卫生环保的垃圾收集方式。为响应垃圾分类政策,从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组分特性出发,依据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设备组成、运行原理和关键设备技术要求,结合当前铁路站车垃圾组分和气力输送系统的垃圾投放模式...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安全快捷、卫生环保的垃圾收集方式。为响应垃圾分类政策,从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组分特性出发,依据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设备组成、运行原理和关键设备技术要求,结合当前铁路站车垃圾组分和气力输送系统的垃圾投放模式,提出2种分类垃圾集中收集方案,设计了无储存功能和有储存功能的生活垃圾投放口,并共用同条输送管道。气力输送系统末端分别对应设计了2套气固分离器、压实机和集装箱,可实现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装箱和分类运输的四分类一体化功能,为生活垃圾分类和输送新模式提供技术和设计依据,也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回收利用提供了便捷基础条件,在交通、大型社区等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车 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力输送 气固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周一工 《动力工程》 CSCD 1996年第4期32-33,50,共3页
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状况不如人意,部分原因是由于某些设计不当造成的。作者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设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流化床锅炉 气固分离器 燃料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及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昌建 袁文山 +1 位作者 赵辉 和瑞生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际八十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气固分离器是XHLG系统的关键部件,围绕气固分离器的分离形式和整体布置方式,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可靠性、...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际八十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气固分离器是XHLG系统的关键部件,围绕气固分离器的分离形式和整体布置方式,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可靠性、经济和清洁燃煤程度,而冷却的方型紧凑布置的气固分离器代表循环床燃烧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气固分离器 水(汽)冷分离器 水冷方形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远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 (CFB)技术是国际 80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 .提高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 .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整体布置 ,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
关键词 CFB锅炉 循环流化床 煤燃烧技术 冷却型紧凑布置 气固分离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大主要部件的设计要点
11
作者 谢岩 明丽萍 王国顺 《锅炉制造》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提出了一些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大部件即非机械阀、布风板和气固分离器设计的看法,并进行了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 非机械阀 布风板 气固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技术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纪栓 《区域供热》 2004年第3期5-9,15,共6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因它在燃烧室出口安装了特有的气固分离器、返料循环等装置,使其具有了低温的动力控制燃烧;高速度、高浓度、高通量的固体物料流态化循环过程和高强度的热量、质量和...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因它在燃烧室出口安装了特有的气固分离器、返料循环等装置,使其具有了低温的动力控制燃烧;高速度、高浓度、高通量的固体物料流态化循环过程和高强度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过程等技术特点。同时也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等许多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气固分离器 循环流化床 集中供热 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催化转化装置
13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49,共1页
一种催化转化装置,包括反应系统和再生系统,其中反应系统包括重油提升管反应区、床层反应区、轻烃提升管反应区、沉降器、气固分离器、汽提器,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器和任选的催化剂脱气罐,两个提升管的出口段和床层反应区或床层反应区... 一种催化转化装置,包括反应系统和再生系统,其中反应系统包括重油提升管反应区、床层反应区、轻烃提升管反应区、沉降器、气固分离器、汽提器,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器和任选的催化剂脱气罐,两个提升管的出口段和床层反应区或床层反应区与汽提器之间的连通管相连,床层反应区的出口与气固分离器通过管线直接连通。沉降器和汽提器分别位于床层反应区的上方和下方,沉降器的下部与汽提器的上部或床层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线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转化装置 气固分离器 再生系统 反应系统 反应区 汽提器 提升管 沉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析报告
14
作者 阎静 《酒.饮料技术装备》 2006年第5期54-56,共3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等许多优点。因它在炉膛下部设置有布风装置、燃烧室出口安装了特有的气固分离器、返料循环等装置,与链条炉相比,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烟...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等许多优点。因它在炉膛下部设置有布风装置、燃烧室出口安装了特有的气固分离器、返料循环等装置,与链条炉相比,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烟气中有害气体排放浓度低、负荷调节范围大、灰渣可综合利用等优点。在目前能源紧缺日益严峻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的状况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清洁燃烧技术 布风装置 气固分离器 煤种适应性 燃烧效率 排放浓度 有害 调节范围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
15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04年第7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化工学报 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甲醇合成催化剂 聚环糊精 气固分离器 混合求导算法 液平衡 北京化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Up-run Gas-solid Separator
16
作者 Gai Xikun1 Tian Yuanyu2 +2 位作者 Xia Daohong1 Qiao Yingyun2(1.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Qingdao 266555 2.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10)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2期36-42,共7页
A new gas-solid separator dedicated to heavy-oil fast pyrolysis process incorporating inertial and centrifugal separation was designed. Gas and typica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catalyst particles (with a dens... A new gas-solid separator dedicated to heavy-oil fast pyrolysis process incorporating inertial and centrifugal separation was designed. Gas and typica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catalyst particles (with a density of 1500 kg/m3, and a mean diameter of 45.81 p.m)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inlet gas velocity was kept constant at 13.36 m/s, while the solid loading at the inlet ranged from 0 to 700 g/m3. When the exhaust pipe opening was provided with two narrow-width slots near the inlet without baffles, the solid colle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solid loading at the inlet and was close to 95% along with a decreasing pressure drop. After increasing the secondary separation structur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greatly improved. By adjusting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ary exhaust pip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pressure drop could be balanced.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exhaust pipe was equal to d=100 mm, the pressure drop was lower than 1400 Pa whil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could exceed 99.50%; and when the diameter was equal to d=120 mm, the pressure drop was less than 700 Pa, with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reaching over 9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solid separation separation efficiency pressure drop cyclone separa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