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固两相流模型及细粒煤振动流化床的模拟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苏丁 骆振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9-216,共8页
为深入认识振动流化床床层微观结构,模拟、预测和优化控制气固两相流动和传热行为,基于对床层时空多尺度不均匀结构特性的分析,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振动流化床模拟广泛采用的气固两相流模型的类型、特点、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 为深入认识振动流化床床层微观结构,模拟、预测和优化控制气固两相流动和传热行为,基于对床层时空多尺度不均匀结构特性的分析,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振动流化床模拟广泛采用的气固两相流模型的类型、特点、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拟流体模型模拟结果接近于工程实际,离散颗粒模型能跟踪颗粒运动轨迹,拟颗粒模型能揭示床层非均匀结构和求解复杂流场问题,无统一的模型全面描述气固两相流动;双流体模型和离散颗粒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床层空隙率、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颗粒分布均匀性和气压稳定性,模型和参数的选择非常关键,基本方程的求解有难度,与工程实际还有差距;引入非线性理论表征多流态流型与床层不均匀结构,研究振动流化床能量传播行为和离析混合模式控制机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提质 振动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模型 拟流体模型 离散颗粒模型 拟颗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物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和错列纤维过滤器稳态除尘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浩明 赵海波 郑楚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1-1628,共8页
大部分纤维捕集效率和压降的理论模型认为纤维性能仅取决于来流速度、颗粒粒径、纤维体积分数、过滤层厚度、纤维直径等因素。实际上,布袋除尘器的性能还与纤维配置方式直接相关。利用LB(lattice Boltz-mann)两相流模型对多层纤维捕集... 大部分纤维捕集效率和压降的理论模型认为纤维性能仅取决于来流速度、颗粒粒径、纤维体积分数、过滤层厚度、纤维直径等因素。实际上,布袋除尘器的性能还与纤维配置方式直接相关。利用LB(lattice Boltz-mann)两相流模型对多层纤维捕集颗粒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纤维配置方式下系统压降与捕集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错列纤维的性能参数优于并列纤维;纤维排列间距增大,压降增幅大于捕集效率,导致性能参数下降。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纤维的捕集能力发现,在布朗扩散和拦截捕集机制主导下,前方纤维捕集能力略强于后方纤维;而在惯性碰撞捕集机制主导时,对捕集贡献最大的主要是前两排纤维,后方纤维对捕集效率的贡献非常小,可以忽略。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对布袋除尘器的多层纤维配置方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过滤器 格子Boltzmann气固两相流模型 优化 压降 捕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phase flow of submarine gas hydrate pipe transport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立 徐海良 杨放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50-3656,共7页
In the hydraulic transporting process of cutter-suction mining natural gas hydrate, when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equilibrium of gas hydrate is broken, gas hydrates dissociate into gas. As a result, solid-liquid two-p... In the hydraulic transporting process of cutter-suction mining natural gas hydrate, when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equilibrium of gas hydrate is broken, gas hydrates dissociate into gas. As a result,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hydrate and water) transforms into gas-solid-liquid three-phase flow(methane, hydrate and water) inside the pipeline. The Euler model and CFD-PBM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gas-solid-liquid three-phase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and solid phase gradually accumulate to the center of the pipe. Flow velocity decreases from center to boundary of the pipe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wo models reveals that the flow state simulated by CFD-PBM model is more uniform than that simulated by Euler model, and the main behavior of the bubble is small bubbles coalescence to large one.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values of flow velocity and gas fraction in CFD-PBM model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better than those in Euler model. The proposed PBM model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way to estimate three-phase flow state of transporting gas hydrate within the submarine pipe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 pipe transport three-phase flow Euler model CFD-PBM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