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气量和循环量对浮选柱气含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红新 夏文成 +2 位作者 杨建国 王浩为 张泽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
浮选柱气含率的大小是影响浮选柱精矿回收能力和实际分选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探讨了充气量和循环量对浮选柱平均气含率和轴向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循环量情况下,浮选柱内平均气含率随充气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充气量情况下... 浮选柱气含率的大小是影响浮选柱精矿回收能力和实际分选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探讨了充气量和循环量对浮选柱平均气含率和轴向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循环量情况下,浮选柱内平均气含率随充气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充气量情况下,浮选柱平均气含率随循环量增加而减小;在较小循环量和较小充气量的情况下,轴向气含率呈现底部大于顶部;在较大循环量和较大充气量的情况下,轴向气含率呈现底部小于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循环量 平均气含率 轴向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桨结构自吸式反应器的气含率 被引量:6
2
作者 鞠凡 程振民 +3 位作者 陈建华 储消和 周志明 袁佩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672,共6页
根据单层桨自吸式反应器吸入的气体主要集中在反应器上部的缺陷,采用了4种桨型作为下层搅拌桨,并研究了下层桨桨径、桨间距和导流筒的影响。测定了釜内总气含率与釜下半部的气含率,发现下层桨不仅决定气含率在釜下部的分布情况,而且对... 根据单层桨自吸式反应器吸入的气体主要集中在反应器上部的缺陷,采用了4种桨型作为下层搅拌桨,并研究了下层桨桨径、桨间距和导流筒的影响。测定了釜内总气含率与釜下半部的气含率,发现下层桨不仅决定气含率在釜下部的分布情况,而且对自吸式桨的气体吸入量也有很大影响,与理论推导的结果完全吻合。找到了合适的搅拌浆组合形式,该组合符合流体力学理论,在工业装置上的应用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搅拌桨 双层桨 气含率 体吸入量 气含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轴向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志敏 刘永民 +1 位作者 谢嫘祖 马嘉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26-1831,共6页
为强化环隙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ALR)的流动、混合与传质性能,提出了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HALR)。在8.8L的HALR中,以空气-水和空气-水-K树脂为实验物系,在表观气速为0.47-2.31cm/s的范围内,研究了表观气速、导流筒底边与反应器底面... 为强化环隙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ALR)的流动、混合与传质性能,提出了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HALR)。在8.8L的HALR中,以空气-水和空气-水-K树脂为实验物系,在表观气速为0.47-2.31cm/s的范围内,研究了表观气速、导流筒底边与反应器底面的间隙(简称底部间隙)、上升区轴向高度及固体装载量等因素对气含率的影响规律,并与AALR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空气-水组成的两相物系来说,在表观气速较小时,旋流片对上升气泡有聚并作用;在表观气速较大时,旋流片对气泡主要起破碎作用;气含率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三相物系,表观气速较大时,气含率随着固体装载量的增大而增大,比两相物系气含率高;表观气速较小时,两相物系的气含率略高于三相物系的。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并拟合出了上升区局部气含率与轴向高度的预测模型:εg=(3.00×10^-4 h+0.0276)Ug 0.615,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式 反应器 气含率 局部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器结构对环流反应器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娟 毛羽 +3 位作者 刘艳升 曹睿 江华 钟安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含率和内筒中的两相速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因而对气含率分布和气液两相接触效果有较大影响 ,从而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单环分布器产生的气液两相接触效果较差 ,对于反应过程很不利 .对于大直径的环流反应器推荐使用多环分布器 .计算所得的整体气含率与实测的整体气含率进行了对比 ,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体分布器 气含率 环流液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塔中气泡尺寸分布和局部气含率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林松 李良超 +2 位作者 王嘉骏 顾雪萍 冯连芳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内径为0.38 m的鼓泡塔中采用双电导探针法对不同通气速率下的气泡尺寸分布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气泡尺寸的概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气泡尺寸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径向距离增加而减小;鼓泡塔中气液流动可分为过渡流... 在内径为0.38 m的鼓泡塔中采用双电导探针法对不同通气速率下的气泡尺寸分布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气泡尺寸的概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气泡尺寸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径向距离增加而减小;鼓泡塔中气液流动可分为过渡流域和充分发展流域,在过渡流域气含率随轴向高度增加而增大,在充分发展流域气含率趋于均值,径向局部气含率分布呈抛物线型下降。高气速下气泡尺寸概率密度分布比低气速下宽,且随轴向高度的增加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泡尺寸分布 局部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不同体系下的循环液速和局部气含率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海光 范轶 +2 位作者 李飞 陈筛林 丁富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空气-水、空气-0.1%乙醇水溶液和空气-水-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循环液速以及气含率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体系中的循环液速差别不大;导流筒内、外不同... 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空气-水、空气-0.1%乙醇水溶液和空气-水-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循环液速以及气含率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体系中的循环液速差别不大;导流筒内、外不同高度处的局部气含率均呈自下向上增大的趋势,且导流筒内部气含率高于导流筒外部的气含率。体系的聚并特性对平均气含率和局部气含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式环流反应器 循环液速 气含率 传质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搅拌槽内气泡尺寸与局部气含率的CFD模拟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良超 王嘉骏 +2 位作者 顾雪萍 冯连芳 李伯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6-2400,2415,共6页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并和CFD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高通气量条件下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分布很不均匀,气泡尺寸在叶轮排出流区较小,且沿着排出流方向逐渐增大;在两桨间区域和上层桨以上区域气泡以聚并为主;局部气含率在循环涡涡心、叶轮和挡板后部较高,叶片后部存在明显气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搅拌槽 泡尺寸分布 局部气含率 液比相界面积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局部气含率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梦溪 卢春喜 +1 位作者 储凌 时铭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连续操作的状况下,在φ300mm×1700mm 的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测量了 0.0059m·s^(-1)≤Ugr≤0.1895m·s^(-1)、Ucir=0、0.0307、0.0511m·s^(-1)、ε_(Ls)=5%、10%、15%时反应器内不同轴、径向位置处的... 在连续操作的状况下,在φ300mm×1700mm 的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测量了 0.0059m·s^(-1)≤Ugr≤0.1895m·s^(-1)、Ucir=0、0.0307、0.0511m·s^(-1)、ε_(Ls)=5%、10%、15%时反应器内不同轴、径向位置处的气含率。实验发现,连续操作的中心气升式强化内环流反应器可以分为 6 个不同的流动区域:内环分布器下部区、分布器区、中心下料管影响区、导流筒上行区、气液分离区和环隙区,各区域内的气含率分布各不相同,但均随着 Ugr 的增加而增加。外循环液体的引入使气含率在导流筒内沿径向的分布更趋于均匀。在本实验范围内固体颗粒装载量对整体气含率影响较小,在内、外环间循环的气泡量可以忽略不计。测量了不同 Ucir时的气泡穿透深度,得出了气泡实现循环的临界气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式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径向分布 轴向分布 流动区域 泡穿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循环液速 被引量:14
9
作者 沐方平 范轶 +4 位作者 何清华 王麒 胡华 丁富新 袁乃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明显高于空气-水体系(聚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环流反应器 微孔体分布器 气含率 环流液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永民 孙桂大 袁乃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25,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管式环流反应器,对于空气-水体系,在每个上升管气速为0~0.16m/s和管径比Dd/Dr=0.3~1.0范围内,研究了两个上升管气速及不同管径比时上升管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分离箱中静液高...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管式环流反应器,对于空气-水体系,在每个上升管气速为0~0.16m/s和管径比Dd/Dr=0.3~1.0范围内,研究了两个上升管气速及不同管径比时上升管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分离箱中静液高及分离箱结构参数与下降管气含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环流反应器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截面气含率的文丘里湿气压降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培宁 徐英 +4 位作者 张涛 魏靖 巴玺立 李静 秦自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92-4698,共7页
运用两相流理论对湿气中的气相与液相流动进行分析,在分层流与环雾状流的条件下推导了两相流通过水平标准文丘里流量计的理论模型。通过分别考虑截面气含率、相间摩擦以及液滴夹带等因素,在文丘里轴向对湿气流动中的气相动量方程进行求... 运用两相流理论对湿气中的气相与液相流动进行分析,在分层流与环雾状流的条件下推导了两相流通过水平标准文丘里流量计的理论模型。通过分别考虑截面气含率、相间摩擦以及液滴夹带等因素,在文丘里轴向对湿气流动中的气相动量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对水平直管中的截面气含率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适用于收缩管道的截面气含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湿气流经标准文丘里时其两个取压孔之间的轴向静压分布。实验证实,使用修正后的截面气含率公式将使模型对文丘里压降的预测准确度明显提升,其相对误差在15%以内。该模型以湿气两相流在水平文丘里中的流动形态为依据,具有较充分的物理背景,而且在推导过程中较少依赖特定实验装置与数据,为建立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文丘里湿气计量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两相流 文丘里 气含率 压降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桨搅拌槽内气-液两相局部气含率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娜 包雨云 高正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直径0.48 m的椭圆底搅拌槽中,研究了以半椭圆管盘式涡轮(HEDT)为底桨、上两层为四叶翼型轴流桨下压操作(WHD)的组合桨(HEDT+2WHD)在搅拌槽内沿径向和轴向的局部气含率分布及不同表观气速对局部气含率的影响。局部气含率沿轴向分布比... 在直径0.48 m的椭圆底搅拌槽中,研究了以半椭圆管盘式涡轮(HEDT)为底桨、上两层为四叶翼型轴流桨下压操作(WHD)的组合桨(HEDT+2WHD)在搅拌槽内沿径向和轴向的局部气含率分布及不同表观气速对局部气含率的影响。局部气含率沿轴向分布比较均匀,仅在底桨附近有一个极大值,其它位置局部气含率差异较小。随着表观气速增加,沿轴向的局部气含率普遍增大,说明气量增加会强化气液分散状况。通过与HEDT+2WHU的局部气含率分布对比表明,尽管两者平均气含率接近,但组合桨下压操作时的局部气含率分布较组合桨上提操作时均匀。通过PIV方法得到两种组合桨的液相流场分布,对局部气含率分布的差别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组合桨 电导探针 下压操作 局部气含率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动浆态床流体力学研究(Ⅰ) 气含率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丽军 张煜 李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96-3002,共7页
对高气速、高固含率、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平均气含率和气含率径向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结合工业实验数据,归纳出可用于工业条件的气含率计算关联式,给出了简化的流体力学模型用于气含率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浆态床气含率将随塔径... 对高气速、高固含率、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平均气含率和气含率径向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结合工业实验数据,归纳出可用于工业条件的气含率计算关联式,给出了简化的流体力学模型用于气含率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浆态床气含率将随塔径增加而降低,固含率与塔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同时,气含率的径向分布也随气速和塔径的增大而改变,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简化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塔 流体力学 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内气含率分布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梦溪 卢春喜 +1 位作者 储凌 时铭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7,共6页
针对一种新型的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根据能量平衡分别推导出了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模式下拟均相流体的环流速度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间歇和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下相应的模型参数,通过模型计算发现环流... 针对一种新型的中心气升式三相强化环流反应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根据能量平衡分别推导出了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模式下拟均相流体的环流速度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间歇和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下相应的模型参数,通过模型计算发现环流速度随内环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外循环液体量的加入会显著增加环流速度。根据漂流通量模型推导出了环流反应器内环平均气含率模型,发现内环平均气含率随内环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趋势基本可分为:气泡分散区、过渡区和气泡聚并区三个区域。给出了内环、外环平均气含率的线性关系式,发现在试验范围内外循环液体量的改变基本不对内外环平均气含率的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式环流反应器 操作模式 气含率 液体环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大型鼓泡床反应器内大小气泡气含率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同旺 靳海波 +2 位作者 何广湘 佟泽民 朱建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3,49,共6页
在内径0.3m、高6.6m的加压鼓泡床反应器内采用床层塌落技术测量床层内的大小气泡气含率实验。由于大小气泡上升速度不同,床层塌落曲线存在一水平段,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了表面张力、粘度、系统压力、表观气速对大小气泡气含率的影响,得... 在内径0.3m、高6.6m的加压鼓泡床反应器内采用床层塌落技术测量床层内的大小气泡气含率实验。由于大小气泡上升速度不同,床层塌落曲线存在一水平段,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了表面张力、粘度、系统压力、表观气速对大小气泡气含率的影响,得出大气泡气含率随粘度和表面张力升高而升高,随压力升高而降低;小气泡气含率随粘度和表面张力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升高;并根据质量守恒定理,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反应器 大小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气含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效平 杨世花 +2 位作者 谷和平 丁健 肖人卓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了新开发的方型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在同等可比条件下,将其与普通同心圆型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及方型、圆型鼓泡塔的气含率作了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气升式反应器的气含率均高于其它相应比较的... 研究了新开发的方型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在同等可比条件下,将其与普通同心圆型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及方型、圆型鼓泡塔的气含率作了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气升式反应器的气含率均高于其它相应比较的圆型气升式反应器及鼓泡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式 鼓泡塔 气含率 环流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鼓泡浆液反应器内气含率和固含率轴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锴 赵玉龙 张碧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0-406,共7页
在不同表观气体速度、淤浆浓度、静止液体高度和不同颗粒直径下考察了锥形鼓泡浆液反应器内气含率及固率轴向分布。由气泡聚并和破碎机理解释了气含率轴向分布规律;结合固体颗粒悬浮机理,利用沉降-扩散模型分析了操作条件影响固含率轴... 在不同表观气体速度、淤浆浓度、静止液体高度和不同颗粒直径下考察了锥形鼓泡浆液反应器内气含率及固率轴向分布。由气泡聚并和破碎机理解释了气含率轴向分布规律;结合固体颗粒悬浮机理,利用沉降-扩散模型分析了操作条件影响固含率轴向分布的原因,回归出表征固含率轴向分布的特征参数——Peclet准数的数学关联式,并在相似操作条件下与园柱床内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 鼓泡浆液 反应器 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分布器大型浆态鼓泡床反应器气含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广湘 张同旺 +1 位作者 靳海波 佟泽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498,共4页
采用内径0 284m、高3m的浆态鼓泡反应器,研究液体流速、分布器形式、高径比、固体质量分数及颗粒粒径大小等因素对反应器内气含率及气泡大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含率随体系内固相浓度增加和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大气泡含率随... 采用内径0 284m、高3m的浆态鼓泡反应器,研究液体流速、分布器形式、高径比、固体质量分数及颗粒粒径大小等因素对反应器内气含率及气泡大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含率随体系内固相浓度增加和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大气泡含率随表观气速、固相浓度增加和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液体逆流、静液高度及分布器形式对气含率无影响。并得出气含率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反应器 喷管分布器 气含率 二甲苯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柱气含率及其影响因素对煤泥分选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敏 刘炯天 张建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3-826,共4页
利用压差法检测浮选柱气含率,通过正交设计和煤泥浮选实验,研究循环压力、进气量和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的影响以及气含率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的影响最大,进气量次之,循环压力最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气含率... 利用压差法检测浮选柱气含率,通过正交设计和煤泥浮选实验,研究循环压力、进气量和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的影响以及气含率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的影响最大,进气量次之,循环压力最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气含率的增大,精煤产率增大,精煤的灰分也随之增大,精煤质量下降.当气含率为24.17%时,精煤产率为87.35%,精煤灰分为10.02%.随着循环压力增大,精煤产率增大,但精煤灰分有所下降.分析指出气含率大小可作为调节浮选柱矿物分选指标的一个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气含率 煤泥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文选 许晓增 +1 位作者 李宝璋 姜信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55-561,共7页
本文通过空气-水体系,对三种不同结构的外环流反应器中的气含率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有意义的模型关联式.对环路进行了阻力计算,得到了包含结构参数的阻力方程.计算发现模型关联式与阻力方程联立求解,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结构的外环流... 本文通过空气-水体系,对三种不同结构的外环流反应器中的气含率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有意义的模型关联式.对环路进行了阻力计算,得到了包含结构参数的阻力方程.计算发现模型关联式与阻力方程联立求解,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结构的外环流反应器中的气含率和循环液速,从而为该反应器的工程放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液速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