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双机(有机+无机)混合成因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滕吉文 刘有山 乔勇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74-1892,共19页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问题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配置及其能源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导向.自从17世纪展开对石油的有机与无机成因的争论以来,至今已有约300~400年的历史.尽管有机成因论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无机成因论亦...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问题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配置及其能源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导向.自从17世纪展开对石油的有机与无机成因的争论以来,至今已有约300~400年的历史.尽管有机成因论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无机成因论亦不断地在兴起!通过对这二者的理解和研究,从理论上讲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论据.基于对国内、外一些特异油田的生储环境,原油中所富含的微量金属元素的聚集与散失,某些油田中并未找到卟啉分子这样的生物标志物,碳、氢、氧化学合成实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全盘否定无机生油的论点和论据确尚感为时过早或欠妥!显然,在以有机物成油为主体的前提下,无机物亦可生成部分石油,并通过运移、渗透到各油田的储集层中应是完全可能的.基于这样的分析、研究和探索,现提出石油的双机(a有机+b无机)混合成因的新理念.诚希能在今后的石油工业发展中,从理论、技术、实验和实践中强化对双机混合成因新理念的深化研究与探索,以达深切理解和扩展石油生、储空间环境等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有机成因 无机成因 深层过程 双机混合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结晶基底和油、气成因理念与第二深度空间勘探和开发 被引量:29
2
作者 滕吉文 阮小敏 +1 位作者 张永谦 闫雅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98-2817,共20页
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研究中,涉及到深部空间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沉积建造上涉及到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和火山岩相,在油、气成因理论上涉及到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在机制上涉及到深部流体的分异、调整、运移和动力作用.这些本质... 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研究中,涉及到深部空间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沉积建造上涉及到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和火山岩相,在油、气成因理论上涉及到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在机制上涉及到深部流体的分异、调整、运移和动力作用.这些本质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科学领域.基于油、气生、储和形成的理论、应用和成效的研究提出,有几个基础性的理念问题必须重新认识,特别是沉积建造与古老变质岩结晶基底;双相(海相和陆相)沉积建造与盆地的内涵和双基(有机和无机)混合油、气成因理念.清晰地厘定这些认识不仅有益于对油、气形成、聚集和勘探及开发给出一个更为科学的深部空间,即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的油、气勘探,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对这些理念的重新认识和深化研究可构建新的思路或理论,且在新的理念导向下,强化油、气深部勘探,以期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新的成效,发现大型与超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与天然 第二深度空间 古老变质岩基底 双相沉积(陆相和海相) 双基(有机和无机)混合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各种成因气贡献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居和 方伟 +1 位作者 李景坤 霍秋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9-589,共11页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首次发现以腐泥型气为主的有机成因天然气,不同地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各种成因气的贡献成为研究重点。采集徐家围子断陷29口井35件深层天然气和26口井33件深层烃源岩样品,采用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指纹色谱方法分析天...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首次发现以腐泥型气为主的有机成因天然气,不同地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各种成因气的贡献成为研究重点。采集徐家围子断陷29口井35件深层天然气和26口井33件深层烃源岩样品,采用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指纹色谱方法分析天然气和烃源岩样品,实验研究认为深层天然气主要为腐殖型气、腐泥型气、有机深源气3种成因组成的混合气,无机成因烷烃气的贡献较小。首次提出了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贡献定量测试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乙烷碳同位素和甲基环己烷指数、环己烷指数、脂烃族参数5个成因类型指标,确定了腐殖型气、腐泥型气、有机深源气的5个成因类型指标端元值,利用天然气的混合配比性建立成因类型指标地球化学模型,采用非线性数学模拟方法建立计算模板,首次定量测试了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样品中3种有机成因气的定量贡献。实验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除昌德气藏芳深1井、芳深2井有机深源气贡献为81%外,其他井的腐殖型气、腐泥型气和有机深源气平均贡献分别为62.45%、25.51%、12.02%;不同地区及井段的腐殖型气、腐泥型气和有机深源气贡献有差别,升平—汪家屯地区平均贡献分别为61.63%、20.94%、17.29%,昌德地区平均贡献分别为73.74%、14.48%、11.77%,兴城—徐东地区及断陷中东部平均贡献分别为51.98%、40.99%、7.01%。从断陷北部到中部即从升平—汪家屯、昌德到兴城—徐东地区有机深源气贡献减少、腐泥型气贡献增大,部分井段腐泥型气贡献超过43%且为主要贡献,个别井段腐泥型气贡献最大达74%,与断陷中东部烃源岩Ⅱ型有机质相对发育及断陷地层地质特征相吻合,呈现主要来源于下伏气源岩和天然气藏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的源岩控型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型 腐泥型 有机深源 无机成因烷烃 数学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天然气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军 侯读杰 +3 位作者 李敬含 张金川 刘鑫 徐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124,共5页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是辽河油田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区,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亟待从整体格局上对天然气成因、成藏与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与勘探潜力。为此,依据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含氮特征、干燥系数、碳同位...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是辽河油田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区,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亟待从整体格局上对天然气成因、成藏与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与勘探潜力。为此,依据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含氮特征、干燥系数、碳同位素特征、甲烷氢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等),对其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天然气具有较明显的混源特征,既表现为不同热演化程度天然气的混合,也表现为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混合;不同层系、不同地区天然气混合比例有着较大区别,总体上以生物—油型混合气和油型—煤型混合气为主;按照成熟阶段来划分则以热解气为主,裂解气和过渡带气各占3%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东部凹陷 天然 成因类型 混源 碳同位素 有机质类型 热演化 混合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储层有机包裹体组成和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油气来源的指示 被引量:9
5
作者 唐俊红 张同伟 +1 位作者 鲍征宇 张铭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本文对四川盆地西南部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组成、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的演化、运移及油气的成因。结果表明 ,在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储层中 ,皆存在... 本文对四川盆地西南部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组成、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的演化、运移及油气的成因。结果表明 ,在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储层中 ,皆存在有三期以上的油气运移。不同储层中 ,相应各期的油气运聚特点及演化程度略有不同 ,灯影组中各期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油气演化程度均略高于二叠系 ;同储层中 ,各期油气运聚的特点及演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石油成熟阶段、高成熟凝析油 -湿气阶段、过成熟干气阶段。研究区灯影组储层的天然气成因为油型气 ,二叠系的为多成因 ;各储层中的 CO2 主要为有机成因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南部 同位素特征 来源 体组成 碳酸盐岩储层 演化程度 运聚 包裹体特征 天然成因 有机成因 无机成因 二叠系 灯影组 碳同位素 运移 成熟阶段 茅口组 震旦系 长兴组 研究区 成熟度 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同位素组成异常的天然气成因探讨——以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孟卫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5-589,共5页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是判识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气源对比、确定天然气成熟度等的有效地球化学手段。研究认 为,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源岩母质类型和热演化的影响,乙烷、丙烷等重烃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源岩有机质的碳...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是判识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气源对比、确定天然气成熟度等的有效地球化学手段。研究认 为,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源岩母质类型和热演化的影响,乙烷、丙烷等重烃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源岩有机质的碳同 位素组成,同时也明显受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在辽河坳陷发现一类碳同位素组成异常的天然气,分布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南部地 区,其甲烷的碳同位素δ13C1值为-44‰~-40‰,乙烷δ13C2值为-13‰~-6.6‰,丙烷δ13C3值为-6.1‰~+3.3‰。该类天 然气的乙、丙烷异常富集重碳同位素,到目前为止,在天然气藏中还是首次发现。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和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天然 气应该属于无机气和有机气的混合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碳同位素 无机 有机 混合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威远气田的气源——与戴金星院士商榷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虎权 卫平生 张景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共4页
四川威远气田是我国储层最老的气田,有关该气田气源的争论从未停止,有主张无机成因的、有主张有机成因的。其中后者又有3种不同观点:①来自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②来自寒武系九老洞组泥页岩;③既来自灯影组又来自九老洞组。主张有机成因... 四川威远气田是我国储层最老的气田,有关该气田气源的争论从未停止,有主张无机成因的、有主张有机成因的。其中后者又有3种不同观点:①来自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②来自寒武系九老洞组泥页岩;③既来自灯影组又来自九老洞组。主张有机成因者的判断依据如下:①花岗岩裂隙气与灯影组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②花岗岩矿物包裹体中气相组分与灯影组天然气组分的比较;③灯影组天然气中的氦含量及3He/4Ne比值;④灯影组天然气中的40Ar/36Ar比值等。文章分析认为,威远气田灯影组天然气的来源应是地壳深部,可能一部分与花岗岩有关,另一部分与上地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 院士 金星 碳同位素组成 有机成因 灯影组 天然组分 矿物包裹体 ^40AR 花岗岩 无机成因 判断依据 相组分 ^3HE 地壳深部 白云岩 震旦系 泥页岩 寒武系 氮含量 上地幔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含烃非烃气藏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付孝悦 孙庭金 温景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8,共3页
讨论了近年南盘江盆地勘探发现的两个含烃非烃类气藏的成因地质特征。根据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认为,它们的形成条件非常相似,主要由来自壳源的无机成因非烃气与来自沉积地层的有机烃混源成藏。区域地质与成藏因素的分析认... 讨论了近年南盘江盆地勘探发现的两个含烃非烃类气藏的成因地质特征。根据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认为,它们的形成条件非常相似,主要由来自壳源的无机成因非烃气与来自沉积地层的有机烃混源成藏。区域地质与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较强的区域构造变动、火成岩体的发育为非烃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和气源,大断裂的通源条件、大型穹状背斜的聚源和控气条件以及埋藏地腹一定深度的良好保存条件是形成这类含烃非烃气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盘江盆地 区域地质背景 非烃类 天然组分 地质特征 组成特征 形成条件 沉积地层 无机成因 构造变动 火成岩体 主控因素 保存条件 地勘探 同位素 有机 非烃 成藏 壳源 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烃及稀有气体地球化学
9
作者 徐永昌 沈平 +1 位作者 孙明良 徐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1.非烃气体组份特征非烃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和氮气,根据非烃气体和稀有气体含量,基于苏联等的分类,我们对苏北、南松辽、广东三水、四川、新疆等含油气盆地及甘肃窑街煤矿的90个气样划分了三个类型。(1)高氮、高氦、含二氧化碳甲烷气。... 1.非烃气体组份特征非烃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和氮气,根据非烃气体和稀有气体含量,基于苏联等的分类,我们对苏北、南松辽、广东三水、四川、新疆等含油气盆地及甘肃窑街煤矿的90个气样划分了三个类型。(1)高氮、高氦、含二氧化碳甲烷气。以苏北黄桥地区的浅层气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烃 含油盆地 浅层 烃类 碳同位素 有机成因 无机成因 窑街煤矿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要览
10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新书要览中国新西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何国琦、李茂松、刘德权等,新疆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4,16K,p437该书以活动论为基础,综合当代欧亚大陆造山带和现代大陆边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陆间型造山带地壳... 新书要览中国新西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何国琦、李茂松、刘德权等,新疆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4,16K,p437该书以活动论为基础,综合当代欧亚大陆造山带和现代大陆边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陆间型造山带地壳演化的老陆壳一拉张型过渡壳一洋壳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边缘海 有机宝石 无机成因 金矿床 中国地质大学 化学选矿 勘查地球化学 生物成矿作用 人类活动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