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对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上皮钠通道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宗雨 李祥翠 +1 位作者 张奕 李吉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转录的影响。方法 1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为干预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12耳)。正常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干预组及模型组...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转录的影响。方法 1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为干预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12耳)。正常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干预组及模型组通过增加环境气压制作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干预组在造模后连续三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mg/kg,加入生理盐水0.5ml)。在造模后第1、3、7天分别观察各组鼓膜形态变化;在造模后第七天取中耳黏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PCR)检测各组大鼠中耳黏膜中ENaC转录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各时间段鼓膜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第1天每只大鼠至少有一耳鼓室内充满琥珀色积液,鼓膜充血,松弛部膨出,可见小气泡;第3天时鼓室仍有琥珀色积液,以上鼓室为著,松弛部内陷,气泡消失;第7天时未见鼓室积液,鼓膜亦基本恢复正常。干预组第1天每只大鼠至少有一耳可见鼓室内充满琥珀色积液,鼓膜充血,松弛部膨出,可见小气泡;第3天时所有大鼠双耳均未见明显鼓室积液征,鼓膜浑浊;第7天时未见鼓室积液,鼓膜亦基本恢复正常。干预组大鼠中耳黏膜α-ENaC-mRNA、β-ENaC-mRNA、γ-ENaC-mRNA均上调,分别为模型组的2.04、2.56、2.00倍(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加速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腔内积液的清除,增加ENaC在中耳黏膜中的基因转录,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清除中耳腔积液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钠通道 动物模型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 地塞米松 实时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刘剑峰 Catalano P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常见疾病,经内镜鼻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是一种新的手术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这种新技术的演化并报道其适应症、初步结果和并发症。 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一家三级医疗中心的70例(100耳)主诉慢性耳...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常见疾病,经内镜鼻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是一种新的手术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这种新技术的演化并报道其适应症、初步结果和并发症。 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一家三级医疗中心的70例(100耳)主诉慢性耳胀满感、压迫感、疼痛及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的成人(18~73岁)患者,自幼均无咽鼓管功能不良的病史,行单侧或双侧咽鼓管球囊导管扩张术。手术在手术室全麻或在诊室用利多卡因凝胶行咽鼓管局麻下进行,将F-70的引导导管尖部经鼻置于咽鼓管咽口,将宽5mm、长16mm的鼻用球囊导管放置于咽鼓管的近端以扩张咽鼓管软骨部,扩张压力为6~8个大气压,扩张时间10~30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功能障碍 球囊导管扩张术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不良 三级医疗中心 利多卡因凝胶 手术技术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