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结晶软化煤制甲醇气化灰水研究
1
作者 任烽瑜 张新妙 +2 位作者 章晨林 赵冲 栾金义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88,共6页
采用诱导结晶法软化煤制甲醇气化灰水,研究了不同诱导晶种(石榴石、方解石、石英砂等)及其加入量(2.5、4.0、5.0、6.0、7.5 g/L)、pH、药剂NaAlO_(2)、搅拌速度(100、200、300、400、500 r/min)对煤制甲醇气化灰水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 采用诱导结晶法软化煤制甲醇气化灰水,研究了不同诱导晶种(石榴石、方解石、石英砂等)及其加入量(2.5、4.0、5.0、6.0、7.5 g/L)、pH、药剂NaAlO_(2)、搅拌速度(100、200、300、400、500 r/min)对煤制甲醇气化灰水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石榴石作为诱导晶种,在pH 11、石榴石和NaAlO_(2)投加量为6.0 g/L和0.1 g/L、搅拌速度300 r/min、结晶时间1 h下,总硬度由670 mg/L降至19 mg/L,去除率达到97.16%,全硅(以SiO_(2)计)由180 mg/L降至24 mg/L,去除率达到86.67%。通过SEM-EDS表征发现,石榴石表面负载了CaCO_(3)、Mg(OH)_(2)及硅铝酸盐结晶,证实通过提供异相成核位点,有效实现了对煤气化灰水中钙镁离子、硅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结晶 硬度 石榴石 软化 气化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混凝去除煤气化灰水结垢离子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磊 武思拓 马红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混凝实验对典型煤气化灰水Ca^(2+)、Mg^(2+)、SiO_2的去除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了煤气化灰水结垢离子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双碱组合是煤气化灰水除硬理想的药剂组合,石灰法基本没有碱度去除能力,同时,高pH有利于硅的... 通过混凝实验对典型煤气化灰水Ca^(2+)、Mg^(2+)、SiO_2的去除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了煤气化灰水结垢离子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双碱组合是煤气化灰水除硬理想的药剂组合,石灰法基本没有碱度去除能力,同时,高pH有利于硅的脱除。铁系混凝剂经混凝沉淀后Fe^(3+)残余质量浓度在0.1 mg/L以下,可满足后续回用水单元的接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灰 双碱法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污泥气化灰对SO_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洁丽 刘欢 +3 位作者 邢浩轩 胡红云 易琳琳 姚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7-363,共7页
污泥经芬顿试剂和CaO调理后,其气化灰中残留含铁、含钙物质,使之成为潜在吸附剂.针对污泥灰渣的资源化利用,探究了调理污泥气化灰对SO_2的吸附特性,并量化芬顿试剂和CaO前处理对污泥气化灰吸附特性的影响.特制流化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6... 污泥经芬顿试剂和CaO调理后,其气化灰中残留含铁、含钙物质,使之成为潜在吸附剂.针对污泥灰渣的资源化利用,探究了调理污泥气化灰对SO_2的吸附特性,并量化芬顿试剂和CaO前处理对污泥气化灰吸附特性的影响.特制流化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600,℃实验温度下,每克复合调理污泥气化灰与CaO调理污泥气化灰对SO_2的硫负载量分别为43.52,mg和49.65,mg.CaO能显著提高污泥气化灰的吸附性能,芬顿试剂对气化灰吸附特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添加比例少,含铁物质的催化作用相对较弱.XRD图谱表明,高温下以Ca CO3、Ca(OH)2等形式存在的含钙物质,可以有效捕集SO_2并形成CaS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污泥 气化灰 芬顿试剂 氧化钙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技术处理煤气化灰水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金刚 朱继双 +2 位作者 韩勇 刘明亮 朱玉营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5,共5页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粉煤加压气化航天炉装置产生的灰水。中试结果显示:灰水经电絮凝一体化装置处理后,出水中总钙和总镁的平均值分别降至180 mg/L和11.1 mg/L,有效抑制了结垢的发生;相对于单一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的处理...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粉煤加压气化航天炉装置产生的灰水。中试结果显示:灰水经电絮凝一体化装置处理后,出水中总钙和总镁的平均值分别降至180 mg/L和11.1 mg/L,有效抑制了结垢的发生;相对于单一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的处理效果更好。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电絮凝一体化装置对灰水的总硬度、浊度和悬浮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5%、66.7%和73.0%。采用该技术处理煤气化灰水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污水处理 气化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灰基腻子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德丹 廖洪强 +1 位作者 候昱灼 程芳琴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37,共6页
为实现气化灰综合利用和降低腻子粉制备成本,研究了利用气化灰替代水泥制备腻子粉的技术可行性。以气化灰和42.5水泥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可分散性乳胶粉,制备气化灰基腻子粉,实验考察原料配方变化对腻子粉的性能影... 为实现气化灰综合利用和降低腻子粉制备成本,研究了利用气化灰替代水泥制备腻子粉的技术可行性。以气化灰和42.5水泥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可分散性乳胶粉,制备气化灰基腻子粉,实验考察原料配方变化对腻子粉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气化灰替代水泥制品制备腻子粉具有可行性。其中,气化灰替代50%水泥时,腻子粉的粘结强度为0.82 Mpa,各项性能均优于建筑外墙用腻子粉标准JG/T 157-2009要求。在相同条件下,气化灰替代不超过70%的水泥时,腻子粉的粘结强度及其他指标均满足建筑外墙用腻子粉标准JG/T 157-2009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灰 腻子粉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处理煤气化灰水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海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详细介绍了SBR法处理煤气化灰水的污泥培养、驯化以及试运行的操作过程,总结了运行经验及教训,并对操作手段、药剂的选用、高负荷污泥膨胀、污泥龄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气化灰 污泥培养 污泥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活化温度对煤气化细灰基活性炭理化性质及电化学性能影响
7
作者 陈智超 侯建 田晓东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14-622,共9页
煤气化细灰作为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回收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推动其资源化利用,以煤气化细灰为原料,采用酸洗脱灰−低温KOH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探究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理化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 煤气化细灰作为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回收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推动其资源化利用,以煤气化细灰为原料,采用酸洗脱灰−低温KOH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探究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理化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由450℃增加到650℃时,活性炭比表面积由798 m2/g增加到2399 m2/g,总孔容由0.78 cm^(3)/g增加到1.98 cm^(3)/g,介孔/微孔比由0.93增加到1.11。在三电极测试中,650℃活化制备活性炭(DA−650)质量比电容达到178 F/g(1 A/g@6 M KOH)。双电极测试中,DA−650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5万圈循环充放电测试后,电容保持率为125.23%。综上,通过酸洗脱灰‒低温KOH活化工艺,可以提高煤气化细灰基活性炭电容特性,为煤气化细灰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KOH活化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特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用量对煤气化细灰衍生活性炭理化性质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田晓东 陈智超 侯建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0,164,共11页
煤气化细灰(CGFA)是煤不完全气化的产物,其具有排放量高和难处理的特点,这导致CGFA面临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CGFA的可持续化、高值化利用,将CGFA作为碳源,通过低温碱熔耦合KOH活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双电层型超级电容... 煤气化细灰(CGFA)是煤不完全气化的产物,其具有排放量高和难处理的特点,这导致CGFA面临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CGFA的可持续化、高值化利用,将CGFA作为碳源,通过低温碱熔耦合KOH活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对比了不同KOH用量下活性炭样品的理化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脱灰碳(RC)与KOH质量比为1∶1~1∶4的范围内,随着KOH用量的增加,活性炭样品的无序性、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介孔占比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些参数越高,活性炭样品的质量比电容越大;当RC与KOH质量比为1∶4时,活性炭样品比表面积为1 938.03 m^(2)/g、总孔体积为1.62 cm^(3)/g,介孔占比为82.82%,质量比电容达到了215.56 F/g(电流密度为1 A/g),倍率性能为88.66%(电流密度为1~20 A/g);组装所得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7.23 (W·h)/kg(对应的功率密度为300 W/kg),其在100 000圈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10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煤基固体废弃物 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 活性炭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气化飞灰水蒸气活化制备活性炭研究
9
作者 杨琦瑶 齐晓宾 吕清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40-4748,I0017,共10页
气化飞灰是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鉴于气化飞灰发达的孔隙结构和高含碳量,该文开展气化飞灰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以实现该类残炭的高值化利用。采用物理成型的方式,将粉状的气化飞灰成型为圆柱状颗粒,基于立式炉,开... 气化飞灰是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鉴于气化飞灰发达的孔隙结构和高含碳量,该文开展气化飞灰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以实现该类残炭的高值化利用。采用物理成型的方式,将粉状的气化飞灰成型为圆柱状颗粒,基于立式炉,开展一系列水蒸气物理活化实验。在此基础上,基于移动床小试平台,开展气化飞灰成型颗粒公斤级规模的活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000℃且碳转化率达到45%时,成型气化飞灰的活化效果最佳,比表面积(SBET)高达813.5 m^(2)/g。经过移动床活化后,气化飞灰成型颗粒得到有效活化,所制备出的活性炭的亚甲蓝值、比表面积(SBET)和碘值(I)高达151 mg/g,632 m^(2)/g和883 mg/g。并且,移动床活化过程产生的尾气中可燃组分浓度均高于85%,热值高达2776 kcal/m^(3)。该研究初步验证循环流化床煤气化飞灰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为实现该类飞灰的高值化利用以及气化飞灰制备活性炭进一步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理 活化 移动床 气化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与气化飞灰的热重−质谱混燃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建功 张孝禹 +2 位作者 惠吉成 朱书骏 朱建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34-4645,共12页
为了明确煤矸石与气化飞灰的混燃机理,在获得乌海煤矸石和宿迁气化飞灰理化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热重-质谱分析方法对乌海煤矸石、宿迁气化飞灰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以及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与宿迁气化飞灰相比,乌海... 为了明确煤矸石与气化飞灰的混燃机理,在获得乌海煤矸石和宿迁气化飞灰理化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热重-质谱分析方法对乌海煤矸石、宿迁气化飞灰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以及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与宿迁气化飞灰相比,乌海煤矸石具有更好的着火特性,乌海煤矸石可提高混合燃料的着火性能,宿迁气化飞灰则可提高混合燃料的高温燃烧特性。基于Coats-Redfern(C-R)法、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进行燃烧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海煤矸石表观活化能为48.25~152.22 kJ/mol,燃烧反应符合Jander模型;宿迁气化飞灰表观活化能为106.34~312.79 kJ/mol,反应符合n=1/4的反应级数模型;乌海煤矸石与宿迁气化飞灰掺混的质量比为1∶3时的表观活化能为102.24~301.58 kJ/mol,反应符合成核生长模型。通过混合燃料质量变化速率理论值与测试值之间的偏差来探究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乌海煤矸石与宿迁气化飞灰混燃过程存在明显耦合作用,整体相互促进,改善了燃烧反应特性,相互促进作用随宿迁气化飞灰质量占比增加逐渐增强。综合燃烧特性与气体释放特性,乌海煤矸石与宿迁气化飞灰较佳的掺混质量比为1∶3。含氮气体释放特性研究表明:在挥发分和固定碳燃烧阶段NH3均有释放,NO和NO_(2)气体释放最高强度的峰值对应的温度与热重曲线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温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气化 混燃机理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飞灰精准分离及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旭 张一昕 +4 位作者 苗泽凯 郭振坤 周璐 刘坤基 武建军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煤炭气化技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气化过程中,部分未反应的炭及细渣会由合成气带出,产生大量的气化飞灰,引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问题。由喷淋收集得到的飞灰,经初步絮凝脱水后,水分含量在55%~60%,其余... 煤炭气化技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气化过程中,部分未反应的炭及细渣会由合成气带出,产生大量的气化飞灰,引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问题。由喷淋收集得到的飞灰,经初步絮凝脱水后,水分含量在55%~60%,其余为残炭和玻璃体的混合固体颗粒。为实现气化飞灰的资源化利用,必须对气化飞灰的结构特征、持水特性以及水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气化飞灰科学高效的分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笔者论述了气化飞灰脱水脱炭的意义,分析了飞灰持水特性及水分脱除技术,重点阐述了飞灰综合利用方案,并对气化飞灰精准分离及资源化利用方向进行展望。课题组前期试验表明,飞灰基沸石具有较高的表面积、独特的孔隙特征和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可用于土壤、废水等中重金属的去除,以及作为吸附剂用于土壤中污染物的固定。飞灰的化学组成成分与黏土相似。传统陶瓷原料资源储量日益减少,国内外研究表明,飞灰制备陶瓷地砖可行。利用飞灰代替传统陶瓷中石英,在一定烧结温度下,通过抗折强度、吸水率、收缩率、失重率等变化研究对试样陶瓷性能的影响,说明添加飞灰的陶瓷性能优于传统陶瓷。通过泡沫浮选法分离气化飞灰固体颗粒,分别得到纯度较高的气化飞灰残炭和玻璃体,以分离后的残炭作为催化石墨化的碳源,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石墨化处理,以探索气化飞灰制备石墨化材料的可行性,残余炭在较高温度和适量的催化剂条件下,得到了与商用石墨的性能相似的有序石墨化材料。气化飞灰和电厂粉煤灰都具有较高的硅铝含量,这使得气化飞灰成为沸石分子筛等多孔材料的潜在重要来源,而制备沸石也是飞灰回收利用中效益最高的途径,这项工艺不仅减轻了灰渣废料带来的环境负担,更应用于催化、分离、吸附等方面。未来应深入研究飞灰中水的赋存形态及其与飞灰颗粒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构建灰-水作用界面模型,在此基础上寻求飞灰脱水新技术,进一步降低飞灰含水量。研究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的残炭-玻璃体分选技术,降低分选产品的杂质含量。研究分选后残炭和玻璃体资源化利用新领域,最大限度发挥气化飞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精准分离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阀塔板对煤气化飞灰洗涤净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清立 陈雪莉 +1 位作者 郭志国 龚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8,8,共8页
以煤气化飞灰、空气、水为实验介质,研究了固阀塔板的洗涤特性。通过改变洗涤塔入口和塔内操作条件观察其对洗涤效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量、液量、颗粒浓度以及塔板数对不同粒径飞灰颗粒的洗涤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固阀塔板对大... 以煤气化飞灰、空气、水为实验介质,研究了固阀塔板的洗涤特性。通过改变洗涤塔入口和塔内操作条件观察其对洗涤效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量、液量、颗粒浓度以及塔板数对不同粒径飞灰颗粒的洗涤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固阀塔板对大于10μm的飞灰颗粒洗涤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粒径的降低洗涤效率逐渐降低,颗粒粒径在1~3μm之间洗涤效率最低为52%左右;低于1μm的颗粒,随着粒径的降低洗涤效率逐渐升高。不同粒径飞灰颗粒的洗涤效率随气量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3μm以上颗粒的洗涤效率随气量的增加而增大;而1μm以下颗粒的洗涤效率随着气量的增加,洗涤效率逐渐降低;介于1~3μm间的颗粒洗涤效率受气量变化影响较小。不同粒径颗粒的洗涤效率随液量的增加均增大;随入口颗粒浓度增加,5μm以上颗粒洗涤效率略有增加,但3μm以下颗粒随入口颗粒浓度的增加洗涤效率却显著降低,介于3~5μm之间的颗粒洗涤效率变化不大。各层塔板对飞灰颗粒洗涤效率的贡献不同,且在不同层塔板上洗涤效率随粒径变化的趋势也有较大的差异。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出预测板式塔洗涤效率的公式,该公式预测值与实验值相符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水洗塔 固阀塔板 洗涤效率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t/d气化飞灰预热燃烧锅炉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7
13
作者 满承波 朱建国 +2 位作者 吕清刚 欧阳子区 刘敬樟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93,共6页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梯级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使用广泛。但煤气化过程无法将煤中的碳全部转化利用,煤经过气化后仍有部分可燃物残留在气化飞灰中。其中循环流化床煤气化产生的气化飞灰碳含量相对较高,低位发热量达12~25 MJ...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梯级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使用广泛。但煤气化过程无法将煤中的碳全部转化利用,煤经过气化后仍有部分可燃物残留在气化飞灰中。其中循环流化床煤气化产生的气化飞灰碳含量相对较高,低位发热量达12~25 MJ/kg,若能加以利用会显著提高碳的利用率。气化飞灰的挥发分极低,传统燃烧技术很难处理。为了实现气化飞灰的高效燃烧,并同时控制燃烧的NOx排放水平,提出并发展了预热燃烧技术。该技术将气化飞灰在流化床预热燃烧器中进行预热,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将燃料自身预热至850~950℃并脱除部分燃料氮,再将预热后的燃料通入煤粉炉炉膛,在炉内通过分级配风实现高效低NOx燃烧。针对一台采用预热燃烧技术的气化飞灰预热燃烧锅炉,开展调试和工程试验,通过考察预热燃烧器和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气化飞灰的燃烧效率以及NOx原始排放,研究气化飞灰的预热特性、预热后的高温气固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预热燃烧锅炉可以燃用挥发分<3%的气化飞灰,锅炉运行稳定,气化飞灰燃烧效率可达98%以上,NOx原始排放浓度最低可达261.94 mg/m^(3),经脱硝处理能达到超低排放。预热燃烧锅炉实现了气化飞灰的高效低氮燃烧,证明了预热燃烧技术在超低挥发分燃料处理方面的可行性和技术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 超低挥发分燃料 气化 煤粉锅炉 高效低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液分离器对煤气化细灰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诗杰 陈雪莉 +2 位作者 钱玙歆 陆海峰 龚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873-3880,共8页
以煤气化细灰为固相颗粒物料,研究了旋液分离器对含一定细灰黑水的液固分离特性,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对不同粒径细灰颗粒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10μm以下的细灰颗粒,入口流速、分流比和入口颗粒浓度对不同粒径细灰颗粒的... 以煤气化细灰为固相颗粒物料,研究了旋液分离器对含一定细灰黑水的液固分离特性,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对不同粒径细灰颗粒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10μm以下的细灰颗粒,入口流速、分流比和入口颗粒浓度对不同粒径细灰颗粒的分离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对5.012μm以下颗粒,随入口流速的增加,分离效率先减小后略有增大,粒径越小、分流比越大,该趋势越显著;当粒径介于5.012-10μm之间,分离效率随入口流速逐渐增大。10μm以下的细灰颗粒,随分流比的增加,分离效率近乎呈线性增加趋势,并无最佳分流比出现;随入口颗粒浓度的增加,分离效率略有增加。对10μm以上的细灰颗粒,随颗粒粒径的增加受入口流速、分流比和入口颗粒浓度影响逐渐显著。在旋液分离器内,存在明显的小颗粒团聚现象,表现为当颗粒粒径〉30.2μm时,分离效率已出现超过100%的情况。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出旋液分离器对煤气化细灰分离粒度的预测公式,该公式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液分离器 气化 分离效率 分离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飞灰流态化改性与再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晨 褚福浩 +1 位作者 任强强 王小芳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随着煤化工技术的兴起,煤气化飞灰的资源化处理成为急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利用商业流化床气化飞灰在15 kg/h改性气化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了流态化改性对气化飞灰形貌特性和灰熔融特性的影响以及改性飞灰的再气化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煤化工技术的兴起,煤气化飞灰的资源化处理成为急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利用商业流化床气化飞灰在15 kg/h改性气化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了流态化改性对气化飞灰形貌特性和灰熔融特性的影响以及改性飞灰的再气化特性。结果表明:利用流化态改性可实现气化飞灰在1200℃下的再气化。气化飞灰经流态化改性后,由于热破碎和残炭的气化反应具有清理孔隙和促进孔隙生成作用,使颗粒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升高,同时改性气化剂水蒸气和氧气浓度的增加会进一步促进改性飞灰孔隙特性的改善。另一方面气化飞灰经流态化改性后,灰分矿物质中高熔点组分陨硫钙石转化为熔点较低的硬石膏,使灰熔融温度降低,灰分黏温曲线更平缓,临界黏度温度降低。在改性飞灰的再气化过程中,与900℃流态化改性过程相比,在下行气化炉1200℃,通过水煤气反应改性飞灰明显气化,有效气CO+H2产率达0.29 m^(3)/kg,系统碳转化率达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流态化改性 熔融特性 气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流化床气化飞灰造粒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相龙 郭晋菊 +3 位作者 曹敏 马名杰 郭卫杰 董文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4,共6页
流化床气化飞灰造成严重粉尘污染,也大大降低气化效率。文中以U-GAS加压气化炉的飞灰为原料,探讨了圆盘造粒和对辊造粒的工艺条件及造粒产品用作锅炉原料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飞灰和造粒配煤以质量比1∶1造粒为宜,圆盘造粒要求水质量分数... 流化床气化飞灰造成严重粉尘污染,也大大降低气化效率。文中以U-GAS加压气化炉的飞灰为原料,探讨了圆盘造粒和对辊造粒的工艺条件及造粒产品用作锅炉原料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飞灰和造粒配煤以质量比1∶1造粒为宜,圆盘造粒要求水质量分数不低于30.7%,对辊造粒要求较低。造粒产品与锅炉原煤的热重曲线均呈"Z"字形,拐点温差小于15℃,着火温度相差8℃,燃尽温度相差20℃,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分别为11.37×10^(-7)和16.43×10^(-7),燃烧性能差别小,可作为锅炉原料,避免了飞灰单独入炉燃烧造成的烟道超温现象。2种工艺经济性均较好,圆盘造粒产品含水量高,须设置干燥及冷却设备,对辊造粒如果成型前水分较小,可以省去干燥工段,大大减少投资,是首选的造粒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圆盘造粒 对辊造粒 热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气化细粉灰熔融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鸿翔 任强强 张玉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利用灰熔融性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温度、气氛、残炭含量对茌平、宿迁循环流化床气化细粉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还原气氛下两种气化细粉灰的熔融温度最低。高温下莫来石的出现导致宿迁气化细粉灰灰熔点明... 利用灰熔融性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温度、气氛、残炭含量对茌平、宿迁循环流化床气化细粉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还原气氛下两种气化细粉灰的熔融温度最低。高温下莫来石的出现导致宿迁气化细粉灰灰熔点明显高于茌平气化细粉灰。两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细粉灰的熔融特征温度均随着残炭含量的上升而升高,当残炭含量超过3%,温度超过1300℃时,两种气化细粉灰均会产生碳硅石。碳硅石的存在是使气化细粉灰熔融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 气化细粉 熔融 残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l_(2)O_(3))∶n(SiO_(2))对气化飞灰制备的莫来石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俊 李寒旭 +2 位作者 滕艳华 赵帅 夏宝亮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2,共9页
为了综合利用气化飞灰,以煅烧除杂后的气化飞灰为硅源、氧化铝粉为铝源、氮化硅粉为发泡剂,通过反应烧结掺有不同量氧化铝的气化飞灰试样制备了莫来石陶瓷,研究了n(Al_(2)O_(3))∶n(SiO_(2))对陶瓷样品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宏观形貌和... 为了综合利用气化飞灰,以煅烧除杂后的气化飞灰为硅源、氧化铝粉为铝源、氮化硅粉为发泡剂,通过反应烧结掺有不同量氧化铝的气化飞灰试样制备了莫来石陶瓷,研究了n(Al_(2)O_(3))∶n(SiO_(2))对陶瓷样品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宏观形貌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l_(2)O_(3))∶n(SiO_(2))对陶瓷样品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宏观形貌和物理性能具有很大影响。XRD分析表明,莫来石在所有样品中均为主导晶相;样品中主要出现了三种微观结构——玻璃区域、棒状莫来石结构和块状莫来石结构。随着原料中n(Al_(2)O_(3))∶n(SiO_(2))的升高,玻璃区域和棒状莫来石结构逐渐减少而块状莫来石结构逐渐增加;由于非晶态玻璃相的减少、莫来石相的增加及赤铁矿的出现,样品的颜色随着n(Al_(2)O_(3))∶n(SiO_(2))的增加逐渐由浅棕色变化为淡粉色。同时,样品由于反应产物的种类与含量的不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与收缩;随着n(Al_(2)O_(3))∶n(SiO_(2))由0.6增加到1.8,样品的显气孔率(最大值为68.81%)和吸水率(最小值为19.08%)不断降低并在n(Al_(2)O_(3))∶n(SiO_(2))为1.5时趋于平缓,样品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最小值为0.96 g/cm 3)则与显气孔率和吸水率的变化趋势相反,而抗折强度呈现随n(Al_(2)O_(3))∶n(SiO_(2))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n(Al_(2)O_(3))∶n(SiO_(2))为1.5时达到最大值(89.2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莫来石 陶瓷 N (Al 2O 3)∶ N (SiO 2) Riley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细粉灰硫氮转化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付成 任强强 +1 位作者 王昕 包绍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44,共5页
利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研究气化细粉灰燃烧过程SO2和NOx的生成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比分析煤及相应气化细粉灰中硫、氮的赋存形态,考察煤在循环流化床气化转化为气化细粉灰的过程中硫、氮赋存形态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利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研究气化细粉灰燃烧过程SO2和NOx的生成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比分析煤及相应气化细粉灰中硫、氮的赋存形态,考察煤在循环流化床气化转化为气化细粉灰的过程中硫、氮赋存形态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煤相比,气化细粉灰中的硫、氮元素结合能高,燃烧过程中SO2、NO释放温度升高;气化细粉灰中硫化物硫、硫酸盐硫减少,噻吩硫、亚砜硫增加;各形态氮含量均降低,不同形态氮元素析出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气化 气化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细灰的润湿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永健 杨澜 +1 位作者 朱诗杰 陈雪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8-413,共6页
采用Washburn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5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细灰的接触角,分析了水煤浆气化细灰的表面基团、无机矿物质晶体质量分数和结晶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对细灰润湿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 采用Washburn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5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细灰的接触角,分析了水煤浆气化细灰的表面基团、无机矿物质晶体质量分数和结晶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对细灰润湿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细灰的接触角整体上随着细灰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但不严格随粒径单调变化,除粒径之外接触角还受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以Si-O-Si和-OH为主的表面基团、以石英为主的无机矿物质和粒径是影响颗粒润湿特性的主要因素,三者含量的增加均有利于颗粒润湿性的增强;红外光谱图中Si-O-Si和-OH表面基团峰面积与煤气化细灰接触角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润湿性 颗粒粒径 表面基团 无机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