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动汽车能量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光政 王宣银 +2 位作者 陈鹰 陶国良 吴根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5-718,共4页
对高压压缩空气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多级压缩过程是一条可行的节能途径;提出高压气体采取容积膨胀减压的新方法,对节流减压和容积膨胀减压过程的能耗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经仿真计算表明,容积膨胀减压比节流减... 对高压压缩空气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多级压缩过程是一条可行的节能途径;提出高压气体采取容积膨胀减压的新方法,对节流减压和容积膨胀减压过程的能耗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经仿真计算表明,容积膨胀减压比节流减压能量损小10%~35%.并讨论了影响气动发动机进、排气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新型气动发动机的方案;指出采用能量补偿和能量回收方式有利于提高气动汽车的总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能量控制系统 容积减压 高压气体 气动发动机 压缩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汽车高压气体减压过程的能量分析与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贾光政 王宣银 +1 位作者 刘昊 吴根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294-1298,共5页
对气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控制和利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气动汽车动力源与气动发动机之间的高压气体减压控制过程及气动系统能量变化的特性 ;提出并明确了容积减压概念 ;得出了描述减压过程中可用能的数学表达式 ,指出减压控制环节中... 对气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控制和利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气动汽车动力源与气动发动机之间的高压气体减压控制过程及气动系统能量变化的特性 ;提出并明确了容积减压概念 ;得出了描述减压过程中可用能的数学表达式 ,指出减压控制环节中采用容积减压方法 ,能够更多地保持和利用高压气体能量 ,可以提高气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指出合适的气动发动机气缸膨胀比是保证气动发动机高效做功的重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能量 容积减压 高压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汽车动力系统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昊 陶国良 +1 位作者 陈鹰 丁卫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4-698,共5页
应用热力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气动汽车动力系统各主要环节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损失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节流、泄漏和高压尾气排放等原因,在高压减压阀和气动发动机两个环节存在损失.运用平衡方程对相关环节中的损失进行计算,建立... 应用热力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气动汽车动力系统各主要环节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损失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节流、泄漏和高压尾气排放等原因,在高压减压阀和气动发动机两个环节存在损失.运用平衡方程对相关环节中的损失进行计算,建立了系统的分析数学模型,并针对一气动汽车动力系统实例,应用该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系统的流图,图示结果表明,最终做功输出的不到总有用能量的1/3,尾气排放、节流减压和泄漏等原因引起的损失分别达43.2%、18.3%和7.8%,对系统整体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动力系统 分析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汽车快速加气站加气过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昊 陶国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9-373,共5页
通过运用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理论对气动汽车快速加气站充气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由管道连接的加气站与车载气瓶组加气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快速加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同时研制了小型快速加气站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 通过运用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理论对气动汽车快速加气站充气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由管道连接的加气站与车载气瓶组加气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快速加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同时研制了小型快速加气站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仿真分析了加气过程中气站和车载气瓶内气体状态的变化规律,对气瓶容积、气瓶数目、储气压力和连接管道通径等加气站主要参数及其加气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加气站 快速加气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效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卫华 刘昊 +1 位作者 陈鹰 陶国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2,共3页
应用有效能分析方法,对气动汽车动力系统主要环节的有效能消耗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各环节的能耗值。分析结果表明:节流减压有效能损耗约占50%;吸热量很小的情况下,动力系统的输出的机械能只占总能量的20%左右,而按理想等温膨胀... 应用有效能分析方法,对气动汽车动力系统主要环节的有效能消耗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各环节的能耗值。分析结果表明:节流减压有效能损耗约占50%;吸热量很小的情况下,动力系统的输出的机械能只占总能量的20%左右,而按理想等温膨胀,输出的机械能可以达到总能量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动力系统 节流损失 有效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汽车高压气体减压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与补偿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杰 王建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0,共3页
对气体从高压气瓶到做功排出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体传输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损失。除了由于减压过程产生的压力损失外,气体传输过程中温度的降低对气体在气缸中的膨胀功和气动车的总输出功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两种动力系统的... 对气体从高压气瓶到做功排出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体传输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损失。除了由于减压过程产生的压力损失外,气体传输过程中温度的降低对气体在气缸中的膨胀功和气动车的总输出功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两种动力系统的比较指出:加强气体与外界的换热可以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动力系统 换热器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汽车减压装置能耗及流场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三武 夏德印 +2 位作者 王华奥 邹琳 金华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2,共6页
以气动汽车减压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Simulink对节流减压和容积减压装置减压过程可用能损耗进行仿真分析,并运用Fluent对节流减压和二级容积式减压过程进行流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节流减压装置减压过程可用能损耗高达27%~59%,在30MPa气... 以气动汽车减压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Simulink对节流减压和容积减压装置减压过程可用能损耗进行仿真分析,并运用Fluent对节流减压和二级容积式减压过程进行流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节流减压装置减压过程可用能损耗高达27%~59%,在30MPa气源压力和3MPa出口压力的最常用工况下,能量损耗高达40%,能耗偏大;容积式减压较节流减压能耗损失减少了6%~22%,节能效果明显;节流减压装置减压过程较稳定,能稳定输出压力,节流效果明显;二级容积减压装置的第二级相对于第一级减压容器内气体压力场及速度场分布更均匀,减压过程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减压装置 节流减压 容积减压 能耗分析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液转换器的气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效优化
8
作者 付向恒 蔡茂林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基于气液转换器的气动汽车逐渐被关注。然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来源的气液转换器在工作时能量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气动汽车的发展。设计了一种驱动气动汽车的气液转换器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气液转换器的工...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基于气液转换器的气动汽车逐渐被关注。然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来源的气液转换器在工作时能量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气动汽车的发展。设计了一种驱动气动汽车的气液转换器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气液转换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关键结构参数对该系统能效的影响。并搭建基于此气液转换器的汽车动力系统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得到优化系统能效的方法,结果表明:当输入压力在0.5~0.55 MPa之间变动时,或者活塞的有效面积比为4~6之间,系统的效率将会超过30%。活塞行程对效率的影响小,随着活塞行程的变化,效率保持在30%几乎不变;活塞行程对输出功率影响大,活塞行程增加时,输出功率下降;输入压力和活塞有效面积比增加时,输出功率也会增加。结果表明:为气液转换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能效优化 气液转换器 仿真与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昊 陶国良 陈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采用压缩空气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可以实现零排放 ,是真正的环保汽车。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与普通内燃机动力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该文在对气动汽车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气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采用压缩空气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可以实现零排放 ,是真正的环保汽车。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与普通内燃机动力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该文在对气动汽车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气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 ,并装车进行了整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动汽车 动力系统 设计 气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的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
10
作者 邬晓敬 高然 马龙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1,I0002,共10页
在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高精度CFD数据作为支撑。然而,高精度CFD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为了缓解汽车气动优化设计中气动特性评估精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根据迁移学习与数据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精度深度神经... 在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高精度CFD数据作为支撑。然而,高精度CFD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为了缓解汽车气动优化设计中气动特性评估精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根据迁移学习与数据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multi-fidelity deep neural network, MFDNN)的汽车外形优化设计方法,以减少优化设计中所需的高精度数据个数,从而有效提升优化速度、降低优化成本。将所发展的优化方法应用于快背式MIRA标准模型减阻优化设计中,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融合不同精度数据所蕴含的知识,加速气动外形优化进程,提升优化效率。以收敛用时作为评价指标,在取得相近或更优优化结果的前提下,基于多精度神经网络的优化框架的收敛速度是基于单精度神经网络的离线优化框架的5.85倍,是基于单精度神经网络的在线优化框架的2.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汽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迁移学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试验与CFD分析的汽车前后轴气动升力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勇 谷正气 +1 位作者 刘水长 米承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80,共6页
本文中基于HD-2风洞耦合CFD分析,研究分别求取汽车前、后两轴气动升力系数的方法。首先进行HD-2风洞缩比模型测力试验,测得总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接着通过力学分析,根据六分力力系平衡方程,推导出前后两轴升力系数计算公式,提出基于H... 本文中基于HD-2风洞耦合CFD分析,研究分别求取汽车前、后两轴气动升力系数的方法。首先进行HD-2风洞缩比模型测力试验,测得总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接着通过力学分析,根据六分力力系平衡方程,推导出前后两轴升力系数计算公式,提出基于HD-2风洞耦合CFD分析的汽车前后轴气动升力系数求解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LBM粒子法的外流场CFD数值仿真,再将仿真得到的气动阻力、升力和侧倾力矩代入系数计算公式,求得前后轴仿真计算升力系数,并与基于试验测得升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本研究为汽车车身造型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气动升力 前后轴 风洞试验 CF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汽车气动外形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赖晨光 段孟华 +2 位作者 陈小雄 周毓婷 Kaiping WEN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0-1327,共8页
为了对汽车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FD软件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在天窗微开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汽车为优化的对象,选取气动阻力最小、气动升力为0、天窗后缘压强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汽车关键外形参数为设计变量,对汽车气动外形进行多目... 为了对汽车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FD软件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在天窗微开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汽车为优化的对象,选取气动阻力最小、气动升力为0、天窗后缘压强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汽车关键外形参数为设计变量,对汽车气动外形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同时,应用了数据挖掘技术评价设计变量与3个目标函数的影响关系,选取优化后的最佳关键参数制作汽车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车身外形,在其他设计目标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成功地将阻力系数降低了9.5%,并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智能算法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智能算法的汽车气动外形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为汽车气动外形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可靠的先进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气动外形 多目标优化 Kriging代理模型 遗传算法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气动噪声外辐射声场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拯宇 李人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2,97,共6页
从Lighthill声类比理论出发,将流体动力学技术与边界元法结合起来,在某轿车边界元模型中,导入流场边界脉动压力数据,并经转换和计算获得汽车表面附近的气动偶极子声源边界条件;采用直接边界元算法进行汽车气动噪声外辐射声场的数值仿真... 从Lighthill声类比理论出发,将流体动力学技术与边界元法结合起来,在某轿车边界元模型中,导入流场边界脉动压力数据,并经转换和计算获得汽车表面附近的气动偶极子声源边界条件;采用直接边界元算法进行汽车气动噪声外辐射声场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轿车表面的偶极子声源强度随频率增大而降低;在120km/h车速和2000Hz频率时后视镜附近声场的气动噪声声压级可达78dB左右;在同一频率下,轿车在纵向对称面上的气动声源辐射强度要大于地平面上的气动声源辐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气动噪声 偶极子声源 辐射声场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仿真生成的汽车后空调气动噪声预测及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毅 王伟江 +3 位作者 秦望 谢然 龙书成 李智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为解决需要项目开发后期样车完成后才能进行整车空调气动噪声性能测试及评价的滞后性问题,针对某SUV整车后空调高档范围工作产生的气动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调整车计算流体动力学和FW-H声类比方程的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分析和神经网络的... 为解决需要项目开发后期样车完成后才能进行整车空调气动噪声性能测试及评价的滞后性问题,针对某SUV整车后空调高档范围工作产生的气动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调整车计算流体动力学和FW-H声类比方程的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分析和神经网络的主观评价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和FW-H声类比相结合的方法仿真计算和验证后空调高档运行时车内产生的气动噪声特性;然后将仿真得到的时域气动噪声样本转化成声频格式,并开发GUI程序界面进行噪声样本主观评价和客观参数计算;最后建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主客观映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实现车内后空调气动噪声性能的预测评价。仿真计算及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气动噪声仿真误差在10%以内,主观预测误差在0.5分以内,可有效指导汽车空调气动噪声性能的前瞻性预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HVAC气动噪声 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 FW-H声类比 神经网络预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erodynamic noise in 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entrifugal fan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振东 谷正气 +2 位作者 汪怡平 颜建容 杨晓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45-1253,共9页
The high aerodynamic noise induced by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ride comfort, and the centrifugal fan is the largest noise source in these system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high aerodynamic noise induced by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ride comfort, and the centrifugal fan is the largest noise source in these system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aerodynamic noise generated by the centrifugal fan. The flow field and the sound field on the whole centrifugal fan configur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near the outlet of the centrifugal fan is too high.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erodynamic noise, four parameters of the centrifugal fan, i.e., impeller blade's outlet angle 0, volute tongue's gap t, collector inclination angle fl, and rotating speed n, were selected as design variables and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hile keeping the function of flow rate unchanged, the peak noise level is reduced by 8 dB or 10.8%. The noise level is satisfactorily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noise multi-forward-curved-blade centrifugal fan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射流风洞主动湍流产生过程中动态射流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STARON Domenic STOLL Daniel +3 位作者 RIEGEL Matthias BLUMRICH Reinhard WIEDEMANN Jochen WAGNER Andreas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19,共6页
出于可重复性考虑,车辆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的研发工作主要在风洞中稳态流动条件下进行,然而在真实路况下车辆经受着非稳态湍流,这是由比如侧风阵风、路边障碍物与稳定侧风的组合影响或前方行驶的车辆所引起的.为了能够以可重复再现的... 出于可重复性考虑,车辆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的研发工作主要在风洞中稳态流动条件下进行,然而在真实路况下车辆经受着非稳态湍流,这是由比如侧风阵风、路边障碍物与稳定侧风的组合影响或前方行驶的车辆所引起的.为了能够以可重复再现的方式来模拟该路面场景,开发了一套主动湍流发生器系统FKFS swing?,并运用于斯图加特大学的全尺寸气动声学风洞中,风洞由FKFS运营.该系统由垂直跨越风洞喷口的8个翼型组成,能够以高达10 Hz的频率动态改变流动角度.先前的研究表明,开口射流对主动偏转的动态响应改变了由位置和频率变化所产生的流动角度.一种用于量化该特性的方法被提出并运用于斯特劳哈尔数高达0.45的情况.本研究中,该方法被用于分析更高斯特劳哈尔数至1.2情况下的动态响应,这与非稳态气动声学相关.结果表明,在更高的斯特劳哈尔数下射流特性对流动角度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汽车气动力学 汽车气动声学 风洞 主动湍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