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电弓气动抬升力计算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李瑞平 周宁 +2 位作者 张卫华 梅桂明 陈珍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32,共7页
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高速受电弓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建立受电弓气动抬升力计算模型,推导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高速受电弓在不同速度等级下开口和闭口运行时... 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高速受电弓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建立受电弓气动抬升力计算模型,推导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高速受电弓在不同速度等级下开口和闭口运行时的气动抬升力。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受电弓各部件的气动力转换成气动抬升力存在不同的传递系数且与升弓角有关;传递系数表征了气动力对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贡献量,弓头升力对气动抬升力的贡献量最大,其次是上框架和下臂杆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 气动抬升力 计算方法 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km/h及以上高速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诗扬 孔龙飞 韩通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73-3684,共12页
以350 km/h及以上速度级的高速受电弓为研究目标,为400 km/h高速动车组受电弓气动抬升力仿真提供精准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高速受电弓进行仿真建模,分别基于可压缩和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 以350 km/h及以上速度级的高速受电弓为研究目标,为400 km/h高速动车组受电弓气动抬升力仿真提供精准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高速受电弓进行仿真建模,分别基于可压缩和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350,380和420 km/h 3个速度级的高速受电弓气动抬升力进行仿真计算,发现相比使用可压缩流方法,3个速度级下使用不可压缩流计算得到的气动抬升力在开口方向和闭口方向运行时分别提升了8.2%,9.6%,11.8%和8.9%,10.6%,13.0%。为验证仿真结果,对京沪先导段线路进行高速弓网受流性能综合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可压缩流进行仿真的准确性更高,3个速度级下的偏差在开口方向和闭口方向上分别为3.3%,3.1%,2.7%和3.1%,2.5%,1.7%。相较之下,使用不可压缩流的偏差在开口方向和闭口方向运行时分别为5.3%,7.3%,10.2%和6.5%,9.0%,13.0%。在特殊工况和狭窄环境中,采用可压缩流方法,420 km/h开口方向运行时,气动抬升力基于温度的提升为7.7%(0℃)和18.2%(−25℃),基于壁面横截面积的提升分别为19.0%(60 m^(2)),16.7%(70 m^(2)),14.5%(80 m^(2))和13.3%(90 m^(2))。因此,对400 km/h速度级及以上的高速动车组,建议采用可压缩流进行仿真以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对于现有350 km/h速度级的高速动车组,需考虑特殊工况和狭窄环境下气动抬升力的升高,通过合理优化措施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空气动 气动抬升力 流体可压缩性 仿真计算 高速受电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弓高度的受电弓气动抬升系数计算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诗扬 韩通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52,共7页
为研究不同运行方向、工作高度下高速受电弓的空气动能性能,推导受电弓各臂杆间夹角相对升弓高度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升弓高度下高速受电弓气动抬升力和气动抬升系数;采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高速受电弓不同运行速度、开/闭口... 为研究不同运行方向、工作高度下高速受电弓的空气动能性能,推导受电弓各臂杆间夹角相对升弓高度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升弓高度下高速受电弓气动抬升力和气动抬升系数;采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高速受电弓不同运行速度、开/闭口运行方向和工作高度下气动抬升力、气动抬升系数进行仿真建模与数值求解;利用现场线路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论。结果表明:受电弓开口方向运行时,其工作高度与气动抬升系数、气动抬升力呈正相关,闭口方向运行时成负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开口方向运行的高速受电弓空气动力性能优于闭口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 气动系数 气动抬升力 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特性仿真的不同湍流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诗扬 韩通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为探究高速受电弓气动特性仿真时不同湍流模型在不同运行环境中的适用性,基于k-ε,SST k-ω和Spalart-Allmaras 3个湍流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通过线路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后,对比不同模型在开阔环境和隧道环境中的... 为探究高速受电弓气动特性仿真时不同湍流模型在不同运行环境中的适用性,基于k-ε,SST k-ω和Spalart-Allmaras 3个湍流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通过线路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后,对比不同模型在开阔环境和隧道环境中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在300 km·h^(-1)速度下,SST k-ω与k-ε模型在开阔环境中的闭口和开口方向气动抬升力计算结果差异分别为0.7%和1.5%,与Spalart-Allmaras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分别为7.1%和5.5%;SST k-ω和k-ε模型在边界层预测均匀,Spalart-Allmaras模型在边界层分离区的预测准确性较低,但在隧道环境中它的精确度高于k-ε模型;在计算效率方面,Spalart-Allmaras模型的迭代次数和收敛速度优于SST k-ω模型;在适用性方面,开阔环境中k-ε模型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表现优异,更为适用,而在隧道环境中Spalart-Allmaras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更为适用,但在对精确度要求高且可忽略计算效率因素的情况下SST k-ω模型具有较好适用性和高精确度,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受电弓 气动特性 湍流模型 适用性 气动抬升力 计算流体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进出隧道口受电弓气动载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唐荥 周丹 梁习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3-1928,共6页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和RNG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顺弓、逆弓运行状态,隧道有效净空面积,隧道长度等因素影响下,高速列车进出隧道口受电弓气动载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车体表面测点压力曲线变化规律...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和RNG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顺弓、逆弓运行状态,隧道有效净空面积,隧道长度等因素影响下,高速列车进出隧道口受电弓气动载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车体表面测点压力曲线变化规律与动模型试验结果完全一致,幅值相差在3%以内;列车进出隧道口时,受电弓弓头受交变载荷的作用,气动抬升力曲线将分别出现正负向脉冲波形;受电弓顺弓、逆弓运行时弓头气动抬升力差异明显,顺弓运行时正向峰值相对较大,而负向峰值明显更小;隧道有效净空面积减小时,弓头气动抬升力波动幅度明显增大;隧道长度的变化对列车进入隧道时弓头气动抬升力基本无影响,但对列车驶出隧道时气动抬升力变化特征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 受电弓 气动抬升力 交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