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的邻近超高层建筑风致干扰效应
1
作者 苏林焜 顾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2,I0001,共11页
由于超高层建筑通常在城市中心比邻而建,风致干扰效应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不可忽视。针对先前关于风致干扰效应的研究中因较少采用双气动弹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而导致气动弹性效应对风致干扰效应的影响未能充分反映的问题,本文通过双气动弹... 由于超高层建筑通常在城市中心比邻而建,风致干扰效应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不可忽视。针对先前关于风致干扰效应的研究中因较少采用双气动弹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而导致气动弹性效应对风致干扰效应的影响未能充分反映的问题,本文通过双气动弹性模型和一刚性一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系统研究了相邻两座方形超高层建筑顶部横风响应的气动干扰机理。试验覆盖35个干扰位置(每个位置设置18个折减风速U_(r)),定量揭示了干扰因子(I_(IF))、气动阻尼比与建筑布局及气动弹性效应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在正下游串列布置中,U_(r)=7~8和U_(r)>14时I_(IF)达1.1~1.3,且下游施扰建筑距离目标建筑越近,I_(IF)越高;并列布置间距大于2倍建筑宽度时,狭缝效应使U_(r)=8附近I_(IF)升至1.2~1.3,而间距过近使得两个建筑更像一个整体,响应被抑制。斜上游布置中,目标建筑受施扰建筑高速尾涡影响,高折减风速下I_(IF)高达1.6~2.0。值得注意的是,双气动弹性模型和一刚性一气动弹性模型对比风洞试验表明,气动弹性效应使得中高风速下受扰建筑的负气动阻尼绝对值增大,且干扰因子升高,忽略施扰建筑气动弹性效应会使得风致响应的评估结果偏于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气动弹性效应 气动阻尼 干扰效应 超高层建筑 风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汉江大跨越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与风洞试验 被引量:68
2
作者 李正良 肖正直 +1 位作者 韩枫 晏致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共5页
以建设中的1000kV汉江大跨越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针对大跨越输电线路塔线体系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析了单塔及塔线体系在均匀流及紊流下的风振响应。塔线体系为四塔三线模型,并采用刚性节段加V型弹簧片法设计... 以建设中的1000kV汉江大跨越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针对大跨越输电线路塔线体系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析了单塔及塔线体系在均匀流及紊流下的风振响应。塔线体系为四塔三线模型,并采用刚性节段加V型弹簧片法设计输电塔气动弹性模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等数据,研究了导线对输电塔的影响。结果表明,风荷载作用下导线与输电塔的耦合振动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输电塔线体系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 气动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通用气动弹性模型设计 被引量:19
3
作者 全涌 顾明 黄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设计制作了一外形和动力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的超高层建筑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 .通过调节结构 ,它可模拟不同外形、刚度、质量、振型等参数的超高层建筑 .对此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风洞试验 ,并将其试验结果与高频测力天平试验结果进行... 设计制作了一外形和动力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的超高层建筑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 .通过调节结构 ,它可模拟不同外形、刚度、质量、振型等参数的超高层建筑 .对此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风洞试验 ,并将其试验结果与高频测力天平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比较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此通用模型 ,可用于其它超高层建筑的抗风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风致振动 抗风设计 外形 刚度 质量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气动弹性模型高速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贤文 余立 +3 位作者 吕彬彬 郭洪涛 杨振华 寇西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672,共6页
对采用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加工的静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研究,测试了模型的柔度矩阵、气动力、表面压力、弯/扭应变信号及弯/扭变形,为静气动弹性模型刚度试验、弯/扭应变信号测量、模型变形视频测量(VMD)及风洞总压控... 对采用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加工的静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研究,测试了模型的柔度矩阵、气动力、表面压力、弯/扭应变信号及弯/扭变形,为静气动弹性模型刚度试验、弯/扭应变信号测量、模型变形视频测量(VMD)及风洞总压控制等静气动弹性风洞试验能力的提高积累了经验,为飞行器静气动弹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平台。研究表明:静气动弹性模型较刚性模型升力线斜率及襟副翼效率下降、气动焦点前移;静气动弹性模型与刚性模型表面压力差异明显;在小迎角范围内,静气动弹性机翼模型弯/扭应变信号随迎角增加基本呈线性变化;在正迎角时,大展弦比后掠机翼静气动弹性模型的剖面扭转变形使有效迎角减小,剖面越靠近翼尖弯/扭变形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模型 高速风洞 测力 测压 弯/扭应变信号 弯/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气动弹性模型的冷却塔干扰效应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邹云峰 牛华伟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共7页
针对某核电站两相邻200m高超大型冷却塔,基于完全气动弹性模型通过风洞试验对其风致干扰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干扰效应使共振响应显著增大,但仍以背景响应为主;双塔串列时,尽管由于上游塔的'遮挡'效应使得下游塔最大平均响应... 针对某核电站两相邻200m高超大型冷却塔,基于完全气动弹性模型通过风洞试验对其风致干扰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干扰效应使共振响应显著增大,但仍以背景响应为主;双塔串列时,尽管由于上游塔的'遮挡'效应使得下游塔最大平均响应减小,但最大均方差由于干扰效应略有增大,响应极大值基本与单塔一致;斜列时,当上游塔尾流作用在下游冷却塔时,响应放大系数最大;基于整塔响应极大值定义的干扰因子可保证将单塔风荷载放大干扰因子倍后得到的最大响应与群塔的最大响应相等,由此考虑风向频率后得到的推荐干扰因子与规范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完全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干扰效应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陵长江大桥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会知 陈忻 +1 位作者 李明水 廖海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3-518,共6页
介绍了西陵长江大桥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全桥气动弹性模型在均匀平滑流和湍流两种流场中的风洞试验,评估了西陵长江大桥颤振、抖振和涡激振动等风振特性,给出了颤振风速和抖振振幅。可供研究其它大跨度桥梁的风振特性参考。
关键词 颤振 抖振 涡激振动 气动弹性模型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苏通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动弹性模型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爽 晏致涛 +2 位作者 李正良 董建尧 聂小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共8页
苏通大跨越塔线体系塔身高、跨度长,强风下钢管中混凝土会因为受拉失效,这些原因使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和分析变得困难。基于刚性模型的边界层风洞试验数据,采用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输电塔放松Froude数相似准则,改变输电线弹性刚度和2种... 苏通大跨越塔线体系塔身高、跨度长,强风下钢管中混凝土会因为受拉失效,这些原因使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和分析变得困难。基于刚性模型的边界层风洞试验数据,采用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输电塔放松Froude数相似准则,改变输电线弹性刚度和2种变比例输电线模型对风致响应的影响,设计出苏通大跨越的气动弹性模型,进一步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钢管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和梯度风高度对风致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大输电线弹性刚度和采用精确的线长相似比,可以合理地设计出苏通大跨越气动弹性模型;设计风速下考虑钢管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对风致响应影响小,考虑梯度风高度后风致响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刚性模型 Froude数 变比例输电线模型 气动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汕头海湾大桥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明 项海帆 +1 位作者 陈伟 陈艾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介绍了我国第一座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全桥气动弹性模型设计、制作中对一些技术难点的处理以及新的设计方法,介绍了主要试验结果及抖振计算结果.这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试验及计算结果已为实际工程所应用.
关键词 悬索桥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秋胜 陈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8,共9页
以高层建筑为研究背景,制作了气动弹性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得结构的时程响应结果,采用频谱分析求得结构的动力特性,采用自然激励技术法(NExT)和ARMA模型时序法以及改变模态阶数的方法获得结构的气动阻尼比,研究了结构气动阻尼比随风速... 以高层建筑为研究背景,制作了气动弹性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得结构的时程响应结果,采用频谱分析求得结构的动力特性,采用自然激励技术法(NExT)和ARMA模型时序法以及改变模态阶数的方法获得结构的气动阻尼比,研究了结构气动阻尼比随风速的变化规律.在强风下,对顺风向的加速度响应时程结合滤波方法,消除横风向能量转移的影响,同时发现了涡激共振现象.考虑气动阻尼影响的情况下,刚体模型测压和测力得到的峰值加速度响应结果,与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十分接近,验证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对于刚体模型,不考虑气动阻尼时,峰值加速度比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结果大很多,差值最大达到41%,但在某种工况下,气动阻尼的影响使结构的响应值增大,验证了考虑气动耦合作用在高层抗风研究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动力特性 气动阻尼 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高墩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的相似律
10
作者 沈锐利 支喜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9-83,共5页
本文讨论桥梁高墩的气动弹性模型与一般高耸结构的不同之处,给出了此类模型的全部相似准则和进行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时所用的比例因子。
关键词 高墩 气动弹性模型 相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挑环形廊桥的气动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桂龙辉 谢霁明 +1 位作者 林颖孜 张鸿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1-2129,共9页
针对目前世界上最大悬挑环形玻璃廊桥的抗风设计,建立针对该类桥梁风效应的全气动弹性模型研究方法,以解决基于片条假定的经典桥梁风振理论无法应用于复杂风场下人行桥梁的三维风响应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相似原理选择模型设计参数、针... 针对目前世界上最大悬挑环形玻璃廊桥的抗风设计,建立针对该类桥梁风效应的全气动弹性模型研究方法,以解决基于片条假定的经典桥梁风振理论无法应用于复杂风场下人行桥梁的三维风响应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相似原理选择模型设计参数、针对复杂原型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的工艺设计以及在风洞中模拟山地地貌造成的大攻角效应.这一方法还包括一种面向设计的计算方法,能够依据荷载效应求算静力等效风荷载分布.结果表明,提出的全气动弹性模型的试验与分析方法对解决复杂风场下复杂桥梁结构的三维风响应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但能够提供满足这类结构抗风设计的气动稳定性、设计风荷载与风振加速度等各项参数,而且能够揭示这类结构风效应对结构参数的敏感度,有助于结构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梁 景观桥梁 设计风荷载 风致结构振动 气动弹性模型 相似准则 静力等效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气动弹性模型缩比方法
12
作者 柴睿 谭申刚 黄国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3-751,共9页
随着飞机性能和需求的提高,大展弦比高柔性机翼逐渐成为新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类机翼具有高升阻比、大变形和重量轻等特性,几何非线性效应明显。然而机翼的大展弦比高柔性会带来更大的机翼变形,而机翼大变形则会引起相关的非线性... 随着飞机性能和需求的提高,大展弦比高柔性机翼逐渐成为新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类机翼具有高升阻比、大变形和重量轻等特性,几何非线性效应明显。然而机翼的大展弦比高柔性会带来更大的机翼变形,而机翼大变形则会引起相关的非线性气动弹性行为。为了评估这些非线性气动弹性行为并同时降低设计风险和成本,一般要使用缩比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以研究和确认真实飞机的气动弹性特性。基于此,首先使用了传统线性缩比方法来进行缩比,通过刚度质量耦合匹配模态响应法与刚度质量解耦匹配模态响应法这2种线性缩比方法,不断优化缩比结构的设计参数来满足目标缩比值。同时,提出一种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非线性静响应-模态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模型缩比方法,通过2个不同的优化子程序分别匹配全尺寸飞机的非线性静响应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线性缩比模型,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缩比模型能够更好地再现全尺寸飞机的非线性气动弹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气动弹性 气动弹性模型缩比 大展弦比高柔性机翼 等效静态载荷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沧大桥气动弹性特性风洞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明水 陈忻 +1 位作者 张大康 王卫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6,共6页
位于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区的厦门海沧大桥是一座中跨达 648m的三跨悬索桥 ,主梁断面采用流线型钢箱梁。通过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研究了该桥在运营及五个典型施工状态的颤振稳定性和抖振特性。
关键词 气动弹性模型 悬索桥 风洞试验 海沧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张拉膜结构气动参数
14
作者 韩志惠 顾明 周晅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0-837,共8页
基于两种鞍型张拉膜结构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别采用Ibrahim时域法和随机子空间参数识别法从自由响应及风荷载作用下响应的数据中识别了结构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动质量及气动阻尼随风向角、风速、预张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 基于两种鞍型张拉膜结构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别采用Ibrahim时域法和随机子空间参数识别法从自由响应及风荷载作用下响应的数据中识别了结构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动质量及气动阻尼随风向角、风速、预张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了各研究成果之间差别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气动质量会随风向角的变化而变化且在斜风向下时达到极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随预张力的增加而减小;第一阶模态所对应的总阻尼比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膜结构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气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完全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梁枢果 邹良浩 +4 位作者 韩银全 赵林 谢强 葛耀君 李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8,共9页
按照基本缩尺律,设计、制作出模拟输电塔-线体系的一塔两跨线完全气弹模型,并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测试了各种风速下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工况下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观测了输电塔-线体系的极限风荷载和风毁模式,同时通过测量导地线... 按照基本缩尺律,设计、制作出模拟输电塔-线体系的一塔两跨线完全气弹模型,并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测试了各种风速下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工况下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观测了输电塔-线体系的极限风荷载和风毁模式,同时通过测量导地线线端应变和绝缘子应变,得到导地线传递给输电塔的静、动力风荷载。研究了塔线耦联对输电塔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单塔与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振响应随风速的变化规律和频谱特点,得到了若干对输电塔抗风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风洞试验 气动弹性模型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杆输电塔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世村 孙炳楠 +1 位作者 楼文娟 叶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高耸单杆输电塔结构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以研究在不同风速下的气动响应.模型分不挂导线和挂导线两种情况,分别测定了在模拟紊流流场中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响应,以及在均匀流场中的气动系数,在此基础... 针对高耸单杆输电塔结构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以研究在不同风速下的气动响应.模型分不挂导线和挂导线两种情况,分别测定了在模拟紊流流场中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响应,以及在均匀流场中的气动系数,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最大加速度、最大位移、横风向与顺风向响应的比例以及导线的阻尼作用大小等数据,可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此外,在时域内用三角级数叠加法和Newmark法,在频域内用功率谱积分法,分别对该结构的风致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试验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顺风向气动阻尼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会兰 全涌 +1 位作者 顾明 吴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7,共6页
通过37个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利用随机减量法从模型的风致加速度响应中识别了气动阻尼,并通过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基于准定常理论的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独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顺... 通过37个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利用随机减量法从模型的风致加速度响应中识别了气动阻尼,并通过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基于准定常理论的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独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气动阻尼的变化规律,考察了质量密度比、广义刚度、结构阻尼比、高宽比、宽厚比及风场类型对建筑结构气动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气动阻尼比随折减风速变化的曲线近似一条单调增加的直线;结构阻尼比、质量密度比、宽厚比、折减风速、高宽比是影响顺风气动阻尼的比较重要的参数;广义刚度、风场类型相对影响较小。基于这些研究数据,拟合了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气动阻尼比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致振动 气动阻尼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导线动张力计算和模型实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银全 梁枢果 +1 位作者 陈寅 张冬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8-983,共6页
为正确认识塔线耦合力等效应理论基础的导线线端动张力,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工程需要,在考虑导线初始垂度和抗拉刚度情况下,建立了导线自由振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用连续化超越函数解法,将导线自由振动曲线形式分为正对称和反对称两类模... 为正确认识塔线耦合力等效应理论基础的导线线端动张力,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工程需要,在考虑导线初始垂度和抗拉刚度情况下,建立了导线自由振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用连续化超越函数解法,将导线自由振动曲线形式分为正对称和反对称两类模态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导线动张力成分仅由在平面内对称模态振动引起。将导线不平衡合力对各阶正对称模态幅值求导后为零,联立后求解,即可得到各阶正对称模态幅值,使叠加后的正对称模态与导线实际振动更逼近。将导线在平面正对称基本振型参数规一化后,推导出了导线线端动张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对某实际工程的近似公式计算结果与气动弹性模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的一致结论说明了动张力近似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导线振动过程中线内动张力与初始张力数量级相同。因此,可得出这样结论,导线在实际振动过程中,线端张力变化很大,尤其导线产生低频大振幅舞动时,应慎重考虑由此引起的导线首先失效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 耦合力学效应 非线性微分方程 对称模态 气动弹性模型实验 对比分析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横风向气动阻尼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会兰 全涌 顾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5,共8页
通过10个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利用随机减量法从模型的风致加速度响应中识别了横风向气动阻尼比,通过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阻尼的变... 通过10个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利用随机减量法从模型的风致加速度响应中识别了横风向气动阻尼比,通过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阻尼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结构阻尼比、质量密度比、广义刚度对建筑结构气动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来流的折减风速、风致响应的振动幅值和质量密度比是影响建筑横风向气动阻尼比至关重要的参数;在低于涡激共振风速的低折减风速区,横风向气动阻尼比与振动幅值和质量密度比成反比,而广义刚度和结构阻尼比通过影响结构振幅和折减风速的方式间接对气动阻尼比造成影响;在高折减风速区,横风向气动阻尼比常常表现为负值,主要与风致响应的气动稳定性有关。基于这些研究数据,对B类风场下高宽比为8的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拟合了适用于低折减风速区的横风向气动阻尼比经验公式,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致响应 气动阻尼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表面粗糙度对冷却塔风致响应及干扰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云峰 陈政清 牛华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8-394,共7页
基于气动弹性模型研究模型表面粗糙度对冷却塔风致响应及干扰的影响。推导了冷却塔气动弹性模型相似关系并据此相似关系成功设计和制作了某核电站200m高超大型冷却塔的1∶400气动弹性模型,在风洞中模拟的1∶400B类风场对三种粗糙度的单... 基于气动弹性模型研究模型表面粗糙度对冷却塔风致响应及干扰的影响。推导了冷却塔气动弹性模型相似关系并据此相似关系成功设计和制作了某核电站200m高超大型冷却塔的1∶400气动弹性模型,在风洞中模拟的1∶400B类风场对三种粗糙度的单、双塔位移响应进行测试。研究发现:气动弹性模型能较精确模拟冷却塔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相似;最大位移均方差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响应在一定粗糙度范围内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但粗糙度超过某临界值时,平均响应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位移响应自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幅值分布、风振系数及干扰因子基本不受粗糙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粗糙度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