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气动声学风洞声场品质测试
1
作者 庞加斌 刘劲松 +2 位作者 邢鹏 李泽 李田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1457-1461,1470,共6页
气动声学风洞的声场品质包括试验段驻室自由声场、背景噪声和低频压力脉动3个方面指标。同济气动声学风洞声场测试结果显示,160 km·h^(-1)风速的背景噪声A计权总声压级为61 dB(A),50~200 km·h^(-1)风速范围内的低频压力脉动... 气动声学风洞的声场品质包括试验段驻室自由声场、背景噪声和低频压力脉动3个方面指标。同济气动声学风洞声场测试结果显示,160 km·h^(-1)风速的背景噪声A计权总声压级为61 dB(A),50~200 km·h^(-1)风速范围内的低频压力脉动系数小于0.5%;滚动路面系统的移动带抽吸在80 km·h^(-1)风速以下干扰背景噪声,但对低频压力脉动没有影响;按照ISO 3745∶2012标准,试验段驻室自由声场截止频率低至50 Hz,且63 Hz及以上自由声场半径达到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声学风洞 自由射流剪切层 背景噪声 低频压力脉动 滚动路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气动-声学风洞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启良 杨志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7,共5页
传统的气动-声学风洞设计一般参考现有风洞设计经验和沿用工程估算方法,风洞各主要部件的设计依据均来自前人大量实验的归纳统计结果。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气动-声学模型风洞流场进行模拟,得到最大喷口速度下,流道各部件压... 传统的气动-声学风洞设计一般参考现有风洞设计经验和沿用工程估算方法,风洞各主要部件的设计依据均来自前人大量实验的归纳统计结果。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气动-声学模型风洞流场进行模拟,得到最大喷口速度下,流道各部件压力损失系数和关键截面的流场分布。结合模型风洞实验结果,比较了某一速度工况下,实验段轴向静压系数变化和收集口出口的速度分布。CFD结果与模型风洞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CFD作为一种新方法,能够应用于气动-声学风洞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气动-声学风洞设计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声学风洞热交换器的气动噪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启良 杨志刚 赵兰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1-1264,1275,共5页
为了评估矩形翅片椭圆管热交换器的声学性能,用传声器在模型风洞中分别测量5个风速下热交换器进出口声学特性.通过试验发现,在所测量风速下,热交换器自身产生的气动噪声大小约为8.9~10.7dB,其能量主要集中在中低频.相同管排数下漩涡脱... 为了评估矩形翅片椭圆管热交换器的声学性能,用传声器在模型风洞中分别测量5个风速下热交换器进出口声学特性.通过试验发现,在所测量风速下,热交换器自身产生的气动噪声大小约为8.9~10.7dB,其能量主要集中在中低频.相同管排数下漩涡脱落频率随迎面风速呈线性增加,表明对于给定热交换器存在1个不变的斯托拉哈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声学风洞 热交换器 气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风洞中的高速列车模型气动噪声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高阳 王毅刚 +2 位作者 王金田 沈哲 杨志刚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研究借助气动-声学风洞试验平台,首先针对某高速列车的1:8缩尺比例的三车编组模型建立了气动噪声试验方法和突显不同的噪声源的模型处理方法,并结合流场外自由场传声器和传声器阵列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模型上的主要噪声源特性及对整个模... 研究借助气动-声学风洞试验平台,首先针对某高速列车的1:8缩尺比例的三车编组模型建立了气动噪声试验方法和突显不同的噪声源的模型处理方法,并结合流场外自由场传声器和传声器阵列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模型上的主要噪声源特性及对整个模型的贡献量大小。研究表明:转向架和受电弓噪声是模型的最主要噪声源,其次是车连接部位间隙,再次是鼻尖和排障器,最后是尾车,同时,并给出了这些噪声源的特性,这对于认识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和改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也说明所提出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较为有效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模型 气动噪声 气动-声学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声学模型风洞消声拐角数值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毅刚 杨志刚 +1 位作者 倪晓强 李启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1-275,共5页
运用流体力学数值计算(CFD)以及实验手段对汽车气动-声学模型风洞消声拐角导流片形状、片数、头尾结构对气动和消声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压力损失、流场流动的均匀度和气动噪声对消声量的影响,可以寻找最佳导流片数... 运用流体力学数值计算(CFD)以及实验手段对汽车气动-声学模型风洞消声拐角导流片形状、片数、头尾结构对气动和消声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压力损失、流场流动的均匀度和气动噪声对消声量的影响,可以寻找最佳导流片数;半椭圆形头部和尖形尾部导流片有较低的压力损失和气动噪声,避免采用半圆形尾部形状;对模型风洞而言,消声拐角主要应以消除中高频噪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声学模型风洞 拐角消声器 压力损失 消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拐角扩张比与导流片安装角对BHAW风洞流场品质影响的数值研究
6
作者 刘沛清 陈阅 +1 位作者 张瑾 屈秋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5,共14页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m×3 m低湍流强度、低背景噪声的大型封闭回路气动声学风洞(BHAW)设计需求为工程应用背景,采用k-ωSST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多个扩张比下的拐角导流片安装角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在不同拐...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m×3 m低湍流强度、低背景噪声的大型封闭回路气动声学风洞(BHAW)设计需求为工程应用背景,采用k-ωSST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多个扩张比下的拐角导流片安装角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在不同拐角扩张比下的总压损失系数均随导流片安装角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且存在极小值点,极值点对应的导流片安装角与拐角扩张比呈现正相关。在不同的扩张比下,局部损失系数均随导流片安装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相同导流片安装角下,拐角中部导流片的摩擦损失系数最大,导流片安装角的变化对中部导流片(即6~8号导流片)的流速影响较小;随着拐角扩张比增大,拐角出口管道内气流不均匀性增大,最佳导流效果的导流片对应的安装角增大。在综合考虑降低总压损失系数和减小管道出口气流偏角两个设计原则后,BHAW风洞为扩张比为1.17的第一拐角选择44°的设计安装角,为扩张比为1的第二、三、四拐角选择44°、43°、42.5°的设计安装角。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风洞试验段的核心区动压系数小于0.2%、速度水平偏角小于0.1°,满足BHAW气动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声学风洞 数值计算 拐角导流片 导流片安装角 拐角扩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简化模型中A-立柱和后视镜风噪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亓良 陈鑫 +3 位作者 张英朝 张祥东 顾灿松 关青青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7-404,共8页
为研究车身A柱和后视镜的风噪,建立汽车简化模型。基于气动声学风洞试验,设计了外形配置不同的5种模型。以A计权声压级和语音清晰度为评价指标,对侧窗外表面、远场和车内风噪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柱涡区域内高频风噪衰减较快;方形A... 为研究车身A柱和后视镜的风噪,建立汽车简化模型。基于气动声学风洞试验,设计了外形配置不同的5种模型。以A计权声压级和语音清晰度为评价指标,对侧窗外表面、远场和车内风噪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柱涡区域内高频风噪衰减较快;方形A柱对后视镜风噪具有明显掩蔽作用;后视镜风噪中存在压力级峰值,对应特征频率随风速升高而增加;随风速升高,各模型车窗、远场和车内风噪均明显增加;偏航时,车窗风噪在全频段内表现出迎风侧降低、背风侧升高的趋势,远场风噪与车内风噪在不同频段展现相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A柱 后视镜 气动声学风洞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