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转开式转子气动噪声预测与优化方法综述
1
作者 吴东林 张家齐 洪志亮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4,共13页
开式转子发动机因其高效率和低油耗的特性,成为新一代绿色飞机实现节能减排的理想动力选择。在日益严格的航空噪声规章背景下,解决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气动噪声问题尤为关键。采用文献调研法,以先前研究为基础,综述了对转开式转子气动噪声... 开式转子发动机因其高效率和低油耗的特性,成为新一代绿色飞机实现节能减排的理想动力选择。在日益严格的航空噪声规章背景下,解决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气动噪声问题尤为关键。采用文献调研法,以先前研究为基础,综述了对转开式转子气动噪声的预测方法与优化技术。在气动噪声预测方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气动声学的混合方法被广泛用于解析复杂流动与声场特性,而无网格预测模型方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在气动噪声优化方法方面,梳理了参数扫描、确定性优化、随机优化及代理优化等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其中代理优化方法在处理开式转子气动噪声问题时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融合智能算法和多学科协同优化的气动噪声预测及优化方法,可为未来开式转子发动机的降噪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转子发动机 对转开式转子 气动噪声预测 降噪设计 计算气动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裙板对流场与气动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剑月 王毅刚 +2 位作者 杨志刚 李启良 陈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2-1521,共10页
运用声学比拟理论,采用1∶10简化模型对高速列车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裙板对转向架部位流动与气动噪声性能的影响.基于延迟分离涡模型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获得近场流场,运用考虑对流效应的Ffowcs Williams-Hawki... 运用声学比拟理论,采用1∶10简化模型对高速列车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裙板对转向架部位流动与气动噪声性能的影响.基于延迟分离涡模型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获得近场流场,运用考虑对流效应的Ffowcs Williams-Hawkings方程的声预测程序进行远场声辐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转向架舱在车体侧墙与底部形成表面不连续结构,流体通过转向架部位时产生了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复杂涡结构,上游几何体周围产生的涡向下游传播并与下游几何体相互作用,从而在转向架后端形成高湍流度尾流区.转向架区域外侧安装裙板后,流体与转向架舱的相互作用被削弱.靠近转向架并与车体侧墙平行的可穿透积分面的噪声预测结果显示,裙板可以在较宽频段内有效降低转向架部位的气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噪声 简化高速列车转向架 转向架裙板 气动噪声预测 流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气动噪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晓东 许影博 江旻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3-1090,共8页
首先介绍风力机气动噪声源的基本组成,然后对风力机气动噪声理论预测、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阐述,重点论述这3类方法在风力机气动噪声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风力机气动噪声抑制技术,最后简要展望风力机气动噪声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风力机 气动噪声 气动噪声预测方法 气动噪声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转向架舱对转向架区域流场与气动噪声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剑月 任利惠 雷震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6-1561,1608,共7页
根据涡声理论和声比拟方法,数值模拟了高速列车转向架简化模型的流场与气动噪声特性,分析了转向架舱对转向架流动与气动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转向架与转向架位于转向架舱内2种工况下,几何体近壁流场内形成的体偶极子声源为近... 根据涡声理论和声比拟方法,数值模拟了高速列车转向架简化模型的流场与气动噪声特性,分析了转向架舱对转向架流动与气动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转向架与转向架位于转向架舱内2种工况下,几何体近壁流场内形成的体偶极子声源为近场四极子噪声的主要声源,转向架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面偶极子声源为声辐射主要声源;与单独转向架相比,转向架舱改变了转向架流动特性与声辐射指向性,削弱了转向架所产生气动噪声的强度,但转向架舱后壁会产生较大气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噪声 简化高速列车转向架 转向架舱 流体特性 气动噪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头车安装裙板后流场与气动噪声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剑月 徐凡斐 +1 位作者 朱颖谋 张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6-1044,共9页
运用涡声理论和声类比方法,计算分析了转向架舱外安装裙板后高速列车头车简化模型的空气动力与气动噪声特性。基于延迟分离涡模型获得的近场流场被用于预测远场声辐射。结果表明,流体通过头车时形成了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复杂涡结构,上游... 运用涡声理论和声类比方法,计算分析了转向架舱外安装裙板后高速列车头车简化模型的空气动力与气动噪声特性。基于延迟分离涡模型获得的近场流场被用于预测远场声辐射。结果表明,流体通过头车时形成了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复杂涡结构,上游几何体周围产生的湍涡向下游传播并与下游几何体相互作用,从而在头车尾部形成高湍流度尾迹。头车几何体近壁流场内形成的四极子噪声中,体偶极子声源高于体四极子声源,成为四极子主要声源。头车鼻锥、转向架、转向架舱后壁面以及尾部等部位的涡脱落、流动分离和流体相互作用剧烈,涡结构发展集中,几何体表面压力脉动变化显著,诱发形成偶极子气动噪声源。转向架舱外侧安装裙板后,在沿转向架中心的水平面内,后转向架部位辐射的气动噪声较前转向架强;头车沿线路侧向辐射的气动噪声强度分布较均匀,头车端部产生的气动噪声略高于头车尾部。裙板减弱了转向架区域流动冲击与湍流脉动,降低了头车气动噪声的产生与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预测 铁路噪声 流体特性 高速列车头车 转向架舱裙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erodynamic noise in 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entrifugal fan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振东 谷正气 +2 位作者 汪怡平 颜建容 杨晓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45-1253,共9页
The high aerodynamic noise induced by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ride comfort, and the centrifugal fan is the largest noise source in these system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high aerodynamic noise induced by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ride comfort, and the centrifugal fan is the largest noise source in these system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aerodynamic noise generated by the centrifugal fan. The flow field and the sound field on the whole centrifugal fan configur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near the outlet of the centrifugal fan is too high.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erodynamic noise, four parameters of the centrifugal fan, i.e., impeller blade's outlet angle 0, volute tongue's gap t, collector inclination angle fl, and rotating speed n, were selected as design variables and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hile keeping the function of flow rate unchanged, the peak noise level is reduced by 8 dB or 10.8%. The noise level is satisfactorily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noise multi-forward-curved-blade centrifugal fan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