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索膜有限元模型的翼伞气动变形仿真 被引量:8
1
作者 汪龙芳 贺卫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定常状况下翼伞的流固耦合变形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飞行时的气动载荷,分析了前缘切口和翼肋开孔对压强分布的影响;基于翼伞结构大位移小应变的特点建立了非线性索膜有限元模型,伞衣由不能承受弯矩的膜单元模... 对定常状况下翼伞的流固耦合变形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飞行时的气动载荷,分析了前缘切口和翼肋开孔对压强分布的影响;基于翼伞结构大位移小应变的特点建立了非线性索膜有限元模型,伞衣由不能承受弯矩的膜单元模拟,伞绳和切口加强带由只能单向拉伸受力的索单元模拟,仿真了受气动载荷后翼伞相对于理想设计位置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翼伞展长相对于设计值减小,"鼓包"形成后翼型最大厚度增大,伞衣变形后产生了额外的后掠角和攻角;最大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翼肋上的开孔和伞绳连接点处,需合理布置加强带以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伞 气动变形 几何非线性 膜单元 索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耦合的翼伞气动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春 曹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5-609,共5页
对不带气室翼伞和带气室翼伞的气动特性和结构变形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气室对翼伞气动特性和结构变形的影响.流场方面,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Navier-Stokes控制方程,选用剪切应力输运(SST,Shear-Stress Transport)k-ω湍流模型;结构方面... 对不带气室翼伞和带气室翼伞的气动特性和结构变形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气室对翼伞气动特性和结构变形的影响.流场方面,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Navier-Stokes控制方程,选用剪切应力输运(SST,Shear-Stress Transport)k-ω湍流模型;结构方面,假定翼伞有初始形状,使用插值方法映射传递流固交界面的压力数据,通过ANSYS计算翼伞伞衣的气动变形.结果表明:气室对阻力影响不大,对升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迎角情况下;翼伞柔性和尺寸大小对其有利迎角的范围影响不大;翼伞的气动变形和最大主应力主要集中在气室中前部分,带气室翼伞由于有肋片加强的缘故,伞衣气动变形较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翼伞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伞 气动变形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变形对独立模块薄壳进气道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靖建朋 郭荣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0-218,共9页
对一种独立模块薄壳进气道开展了气动变形对其性能影响的数值计算研究,获得了不同反压、不同工作高度、不同来流马赫数及不同壁厚下进气道型面的变形结果及变形前/后进气道的流场分布图谱,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变形前/后相应状态下进... 对一种独立模块薄壳进气道开展了气动变形对其性能影响的数值计算研究,获得了不同反压、不同工作高度、不同来流马赫数及不同壁厚下进气道型面的变形结果及变形前/后进气道的流场分布图谱,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变形前/后相应状态下进气道流场及其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该类进气道气动变形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类进气道在弹性研究范围内若不考虑强度问题则其内通道可不安装支撑,以避免支撑对进气道性能的不利影响及整体结构重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薄壳进气道 气动变形 支撑 单模块 气动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鸮翼型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变形分析
4
作者 陈坤 赵培尧 +2 位作者 冯文慧 贵红亮 郝振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2,共8页
为抑制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弹性变形,提出一种用于大型风力机的仿鸮类翼型改型设计方案.通过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分析了仿生翼型对叶片气动弹性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模态分析和共振响应阐述了仿生翼型抑制叶片气动弹性变形的机理.结果发现:与模... 为抑制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弹性变形,提出一种用于大型风力机的仿鸮类翼型改型设计方案.通过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分析了仿生翼型对叶片气动弹性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模态分析和共振响应阐述了仿生翼型抑制叶片气动弹性变形的机理.结果发现:与模型叶片相比,仿生翼型叶片气动弹性变形量降低了11.05%.仿生翼型使叶片压力面应力分布趋势发生改变,使叶片压力面的最大应力值由叶中转移至前缘.仿生翼型使叶片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提高,且吸力面的压力值约为原来的2倍,使叶片提高了在挥舞方向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叶片的气动性能有所提高.仿生翼型使叶片的一阶至六阶固有频率升高;仿生翼型使叶片在挥舞方向上的共振变形量减小了89.23%,叶片的共振速度和加速度幅值也降低了.故仿生翼型能够有效抑制叶片的气动弹性变形,其设计方法及结论可为抑制大型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弹性变形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气动弹性变形 仿鸮翼型 单向流固耦合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直径制导炸弹翼片的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永乾 郭锐 刘荣忠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研究小型制导炸弹的翼片变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计算一种三弹翼气动布局的制导炸弹在柔性翼时的气动参数及气动变形,利用FLUENT计算其在刚性翼时的气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2种翼片的制导炸弹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 为研究小型制导炸弹的翼片变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计算一种三弹翼气动布局的制导炸弹在柔性翼时的气动参数及气动变形,利用FLUENT计算其在刚性翼时的气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2种翼片的制导炸弹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随攻角和速度变化的趋势相同;柔性翼的制导炸弹升力系数与升阻比都大于刚性翼,阻力系数小于刚性翼,最大变形量与攻角成线性关系。采用柔性翼的制导炸弹气动特性优于刚性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翼 柔性翼 气动参数 气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起爆式变截面杆战斗部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宁惠君 王浩 +1 位作者 阮文俊 江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3-959,共7页
提高杆式战斗部杀伤力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提高杆的着靶速度和控制杆的飞行姿态。提出一种新的杆式战斗部——变截面杆战斗部,通过改变杆的形状控制杆的飞行姿态进而提高杆式战斗部的杀伤力。论述变截面杆战斗部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采用非线... 提高杆式战斗部杀伤力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提高杆的着靶速度和控制杆的飞行姿态。提出一种新的杆式战斗部——变截面杆战斗部,通过改变杆的形状控制杆的飞行姿态进而提高杆式战斗部的杀伤力。论述变截面杆战斗部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NSYS/LS-DYNA数值模拟变截面杆战斗部爆轰驱动杆条扩张运动过程,得到了杆的抛撒速度及飞行姿态变化规律。考虑爆炸作用结束后空气阻力对变截面杆飞行姿态的影响,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基于有限元技术的计算结构力学(CSM)相耦合的方法仿真模拟杆的气动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变截面杆气动弹性变形很小,对其飞行姿态影响有限。基于理论研究工作开展了爆轰驱动变截面杆静态抛撒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了变截面杆战斗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离散杆战斗部的进一步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变截面杆 爆轰驱动 飞行姿态 气动弹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翼型架外形快速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跃胜 杨智春 叶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3-1897,共5页
民用飞机的机翼设计都是以巡航性能作为设计点。由于飞机静气动弹性效应,大展弦比后掠机翼飞机巡航飞行时,机翼的气动特性会因机翼产生静变形而改变。为使飞机巡航飞行时机翼巡航性能达到设计指标,需要对机翼进行型架设计。本文中提出... 民用飞机的机翼设计都是以巡航性能作为设计点。由于飞机静气动弹性效应,大展弦比后掠机翼飞机巡航飞行时,机翼的气动特性会因机翼产生静变形而改变。为使飞机巡航飞行时机翼巡航性能达到设计指标,需要对机翼进行型架设计。本文中提出一种机翼型架外形的设计方法,首先应用气动力修正技术,对计算效率高但精度不足的偶极子格网法进行修正,采用完全解耦方法获得机翼初始型架外形,再通过耦合的迭代计算收敛到目标机翼型架外形,使其巡航状态飞行性能达到设计值。此方法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其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架外形设计 气动弹性变形 大展弦比后掠机翼 气动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