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仿蝉翅膀气动功率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颜幸尧 朱善安 +1 位作者 苏中地 张洪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146,共6页
针对某一特定形状仿蝉微飞行器的翅膀,进行了瞬时功率特性以及平均功率特性的分析.通过仿真,分析了翅膀在3种典型转动模式下的瞬时功率特性、平均功率与攻角幅值的关系,以及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比值与攻角幅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型翅... 针对某一特定形状仿蝉微飞行器的翅膀,进行了瞬时功率特性以及平均功率特性的分析.通过仿真,分析了翅膀在3种典型转动模式下的瞬时功率特性、平均功率与攻角幅值的关系,以及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比值与攻角幅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型翅膀超前模式下的平均转动气动功率对攻角幅值的变化比较敏感;滞后模式下转动气动功率最大峰值-平均值的比值对攻角幅值的变化也比较敏感;而平均拍动气动功率和攻角幅值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认为与模式无关;拍动气动功率最大峰值-平均值的比值和攻角幅值之间的关系也可近似地认为与模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翅膀 气动功率 微飞行器(M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功率的气缸能量分配与节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凡 李刚炎 +1 位作者 杨凡 杨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2,共8页
通过建立气缸工作过程的解析模型,引入有效能、气动功率的概念,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别计算了气缸工作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和能量损失,并对影响气缸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以SMC某型节能阀为对象,通过对比不同回程... 通过建立气缸工作过程的解析模型,引入有效能、气动功率的概念,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别计算了气缸工作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和能量损失,并对影响气缸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以SMC某型节能阀为对象,通过对比不同回程压力下的节能效果,验证了提出的气缸工作能量分配与能量损失理论模型,对气缸的节能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 能量分配 气动功率 节能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气动元件综合试验台的设计
3
作者 臧克江 陶国良 陈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大功率气动元件综合试验台的主要结构、控制方式及其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
关键词 气动元件 综合试验台 设计 功率气动实验台 汽缸 气马达 气阀 气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列式两级四缸气动发动机性能仿真
4
作者 周鑫 潘孝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2,共5页
针对单级气缸气动发动机能量的利用率不足、气动效率低下、输出的扭矩不稳定等缺陷,文章设计了一种直列式两级四缸气动发动机,运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对两级四缸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气缸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直列式两级四缸气动发... 针对单级气缸气动发动机能量的利用率不足、气动效率低下、输出的扭矩不稳定等缺陷,文章设计了一种直列式两级四缸气动发动机,运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对两级四缸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气缸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直列式两级四缸气动发动机的工作特性,选取了多个控制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各因素对系统气动效率和气动功率的影响,结合单级气缸发动机运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直列式两级四缸气动发动机在0.8MPa的工况下,有压气源气体自由膨胀做功更加充分,具有低转速,高扭矩的特性;两级四缸膨胀做功方式在提高气动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气动效率;第二级缸的程径比对系统气动效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效率 直列式两级四缸 控制参数 气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方后尖浮舱五边形后弯管水槽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猛 吴必军 +1 位作者 伍儒康 陈天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39-3347,共9页
为提高后弯管(BBDB)波浪能的转换效率,对基于新理念和经验研制的前方后三角浮力舱五边形后弯管模型在造波水槽中进行一级能量转换实验研究。共考虑约束方式、喷嘴比、链长、吃水深度、模型浮态等因素,设置23种实验工况进行对比。实验中... 为提高后弯管(BBDB)波浪能的转换效率,对基于新理念和经验研制的前方后三角浮力舱五边形后弯管模型在造波水槽中进行一级能量转换实验研究。共考虑约束方式、喷嘴比、链长、吃水深度、模型浮态等因素,设置23种实验工况进行对比。实验中测量入射波高、波周期、气室液位和气室内外气压差。实验结果得到,该模型俘获宽度比最高值为121.34%,远优于同样实验条件下前方后圆后弯管模型79.1%的历史文献最高值;并且具有较宽的响应周期,为后弯管在随机波条件下实现高效转换创造条件;在BBDB模型正向波作用自由漂荡运动中,测得最大俘获宽度比为94.73%。模型实验结果与高效空气透平机组的结合,为波浪能的高效、低成本利用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模型实验 气动功率 俘获宽度比 振荡水柱 后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夹爪收缩与扩张过程的能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业明 李东园 +3 位作者 许未晴 蔡茂林 虞启辉 李楷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08-2214,共7页
通过工控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结合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搭建设备建立气体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在线测量系统,实现对测控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首先,分别采集柔性夹爪在收缩和扩张时不同初始压力下的压力与流量;然后,通过SigmaPlot绘出... 通过工控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结合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搭建设备建立气体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在线测量系统,实现对测控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首先,分别采集柔性夹爪在收缩和扩张时不同初始压力下的压力与流量;然后,通过SigmaPlot绘出柔性夹爪压力流量图,并对柔性夹爪流量压力输出特性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其气动功率,研究能耗规律。结果表明:对柔性夹爪进行收缩实验时,给定的初始压力与柔性夹爪产生的压力相差不大,气动功率损耗较小;对柔性夹爪进行扩张实验时,提供的初始压力通过真空发生器间接作用在柔性夹爪上,与柔性夹爪产生的压力相差较大,柔性夹爪达到规定压力时需要提供更大的初始压力;柔性夹爪收缩时比扩张时的气动功率损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夹爪 数据采集 压力特性 流量特性 气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致动线模型的错列式两风机尾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艾勇 程萍 万德成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6,共10页
风电场中风机之间存在十分复杂尾流相互干扰现象,尾流相互干扰效应对风机的功率输出、叶片载荷等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采用致动线模型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两风机之间的复杂尾流干扰效应。在保持两风机纵向间距一样的情况下,考虑... 风电场中风机之间存在十分复杂尾流相互干扰现象,尾流相互干扰效应对风机的功率输出、叶片载荷等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采用致动线模型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两风机之间的复杂尾流干扰效应。在保持两风机纵向间距一样的情况下,考虑两风机在不同横向间距下,数值模拟两风机的部分尾流相互干扰现象,分析两风机的气动功率输出特性、尾流速度变化特性、风轮平面附近轴向诱导因子分布特性,尾涡结构以及尾流干扰效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上下游风机在沿着流向方向距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横向间距的变化,上下游风机的尾流存在十分复杂的尾流相互干扰效应,对下游风机的气动功率输出以及两风机风电场的整体流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致动线模型 气动功率 尾流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偏航角串列式两风机复杂尾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段鑫泽 程萍 万德成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8,共9页
在多风机风电场中,通过主动调节上游风机的偏航角度,抑制上游风机尾流对下游风机的影响,减少风力机机组之间的尾流相互干扰,以达到提高整个风电场效率的目的。采用基于开源平台Open FOAM自主开发的FOWT-UALM-SJTU求解器中风电场求解模块... 在多风机风电场中,通过主动调节上游风机的偏航角度,抑制上游风机尾流对下游风机的影响,减少风力机机组之间的尾流相互干扰,以达到提高整个风电场效率的目的。采用基于开源平台Open FOAM自主开发的FOWT-UALM-SJTU求解器中风电场求解模块ALMWindFarmFoam,将致动线模型与CFD方法相结合,利用大涡模拟(LES)计算研究当上游风机处于不同偏航角度时,两风机之间的复杂尾流干扰效应。对比分析偏航角度改变时,上下游风机气动功率的输出特性,尾流速度变化以及风机的尾涡结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上下游风机沿流向方向距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上游风机偏航角度的变化,上下游风机的尾流干扰现象以及下游风机的入流条件会发生明显改变,并会对下游风机的气动功率输出以及两风机风电场的整体流场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偏航角 致动线模型 气动功率 尾流干扰效应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