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宽高比宽幅双箱结合梁的气动力特性及流场机理研究
1
作者 张晓 赵仁燕 +2 位作者 张德旺 刘小兵 李慧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5-324,共10页
以国内某宽幅双箱结合梁桥为背景,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宽高比宽幅双箱结合梁的气动力特性及流场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实桥宽高比为12.8时选取-10°~10°,间隔为2°,共11个风攻角进行研究。然后,在0... 以国内某宽幅双箱结合梁桥为背景,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宽高比宽幅双箱结合梁的气动力特性及流场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实桥宽高比为12.8时选取-10°~10°,间隔为2°,共11个风攻角进行研究。然后,在0°风攻角(水平来流方向)下,结合实际工程中双箱结合梁宽高比的取值范围,选取六种不同大小的宽高比(9.0、11.0、12.8、15.0、17.0和19.0)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桥宽高比下,随风攻角由-10°变化到10°时,双箱结合梁的阻力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升力方向由向下变为向上,升力系数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扭矩方向由逆时针变为顺时针,且顺时针的扭矩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风攻角为0°时,随着结合梁宽高比的增大,阻力系数先不变后增大;升力方向由向下变为向上,升力系数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扭矩系数逐渐减小。针对0°风攻角下不同宽高比的宽幅双箱结合梁,给出了三分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为实际工程中宽幅双箱结合梁的风荷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双箱结合梁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气动力特性 流场机理 宽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肋条斜拉索的涡激振动和气动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庆宽 韩鹏 +3 位作者 孙一飞 褚泽楷 王滨璇 李凯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10,共16页
以安装肋条斜拉索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系统研究肋条的安装方式(通长安装和间断交错安装)、尺寸和数量对斜拉索涡激振动和气动力的影响,并分析涡激振动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和标准斜拉索相比,安装肋条斜拉索能有效抑制涡激振动,且间... 以安装肋条斜拉索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系统研究肋条的安装方式(通长安装和间断交错安装)、尺寸和数量对斜拉索涡激振动和气动力的影响,并分析涡激振动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和标准斜拉索相比,安装肋条斜拉索能有效抑制涡激振动,且间断交错安装方式的抑振效果优于通长安装方式,肋条数量为8根的控制效果优于6根和12根;增加肋条宽度和厚度都会减小涡激振动振幅;肋条斜拉索的脉动升力系数显著小于标准斜拉索,且功率谱尖峰幅值降低或不存在显著尖峰,表明间断交错肋条可以降低卡门涡脱落强度甚至完全抑制;对于气动力,在试验雷诺数范围内,安装肋条后平均气动力系数无明显雷诺数效应;相比于标准斜拉索,肋条为通长安装时均会增加斜拉索的平均阻力系数,而采用间断交错安装时,不同肋条数量、尺寸和风攻角对斜拉索的增阻减阻情况不同.当采用8根尺寸为20 mm×15mm的肋条间断交错安装时,在所有风攻角下都有良好的抑振效果,最大涡振振幅减小率可达到96.79%,且平均阻力系数均稳定在1.13附近,平均升力系数均稳定在0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肋条 风洞试验 涡激振动 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新月形覆冰对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楼文娟 林巍 +3 位作者 黄铭枫 沈国辉 陈勇 闫东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22,共7页
对4种不同覆冰厚度新月形断面的覆冰导线进行了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在5%的均匀湍流场下,获得了0°~180°攻角间单导线、二分裂导线及四分裂导线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将覆冰厚度标准化后,研究了0.25D、0.5D、0.75D和1.0D... 对4种不同覆冰厚度新月形断面的覆冰导线进行了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在5%的均匀湍流场下,获得了0°~180°攻角间单导线、二分裂导线及四分裂导线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将覆冰厚度标准化后,研究了0.25D、0.5D、0.75D和1.0D四种覆冰厚度下导线气动力的变化规律。考察了分裂导线与单导线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差异。结合DenHartog和Nigol舞动机理,分析了驰振的不稳定区。试验结果表明:较厚覆冰时,升力和扭转系数在15°~20°之间出现尖峰;分裂导线升力系数与单导线基本一致,阻力系数部分攻角下降幅较大,扭转系数则与单导线有较大区别。两种机理下,15°~30°攻角都是覆冰导线驰振不稳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导线 驰振 风洞试验 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三分裂导线气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4
作者 吕翼 楼文娟 +1 位作者 孙珍茂 李宏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采用有限体积法和SIMPLEC算法,求解雷诺数在亚临界区内的均匀黏性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对风吹过平行布置的覆冰三分裂导线的气动力特性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为克服数值模拟在高雷诺数下的数值不稳定性,在求解N-S方程时采... 采用有限体积法和SIMPLEC算法,求解雷诺数在亚临界区内的均匀黏性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对风吹过平行布置的覆冰三分裂导线的气动力特性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为克服数值模拟在高雷诺数下的数值不稳定性,在求解N-S方程时采用QUICK迎风格式,其对流项为三阶精度,其余项如扩散项等为二阶精度.针对新月形和扇形2种典型覆冰三分裂导线,分析平行布置的三分裂导线各子导线尾流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新月形覆冰导线比扇形覆冰导线舞动的风攻角范围大,但前者的舞动振幅小于后者;分裂导线中处于尾流区的子导线的气动力系数均小于迎风面子导线的气动力系数,且扇形覆冰导线比新月形覆冰导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振 分裂导线 气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昕 楼文娟 +1 位作者 沈国辉 许福友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3-579,共7页
针对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断面的特(超)高压大截面厚覆冰导线进行了气动力系数风洞测试,获取了0°~180°以5°攻角为间隔各攻角下的气动三分力系数,用均匀流和均匀湍流两种风场研究湍流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根据Den ... 针对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断面的特(超)高压大截面厚覆冰导线进行了气动力系数风洞测试,获取了0°~180°以5°攻角为间隔各攻角下的气动三分力系数,用均匀流和均匀湍流两种风场研究湍流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根据Den Hartog理论分别计算了两种断面覆冰导线可能发生舞动的风攻角范围。结合以往试验结果,归纳了两类覆冰冰型气动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新月形覆冰导线可能发生Den Hartog舞动的攻角范围为15°~30°和175°~180°,D形覆冰导线则为65°~85°及135°~150°,湍流对导线舞动气动稳定性存在影响。与以往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大覆冰新月形和D形覆冰导线气动力特征,小覆冰新月形导线气动力特性则与本试验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 覆冰导线 风洞试验 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度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阎东 吕中宾 +1 位作者 林巍 楼文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0-457,共8页
为研究风场湍流度对覆冰导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对D形和4种不同冰厚的新月形覆冰导线进行了风洞试验。分别在均匀流、5%和13%这3种均匀湍流场中,获得了0~180°攻角范围内单导线和6分裂导线的气动三分力系数,考察了2种不同形状覆冰时... 为研究风场湍流度对覆冰导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对D形和4种不同冰厚的新月形覆冰导线进行了风洞试验。分别在均匀流、5%和13%这3种均匀湍流场中,获得了0~180°攻角范围内单导线和6分裂导线的气动三分力系数,考察了2种不同形状覆冰时导线截面的气动力特性。同时,根据Den Hartog竖向和Nigol扭转舞动机理,讨论了覆冰导线的驰振不稳定攻角范围,为覆冰导线的舞动计算分析提供了有效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湍流会降低新月形覆冰导线的气动稳定性,其中5%的湍流场对弛振稳定性的影响最为不利。然而对D形覆冰导线而言,湍流仅会略微改变气动力系数的幅值,不会影响其随攻角的变化规律;此外,湍流会提高D形覆冰导线的竖向弛振稳定性,而对扭转弛振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导线 驰振 风洞试验 湍流度 气动力特性 舞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型磁浮列车气动力特性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毕海权 雷波 张卫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4,共4页
根据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 S方程和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对TR磁浮列车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得到了以不同速度运行的磁浮列车的气动阻力、升力及横向气动力的大小,为高速磁浮列车的安全运行控制提供了气动力数据。
关键词 TR磁浮列车 气动力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在火星再入环境下的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晓丽 李俊红 王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7-972,共6页
面向未来空间飞行器工程设计的需要,针对火星再入环境,发展类探险者号外形在不同火星轨道点的气动力特性预估方法。连续流区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自由分子流区采用工程计算方法,并通过桥函数预估过渡流区的气动力。以地球大气... 面向未来空间飞行器工程设计的需要,针对火星再入环境,发展类探险者号外形在不同火星轨道点的气动力特性预估方法。连续流区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自由分子流区采用工程计算方法,并通过桥函数预估过渡流区的气动力。以地球大气再入环境的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进而在火星再入环境下,数值分析了空间飞行器的气动力及其绕流流场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再入环境 气动力特性 过渡流区 空间飞行器 NAVIER-STOKE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线气动力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强 王巍 李海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82,共8页
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线的2∶1比例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测量接触线模型在不同紊流场中不同风速下受到的顺风向阻力、横风向升力和垂直方向扭矩,分析接触线模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扭矩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研究接触线模型的截面凹... 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线的2∶1比例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测量接触线模型在不同紊流场中不同风速下受到的顺风向阻力、横风向升力和垂直方向扭矩,分析接触线模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扭矩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研究接触线模型的截面凹槽对其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运用邓哈托垂直振动理论,分析接触线模型的舞动稳定性。结果表明:在-45°和45°风攻角附近,由于风向与接触线模型截面凹槽的斜边接近垂直,使接触线模型受到的气动阻力明显升高;紊流场的增大会降低接触线的气动稳定性,二者呈非线性关系;在无覆冰情况下接触线模型受到的扭矩极小,接触线模型舞动主要是由横风向升力的变化引起;接触线舞动的临界风速与其自振圆频率和机械阻尼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线 舞动 气动力特性 风洞试验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厚度对低雷诺数流动中翼型动态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冉景洪 刘子强 白鹏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以固定翼微型飞行器为研究背景,研究了相对厚度对低雷诺数流动中翼型动态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Roe迎风差分格式和双时间步迭代方法,数值求解拟压缩性修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给出了数值算法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以翼型... 以固定翼微型飞行器为研究背景,研究了相对厚度对低雷诺数流动中翼型动态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Roe迎风差分格式和双时间步迭代方法,数值求解拟压缩性修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给出了数值算法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以翼型弦长为特征长度,在Re=500-50,000情况下,选取不同最大相对厚度和不同最大相对厚度位置的翼型,计算了其等速上仰时的动态气动力,结果表明前者对气动力影响显著,较小最大相对厚度值可获得较大的动态升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低雷诺数 不可压流 翼型厚度 动态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昆虫翼作非定常运动时的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36
11
作者 兰世隆 孙茂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研究了一模型昆虫翼在小雷诺数(Re=100)下作非定常运动时的气动力特性,这些运动包括:翼启动后的常速转动,快速加、减速转动,常速转动中快速上仰(模拟昆虫翼的上挥或下拍、翻...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研究了一模型昆虫翼在小雷诺数(Re=100)下作非定常运动时的气动力特性,这些运动包括:翼启动后的常速转动,快速加、减速转动,常速转动中快速上仰(模拟昆虫翼的上挥或下拍、翻转等运动)有如下结果:在小雷诺数下,模型昆虫翼以大攻角(α=35°)作常速转动运动时,由于失速涡不脱落,可产生较大的升为系数。其机理是:翼转动时,翼尖附近(该处线速度大)上翼面压强比翼根附近(该处线速度小)的小得多,因而存在展向压强梯度,同时存在着沿展向的离心力,此展向压强梯度和离心力导致的展向流动在失速涡的轴向方向,其可避免失速涡脱落。模型昆虫翼在快速加、减速转动和快速上仰运动中,虽然雷诺数小,但由于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涡量,也可产生十分大的气动力,例如在快速上仰运动中,升力系数可大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翼型 非定常运动 气动力特性 微型飞机 模型昆虫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弯度对低雷诺数流动中翼型动态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冉景洪 刘子强 白鹏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4,共7页
以固定翼微型飞行器为研究背景,研究了相对弯度对低雷诺数流动中翼型动态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Roe迎风差分格式和双时间步迭代方法,数值求解拟压缩性修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给出了数值算法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以... 以固定翼微型飞行器为研究背景,研究了相对弯度对低雷诺数流动中翼型动态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Roe迎风差分格式和双时间步迭代方法,数值求解拟压缩性修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给出了数值算法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以翼型弦长为特征长度,在Re=500-50000情况下,选取不同最大相对弯度和不同最大相对弯度位置的翼型,计算了其等速上仰时的动态气动力,结果表明后者对气动力的影响比较显著,把最大弯度位置布置在翼型弦向40%的地方要比布置在30%和50%两处所获得的动态升阻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低雷诺数 不可压流 翼型弯度 动态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线覆冰后气动力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强 王巍 +1 位作者 张昊 支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5,共8页
以我国高速铁路用接触线为原形,制作比例为2∶1、高为0.5m、覆冰倾斜角为45°、覆冰层厚度分别为0,3.7,7.4和14.8mm的4种接触线试验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测量接触线试验模型分别在5,6.5,8和10m·s-1风速下受到的顺风向阻力、横风... 以我国高速铁路用接触线为原形,制作比例为2∶1、高为0.5m、覆冰倾斜角为45°、覆冰层厚度分别为0,3.7,7.4和14.8mm的4种接触线试验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测量接触线试验模型分别在5,6.5,8和10m·s-1风速下受到的顺风向阻力、横风向升力和垂直方向扭矩,分析接触线试验模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随风攻角变化的规律,并运用邓哈托垂直振动理论研究接触线试验模型的气动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覆冰和风攻角为-45°时接触线试验模型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有明显的波谷,且邓哈托系数出现极小值,这表明接触线截面上的凹槽明显降低了其本身的气动稳定性;风攻角为-45°^-15°时,随着接触线试验模型覆冰厚度的增加,邓哈托系数减小,这表明覆冰厚度的增加会降低接触线的气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线 覆冰 舞动 气动力特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超飞行器流道冷流特征及气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红英 程克明 伍贻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对一种类似于X-43A的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构形全流道开展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总压、飞行攻角以来流Ma数下全流道的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飞行攻角对全流道的流动结构和升力系数有着显著影响,但... 对一种类似于X-43A的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构形全流道开展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总压、飞行攻角以来流Ma数下全流道的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飞行攻角对全流道的流动结构和升力系数有着显著影响,但阻力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2)研究范围内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对全流道的流动结构和全机气动力特性有着一定影响;(3)前体横截面上存在显著的展向压强梯度,使得经过预压缩的气流偏离了进气道进口,但同时也减少了进入内通道的边界层气流,提高了进口流场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全流道 气动力特性 飞行攻角 来流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进入的气动力特性预测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俊明 苗文博 +1 位作者 黄飞 程晓丽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51,共8页
针对火星探测器的高超声速进入问题,利用三维并行程序求解流体力学Navier-Stokes方程,分别考虑真实气体模型和完全气体模型,分析模型及参数对气动力特性预测的影响,旨在得到准确、高效和可靠的火星进入器气动力特性预测模型.采用真实气... 针对火星探测器的高超声速进入问题,利用三维并行程序求解流体力学Navier-Stokes方程,分别考虑真实气体模型和完全气体模型,分析模型及参数对气动力特性预测的影响,旨在得到准确、高效和可靠的火星进入器气动力特性预测模型.采用真实气体模型对海盗号进行了沿飞行轨道的数值模拟,气动力特性预测结果与飞行数据一致,验证了火星大气热化学模型及数值方法.分别采用真实气体模型和完全气体模型对海盗号升力式进入和探路者号零攻角进入进行了气动力特性预测,结果表明采用等效比热比的完全气体模型的预测值非常接近真实气体模型,偏差均在1%左右,配平攻角相差约0.4°,来流比热比模型的气动力特性预测值偏差很大.火星进入器的气动力预测建议采用真实气体模型和等效比热比完全气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大气 高超声速进入 气动力特性 真实气体效应 等效比热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数对细长旋成体非对称涡及气动力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沛清 王刚 邓学蓥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6,共7页
通过对细长拱柱旋成体大迎角绕流不同截面测压结果分析,探讨了绕流Re数对非对称涡结构和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出Re数不仅影响分离线位置和绕流流态结构,而且影响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及其分离涡的强度,非对称性的出现与细长体两侧边界层的绕流... 通过对细长拱柱旋成体大迎角绕流不同截面测压结果分析,探讨了绕流Re数对非对称涡结构和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出Re数不仅影响分离线位置和绕流流态结构,而且影响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及其分离涡的强度,非对称性的出现与细长体两侧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和分离涡的强度不等存在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同种流态下,两侧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和分离涡强度不等是造成侧向力的主要原因;在两侧不同的流态下,转捩不对称是产生大侧向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数 细长旋成体 非对称涡 气动力特性 大迎角 绕流结构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非平衡效应对返回舱再入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俊明 潘宏禄 +1 位作者 苗文博 程晓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3期11-19,共9页
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化学非平衡效应将对飞行器气动特性产生影响,影响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和飞行弹道设计。文章通过三维化学非平衡流动求解程序,针对再入返回器开展数值研究与机理分析,通过对比完全气体模型和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获... 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化学非平衡效应将对飞行器气动特性产生影响,影响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和飞行弹道设计。文章通过三维化学非平衡流动求解程序,针对再入返回器开展数值研究与机理分析,通过对比完全气体模型和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获得的气动力参数,揭示化学非平衡效应对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对Apollo的气动力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和计算方法;化学非平衡效应影响下,激波层内化学反应消耗大量能量,致使激波脱体距离减小,气体压缩性增强;典型状态高度为70 km,Ma=30条件下,化学非平衡效应导致返回器升力系数增大约6%、阻力系数增大约1.3%~3.3%、升阻比增大3%左右、俯仰力矩系数增大,从而使配平攻角减小约2.5&#176;;通过机理分析,发现化学非平衡效应影响下表面压力系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飞行器周围激波形状及驻点压力改变,表现为气体沿流线经激波层、压缩区和膨胀区的历程变化;对于钝体形状的返回器,迎风面前体压力系数增加和后体压力系数降低,造成轴向力和法向力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非平衡效应 再入 气动力特性 高超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飞行器小展弦比机翼的低雷诺数气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爱明 翁培奋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7,共11页
以固定机翼式微型飞行器的气动设计为研究背景 ,对小展弦比薄机翼的低雷诺数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不可压粘性绕流的求解采用了人工压缩性方法 ,其中对流项的离散应用了三阶迎风格式。湍流模型为Bald win Barth一方程模型。一无弯... 以固定机翼式微型飞行器的气动设计为研究背景 ,对小展弦比薄机翼的低雷诺数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不可压粘性绕流的求解采用了人工压缩性方法 ,其中对流项的离散应用了三阶迎风格式。湍流模型为Bald win Barth一方程模型。一无弯度薄翼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值方法是成功的。通过数值分析 ,揭示了弯度和展弦比对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 微型飞行器 低雷诺数 气动力特性 展弦比 迎风格式 气动设计 人工压缩性 流动结构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壳穿甲弹弹托风洞测压试验及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润祥 臧国才 +1 位作者 王福华 刘成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介绍了脱壳穿甲弹在弹托后定心部离开炮膛瞬间,弹托与弹芯仍处在包紧(弹托与弹芯之间没有气体流过)状态下进行的脱壳穿甲弹弹芯与弹托组合体的风洞测压实验。文中给出了通过所有测压点的压力分布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单瓣弹托轴... 介绍了脱壳穿甲弹在弹托后定心部离开炮膛瞬间,弹托与弹芯仍处在包紧(弹托与弹芯之间没有气体流过)状态下进行的脱壳穿甲弹弹芯与弹托组合体的风洞测压实验。文中给出了通过所有测压点的压力分布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单瓣弹托轴对称和非轴对称部分的气动力计算,分析了单瓣弹托的受力及其气动力特性。上述所得结果为脱壳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壳穿甲弹 风洞试验 气动力特性 弹托 穿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层客车车辆在铁路桥梁上的横向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祝志文 陈政清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0-413,共4页
基于二维不可压缩流假设 ,采用k ε湍流模型 ,对横向风中不同来流攻角作用下的YZ2 2 型车辆单体和双层客车车辆单体 ,以及前者在 16m ,后者在 2 4m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上的多种工况模型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别得到YZ2 2 型车... 基于二维不可压缩流假设 ,采用k ε湍流模型 ,对横向风中不同来流攻角作用下的YZ2 2 型车辆单体和双层客车车辆单体 ,以及前者在 16m ,后者在 2 4m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上的多种工况模型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别得到YZ2 2 型车辆和双层客车车辆在 16m和 2 4m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上气动三分力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 :在横向风作用下 ,YZ2 2 型车辆和双层客车车辆的气动三分力系数与各自单独存在时的相比明显增大 ;计算YZ2 2型车辆和双层客车车辆在 16m和 2 4m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上所受的横向风荷载时 ,应重视铁路桥梁对其运行的影响 ;YZ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Z22型车辆 双层客车车辆 横向风 简支梁桥 风荷载 横向气动力特性 铁路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