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发射快速转弯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闫循良 陈士橹 +1 位作者 王志刚 徐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技术。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线性组合的舵复合策略,将系统由多输入-单输出,转变为单入-...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技术。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线性组合的舵复合策略,将系统由多输入-单输出,转变为单入-单出系统;设计了复合控制回路并进行了回路分析,纵向回路频域特性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垂直发射 快速转弯 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的飞行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经纬 陈康 +1 位作者 尙妮妮 闫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7-881,共5页
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行器通过喷管偏转和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来获取额外的控制力矩从而实现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其突出特点是控制力矩与发动机紧密相关,而不受飞行器本身姿态的影响。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推力矢量提供的等效舵偏角可以部... 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行器通过喷管偏转和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来获取额外的控制力矩从而实现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其突出特点是控制力矩与发动机紧密相关,而不受飞行器本身姿态的影响。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推力矢量提供的等效舵偏角可以部分替代气动舵偏角,这对飞行器的减阻和防热都十分有利。主要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与推力矢量组合控制的问题。通过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学/运动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气动力和推力矢量的组合控制器,使所需的舵偏角由气动力和推力矢量一起提供,通过理论分析和六自由度仿真,对组合控制的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仿真表明当所需舵偏角较小时,推力矢量装置产生的等效舵偏角可以完全提供,气动舵几乎不用偏转;当所需舵偏角较大时,推力矢量装置和气动舵一起提供。结果表明这种组合控制具有较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数学模型 气动力/推力矢量组合控制 等效气动力 临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空空导弹最佳转弯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杰 杨军 楚德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空空导弹大离轴角发射的快速转弯问题,根据bang-bang控制理论,给出了导弹终端弹道角受限情况下,以最大末速为性能指标的最佳转弯规律。针对空空导弹纯气动力控制和复合控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初制导弹道的... 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空空导弹大离轴角发射的快速转弯问题,根据bang-bang控制理论,给出了导弹终端弹道角受限情况下,以最大末速为性能指标的最佳转弯规律。针对空空导弹纯气动力控制和复合控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初制导弹道的设计和仿真。结果显示,在中空低速发射时,采用后者转弯性能明显高于纯气动力控制导弹,而当初速高于1.2 Ma时,二者转弯性能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离轴角发射 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 BANG-BANG控制 最佳转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肩发射空空导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彦凯 王志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0-1104,共5页
针对采用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在越肩发射时的大迎角飞行情况,研究变结构控制器设计。选取气动舵和推力矢量舵的线性组合策略,建立了BTT导弹弹体数学模型,在弹体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参考变结构控制方法对弹体... 针对采用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在越肩发射时的大迎角飞行情况,研究变结构控制器设计。选取气动舵和推力矢量舵的线性组合策略,建立了BTT导弹弹体数学模型,在弹体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参考变结构控制方法对弹体滚动通道、俯仰-偏航通道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对于系统内部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验证了模型参考变结构控制器的有效性,为新一代越肩发射空空导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越肩发射 推力矢量 复合控制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空空导弹控制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伟 吴晓燕 吴晓航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1,共5页
以某型空空导弹为对象,对初始段敏捷转弯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空空导弹的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利用时标分离的思想将其分为快、慢子系统,并利用动态逆方法对子系统分别进行控制律的设计,最后在考虑导弹各个环... 以某型空空导弹为对象,对初始段敏捷转弯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空空导弹的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利用时标分离的思想将其分为快、慢子系统,并利用动态逆方法对子系统分别进行控制律的设计,最后在考虑导弹各个环节非理想因素的情况下,对导弹进行了全耦合状态下三通道联合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实现了通道间的解耦,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控制 复合控制 时标分离 动态逆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斗导弹推力矢量和气动力复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朝晖 胡晓磊 +1 位作者 汪浩生 李东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86-88,共3页
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在发动机工作的主动段采用推力矢量和空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能够增加导弹的机动能力,文中推导了复合控制格斗导弹攻击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计算。
关键词 推力矢量 复合控制 空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地空导弹解耦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 吴晓燕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解决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地空导弹的耦合问题,建立了导弹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动态解耦方法对系统进行解耦控制设计,实现了复合控制导弹俯仰和偏航通道线性化解耦。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实现了通道间的解耦,说明了... 为解决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地空导弹的耦合问题,建立了导弹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动态解耦方法对系统进行解耦控制设计,实现了复合控制导弹俯仰和偏航通道线性化解耦。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实现了通道间的解耦,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控制 复合控制 动力学模型 动态解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摆臂式扰流片矢量气动力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海涛 廖贵超 +1 位作者 习敏 帅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8-1495,共8页
为适应智能可控弹药发动机喷口愈来愈小的发展趋势,针对三摆臂式扰流片矢量控制形式开展了气动力数值仿真。研究三摆臂式扰流片推力和侧向力调节能力。结果表明:推力随着主推角的增加而降低,最大推力损失仅与主推角有关;当主推角大于36&... 为适应智能可控弹药发动机喷口愈来愈小的发展趋势,针对三摆臂式扰流片矢量控制形式开展了气动力数值仿真。研究三摆臂式扰流片推力和侧向力调节能力。结果表明:推力随着主推角的增加而降低,最大推力损失仅与主推角有关;当主推角大于36°,扰流片间的气动干扰增强;侧向力随着侧向角和入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当3个扰流片均位于发动机尾流中,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侧向力调节干扰小,且侧向力调节对推力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扰流片 数值仿真 推力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矢量推力八旋翼飞行器的设计与控制
9
作者 杨晓燕 黄宇森 +1 位作者 王衍凤 刘英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2,共5页
飞行器在物理交互场景中应用广泛,但现有的飞行器及装置在面对大矢量推力应用时,往往难以满足结构和控制简单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行的矢量推力八旋翼飞行器,利用倾斜共轴转子和铰链—同步带的结构,只需一个额... 飞行器在物理交互场景中应用广泛,但现有的飞行器及装置在面对大矢量推力应用时,往往难以满足结构和控制简单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行的矢量推力八旋翼飞行器,利用倾斜共轴转子和铰链—同步带的结构,只需一个额外的执行器,即可控制所有转子的倾转角度,从而实现矢量推力,可在物理交互场景中提供足够的横向推力。基于此,设计了对应的位姿控制器,采用SO(3)上的几何控制方法设计了全局稳定的位姿控制器,使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外部力和力矩进行估计并补偿,以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在MATLAB/Simscape中,进行了飞行器的5D轨迹跟踪、倾转悬停和扰动估计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该飞行器设计的可行性和相应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推力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PID控制 几何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力矢量技术的盾构掘进姿态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叶艇 毕湘利 +4 位作者 张子新 朱雁飞 秦元 王浩 潘成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7-2270,I0029-I0042,共28页
为解决盾构驾驶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隧道轴线施工质量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技术的盾构掘进姿态自适应控制方法,从整体逻辑架构设计、纠偏运动路径规划、姿态控制策略与方法3个方面对本技术进行全面阐述,并通过在上海沪... 为解决盾构驾驶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隧道轴线施工质量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技术的盾构掘进姿态自适应控制方法,从整体逻辑架构设计、纠偏运动路径规划、姿态控制策略与方法3个方面对本技术进行全面阐述,并通过在上海沪通铁路吴淞口越江隧道工程项目的示范应用,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推进油缸目标压力执行情况良好,盾构实际总推力与目标值之间保持较优的协同关系,盾构掘进速度整体稳定;2)盾构总推力水平力矩目标值和实际值高度一致,受覆土厚度和地质条件变化影响,垂直力矩目标值略大于实际值,以保持高程方向上良好的姿态调整能力;3)水平和高程2个方向上,盾构总推力作用点与盾构姿态表现出“冰糖葫芦型”显性交互特征,盾构姿态可纠、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技术 盾构掘进姿态 自适应控制 路径规划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ADRC的矢量推力双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
11
作者 蔡少泓 院老虎 赵维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针对矢量推力双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过程中存在强耦合、模型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线性自抗扰姿态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针对矢量推力双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过程中存在强耦合、模型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线性自抗扰姿态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提高对总扰动的实时观测精度,根据姿态角的误差及其变化率引入模糊控制思想对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行在线参数整定,最后以矢量推力双旋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比PID和常规LADRC对外界扰动的抗扰效果,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较好估计补偿系统的总扰动,具有更好的抗扰性能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推力双旋翼 线性自抗扰控制 姿态控制 抗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力辅助变轨与最优控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德隆 彭伟斌 王小军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6,共7页
低成本空间运输是实现人类对太空探索和开发的重要关键之一.利用气动力的变轨技术,在大气层的很多变轨任务中可以增加有效载荷质量.气动力辅助变轨(AOT)和最优控制理论,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但是到现今仍然处于发展中.... 低成本空间运输是实现人类对太空探索和开发的重要关键之一.利用气动力的变轨技术,在大气层的很多变轨任务中可以增加有效载荷质量.气动力辅助变轨(AOT)和最优控制理论,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但是到现今仍然处于发展中.特别是由推力协同变轨所导致的奇异最优控制问题到目前尚没有完全解决.研究这些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确立那些精确分析方法,以确定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佳策略.从AOT轨道的精确控制需要和消除各种来源的误差影响看,至关重要的是制导方案的研究.(?)个历史的审视和对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都在本文里作出讨论,由此AOT飞行器的未来研发将为人类开辟通向宇宙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力 太空探索 飞行器 有效载荷 推力 制导 最优控制 辅助 研究进展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管二次流控制的推力矢量特性研究
13
作者 陈家兴 姬永超 +4 位作者 白云 王刚 武锐 展杰 赵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通过控制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和宽度来改变喷管出口燃气流动方向是实现推力矢量控制的方法之一。为掌握落压比(NPR)、二次流压比(SPR)以及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X_(j))和宽度(d)对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发动机推力矢量角(... 通过控制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和宽度来改变喷管出口燃气流动方向是实现推力矢量控制的方法之一。为掌握落压比(NPR)、二次流压比(SPR)以及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X_(j))和宽度(d)对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发动机推力矢量角(δ)、推力系数(C_(f))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落压比的减小,喷管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力矢量角度,但推力损失更大;主流落压比不同时,喷管推力矢量效率的最小值所对应的二次流压比不同;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加,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度逐渐增大且随着二次流压比的增大其增幅也随之变大;推力矢量效率在SPR≤0.6时,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大而减小;SPR=0.8后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大先下降后上升,SPR=1.2时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二次流喷口位置向喷管出口的移动,推力矢量角仅在喷口后的气流分离由闭式变为开式时发生一次突增,而推力系数发生一次突减;随着二次流喷射角度的增大,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度不断增大,喷管的推力系数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推力矢量控制 二次流喷口位置 二次流喷口宽度 推力矢量角度 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波控制的流体推力矢量喷管试验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占学 王玉男 +1 位作者 李志杰 辛晓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1-756,共6页
以二元收扩喷管为对象,开展了基于二次流喷射的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研究。基于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喷管落压比、不同的二次流总压比和不同的二次流喷射角度多种工况下的喷管上下壁面中心线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喷管壁面油流分布图。通过对不同... 以二元收扩喷管为对象,开展了基于二次流喷射的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研究。基于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喷管落压比、不同的二次流总压比和不同的二次流喷射角度多种工况下的喷管上下壁面中心线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喷管壁面油流分布图。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参数变化规律分析,给出了基于二次流喷射的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主次流气动参数及几何参数对流体推力矢量喷管流场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关联关系。从试验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喷管落压比、二次流总压比和二次流喷射角度等喷管的主次流气动几何参数对基于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参数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推力矢量 激波控制 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流片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业兵 陈雄 +2 位作者 周长省 姚琰 韩文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0-1034,共5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了扰流片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圆弧型扰流片;根据扰流片的安装位置关系,推导了扰流片摆角与伸入喷管出口流场高度的关系式;对加载单个圆弧型扰流片的喷管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扰...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了扰流片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圆弧型扰流片;根据扰流片的安装位置关系,推导了扰流片摆角与伸入喷管出口流场高度的关系式;对加载单个圆弧型扰流片的喷管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扰流片产生气动力的大小随扰流片伸入流场高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试验,验证所设计的扰流片系统在阶跃响应和正弦加载下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扰流片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在最大偏转角度38°时,阶跃响应时间为55ms,最大偏差0.6°,超调量2.02%;偏转角8°时,正弦加载测得系统带宽1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片 推力矢量控制 运动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流喷射控制推力矢量喷管的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乔渭阳 蔡元虎 +1 位作者 齐少军 宋文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0,35,共4页
为了探讨次流喷射控制二维推力矢量喷管的性能 ,用时间推进求解N S方程的方法数值模拟了喷管的流场 ,数值格式用中心有限体积格式 ,借助于当地时间步长和隐式残差光顺技术加速收敛 ,得到了在不同二次喷流压力下推力矢量喷管内流场的变... 为了探讨次流喷射控制二维推力矢量喷管的性能 ,用时间推进求解N S方程的方法数值模拟了喷管的流场 ,数值格式用中心有限体积格式 ,借助于当地时间步长和隐式残差光顺技术加速收敛 ,得到了在不同二次喷流压力下推力矢量喷管内流场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有满意的一致性。研究表明 ,应用次流喷射控制主流流动可以实现较大的推力矢量转折 ,但是 ,二次喷流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向量控制 喷管气流 二次喷射 推力矢量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矢量调制和滑模变结构的永磁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俊友 崔皆凡 何国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9,共6页
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基于空间矢量调制和滑模变结构直接推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提出了两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控制方法,利用预测思想和PI推力调节器控制下一周期磁链,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控制定子磁链和推力。仿... 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基于空间矢量调制和滑模变结构直接推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提出了两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控制方法,利用预测思想和PI推力调节器控制下一周期磁链,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控制定子磁链和推力。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获得与传统直接推力控制一样的快速响应特性,而且可以明显减小动子磁链和推力脉动。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由动子电阻变化而引起的动子磁链观测角度误差有较强的鲁棒性。最后基于TMS320LF2407的实验平台实现了传统直接推力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 直线同步电机 直接推力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滑模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空导弹大角度姿态推力矢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鹏 陈万春 殷兴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为研究具有大离轴角及越肩发射能力的先进空空导弹敏捷转弯方法,研究了空空导弹的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律。利用时间尺度分离的方法将导弹的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系统分别看做快子系统和慢子系统。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设计了慢子系统控制律。... 为研究具有大离轴角及越肩发射能力的先进空空导弹敏捷转弯方法,研究了空空导弹的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律。利用时间尺度分离的方法将导弹的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系统分别看做快子系统和慢子系统。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设计了慢子系统控制律。利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快子系统控制律。分析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稳态精度。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大大减小空空导弹大角度姿态机动时各种力矩干扰的影响。最后给出了采用姿态控制实现的越肩发射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大角度姿态机动 推力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飞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功璋 郝健康 +1 位作者 彭可茂 张明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对带推力矢量控制的飞控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按飞机状态变化快慢将其分成快变和慢状态,然后采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分别进行设计.针对战斗机大迎角飞行,以及将所设计控制律联入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的瞄准攻击过程在六自由度全量飞... 对带推力矢量控制的飞控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按飞机状态变化快慢将其分成快变和慢状态,然后采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分别进行设计.针对战斗机大迎角飞行,以及将所设计控制律联入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的瞄准攻击过程在六自由度全量飞机方程上进行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综合飞行/推力矢量控制可实现战斗机大迎角飞行,并能够满足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性能需求,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工程上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推力矢量控制 火力控制系统 综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式喷管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琚春光 刘宇 +2 位作者 王长辉 熊文波 林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采用流体二次喷射方案,对塞式喷管发动机进行了不同工况的推力矢量控制冷流试验研究。在试验中,主要对影响推力矢量控制性能的参数:二次流流量、位置、喷射角度、二次流喷射孔的数量以及喷射孔出口面积大小等进行了研究。试验数据表明:... 采用流体二次喷射方案,对塞式喷管发动机进行了不同工况的推力矢量控制冷流试验研究。在试验中,主要对影响推力矢量控制性能的参数:二次流流量、位置、喷射角度、二次流喷射孔的数量以及喷射孔出口面积大小等进行了研究。试验数据表明:二次流的工作参数和环境压力对侧向力的影响比较大。在高空环境下,推力矢量控制效果比较好,但在地面条件下,产生的侧向力比较小。二次流喷射产生侧向力的同时,对轴向力也有一定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塞式喷管 推力矢量控制 二次喷射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