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孔作业中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尾气携岩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海良 李旺 +1 位作者 赵宏强 徐绍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建立了由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排气孔到后封头的排屑流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研究了冲击器工作过程中尾气的携岩特性。基于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气固两相排屑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而得到流场的气相特性以及... 建立了由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排气孔到后封头的排屑流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研究了冲击器工作过程中尾气的携岩特性。基于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气固两相排屑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而得到流场的气相特性以及岩屑颗粒运动轨迹和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器排气孔尾气进入排屑流场后流速降低,流场压力由入口到出口逐渐降低;岩屑颗粒向流场底部聚集,颗粒平均浓度沿着远离入口方向变化不大,最大浓度沿着远离入口方向逐渐下降,最终趋于平稳。分析了钻进速度和尾气流量对携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钻进速度的增加尾气携岩能力下降,额定工作压力0.8 MPa时钻进速度应小于12.6 m/h;随着尾气质量流量的增加携岩能力提高,施工时应该在保证冲击器工作性能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尾气质量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反向扩孔 气动冲击器 排屑流场模型 携岩特性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内活塞结构的仿真研究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海良 陈旺 +1 位作者 赵宏强 徐绍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3-1298,共6页
分析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工作原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定常流动能量方程、波动理论等建立活塞运动的数学模型——冲击器性能(钻头获得的冲击能和破岩的有效功率)与内活塞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对... 分析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工作原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定常流动能量方程、波动理论等建立活塞运动的数学模型——冲击器性能(钻头获得的冲击能和破岩的有效功率)与内活塞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对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活塞运动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对影响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性能的各内活塞结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各结构参数与气动冲击器性能之间的关系.钻头所获的冲击能和破岩有效功率会随着内活塞外径、内活塞长度、内活塞前端到钻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 内活塞 数学模型 结构参数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计算机仿真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海良 李峰 +1 位作者 赵宏强 徐绍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分析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工作原理,并对活塞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建立活塞运动的微分方程组;对工作过程中冲击器内三个气腔的容积和压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活塞在不同运动阶段期间三个气腔的容积和压力变化方程组,以及活塞在不同... 分析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工作原理,并对活塞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建立活塞运动的微分方程组;对工作过程中冲击器内三个气腔的容积和压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活塞在不同运动阶段期间三个气腔的容积和压力变化方程组,以及活塞在不同运动阶段期间三个气腔间气体质量交换的流量方程组。通过上述研究建立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研究冲击器的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冲击器的优化设计方法,为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 数学模型 结构 性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式扩孔气动冲击器排屑性能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海良 周永兴 +2 位作者 徐聪 赵宏强 徐绍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36-242,共7页
为了研究集束式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建立了其排屑流场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对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并进一步分析冲击器不同钻进速度和尾气质量流量对其排屑能力的影响,得到排屑流场气相特性规律,岩... 为了研究集束式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建立了其排屑流场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对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并进一步分析冲击器不同钻进速度和尾气质量流量对其排屑能力的影响,得到排屑流场气相特性规律,岩屑分布规律,不同钻进速度和入口气相质量流量下的颗粒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器排气孔尾气进入排屑流场后流速降低,流场压力由入口到出口呈梯度分布且逐渐降低;岩屑颗粒向流场底部聚集,颗粒平均浓度沿着远离入口方向变化不大,最大浓度沿着远离入口方向逐渐下降,最终趋于平稳;施工时最大钻进速度应低于8.4m/h,增大尾气质量流量排屑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颗粒浓度 排屑流场 集束式扩孔气动冲击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冲击器系统的机理与方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国平 陈博 高军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共5页
气动冲击器是非开挖技术的一种关键冲击设备,该设备可在地表不开挖的条件下铺设、更换或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目前国内外有关气动冲击器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文献几乎没有。该文将以国内某公司研制的PM系列气动冲击器作为结构模型,对冲击器的... 气动冲击器是非开挖技术的一种关键冲击设备,该设备可在地表不开挖的条件下铺设、更换或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目前国内外有关气动冲击器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文献几乎没有。该文将以国内某公司研制的PM系列气动冲击器作为结构模型,对冲击器的工作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两种新型气动冲击器的结构方案,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 气动冲击器 工作机理 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结构对其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海良 李峰 +1 位作者 赵宏强 徐绍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339,共6页
分析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系统内部动力过程的的微分方程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分析和研究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性能(冲击能、冲击频率、活塞行程和耗气量)与结构参数(阀孔... 分析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系统内部动力过程的的微分方程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分析和研究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性能(冲击能、冲击频率、活塞行程和耗气量)与结构参数(阀孔到活塞前端距离、内活塞前端到锤头的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求得结构参数与性能参数相应的仿真数据与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 微分方程 计算机仿真 结构参数 距离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动阻力损失对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徐海良 李旺 +1 位作者 赵宏强 徐绍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为了研究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内部气体流动阻力损失对其性能的影响,在简化复杂的气路基础上,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冲击器工作过程中气体流动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在有压力损失的条件下,研究冲击器气腔内气体变化特性,建立了冲击器... 为了研究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内部气体流动阻力损失对其性能的影响,在简化复杂的气路基础上,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冲击器工作过程中气体流动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在有压力损失的条件下,研究冲击器气腔内气体变化特性,建立了冲击器的工作过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程序进行计算机仿真运算,得到了冲击器工作过程中压力损失曲线,以及压力损失条件下活塞运动特性和各腔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影响冲击器破岩效率,使得冲击器活塞运动末速度从5.05 m/s下降到4.22 m/s,冲击频率从5.00 Hz下降到4.28 Hz;冲击器尾气压力仅为0.140 MPa,低于设计值0.185 MPa,影响冲击器尾气排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 气体流动 压力损失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屑性能的扩孔气动冲击器设计方法
8
作者 徐海良 周永兴 +1 位作者 徐聪 赵宏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4-849,共6页
为了提高硬质地层中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基于岩屑颗粒在排屑流场中的临界流速原则,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研究了一种与排屑性能相关的扩孔气动冲击器设计方法,并将该设计方法在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上进行应用.得... 为了提高硬质地层中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基于岩屑颗粒在排屑流场中的临界流速原则,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研究了一种与排屑性能相关的扩孔气动冲击器设计方法,并将该设计方法在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上进行应用.得到设计前后冲击器排屑流场内气相速度分布规律,岩屑颗粒速度及轨迹变化情况和环路内岩屑颗粒浓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排屑流场环路内岩屑颗粒临界流速为6.02 m/s,采用该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使得排屑流场环路内气流速度增加到10 m/s左右,岩屑颗粒在排屑流场的停留时间减短,流场内颗粒浓度分布范围由0~100 kg/m3下降到0~4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孔气动冲击器 排屑性能 设计方法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80型气动冲击器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9
作者 李东方 王向平 +3 位作者 周明安 徐壬六 许中琛 吴腾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10期13-14,共2页
在岩土工程穿凿作业中,气动冲击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高硬的可钻性差的坚韧性岩石开凿。开凿过程中,要求气动冲击器具备良好的排岩效果、低的岩渣重复破碎率、高的钻头耐磨性和钻进效率。通过对HC80型气动冲击器的优化设计,利用最新... 在岩土工程穿凿作业中,气动冲击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高硬的可钻性差的坚韧性岩石开凿。开凿过程中,要求气动冲击器具备良好的排岩效果、低的岩渣重复破碎率、高的钻头耐磨性和钻进效率。通过对HC80型气动冲击器的优化设计,利用最新凿岩理论进行设计计算,验证证实结构优化后具有理想能量传递效果,具有凿岩速度快、耗风量低的优点。气动冲击器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保证稳定的使用性能、较高使用寿命。优化后前接头和与外缸采用多头螺纹连接结构设计,方便钻头拆卸和维修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冲击器 冲击工作机制 机械结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计算的气动潜孔冲击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江涛 李锻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3,126,共4页
通过分析气动潜孔冲击器内部关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气动冲击器的冲击系统数学仿真模型,再结合MATLAB语言以及其系统仿真工具SIMULINK,以市场上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气动冲击器作为实例进行仿真计算,并对影响气动冲击器性能参数的主... 通过分析气动潜孔冲击器内部关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气动冲击器的冲击系统数学仿真模型,再结合MATLAB语言以及其系统仿真工具SIMULINK,以市场上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气动冲击器作为实例进行仿真计算,并对影响气动冲击器性能参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潜孔冲击器 数学模型 仿真计算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气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参数试验
11
作者 豆旭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479-8486,共8页
冲击回转钻进方法是解决硬岩层钻进效率低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为了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硬岩钻进采用的气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采集试验地层岩芯,制样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将试验岩层分为下层泥质砂岩、中层石英... 冲击回转钻进方法是解决硬岩层钻进效率低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为了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硬岩钻进采用的气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采集试验地层岩芯,制样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将试验岩层分为下层泥质砂岩、中层石英砂岩和上层泥质砂岩;讨论气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的工作原理和钻具组合特点,分析影响钻进效率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气体压力、钻机转速和给进压力,并给出了在正交试验设计时各参数水平的选择;采用“纵向机械钻速对比、横向工艺参数优化”的技术思路,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分析了各岩层机械钻速及差异性原因。结果表明:气体压力对机械钻速的影响具有显著性,钻机转速和给进压力不显著,但钻机转速对机械钻速的敏感性比给进压力明显。通过工艺参数研究,在试验设备和钻具条件下,得出最优工艺参数:气体压力为1 MPa,钻机转速为40 r/min,给进压力为3.0 MPa。通过对各层机械钻速的研究,得到下层泥质砂岩机械钻速最高、上层泥质砂岩次之和中层石英砂岩机械钻速最低,分析认为对于两种泥质含量较大的砂岩,泥质含量越高,岩石相对越软,相应塑性增大,对于以冲击为主碎岩的方法,塑性越大对机械钻速越不利,钻进效率相对更低;上层泥质砂岩处于试验钻孔的最深孔段,钻头磨损较多,对深孔处的钻进效率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冲击回转钻进 气动冲击回转 气动冲击器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宽比及劈高对气动射流元件射流切换影响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熊青山 孙震 刘加旭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液动射流冲击器冲锤受力具有不受围压影响能在深井工作的优点,而现有气动冲击器单次冲击功大但无法在深孔钻进。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气动射流冲击器,使之具有二者优点。由于气液物性不同,故新型气动射流冲击器的核心部件──气动射... 液动射流冲击器冲锤受力具有不受围压影响能在深井工作的优点,而现有气动冲击器单次冲击功大但无法在深孔钻进。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气动射流冲击器,使之具有二者优点。由于气液物性不同,故新型气动射流冲击器的核心部件──气动射流元件的切换性能需进行研究。改变气动射流元件喷嘴深宽比、劈高进行试验,研究其对射流切换性能的影响,结果是喷嘴深宽比较大时,凹劈元件易实现射流切换。劈高对射流元件切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射流冲击器 气动射流元件 深宽比 劈高 切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冲钻井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雷 郭志勤 +1 位作者 张景柱 谈献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旋冲钻井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石油钻井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被认为是解决深井硬地层钻进难 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该项技术近期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侧重对 DGSC型液动冲击器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 旋冲钻井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石油钻井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被认为是解决深井硬地层钻进难 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该项技术近期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侧重对 DGSC型液动冲击器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冲钻井 气动冲击器 DGSC型液动冲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