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道教气功养生学》
1
作者 冯国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5-126,共2页
正如文艺复兴使古希腊罗马文化获得了崭新的意义,发生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华大地上的“气功热”,也使古老的中华气功重新放射出异彩。一大批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参与和研究,使我们对气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气功”已... 正如文艺复兴使古希腊罗马文化获得了崭新的意义,发生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华大地上的“气功热”,也使古老的中华气功重新放射出异彩。一大批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参与和研究,使我们对气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气功”已不再被作为一种神秘的东西来膜拜,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一个客观对象,这本身就导致了对气功本质认识的深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远国同志的力作《道教气功养生学》,就是这种深化的一个显著成果。李远国同志积十年之苦功,在通览《道藏》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养生 气功 道教 社会科学院 气功理论 道藏 自然科学工作者 八十年代 本质认识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功养生歌
2
作者 严伯正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气功养生 精气神 导引 乾坤 蚕丝 丹田 真气 脏腑 意守 吐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坡的养生思想和气功方法
3
作者 沈寿 《体育文化导刊》 1983年第4期37-39,共3页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重视体育养生,中年以后坚持练习气功和自我按摩。他对祖国医学也有研究,后人曾把他与沈括所搜集的医方等合编为《苏沈良方》,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气功导引养生方。 在有关气功养生保健方面,苏轼所撰写的《养生诀》、《养...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重视体育养生,中年以后坚持练习气功和自我按摩。他对祖国医学也有研究,后人曾把他与沈括所搜集的医方等合编为《苏沈良方》,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气功导引养生方。 在有关气功养生保健方面,苏轼所撰写的《养生诀》、《养生颂》等篇章,流传较广。他在青年时代所写的政论文章《策别·教战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养生思想 气功养生 北宋文学 苏轼 青年时代 《苏沈良方》 体育养生 自我按摩 祖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道家养生史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旷文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23,共7页
道家气功养生在中华养生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巴蜀文化对道家养生有其特殊的贡献。本文对古代巴蜀道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与道家养生渊源作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着重论述了彭祖、张陵、陈朴、陈抟、张伯端、李西月等道家重要人物在... 道家气功养生在中华养生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巴蜀文化对道家养生有其特殊的贡献。本文对古代巴蜀道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与道家养生渊源作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着重论述了彭祖、张陵、陈朴、陈抟、张伯端、李西月等道家重要人物在养生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在养生思想、方法上的特色。文章对峨嵋佛家养生与道家的相互影响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养生思想 巴蜀 张伯端 气功养生 渊源 张陵 重要人物 《参同契》 五斗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道家养生史略(续篇)
5
作者 旷文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28,共4页
4 明清至晚近道家养生 明清时期活跃于祖国南部的道家气功养生有两大流派:一是以陆西星为首的东派,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故称东派;一是以李西月为首以四川为活动中心,故称西派。两派虽有不同,但其内炼理论学说均承继了宋元以来的道教内... 4 明清至晚近道家养生 明清时期活跃于祖国南部的道家气功养生有两大流派:一是以陆西星为首的东派,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故称东派;一是以李西月为首以四川为活动中心,故称西派。两派虽有不同,但其内炼理论学说均承继了宋元以来的道教内丹功法。陆西星主要活动于明代后期,李西月则晚约300年,主要流传于清道咸年间,是清代道教气功的重要代表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养生 明清时期 明代后期 道教 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 巴蜀 清道咸年间 气功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气功在跳远训练中的运用
6
作者 洪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气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早在春秋战国初期,我国人民就用气功养生治腐。气功是炼气,又是练意志。通过炼气和练意,调动人体自身... 气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早在春秋战国初期,我国人民就用气功养生治腐。气功是炼气,又是练意志。通过炼气和练意,调动人体自身的“内气”,而练功者所发出的某种能量称“外气”。目前临床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等20多种疾病,通过气功的锻炼都能得到一定的疗效。据报导,气功能减轻运动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养生 跳远训练 运动疲劳 身心锻炼 赛前心理 跳远比赛 运动技术 消除疲劳 人体 最好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俊奇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6期44-45,共2页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王俊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贞元进土,曾任校书郎,赞善大夫等职,后因上朝为宰相武元衡鸣冤,而受到当权者所忌,贬江州,罢杭州,又刺苏州,后授太子少傅,...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王俊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贞元进土,曾任校书郎,赞善大夫等职,后因上朝为宰相武元衡鸣冤,而受到当权者所忌,贬江州,罢杭州,又刺苏州,后授太子少傅,会昌中(843年)请罢太子少傅,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之道 居易 心理素质 杜甫 唐代诗人 气功养生 李白 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 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气功疗法
8
作者 奚潘良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4-70,共7页
武术气功的功效为:静动双修,以静养气,动以练力,上虚下实,以势运气,以气催力,内走经络,外练筋骨,力随气生,以气血滋润全身,使精力旺盛。气功养生家认为:“练气功可以调身(体态),调息(呼吸),调心(神经)”。以气疗病,增强自己内脏功能的... 武术气功的功效为:静动双修,以静养气,动以练力,上虚下实,以势运气,以气催力,内走经络,外练筋骨,力随气生,以气血滋润全身,使精力旺盛。气功养生家认为:“练气功可以调身(体态),调息(呼吸),调心(神经)”。以气疗病,增强自己内脏功能的免疫力、抵抗力、修复力,亦以功代药,提高自身体质,替他人祛邪扶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气功养生 气功疗法 气功 运气 体质 体育学院学报 左手 调息 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强身的要籍——《赤凤髓》 被引量:2
9
作者 韩丹 《体育文化导刊》 1992年第4期38-40,共3页
《赤凤髓》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约1578~1597),由学者周履靖编著刊印的。周,字逸之,自号梅颠道人,又号螺中生、阿中生,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性喜书,好金石。万历丁酉(1597)编印出一套《夷门广牍》丛书,分艺苑、博雅、尊生、食品、禽兽等等... 《赤凤髓》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约1578~1597),由学者周履靖编著刊印的。周,字逸之,自号梅颠道人,又号螺中生、阿中生,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性喜书,好金石。万历丁酉(1597)编印出一套《夷门广牍》丛书,分艺苑、博雅、尊生、食品、禽兽等等,共十三类,收书107种。《赤凤髓》由他精选编撰的重要书籍之一。他自己说“余少而有(兀玉)羸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 嘉兴 万历年间 金石 要籍 浙江 道家 气功养生 歌诀 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坐卧行”禅法
10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3期55-56,共2页
“立坐卧行”禅法立、坐、卧、行禅法,载于《性命圭旨全书·享集》。这部没有署名的书,相传出自明代尹真人高徒之手。书中记述的气功养生的各种图说、修炼次序,精义妙理详尽,图文并茂,使得以往那些涩晦难懂的丹道理论一目了然... “立坐卧行”禅法立、坐、卧、行禅法,载于《性命圭旨全书·享集》。这部没有署名的书,相传出自明代尹真人高徒之手。书中记述的气功养生的各种图说、修炼次序,精义妙理详尽,图文并茂,使得以往那些涩晦难懂的丹道理论一目了然。明人邹元标在序中这样写道:其弟子“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卧 禅法 无何有之乡 基本姿势 耳无所闻 气功养生 《坛经》 元神 睡魔 如来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文化渊源新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红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5-40,共6页
庄子的文化渊源新探陈红映关于庄子的文化渊源,国内学者多从文学着眼,而忽视了政治思想方面的根源,不免有所缺憾。本文除了依据传统说法从殷楚文化和神话方面略加论述外,还将着重从隐士思想和方土学术方面做一些探讨,以期更全面地... 庄子的文化渊源新探陈红映关于庄子的文化渊源,国内学者多从文学着眼,而忽视了政治思想方面的根源,不免有所缺憾。本文除了依据传统说法从殷楚文化和神话方面略加论述外,还将着重从隐士思想和方土学术方面做一些探讨,以期更全面地了解产生在子的文化背景。一、殷商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文化渊源 殷商文化 中国文化 昆仑神话 司马迁 道家 郭沫若 春秋战国 养生气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