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支气管镜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鑫 赵保建 +1 位作者 谢泽敏 董迎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评估纤维支气管镜(FOB)对学习曲线内麻醉科医师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行PDT的口腔癌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18~80岁,BMI 15~28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FOB引导下的... 目的评估纤维支气管镜(FOB)对学习曲线内麻醉科医师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行PDT的口腔癌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18~80岁,BMI 15~28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FOB引导下的PDT组(FP组)和无FOB引导的PDT组(NP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全麻经鼻气管插管后行PDT,FP组自穿刺至气切导管置入均在FOB引导下进行,NP组在盲视下进行。本研究中操作者均为PDT经验尚在学习曲线内的麻醉科医师,即PDT操作例数≤20例。记录入室时和置入气切导管即刻(置管即刻)HR、MAP,置管即刻P_(ET)CO_(2),切口长度、PDT时间、首次置管成功率。记录术中出血、低氧血症、气管导管滑脱、气管后壁损伤、气管环断裂、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NP组比较,FP组PDT时间明显缩短(P<0.05),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气管后壁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置管即刻HR、MAP、P_(ET)CO_(2)、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低氧血症、气管导管滑脱、气管环断裂、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FOB引导能够减少学习曲线内麻醉科医师的PDT时间,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并降低气管后壁损伤发生率,是实施PDT时较好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管镜 经皮扩张开术 学习曲线 气切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