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白山高山带距今5520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佛爷池沉积物的多指标记录及其结果的解译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彩娜 王红亚 +4 位作者 刘鸿雁 程颖 宋雅琼 罗耀 邓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1-1101,共11页
佛爷池为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坡高山带的冰蚀湖。在其干涸的底床挖掘一条深70cm的探坑,自坑壁取得沉积物样品。对这一剖面的3个样品做加速器质谱(AMS)HC测年,56个样品做总有机碳含量(TOC)和碳/氮比值(C/N)分析、低频磁化率(χI... 佛爷池为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坡高山带的冰蚀湖。在其干涸的底床挖掘一条深70cm的探坑,自坑壁取得沉积物样品。对这一剖面的3个样品做加速器质谱(AMS)HC测年,56个样品做总有机碳含量(TOC)和碳/氮比值(C/N)分析、低频磁化率(χIf)和非滞后性剩磁(ARM)测试、粒度分析和孢粉分析,并计算ARM/χIf。利用这些测年结果建立这一剖面的年代框架,并对TOC和C/N,χIf,ARM和ARM/χIf,平均粒径及栎属孢粉(Qucercus)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进行解译,由此初步推测佛爷池周边距今5520年以来的气候及环境变化。在5520~3800aBP,气候为冷干,在其中的5100-4300aBP冷干程度可能最强。在3800~2300aBP,气候渐转暖湿。在2300~1300aBP,气候更为湿润。在1300~700aBP,气候更为温暖,可能是过去5500多年中最温暖的时期。在700。500aBP,气候再度变冷、变干。由于共同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太白山高山带中、晚全新世这一气候-环境变化与中国东亚季风区一些地点的变化趋势颇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爷池 湖泊沉积物 太白山 高山带 气候-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尼期湿润幕:气候-环境变化与海洋生态效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建理 张廷山 +3 位作者 杨巍 马知恒 李世鑫 张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743,共15页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arnian Pluvial Episode, CPE)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此次事件以卡尼中期全球不同纬度环境湿度显著上升为主要标志。CPE的发生不仅对全球各地沉积格局产生重大改变,也对三叠纪生物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arnian Pluvial Episode, CPE)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此次事件以卡尼中期全球不同纬度环境湿度显著上升为主要标志。CPE的发生不仅对全球各地沉积格局产生重大改变,也对三叠纪生物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海洋生物群在跨越CPE期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灭绝与演替,大部分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在CPE之后出现明显的降低,著名的关岭生物群也受到了CPE的明显影响,并开始显现出危机。CPE之后,恐龙类群开始逐步占据陆地生态的主导地位,早中生代和现代生物的先祖开始在这一时期纷纷出现。CPE的发生揭开了现生生物演化史新的一页,并最终开创了早中生代和现生生物黎明。有关CPE的触发机制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晚三叠世巨型季风环流在卡尼期达到鼎盛并区域上影响了大气降水量;(2)板块活动造成大规模火山喷发引发全球气候扰动。由于上述2种解释还未能与我国其他地质记录较好匹配,因而CPE在特提斯东缘的发生次序和发展过程并不清晰。这其中,对CPE触发机制的探讨,需要将全球板块变化与古气候模拟纳入其研究范畴。不同于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生物类群缓慢重启和生态逐步复苏,CPE期间的生物演化与革新在短时间内促成了现代生物类群的形成。在我国,上三叠统卡尼阶分布广泛、发育齐全,且保存有各门类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开展卡尼期气候-环境变化与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国内有关CPE研究还十分有限,一些基础的地质工作仍然有待开展。位于特提斯东缘的我国地质记录有助于深刻理解CPE过程和环境-生物协同演化关系,尤其在现代生物多样性起源和当代生态系统结构成型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提供更多中国的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卡尼期湿润幕(CPE) 气候-环境变化 生态效应 大火成岩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西佛爷池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记录的过去1800多年的气候-环境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艺珅 王红亚 +2 位作者 程颖 刘鸿雁 朱晨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坡的冰蚀湖西佛爷池中取得一个深50 cm的沉积物柱芯(XFYC12-2)。对XFYC12-2的样品做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和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并据此重建这一高山湖泊周边过去1800多年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811~1... 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坡的冰蚀湖西佛爷池中取得一个深50 cm的沉积物柱芯(XFYC12-2)。对XFYC12-2的样品做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和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并据此重建这一高山湖泊周边过去1800多年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811~1380(或1440)a BP偏冷干;1380(或1440)~840 a BP温暖湿润,这一阶段可能与中世纪暖期相当;840~460(或520)a BP转为寒冷干旱,这一阶段或许相当于小冰期;460(或520)~100 a BP又趋暖湿。上述气候-环境变化过程与太白山南坡高海拔地段另外两个湖附近的变化过程、中国东部地区的总体变化趋势及4个代表性地点的变化过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西佛爷池 碳、氮稳定同位素 气候-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甸纳帕海湖泊记录指示的57ka环境演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殷勇 方念乔 +2 位作者 盛静芬 胡超涌 聂浩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5,共7页
根据沉积环境、总有机碳、氢指数、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和粒度等替代性指标以及和陆地、深海气候记录的对比,重建了纳帕海57kaBP以来的湖面变化和主要气候演化阶段。57~32kaBP主要为低湖面和频繁的湖面波动,与气候的暖偏干/凉偏湿交... 根据沉积环境、总有机碳、氢指数、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和粒度等替代性指标以及和陆地、深海气候记录的对比,重建了纳帕海57kaBP以来的湖面变化和主要气候演化阶段。57~32kaBP主要为低湖面和频繁的湖面波动,与气候的暖偏干/凉偏湿交替有关。32~15kaBP湖面大幅度上升,出现相对高湖面,气温下降,有效湿度增加。全新世湖盆的萎缩与持续的暖偏干气候有关。这种冷湿-暖干气候与滇西北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大气环流的独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湖泊记录 湖面波动 环境-气候变化 中甸纳帕海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