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青海湖地区小油菜生育期变化及其气候驱动因子 被引量:4
1
作者 严应存 何生录 +1 位作者 高贵生 赵梦凡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86-92,共7页
为了切实掌握环青海湖地区小油菜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利用1980—2019年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农业气象试验站小油菜物候期及平行气候因子相关数据,通过气候倾向率、相关系数、突变检验及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 为了切实掌握环青海湖地区小油菜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利用1980—2019年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农业气象试验站小油菜物候期及平行气候因子相关数据,通过气候倾向率、相关系数、突变检验及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以来,门源小油菜出苗—成熟需要80-98 d,播种—成熟需要89-116 d,年际间相差18 和27 d;影响小油菜生育期长短的气候驱动因子是积温和平均气温,主要影响的生育期为播种—出苗(延长P<0.01)、出苗—五真叶(缩短P<0.01)、五真叶—开花期(延长P<0.01)、出苗—成熟期(缩短P<0.1);积温每升高1℃,播种—出苗、五真叶—开花历时分别延长0.08、0.07 d;积温每升高1℃,出苗—五真叶历时延长0.10 d;开花期后油菜生育期对光温条件的依赖明显变小,主要受前期热量条件的滞后影响;五真叶—开花期间的平均气温升高1℃,出苗—成熟历时缩短2.69 d;影响播种—出苗、五真叶—开花历时的积温和五真叶—开花历时的平均气温自1980年以来呈极显著升高,影响出苗—五真叶历时的积温呈极显著降低;小油菜生育期突变与热量因子呈持续升高(降低)变化起始年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小油菜 生育期 气候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9年阿拉尔垦区棉纤维品质变化的关键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雨思 吴凡 +2 位作者 陈国栋 程珍 牛建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9-115,共7页
根据南疆阿拉尔垦区2011─2019年棉纤维品质指标数据和同期逐日地面气象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纤维品质变化的关键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在2011─2019年期间,受气候影响的优质棉纤维马克隆比例和整齐度指数比例... 根据南疆阿拉尔垦区2011─2019年棉纤维品质指标数据和同期逐日地面气象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纤维品质变化的关键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在2011─2019年期间,受气候影响的优质棉纤维马克隆比例和整齐度指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受气候影响的优质棉纤维长度比例和断裂比强度比例均呈减少趋势;2011─2019年,棉花全生育期的最高气温呈显著减小趋势,减幅为0.0559℃/a,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2011─2019年,棉纤维品质的变化与各生育历期的关系均不明显,优质棉纤维马克隆比例增加、纤维长度比例减小、断裂比强度比例减小、纤维整齐度指数比例增加的关键气候驱动因子分别为7月积温的增加、出苗─现蕾期日照时数的增加+8月平均气温的增加、8月气温日较差的减小+9月降水量的增加、播种─出苗期相对湿度的减小+7月降水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尔垦区 棉花 纤维品质 气候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薛宇轩 卢宏玮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44-48,共5页
利用青藏高原2001—2015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数据集、地表温度数据集和317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数据,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降水量及地温的相关性,讨论了3种气候因子的联合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呈由东向... 利用青藏高原2001—2015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数据集、地表温度数据集和317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数据,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降水量及地温的相关性,讨论了3种气候因子的联合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呈由东向西、自南向北的递减状态,且总体上呈波动增长趋势;青藏高原植被覆盖与降水量、气温及地温均呈正相关,与气温相关性最强;青藏高原植被增长的首要驱动因子是热量,且降水量与热量对植被生长的驱动作用呈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气候驱动因子 气温 地温 降水量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21年内蒙古极端气温、降水变化及驱动力响应
4
作者 徐帆 马龙 +1 位作者 黄星 陈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35,共11页
[目的]内蒙古极端气温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频繁发生,研究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以及极端气候事件与驱动因子的响应关系,为应对内蒙古气候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内蒙古104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观测数据,选取了25... [目的]内蒙古极端气温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频繁发生,研究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以及极端气候事件与驱动因子的响应关系,为应对内蒙古气候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内蒙古104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观测数据,选取了25个极端气候指数,利用线性回归、M-K趋势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Mantel test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总体呈现显著的变暖趋势,1960—2021年极端高温指数TX90p、TN90p、TR、TXx、TNx和WSDI分别以0.140 d/a、0.211 d/a、0.374 d/a、0.137℃/a、0.024℃/a、0.10 d/a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低温指数TX10p、TN10p、FD、ID和CSDI则分别以-0.10,-0.23,-0.37,-0.22,0.10 d/a的速率显著减少。极端高温从西向东逐渐减少,极端低温则相反。1960—2021年极端降水呈增加趋势,PRCPTOT、R95P、R99P、SDII、R10,R20,R25分别以0.331 mm/a、0.087 mm/a、0.022 mm/a、0.002 mm/d/a、0.014 mm/a、0.005 mm/a和0.003 mm/a的速率显著增加。CWD和CDD分别以-0.001 d/a和-0.203 d/a的速率呈减少趋势。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极端降水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呈现“东快西慢”的特征。1960—2021年内蒙古整体呈现气候暖湿化现象,干旱期明显缩短。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和全球海陆平均温度(GMLOT)对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贡献率较大,均达到p<0.001的显著水平。[结论] 1960—2021年内蒙古整体呈现气候暖湿化现象,极端高温指数和极端降水指数显著增加,且极端高温从西向东逐渐减少,极端降水从西向东逐渐增加,极端低温指数显著减少,干旱期明显缩短,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和全球海陆平均温度(GMLOT)对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极端气候指数 时空特征 气候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不同季节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瞬时与滞后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艳召 王泽根 +1 位作者 王继燕 李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0,76,F0003,共10页
为揭示中国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该文基于中国2000-2018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及融合地面观测的气候数据,利用偏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近20年中国不同季节植被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瞬时与滞后响... 为揭示中国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该文基于中国2000-2018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及融合地面观测的气候数据,利用偏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近20年中国不同季节植被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瞬时与滞后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长呈显著的“变绿”趋势,春季NDVI增幅最大;2)温度是促进春季植被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降水对半干旱地区夏季植被的生长具有主导作用;3)考虑气候变化的滞后效应能显著提高对不同季节(尤其秋季)植被变化的解释能力;4)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年际变率和年代际变率的贡献不尽相同。该文对预测未来中国植被的生长动态及其生态效益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NDVI 季节不对称性 气候驱动因子 气候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