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NCEP/NCAR近5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在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可信度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3
1
作者 徐影 丁一汇 赵宗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7-347,共11页
对美国全球再分析资料在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当中的可信度 ,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检验 ,结果表明 :NCEP资料在对气候变化长期趋势变化的研究中 ,不确定性较大 ,通过对温度和气压的比较分析 ,可看出 ,NCEP资料在我国东部和低纬的可信度比我国... 对美国全球再分析资料在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当中的可信度 ,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检验 ,结果表明 :NCEP资料在对气候变化长期趋势变化的研究中 ,不确定性较大 ,通过对温度和气压的比较分析 ,可看出 ,NCEP资料在我国东部和低纬的可信度比我国西部和高纬的高 ;温度的可靠性比气压好 ;1 979年以后的NCEP资料的可信度高于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资料 气候变化 可信度 美国 中国 全球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气压气候变率:测站资料与再分析资料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庆九 管兆勇 蔡佳熙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1-503,共13页
应用中国194站地表气压(OP)、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地表气压(NP)和海平面气压(NS)及ERA-40再分析月平均海平面气压(ES)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夏季气压的气候变率,特别是再分析资料集中地表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的再现能力。分析发现:1)3种资... 应用中国194站地表气压(OP)、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地表气压(NP)和海平面气压(NS)及ERA-40再分析月平均海平面气压(ES)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夏季气压的气候变率,特别是再分析资料集中地表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的再现能力。分析发现:1)3种资料均显示我国东部气压升高,NP(NS)中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显著,ES的变化量与OP相当,NP(NS)远高于其他两种资料;1965年以前NP、NS与OP、ES差异较大,NP(NS)显著偏低。2)OP和ES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具有较为相似的3~4年的周期变化,而NP周期特征与OP、ES有显著差异,存在虚假的14年左右的周期特征;3)3种气压资料为一致的线性增高趋势,NP线性变化趋势最大,OP最小,北方大于南方,但再分析资料在对气压变化长期趋势的研究中,不确定性较大;4)OP显示气压变化不大,而ES、NP(NS)反映气压变化较大,以我国北方变化最为明显,从北向南逐渐降低,中心均在内蒙古中部一带。NP对我国北方地区气压变化估计偏高,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和山东半岛气压变化的反映略有不足;5)再分析资料可以再现我国气压年际变化特征,对我国气压的再现能力在东部优于西部,低纬度地区优于高纬度地区,并且ES的再现能力要优于N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资料 NCEP/NCAR资料 ERA-40分析资料 气压 气候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NCEP和ECMWF地面气温及降水再分析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67
3
作者 李川 张廷军 陈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7-103,共7页
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气候变化, 利用我国高原地区的地面测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ECMWF(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再分析值地面气温及降水量资料, 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分析发现, 40 年来... 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气候变化, 利用我国高原地区的地面测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ECMWF(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再分析值地面气温及降水量资料, 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分析发现, 40 年来所选地面代表测站气温变暖现象较明显(南部的帕里除外), 特别是青藏高原北部的茫崖气温增暖非常显著, 而 40 年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没有显示明显的气温变暖, 没有大的地域差别, 而再分析气温资料在华北平原地区却能显示出较明显的气温变暖, 再分析气温资料尤其是NCEP地面气温资料在青藏高原上明显偏低。ECMWF再分析地面降水资料的年际变化显示, 近40年来, 青藏高原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干或变湿趋势, 但近十几年属于有资料以来较湿的时段。地面测站年降水观测值不像气温观测值那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和ECMWF分析资料 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44
4
作者 魏丽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8-494,共7页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8个常规气象站的温度和降水观测资料与NCEP NCAR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详细地考查了再分析资料用于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变化研究的可行性。统计对比分析表明:再分析资料可较好地反映地面气温及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可基本反映...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8个常规气象站的温度和降水观测资料与NCEP NCAR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详细地考查了再分析资料用于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变化研究的可行性。统计对比分析表明:再分析资料可较好地反映地面气温及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可基本反映其年际变率和年际间的差异。然而,再分析的气温值系统性低于实际观测值,降水量则系统性偏大;再分析资料得出的近40年气温长期变化趋势误差较大,降水的长期趋势特别是年降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体而言,再分析的气温好于降水,青藏铁路沿线主体好于两端,再分析资料可用于青藏铁路沿线主体段年到年际尺度的短期气候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NCAR分析资料 青藏铁路沿线 气候变化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中国北方地区年代际气候变化 被引量:87
5
作者 黄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利用中国东部的探空站资料以及ERA40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详细地比较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内蒙古以及华北地区)的高低层位势高度以及温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低层无论是位... 利用中国东部的探空站资料以及ERA40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详细地比较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内蒙古以及华北地区)的高低层位势高度以及温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低层无论是位势高度或温度都描述不好,存在着很明显的虚假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实际探空资料相比,相对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ERA-40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地区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或温度的描述明显好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因此,研究东亚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应用ERA-40再分析资料要好一些。高层的结果要比低层好。在70年代以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于内蒙古和华北对流层上层的位势高度和温度的描述要好于ERA-40再分析资料,更接近于实际探空值,这说明这两份再分析资料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NCAR分析资料 ERA-40分析资料 探空资料 年代际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6
作者 畅广辉 单瑞卿 +5 位作者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78,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知。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气象数据反演的低风力事件评估方法,从低出力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年内、年际、极值等分布特征。方法首先结合1979—2023年再分析气象数据反演历史小时尺度区域风电出力序列,接着采用滑动平均检测法识别低出力事件,分析其年内、年际统计分布特性和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低出力事件“多年一遇”重现期水平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低出力事件 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分析气象数据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再分析资料中潜在可预报性的特征及其差异
7
作者 吴玲玲 张建伟 +1 位作者 邓伟涛 王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9-516,共8页
利用1957年9月—2002年8月ECMWF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别讨论了冬季和夏季SLP(sea level pressure,海平面气压)、500hPa高度、200hPa纬向风和850hPa经向风年际变率的潜在可预报性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地区的潜在可预报性较高,... 利用1957年9月—2002年8月ECMWF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别讨论了冬季和夏季SLP(sea level pressure,海平面气压)、500hPa高度、200hPa纬向风和850hPa经向风年际变率的潜在可预报性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地区的潜在可预报性较高,尤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而中高纬地区的潜在可预报性则较低。比较两套资料潜在可预报性的异同后发现:南半球的差异均明显大于北半球,特别是南极地区;低层变量的差异均大于中高层变量;东亚大陆在冬、夏季均具有一定的潜在可预报性;冬季各变量均表现出东亚冬季风具有较高的年际变率潜在可预报性,且两套资料的差异较小;500hPa位势高度表现的东亚夏季风潜在可预报性在两套资料中较一致,而低层变量(SLP和850hPa经向风)表现的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潜在可预报性在两套资料中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资料 潜在可预报 东亚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20CR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及中国东部地区的评估
8
作者 刘辉 范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9-483,共15页
本文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新发布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20CR)对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及中国东部气温降水的刻画能力。结果表明:20CR再分析资料对欧亚地区四季环流气候平均态刻画能力与NCEP2资料的相比,均呈现北部... 本文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新发布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20CR)对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及中国东部气温降水的刻画能力。结果表明:20CR再分析资料对欧亚地区四季环流气候平均态刻画能力与NCEP2资料的相比,均呈现北部中高纬度系统性偏高,南部中低纬度系统性偏低的特点,导致描绘的东亚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这可能与20CR资料在极地海岸地区海冰资料处理时产生的差错有关。与中国东部的站点资料对比则显示20CR对我国东部气温的刻画偏低,而对降水的刻画偏高,站点相关性气温好于降水,东南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平均场和空间相关场结合来看,秋季气温和降水20CR与站点观测资料吻合最好。20CR资料较好地刻画近百年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候指数(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北太平洋涛动、东亚冬季风、阿留申低压等)的年际变率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很好地刻画了阿留申低压1970年代末的年代际增强,西伯利亚高压1970年代末的下降和1990年后的上升趋势及北太平洋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和北极涛动指数1970年代末期由负位相到正位相的年代际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分析资料 欧亚气候平均态 气候变率 年代际变化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中国极端气温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路 Karsten Schulz +1 位作者 陈兴伟 林广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8,106,共5页
采用中国陆域1989年-2009年3小时0.71°格点的ERA-Interim地表2m气温预报数据,运用累积分布函数与分位数对研究区的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为极端低温的集聚区,极端低温逐步沿西北-东南方... 采用中国陆域1989年-2009年3小时0.71°格点的ERA-Interim地表2m气温预报数据,运用累积分布函数与分位数对研究区的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为极端低温的集聚区,极端低温逐步沿西北-东南方向递增;青藏高原为全国极端高温中的唯一冷中心,西北盆地为最热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空间分布规律,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可信度。结合分位数方法定量分析了极端气温的持续时间,为极端气候事件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气温 分析资料 累积分布函数 分位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CAR再分析温度资料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可行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兆芹 姚益平 姚克敏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0-427,共8页
为探讨NCEP/NCAR再分析温度网格资料在农业气象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北京、南京、广州、昆明、郑州和三亚6个气象台站的实测地面气象资料为依据,证明了NCEP/NCAR再分析温度网格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用Cressman插值、双线性二次插值、抛... 为探讨NCEP/NCAR再分析温度网格资料在农业气象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北京、南京、广州、昆明、郑州和三亚6个气象台站的实测地面气象资料为依据,证明了NCEP/NCAR再分析温度网格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用Cressman插值、双线性二次插值、抛物线二次插值以及先抛物线插值后线性插值等4种插值方法,用NCEP/NCAR再分析温度网格资料对上述6站的地面日平均气温进行了插值计算,并对不同插值方法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站点纬度较高时(30°N以北),应用双线性二次内插法插值效果较好,精度略低;站点纬度较低时(30°N以南),应用Cressman插值法插值效果好,精度也高。这可能是较高纬度缺测资料较多造成的。利用NCEP/NCAR再分析网格温度插值资料分析两系法杂交水稻在泰国的制种气候适应性证明该资料在农业气象研究中是可以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NCAR分析温度网格资料 插值法 杂交稻制种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2卫星近海面风场资料融合及在海上天气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苗春生 高雅 王坚红 《海洋预报》 2015年第4期12-22,共11页
运用LAPS数据融合分析系统,探讨将HY-2卫星海面风场(SSW)资料进行融合处理,提供规范化的区域再分析资料。经过多步资料预处理后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并分析验证融合效果,获得HY-2卫星融合数据。结果表明,HY-2卫星的SSW数据的LAPS融合,需... 运用LAPS数据融合分析系统,探讨将HY-2卫星海面风场(SSW)资料进行融合处理,提供规范化的区域再分析资料。经过多步资料预处理后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并分析验证融合效果,获得HY-2卫星融合数据。结果表明,HY-2卫星的SSW数据的LAPS融合,需采用LAPS地面分析模块,才能有效地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对HY-2卫星海面风场反演数据经过异常值剔除、卫星扫描网格处理、卫星数据平滑滤波等几项预处理,可以修订卫星数据固有偏差和滤除卫星精细化扫描携带的噪音,更恰当地显示卫星对近海面风场的精细化描述。交叉验证显示,预处理后的资料能有效保留原始资料中的重要的精细化数据信息。卫星SSW数据的区域LAPS融合产品改善了卫星扫描区的空间覆盖率在时空上的多变性,提供了可进行物理量诊断计算的经纬度网格区域场,满足了专业分析和研究对资料的要求。融合后的卫星SSW数据场在用于对海上台风、海上副高、近海面辐合中心等系统的分析和诊断中,对各系统中的中尺度结构时空特征给出了更为具体和定量化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2卫星 近海面风场SSW 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 资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再分析资料在大气环境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宪林 国世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5,共5页
为了给大气环境预测中使用非常规气象资料提供参考依据,基于美国法规空气质量(AERMOD)模式,以2011年哈尔滨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构建标准情景和NCEP气象情景,分析NCEP气象情景与标准情景大气污染物预测... 为了给大气环境预测中使用非常规气象资料提供参考依据,基于美国法规空气质量(AERMOD)模式,以2011年哈尔滨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构建标准情景和NCEP气象情景,分析NCEP气象情景与标准情景大气污染物预测质量浓度的符合度指数和相对误差.结果表明:NCEP再分析高空资料、云量资料用于大气环境预测与标准情景相比误差小,可以替代同类常规观测数据;而NCEP再分析资料替代地面自动站资料进行大气环境预测误差偏大,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分析资料 美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式 环境预测 气象情景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分析资料的我国龙卷发生环境和通用龙卷指标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霁吟 陈宝君 +1 位作者 宋金杰 王元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4~2009年《中国气象灾害年鉴》(许小峰,2005-2012)上记录的龙卷按区域进行整合分析,确定在中国适合龙卷发生的大气环境条件。结合国内外已有参数,用临近探空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中国的龙卷潜势预...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4~2009年《中国气象灾害年鉴》(许小峰,2005-2012)上记录的龙卷按区域进行整合分析,确定在中国适合龙卷发生的大气环境条件。结合国内外已有参数,用临近探空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中国的龙卷潜势预报通用指标。研究表明:我国龙卷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发生发展需要有利的高低空形势场配置,并且不稳定能量的累积、水汽的输送都至关重要;从环境场来看,首要条件是有合适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大的深层(0~6 km)风切变,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大的低层(0~1 km)风切变也是重要因素;建立了基于NCEP资料的龙卷潜势预报通用指标,并利用2010~2011年的龙卷事件对该指标进行了预测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潜势预报 通用龙卷指标 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大气ISO在几种再分析资料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莉 李清泉 刘芸芸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4-322,共9页
利用NCEP/NCAR,NCEP/DOE和ERA40 3套再分析资料的逐日200 hPa纬向风数据,选取1961-1990年、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3种不同气候态,对比分析了3种气候态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在不同再分析资料中的异同。研究... 利用NCEP/NCAR,NCEP/DOE和ERA40 3套再分析资料的逐日200 hPa纬向风数据,选取1961-1990年、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3种不同气候态,对比分析了3种气候态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在不同再分析资料中的异同。研究表明:1981—2010年气候态下,热带大气ISO冬春强、夏秋弱的年循环特征更加明显,东传短波能量增强,起始北传时间偏晚。NCEP/NCAR与NCEP/DOE资料所表征的热带大气ISO在空间分布、强度和能量传播方面的一致性较好。NCEP/NCAR资料反映的热带大气ISO强度在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较ERA40资料偏弱,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较ERA40资料偏强;ERA40资料反映的热带大气ISO强度在12月一次年3月中旬较NCEP/NCAR资料偏强,而在3月中旬—11月偏弱;ERA40资料反映的热带大气ISO振荡位相较NCEP/NCAR资料超前10 d左右;NCEP/NCAR资料反映的东传谱能量弱于ERA40资料,西传能量强于ERA40资料;7月中旬,NCEP/NCAR资料反映的东亚地区大气ISO经向北传较ERA40资料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气ISO 气候 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近百年中国极端冷事件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冰杰 孙颖 +1 位作者 胡婷 董思言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3-417,共15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发生明显变化。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近百年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对比观测资料和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13个极端冷事件指数,对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同...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发生明显变化。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近百年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对比观测资料和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13个极端冷事件指数,对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同全球变暖一致,20世纪早期以来,中国极端冷事件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均呈减小趋势,基于过冷系数定义的寒流次数、持续日数均呈现减少趋势,采暖度日数减小,反映我国供暖能源需求呈减少趋势。1951年以后极端冷事件的特征的变化更为显著,一些指数的变化明显超过百年尺度的变化,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冷事件迅速减弱、减少。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可用来研究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但在资料匮乏的地区不确定性很大,需要谨慎考虑资料分布范围和资料质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百年气候变化 极端冷事件 极端气候指数 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
16
作者 姚欢欢 党亚民 +3 位作者 杨强 闫明豪 陈洪凯 李惠玲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特征,进行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选取中国中东部地区2016—2021年部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数据,提出将全球气压和温度(GPT(GPT3_1、GPT3_5)...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特征,进行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选取中国中东部地区2016—2021年部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数据,提出将全球气压和温度(GPT(GPT3_1、GPT3_5))模型、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模型3种大气模型分别与GNSS解算的对流层总延迟(ZTD)数据融合获取的PWV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GNSS PWV最优大气模型;然后提出利用奇异谱分析(SSA)法分解重构出GNSS PWV时间序列,从而基于GNSS PWV分析不同季风气候类型特征。结果表明,中国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条件下ERA5模型精度较优,选择ERA5模型为最优大气模型,重构后的GNSS PWV变化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出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的特征;因此GNSS PWV可应用于气候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大气可降水量(PWV) 全球气压和温度(GPT)模型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分析数据集(ERA5) 奇异谱分析(SSA)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空资料评估再分析资料中的QBO特征
17
作者 罗福海 雒佳丽 +3 位作者 杨振 田红瑛 袁雷烨 王丽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0-954,共15页
使用柏林自由大学发布的1980—2020年近赤道站点探空月平均纬向风资料,首先评估ERA5赤道地区平流层中低层纬向风,然后结合ERA5、NCEP1、NCEP2、CFSR、JRA55和MERRA2等六套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 使用柏林自由大学发布的1980—2020年近赤道站点探空月平均纬向风资料,首先评估ERA5赤道地区平流层中低层纬向风,然后结合ERA5、NCEP1、NCEP2、CFSR、JRA55和MERRA2等六套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位相转换时间、周期和振幅的年际变化以及QBO周期和振幅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ERA5的赤道平流层中低层纬向风存在明显的QBO信号,且ERA5的各层纬向风与探空资料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7,除10 hPa外,均方根误差(RMSE)都小于3;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QBO位相转换时间的差异主要为超前或滞后1个月,总体上,ERA5和MERRA2与探空资料最接近;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QBO周期以及东、西风位相持续时间都很接近,相关系数高达0.97以上,RMSE几乎都小于1,且几乎都无显著长期变化趋势,但都表现出随时间越来越不稳定的特征,其中ERA5和MERRA2同样与探空资料更接近;探空资料的QBO振幅在10 hPa和50 hPa显著减弱,30 hPa和70 hPa显著增强,但在20 hPa变化趋势不明显,ERA5的QBO振幅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与探空资料最接近,其次是JRA55和MERR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BO 年际变化 气候趋势 分析资料 探空资料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分析和预报影响的个例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建平 王宗皓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4-82,共9页
本文用GTS线路的NOAA气象卫星探测并推算到的大气厚度资料,对我国现行的北半球业务数值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进行了卫星探测资料对其影响的个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同时发现,卫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分析的影响与地区... 本文用GTS线路的NOAA气象卫星探测并推算到的大气厚度资料,对我国现行的北半球业务数值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进行了卫星探测资料对其影响的个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同时发现,卫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分析的影响与地区及天气系统有关,在常规资料缺乏的地区及强天气系统附近有较大的影响;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则与天气系统的演变有关,在发展的系统中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分析 卫星探测资料 气象卫星探测 数值天气预报 卫星资料 常规资料 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系统 副热带急流 四维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极多特森—盖茨海槽绕极深层水夏季气候态分布
19
作者 张艺杰 何海伦 +3 位作者 赵亮 姚洁 李学琪 于璐莎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西南极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DeepWater,CDW)是源于南极绕极流的暖水团,也被认为是多特森—盖茨海槽的热源,但对其气候态分布特征了解甚少。本文基于观测分析数据(EN4)、EstimatingtheCirculation&Climate of theOcean(ECCO)和Cope... 西南极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DeepWater,CDW)是源于南极绕极流的暖水团,也被认为是多特森—盖茨海槽的热源,但对其气候态分布特征了解甚少。本文基于观测分析数据(EN4)、EstimatingtheCirculation&Climate of theOcean(ECCO)和Copernicus Global (1/12)°Oceanic and Sea Ice(GLORYS12)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多特森—盖茨海槽CDW水团夏季(1月)的气候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CDW上边界深度沿西阿蒙森海海盆纬向断面呈现一定的纬向变化, CDW温度和盐度分别达到1℃和34.7;CDW上边界深度沿多特森—盖茨海槽断面具有一定的变化,相应的CDW温度和盐度分别高于0℃和34.6;对于跨多特森—盖茨海槽断面, CDW温度和盐度存在东西向差异,海槽东侧CDW温度和盐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极深层水 多特森—盖茨海槽 气候态分布 海洋分析/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CAR再分析资料月平均数据集信息(三)
20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2-574,共3页
关键词 地面月平均资料 NCEP/NCAR分析月平均数据 通量资料 区域范围 变量 气候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