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城市韧性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探索 被引量:22
1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4,共7页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关键技术框架,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碳汇网络技术、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技术、基于步行友好的街区尺度控制技术和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分布技术,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城市气候监测技术、模拟技术、调控技术和城市热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等,以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气候适应性规划 减缓 适应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温风险评估与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以亚热带高密度城市深圳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颖生 王墨 +1 位作者 李建军 夏大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19,共7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地表材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高温风险上升。如何科学评估高温风险,制定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对人居环境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即"LCZ&qu...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地表材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高温风险上升。如何科学评估高温风险,制定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对人居环境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即"LCZ")框架,以亚热带高密度城市深圳为研究区域,对规划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互联网新兴数据进行整合和量化分析,建立全市范围的LCZ分类地图、LCZ城市形态指标数据集、人群聚集度数据集及地图兴趣点数据集;以LCZ数据集为信息基础,量化高温风险的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得出高温风险分析地图,并根据分析地图识别高风险城市区域,在城市尺度与局地尺度探讨高温问题的应对策略,为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区 亚热带高密度城市 高温风险 气候适应性规划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热风险评估及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以重庆内环核心区为例
3
作者 李旭 祝鑫晖 +1 位作者 施乾雨 陆海天 《规划师》 2025年第7期35-44,共10页
针对高密度山地城市建筑密集、功能多样的复杂环境,结合用地功能构建局地气候亚型分类体系,同时构建“危险性—暴露度—敏感性—适应性”的复合指标评估热风险,并分析不同局地气候区亚型的热风险特征与热风险贡献程度。结果表明,重庆内... 针对高密度山地城市建筑密集、功能多样的复杂环境,结合用地功能构建局地气候亚型分类体系,同时构建“危险性—暴露度—敏感性—适应性”的复合指标评估热风险,并分析不同局地气候区亚型的热风险特征与热风险贡献程度。结果表明,重庆内环高热风险区主要分为紧凑中高层商业商务及居住街区、开敞型商业商务街区、大型低层商业商务街区、非常开敞的低层综合服务街区、大型低层工业与物流仓储街区。基于此,提出构建热风险识别、查询与管控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制定应对热风险的山地城市气候适应性空间规划策略,设置城市更新应对热风险的菜单式工具包。分析显示,叠加功能的局地气候区亚型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热风险区域及背后的影响因素,据此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城市热风险缓解策略,可为类似城市应对热风险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区亚型 用地功能 热风险评估 气候适应性规划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屋顶绿化系统规划研究 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靓 黄瑞 《风景园林》 201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城市屋顶绿地应是以本地地域气候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气候为评价标准的屋顶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规划布局上疏导城市通风;并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以成都为例,从改善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 城市屋顶绿地应是以本地地域气候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气候为评价标准的屋顶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规划布局上疏导城市通风;并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以成都为例,从改善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尺度的屋顶绿化系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屋顶绿化系统 气候适应性规划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自适应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欧阳丽 戴慎志 +1 位作者 包存宽 王晓明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58-62,共5页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考量,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应全面渗透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规划要素,尤其是土地使用规划和各专业系统规划中,而不应仅仅提出一些传统、孤立的应对措施。气候变...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考量,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应全面渗透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规划要素,尤其是土地使用规划和各专业系统规划中,而不应仅仅提出一些传统、孤立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会导致潜在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用地范围大幅增加,加强论证气候变化对用地适宜性的影响,适度扩大禁建区和限建区的范围,是有效预防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前提。各专业系统规划技术规范需加紧修订,突破传统思维,不能完全孤立地考虑单一的规划目标,进行气候适应性调整,并要积极预防不适应气候变化的已建人工构筑物成为事故灾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气候适应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适应气候变化与保护气候的城市规划发展实践 被引量:7
6
作者 魏薇 秦洛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当前世界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对减弱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气候具有决定意义。德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从构建气候变化区域模型入手,探讨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发展策略,开展了气候适应性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实践,如减...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当前世界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对减弱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气候具有决定意义。德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从构建气候变化区域模型入手,探讨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发展策略,开展了气候适应性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实践,如减少交通出行,鼓励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倡导节约用地的居住区结构及有利于气候保护的功能布局和建设用地选址,为我国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性规划 区域规划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