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烧和氮添加对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主要灌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万师斌 钟萍 +1 位作者 张旺 王光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火烧和氮沉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开展林下植物光合作用与火烧和氮添加的关系研究,揭示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主要灌木光合特性对环境扰动产生的响应,可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原位培养... 火烧和氮沉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开展林下植物光合作用与火烧和氮添加的关系研究,揭示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主要灌木光合特性对环境扰动产生的响应,可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原位培养法在火后5年的火烧迹地开展火烧和氮添加实验,以我国气候过渡区针阔混交林主要灌木黄荆(Vitex negundo L.)、山胡椒(Lindera glauca(Sieb.et Zucc.)Bl.)、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下植物在火干扰和氮添加后光合特性的变化和光环境适应能力。主要结果如下:(1)火烧、火烧和氮添加交互处理显著提高林下层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土壤温度;(2)火烧显著增加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提高黄荆、山胡椒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黄荆和华山矾的水分利用效率;(3)氮添加对三种灌木的光合特性指标无明显影响,火烧和氮添加交互处理显著增加黄荆、山胡椒和华山矾的光合作用速率,但对其它光合指标协同作用不明显。研究表明,火烧对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的3种优势灌木的光合特性影响显著,黄荆和华山矾比山胡椒更适应火烧后的干旱环境;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在气候过渡区进行森林经营管理应考虑林下植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氮添加 气候过渡区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区近50年来降水和温度概率分布特征变化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耀存 张录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1-566,共6页
文章从中国160个站的观测资料中选取位于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区内9个测站的冬、夏季降水和温度资料,分析该地区近50年来冬夏季降水和温度的年际变化及其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区的冬夏季降水和温度有明显的年代际变... 文章从中国160个站的观测资料中选取位于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区内9个测站的冬、夏季降水和温度资料,分析该地区近50年来冬夏季降水和温度的年际变化及其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区的冬夏季降水和温度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不同的年代际变化阶段,降水和温度的总体概率分布特征差异较大,这种概率分布形式的差异与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具有密切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处于平均值减小的总体分布中,温度则处于平均值增加的总体分布中,因此该地区冬季发生暖冬和少雨(雪)的机会增大,夏季出现严重干旱和高温的可能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布特征 降水和气温 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温带过渡区秦岭落叶阔叶林幼苗组成及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念军 朱文婷 +2 位作者 李涛 谢峰淋 党海山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343,共10页
以秦岭落叶阔叶林25 hm^(2)固定样地的木本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9年对幼苗种类、数量、萌发和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幼苗的物种组成、数量及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年间调查到的幼苗分属24科42属,共69个物种,累计记录11... 以秦岭落叶阔叶林25 hm^(2)固定样地的木本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9年对幼苗种类、数量、萌发和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幼苗的物种组成、数量及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年间调查到的幼苗分属24科42属,共69个物种,累计记录11408株;样地中的树种组成和优势树种组成基本不变,但整体物种数有减少趋势;幼苗数量在年际间和不同物种间有较大差异,17个物种幼苗数量较多,大于100株,其总和占幼苗总量的56.28%,产生新增幼苗的物种有53个,累计增加6280株;死亡幼苗6929株,其中4469株为新生幼苗,占新增幼苗总数的74.14%,新苗的死亡数远远大于旧苗死亡数;幼苗新增和死亡的高峰期大致吻合,出现在每年的5-7月。整体看来,秦岭大样地的幼苗数量处于平稳波动状态,物种更新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过渡区 森林更新 幼苗组成 年际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响应
4
作者 黄晓霞 王李乐 +1 位作者 莫旭昱 江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926,共8页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利用关帝山海拔2000~2200 m的青扦树轮样芯,构建了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树轮宽度指数与月均温、月降水量、多元ENSO指数(multivariate ENSO index,MEI)的相关关系,使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cross-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XWT)得到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MEI的共同功率谱周期,比较青扦宽轮和窄轮对ENSO事件响应的差异,并运用时序叠加分析(superimposed epoch analysis,SEA)探究典型ENSO事件后青扦径向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前一年生长季前期(p3-p5)和当年生长季(c7,c9)高温的限制,前两年生长季开始时期(pp5)和结束时期(pp9)的降水则有利于青扦生长;(2)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前一年5月到当年3月(p5-c3)的MEI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者有2~5.5年的共同功率谱周期;(3)关帝山青扦的宽轮主要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窄轮主要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及后3年,青扦径向生长速度显著减慢(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ENSO指数(MEI) 宽轮与窄轮 交叉小波变换分析 气候过渡区 青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亚热带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数据集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文婷 葛结林 +6 位作者 熊高明 赵常明 申国珍 樊大勇 张谧 刘家琰 谢宗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54-58,J0066-J0071,共5页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自然过渡类型,是对气候波动较为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通过调查野外固定样地,本数据集收集了2001年我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固定监测样地胸径4 cm以上树种的组成信息,主要包括35科58属8...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自然过渡类型,是对气候波动较为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通过调查野外固定样地,本数据集收集了2001年我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固定监测样地胸径4 cm以上树种的组成信息,主要包括35科58属81种乔木物种的学名、平均胸径、多度、重要值、叶习性、耐阴性、演替状态等信息。用户可以按照物种名称、叶习性和演替特征进行数据检索。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方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为理解未来全球变化条件下该类型森林的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提升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科学研究,对推动我国植被生态学的长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过渡区 叶习性 群落结构 样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海拔梯度变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小刚 王文平 +2 位作者 李斌 梁跃龙 刘以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9-1547,共9页
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敏感,探讨气候过渡区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海拔格局,是推演区域土壤碳库时空动态的关键内容。在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气候过渡区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的海拔分布格局... 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敏感,探讨气候过渡区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海拔格局,是推演区域土壤碳库时空动态的关键内容。在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气候过渡区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的海拔分布格局,沿海拔采集20个土壤剖面,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密度的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类型和深度均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影响,山地草甸土有机碳含量更高,达39.72±19.14 g·kg–1,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0~40 cm,深度分布表现出“表聚现象”;(2)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海拔的响应方式不一,上层土壤对海拔梯度变化响应更敏感,上层0~40 cm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下层4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土壤碳密度为10.64±0.72 kg·m^(–2),但不同海拔的土壤碳密度无显著差异。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产生影响,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变小;而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密度格局无显著影响,并依此估算九连山自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426±0.096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类型 海拔梯度 气候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