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丽艳 李广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3-161,共9页
古气候变化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提取替代性指标可以恢复其演化过程,这种气候变化的过程和驱动机制的研究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基础。不同气候载体的替代性指标不同,基于不同指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按气候信息载体的类型、指标... 古气候变化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提取替代性指标可以恢复其演化过程,这种气候变化的过程和驱动机制的研究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基础。不同气候载体的替代性指标不同,基于不同指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按气候信息载体的类型、指标适用范围、实验测定的可行性、气候解释的惟一性以及目前研究的完善程度,将气候载体的替代性指标划分为3个等级;此外,对两极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暖池区、季风区等气候敏感区的气候载体的选择提出建议,并在替代性指标划分基础上,从单一气候要素解释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气候信息载体的替代性指标体系;分级替代性指标及气候载体替代性指标体系可以为今后古气候研究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选取气候信息载体的典型性指标进行对比,总结了载体记录气候变化信息的灵敏度、载体响应气候变化的分辨率以及影响载体记录气候信息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沉积记录 气候载体 替代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更新世喀斯特洞穴堆积物矿物与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胜敏 李国山 +3 位作者 洪汉烈 郝秀东 欧阳褚红 宋之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98-2206,共9页
通过对广西感仙洞洞穴堆积物粘土矿物和元素丰度的分析,探讨了其垂向变化的古气候环境意义。结果表明,根据粘土矿物组成变化大致可将洞穴堆积物划分为以较高含量蛭石为特征的无分层的上部层段、以高岭石含量较高为特征且有较明显分层的... 通过对广西感仙洞洞穴堆积物粘土矿物和元素丰度的分析,探讨了其垂向变化的古气候环境意义。结果表明,根据粘土矿物组成变化大致可将洞穴堆积物划分为以较高含量蛭石为特征的无分层的上部层段、以高岭石含量较高为特征且有较明显分层的下部层段以及底部砾石段。堆积物元素丰度存在剖面变化,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洞穴堆积物(除砾石层外)物源基本一致。堆积物化学蚀变指数垂向变化不大,平均值为95.56,显示物源区风化强烈。总体来看该洞穴堆积物代表了古老基地形成的风化壳经侵蚀并在洞穴中再堆积的产物,这些堆积物主要形成于3个时间段,即700 ka底部砾石沉积阶段、700—500 ka间多期次堆积阶段和500—150 ka间快速堆积阶段。最后,粘土矿物与元素含量垂向变化不同步应与物源区剥蚀再堆积及洞穴风化淋滤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堆积物 粘土矿物与元素分析 剖面变化 气候载体 中国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