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型对气候设计策略的回应与补充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涛
张宇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5期153-157,共5页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步伐的驱动,一些不当思潮与建设的侵袭,传统民居被大量模仿现代城市建筑的新建民居取代,简单实现了功能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却成为生态脆弱、品质较差、文化缺失的代表,民居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为了科学有效...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步伐的驱动,一些不当思潮与建设的侵袭,传统民居被大量模仿现代城市建筑的新建民居取代,简单实现了功能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却成为生态脆弱、品质较差、文化缺失的代表,民居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为了科学有效地助力传统民居传承及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深入挖掘潜藏于传统民居建筑原型中的绿色属性与生态经验,成为在理论研究方面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云南省勐腊地区的水傣干栏式傣家竹楼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气候设计理论,针对傣家竹楼建筑原型,提炼民居应对湿热气候的被动式设计原型策略,比对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所得的被动式设计标准策略,探讨民居建筑原型的原型策略对标准策略的回应率。研究结果表明:傣家竹楼建筑原型在遮阳、防热、防雨、防潮、保温与节能等方面对标准策略的最低、最高回应率分别为67%与100%,平均回应率84.8%。受材料及技术条件的限制,部分策略的回应不足,但是通过其他的方法及措施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型的绿色特性及生态智慧,揭示了地域性传统建筑以地域自然、社会环境为约束,以建筑综合性能为核心的生态设计理论控制的科学原理。本研究的结果对湿热地区民居的设计建造及现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家竹楼
传统民居
建筑原型
气候设计策略
Climate
Consult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建筑原型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2
作者
张涛
张宇轩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5,共9页
以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民居建筑原型在建筑型制方面的特性;通过热工计算,分析民居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民居室内热特性.结果表明,碱土民居在平面布局、空间架构和生态材料等方面的...
以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民居建筑原型在建筑型制方面的特性;通过热工计算,分析民居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民居室内热特性.结果表明,碱土民居在平面布局、空间架构和生态材料等方面的建筑原型具有气候适应的生态特色.碱土房外围护结构具有较高的热阻、热惰性,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传递,并且对室外温度变化在内表面产生的温度波动具有良好的衰减和延迟作用,保温隔热性能及热稳定特性良好.外围护构件中屋面获得太阳直射辐射热最多且时间最长,南墙太阳辐射照度冬季是夏季的2~3倍,均利于冬季太阳能采暖.建筑面南、南向开窗、短屋檐及南向窗口无需遮阳的合理性.碱土房民居在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方面的气候适应生态因子较好回应了干冷严寒气候被动式设计策略,充分显示了民居在建筑型制与智慧经验方面的生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碱土房
传统民居
建筑原型
气候设计策略
热环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8
3
作者
卞晴
赵晓龙
刘笑冰
《风景园林》
2020年第6期88-94,共7页
随着极端气候条件频发及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水体要素热容量大、蒸发潜热大、反射率小的物理性质对城市热环境的局地冷却效应。以科学引文检索(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为依据,借助...
随着极端气候条件频发及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水体要素热容量大、蒸发潜热大、反射率小的物理性质对城市热环境的局地冷却效应。以科学引文检索(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为依据,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分析了1986年以来国内外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发展趋势。重点总结了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评估技术与方法、效应机制以及物理特征、外部空间特征、植被特征影响因素等基础研究成果。明晰了该研究在拓展实证研究新思路、明确量化设计规范、提出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体系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最大限度发挥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促进城市人居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体景观
气候
调节性
影响因素
气候
调节性
设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型对气候设计策略的回应与补充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涛
张宇轩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5期153-15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2338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8038)
陕西省科技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J042)。
文摘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步伐的驱动,一些不当思潮与建设的侵袭,传统民居被大量模仿现代城市建筑的新建民居取代,简单实现了功能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却成为生态脆弱、品质较差、文化缺失的代表,民居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为了科学有效地助力传统民居传承及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深入挖掘潜藏于传统民居建筑原型中的绿色属性与生态经验,成为在理论研究方面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云南省勐腊地区的水傣干栏式傣家竹楼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气候设计理论,针对傣家竹楼建筑原型,提炼民居应对湿热气候的被动式设计原型策略,比对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所得的被动式设计标准策略,探讨民居建筑原型的原型策略对标准策略的回应率。研究结果表明:傣家竹楼建筑原型在遮阳、防热、防雨、防潮、保温与节能等方面对标准策略的最低、最高回应率分别为67%与100%,平均回应率84.8%。受材料及技术条件的限制,部分策略的回应不足,但是通过其他的方法及措施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型的绿色特性及生态智慧,揭示了地域性传统建筑以地域自然、社会环境为约束,以建筑综合性能为核心的生态设计理论控制的科学原理。本研究的结果对湿热地区民居的设计建造及现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傣家竹楼
传统民居
建筑原型
气候设计策略
Climate
Consultant
Keywords
Dai Bamboo House
Traditional House
Architectural Prototype
Climate Design Strategy
Climate Consultant
分类号
TU119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建筑原型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2
作者
张涛
张宇轩
刘加平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XAUAT)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2338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8038)
+1 种基金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21J042,2019K003)
国家CSC公派留学基金委资助(201808615031)。
文摘
以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民居建筑原型在建筑型制方面的特性;通过热工计算,分析民居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民居室内热特性.结果表明,碱土民居在平面布局、空间架构和生态材料等方面的建筑原型具有气候适应的生态特色.碱土房外围护结构具有较高的热阻、热惰性,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传递,并且对室外温度变化在内表面产生的温度波动具有良好的衰减和延迟作用,保温隔热性能及热稳定特性良好.外围护构件中屋面获得太阳直射辐射热最多且时间最长,南墙太阳辐射照度冬季是夏季的2~3倍,均利于冬季太阳能采暖.建筑面南、南向开窗、短屋檐及南向窗口无需遮阳的合理性.碱土房民居在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方面的气候适应生态因子较好回应了干冷严寒气候被动式设计策略,充分显示了民居在建筑型制与智慧经验方面的生态性能.
关键词
东北碱土房
传统民居
建筑原型
气候设计策略
热环境模拟
Keywords
Northeast alkaline earth dwellings
traditional dwelling
architectural prototype
climate design strategy
therm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
分类号
TU831.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8
3
作者
卞晴
赵晓龙
刘笑冰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风景园林》
2020年第6期88-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878206)。
文摘
随着极端气候条件频发及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水体要素热容量大、蒸发潜热大、反射率小的物理性质对城市热环境的局地冷却效应。以科学引文检索(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为依据,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分析了1986年以来国内外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发展趋势。重点总结了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评估技术与方法、效应机制以及物理特征、外部空间特征、植被特征影响因素等基础研究成果。明晰了该研究在拓展实证研究新思路、明确量化设计规范、提出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体系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最大限度发挥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促进城市人居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体景观
气候
调节性
影响因素
气候
调节性
设计
策略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terscape
climate regul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climate regulation design strateg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型对气候设计策略的回应与补充研究
张涛
张宇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建筑原型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张涛
张宇轩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卞晴
赵晓龙
刘笑冰
《风景园林》
202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