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中的贡献分析——Ⅰ.基准期的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艳丽 张建云 +4 位作者 王国庆 刘九夫 贺瑞敏 王鸿杰 金君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这一研究显得越来越紧迫。在目前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很少考虑气候自然波动的影响(气候自然变异),常将所有的变化单独归因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这...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这一研究显得越来越紧迫。在目前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很少考虑气候自然波动的影响(气候自然变异),常将所有的变化单独归因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在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中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与判断。气候自然变异分析由于缺乏超长系列的数据资料而长期被人为避开。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模型方法体系,通过历史基准期的长系列模拟来分析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选取常用的1961~1990年水文系列作为基准期,提出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的季节分段抽样模拟方法,实现对气候自然变异的模拟。应用水文模型TOPMODEL对基准期的径流系列进行模拟,基于不确定性分析GLUE方法对基准期内水文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中,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不可忽略,应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加以区分和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自然变异 分段抽样模拟方法 影响评价 不确定性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中的贡献分析——Ⅱ. 未来期应用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艳丽 张建云 +4 位作者 王国庆 刘九夫 贺瑞敏 王鸿杰 金君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基于模型率定期(基准期)气候自然变异的模拟方法及气候自然变异引起的径流变化的可能情况分析,此部分研究未来期(2021~2051年,2061~2091年)气候变化下径流变化情况及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基于CSIRO、NCAR、MPI三种气候模式及A1B、A2... 基于模型率定期(基准期)气候自然变异的模拟方法及气候自然变异引起的径流变化的可能情况分析,此部分研究未来期(2021~2051年,2061~2091年)气候变化下径流变化情况及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基于CSIRO、NCAR、MPI三种气候模式及A1B、A2、B1三种排放方式共7种未来气候情景,应用和基准期相同的水文模型和研究流域,引入基准期模型率定出的参数,考虑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对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消除气候模式本身的系统误差,采用δ差值方法得到各模式各排放情景下的未来气候情景。该项研究主要说明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中将气候自然变异的贡献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更客观的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异的影响在整个气候变化进程中的贡献随时间的推移将有所不同。未来2021~2051年期间,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相对较大;未来2061~2091年期间,由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自然变异 影响评价 δ差值方法 不确定性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气候变异与人为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春蓁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133-139,共7页
在回顾IPCC于1990—2007年4次关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评估报告进展的基础上,将第一次与第二次评估报告归纳为第一代——以气候均值变化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为主要特征;第三次与第四次评估报告为第二代——突出人为气候变化与自然气候... 在回顾IPCC于1990—2007年4次关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评估报告进展的基础上,将第一次与第二次评估报告归纳为第一代——以气候均值变化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为主要特征;第三次与第四次评估报告为第二代——突出人为气候变化与自然气候变异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问题,分析了常规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反映了年代际时间尺度的自然气候变异的影响,而未能考虑与极端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变化密切相联的日、季和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异的影响,从而低估了气候变暖对洪水、干旱以及农业灌溉需水的负面作用。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为第五次IPCC评估报告提出了加强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气候变异 人为气候变化 径流 IPCC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0年以来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规律及趋势预估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艳丽 华悦 +4 位作者 周惠成 叶磊 王国庆 金君良 鲍振鑫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超长系列的降水资料是分析气候变化和预估未来区域水安全形势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观测资料只有几十年时间尺度,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列重建是延长现有观测资料的主要手段。基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1959年以来实测降水资... 超长系列的降水资料是分析气候变化和预估未来区域水安全形势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观测资料只有几十年时间尺度,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列重建是延长现有观测资料的主要手段。基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1959年以来实测降水资料,重建1470—2019年中国东部季风区的长序列降水数据,分析近550 a以来区域降水变化规律,剖析气候自然变异规律和人为气候变化对历史降水的影响,并通过CMIP6中等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下的4种情景降水数据预估未来降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①东部季风区降水年际分布不均,有明显的丰枯变化,1470—1691年整体处于枯水期,1692—1924年处于丰水期,1925年至今处于枯水期,存在准181 a周期;②1991年后人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海河、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部分降水倾向率发生显著变化,东部季风区总体降水增加趋势加快;③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基准期(1961—1990年)显著增加,季节性变化加大,区域旱涝风险加剧。由于未来气候情景的不确定性,未来降水趋势预测的可信度尚未可知,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系列重建 变化特征 趋势预估 人为气候变化 气候自然变异 中国东部季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