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纳木错地区116 ka以来的湖相沉积及其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 被引量:7
1
作者 曲亚军 朱大岗 +4 位作者 孟宪刚 邵兆刚 余佳 韩建恩 孟庆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3,共7页
水准测量表明,西藏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48m以下的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根据实测训面、地层序列和岩性特征,并结合同位素测年等资料,可将该套湖相沉积地层划分为1个群、2个组。通过易溶盐、pH值... 水准测量表明,西藏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48m以下的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根据实测训面、地层序列和岩性特征,并结合同位素测年等资料,可将该套湖相沉积地层划分为1个群、2个组。通过易溶盐、pH值、地球化学、粘土矿物、介形类和孢粉分析等的研究发现,湖相沉积中记录了116ka B.P.以来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信息。自116ka B.P.以来,以全新世气候最宜期时,最温暖湿润;在90.1ka B.P.和86.5ka B.P.的相对温暖期时,气温相当或略高于现今,属温和轻失或偏干,湿度稍大;在36~35ka B.P.时段,气温和湿度较现今略高或较高。这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环境在逐渐变暖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纳木错 湖相沉积 晚更新世 环境演化气候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变化与历史时期环境演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钟巍 舒强 +1 位作者 熊黑钢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 ,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 ,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 ,结合其它地质记录 ,对尼雅地区...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 ,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 ,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 ,结合其它地质记录 ,对尼雅地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恢复 ,研究结果表明 :近 40 0 0年来尼雅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干旱化为主 ,但期间仍有几次相对干湿的波动 ,共经历了 3次相对湿润期和 3次相对干旱期。据此恢复出的古气候环境与其它环境指标恢复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同时也具全球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塔克拉玛干沙漠 气候环境演化 气候 沉积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孢粉证据的银川盆地MIS6—MIS5气候环境演变重建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可可 毕志伟 +5 位作者 杨会峰 杨振京 宁凯 戴慧敏 刘凯 刘国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2-542,共21页
MIS6—MIS5是冰期向间冰期转变的典型时期,MIS5阶段的气候要素可以和现代暖期类比,对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暖期气候变化过程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利用现代孢粉和气象数据以及季风边缘区银川盆地的地层孢粉和粒度指标,通过... MIS6—MIS5是冰期向间冰期转变的典型时期,MIS5阶段的气候要素可以和现代暖期类比,对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暖期气候变化过程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利用现代孢粉和气象数据以及季风边缘区银川盆地的地层孢粉和粒度指标,通过训练集选择、主控气候参数筛选、5种重建模型的交叉验证、区域对比、显著性检验和生态学解释后认为局部加权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LWWA-PLS)重建结果最为稳健。MIS6—MIS5阶段气候演变可分为6个阶段:157~131 ka时期,年平均降水量(Pann)为424.99 mm,7月平均温度(T_(July))为22.58℃,气候较湿冷,喜湿冷乔木类植被发育;131~119 ka时期,Pann为410.95 mm,T_(July)为23.62℃,喜暖乔木、草本发育,气候转湿暖;119~111 ka时期,Pann为369.50 mm,T_(July)为22.53℃,喜冷草本、乔木发育,气候干冷;111~98 ka时期,Pann为378.39 mm,T_(July)为22.86℃,早期喜暖乔木含量高,后期喜冷乔木含量上升,气候整体干暖,温度先上升后下降;98~85 ka时期,Pann为278.24 mm,T_(July)为22.01℃,喜冷乔木较发育,该阶段气候整体最为干冷;85~78 ka时期,Pann为364.21 mm,T_(July)为23.45℃,乔木、草本均较发育,气候转湿暖。对重建的气候参数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结果较好地响应于23 ka岁差周期,与北半球中、高纬地质记录对比后认为,受太阳辐射影响的北大西洋气候变动主要通过西风环流以及大洋传输带驱动东亚季风的变化,进而影响银川盆地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盆地 孢粉 定量重建模型 气候环境演化 周期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若尔盖高原红原泥炭剖面孢粉记录的晚冰期以来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燕 赵志中 +3 位作者 乔彦松 王书兵 李朝柱 宋利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7-832,共6页
利用14C测年及孢粉分析方法对位于若尔盖高原的红原泥炭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重建了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古环境的演化历史,并识别在此期间发生的主要气候事件。结果表明:该区晚冰期的气候特点为冷偏干或凉偏干,冷暖波动频繁。其中,14.1... 利用14C测年及孢粉分析方法对位于若尔盖高原的红原泥炭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重建了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古环境的演化历史,并识别在此期间发生的主要气候事件。结果表明:该区晚冰期的气候特点为冷偏干或凉偏干,冷暖波动频繁。其中,14.1~13.4、12.4~12.0和10.5~10.0kaBP之间的冷阶段分别对应于OldestDryas、OlderDryas及YoungerDryas事件;发生于12.6~12.4和12.0~10.5kaBP左右的暖阶段分别对应于Bolling及Allerod暖期。YoungerDryas事件之后,气候总体以温湿为主要特征,8.9~8.7和6.1~5.8kaBP之间的明显降温为全新世期间的2次冷事件。孢粉记录所反映的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若尔盖地区 红原剖面 孢粉 晚冰期 气候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丽艳 李广雪 +4 位作者 纪风颖 丁咚 乔璐璐 徐继尚 李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59,共13页
南极冰盖的扩张和后退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由于南极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其海洋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借助模型模拟以及遥感反演的方法,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周边区域海洋环境要素(风、海冰、海流、海... 南极冰盖的扩张和后退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由于南极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其海洋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借助模型模拟以及遥感反演的方法,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周边区域海洋环境要素(风、海冰、海流、海表温度以及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受地形、太阳辐射、极地高气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区风场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特征;区域海冰受到海表温度、风、地形以及上升流的影响,具有冻结期(3~9月)和消融期(10月~次年2月)交替变化特征;海流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地形、风、海冰分布以及冰融水注入等因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受太阳辐射、营养盐、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深层水涌升、海冰融化、海表温度变化对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生长起到直接控制作用。最后,本文结合普里兹湾海洋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海洋环境要素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海洋环境要素 气候环境演化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SX97孔7000a B.P.以来石英矿物含量反映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厚云 郭国章 余素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珠江口北岸 SX97孔的石英矿物含毫变化与该孔孢粉数据及华南沿海其它地质地貌资料 所揭示的古气候占环境演化能很好对应?古气候古环境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植被发育?风化强度 和侵蚀能力及河口沉积区的进退,对河口沉积物中石英矿物含量有很... 珠江口北岸 SX97孔的石英矿物含毫变化与该孔孢粉数据及华南沿海其它地质地貌资料 所揭示的古气候占环境演化能很好对应?古气候古环境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植被发育?风化强度 和侵蚀能力及河口沉积区的进退,对河口沉积物中石英矿物含量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在华南沿 海地区,河口沉积物中的石英矿物含量可能是指爪气候环境演化的一个方便和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石英矿物 气候环境演化 气候变化 孢粉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泸沽湖矿物学沉积记录及其环境辨识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实 谢先德 万国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通过对泸沽湖矿物学沉积记录的精细剖析发现,泸沽湖的物质沉积过程相对稳定,沉积物粒度分布、矿物组成与组合沉积记录在纵向上的变化均具明显的韵律性,矿物结构与化学沉积记录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特点。在泸沽湖上述矿物学沉积记录... 通过对泸沽湖矿物学沉积记录的精细剖析发现,泸沽湖的物质沉积过程相对稳定,沉积物粒度分布、矿物组成与组合沉积记录在纵向上的变化均具明显的韵律性,矿物结构与化学沉积记录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特点。在泸沽湖上述矿物学沉积记录的典型特征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记录的环境标志性特征、环境辨识可适性等的探索性研究,在200,100和50a短时间尺度上,比较准确地重建了泸沽湖区域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历史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 矿物学沉积记录 气候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研究历史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秀玲 张文开 +1 位作者 吴福莉 杨胜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3期72-74,共3页
黄土高原连续堆积的风尘序列是古气候的良好载体,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古环境演化的信息。本文从黄土的成因、黄土地层、土壤学、气候和环境研究等方面回顾了黄土研究的历史,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层学 古土壤 气候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寿阳地区离石黄土中完型钙质结核矿物成分及结晶特征研究
9
作者 季春旭 李彦荣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为探究离石黄土中完型钙质结核矿物成分与结晶特征,以山西寿阳地区离石黄土中具有代表性的完型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完型钙质结核中矿物质量分数,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矿物颗粒分布、形状和结晶程度,根据... 为探究离石黄土中完型钙质结核矿物成分与结晶特征,以山西寿阳地区离石黄土中具有代表性的完型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完型钙质结核中矿物质量分数,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矿物颗粒分布、形状和结晶程度,根据能谱图元素质量分数确定结核内部致密程度、矿物分布、矿物形态和接触关系。结果表明:结核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石英、黏土、斜长石和钾长石等,方解石明显向中心迁移;由外层向中心,方解石质量分数增加了16%,其他矿物减少了34%~47%;结核内部碳酸盐均为次生微晶方解石,说明结核形成时温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黄土中钙质结核的形成与气候演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型钙质结核 矿物含量 结晶特征 气候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