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帝山地方气候梯度及其与植被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肖扬
田双宝
+2 位作者
李云平
张芸香
郭晋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根据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需要,本文应用二级订正法,对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关帝山地区山地地方气候梯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五个地形面确定了气候梯度变化规律,计算出各海拔带上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并进一步计算出各海拔带的...
根据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需要,本文应用二级订正法,对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关帝山地区山地地方气候梯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五个地形面确定了气候梯度变化规律,计算出各海拔带上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并进一步计算出各海拔带的年生物温度、可能蒸散、湿润指数,≥10℃积温等生物气候指标。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梯度分布与当地植被沿海拔梯度分布和农作物种植格局的一致性。为该地区景观生态研究、森林立地分类评价、适地适树规划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气候
气候梯度
生物气侯指标
植被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气候梯度观测塔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德栗
刘敏
鞠英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372-1375,1512,共5页
根据2010年12月~2012年5月三峡气候梯度塔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和气压的观测数据,分析其月、季、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气候梯度塔10~100m各层平均风速逐月变化基本一致,呈“W”型,且各层年平均风速相差不大;各层年平...
根据2010年12月~2012年5月三峡气候梯度塔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和气压的观测数据,分析其月、季、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气候梯度塔10~100m各层平均风速逐月变化基本一致,呈“W”型,且各层年平均风速相差不大;各层年平均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变化趋势相一致,7月最大,11月最小;各层全年及各个季节ESE为主导风向,全年及各个季节无正南风;各层年平均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各层气温逐月变化呈单峰值,1月气温最低,7月最高,就季节而言,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层年平均相对湿度8.5~50.0m随高度升高而降低,50~100m则随高度升高而上升;8.5m高度气压曲线逐月变化呈“u”型变化,1月最高、7月最低,冬季最高、夏季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变化特征
气候梯度
观测塔
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铁杆蒿群落分布格局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
7
3
作者
程杰
呼天明
程积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51-56,共6页
于2000—2009年采用野外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铁杆蒿群落分布和生长区域范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温度等影响,铁杆蒿群落的适宜生长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
于2000—2009年采用野外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铁杆蒿群落分布和生长区域范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温度等影响,铁杆蒿群落的适宜生长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即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群落密度分布格局分别为12.6、8.8和4.6株/m2,生殖枝数量分别为19、14和3株/丛;受降水梯度等影响,铁杆蒿群落的水平分布范围已由森林草原地带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扩展到典型草原地带,并从伴生种上升为优势种,在荒漠草原地带的沟谷及沙丘周围常呈偶见种出现,并从年降雨量500~750 mm的适宜区扩大到降雨量200 mm范围的干旱区,铁杆蒿群落分布的海拔高度已由1 900 m扩展到2 200 m范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典型指示植物———铁杆蒿群落受区域水热环境的影响,生态幅逐渐扩大,成为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稳定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密度
气候梯度
响应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水和干旱指数对植被指数空间分布的联合影响: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
被引量:
19
4
作者
齐蕊
王旭升
+4 位作者
万力
黄金廷
冯雨晴
蒋小伟
韩鹏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73,共9页
鄂尔多斯高原无定河与都思兔河之间的地段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过渡带,覆盖毛乌素沙地,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浅埋区,为植被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人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的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增大,但没有充...
鄂尔多斯高原无定河与都思兔河之间的地段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过渡带,覆盖毛乌素沙地,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浅埋区,为植被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人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的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增大,但没有充分考虑气候梯度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大量井孔调查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高分辨率栅格数据,与区内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遥感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地下水埋深与干旱指数双因素坐标系来确定区域植被指数对地下水和气候背景的联合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的增大都会导致植被指数的概率统计值减小。干旱指数介于3~5时,地下水埋深对植被指数的影响比较显著,且地下水埋深介于1~3m最有利于高盖度植被的出现。地下水显著影响植被分布的临界埋深约为7m。这一结果改进了前人关于鄂尔多斯生态水文地质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植被盖度
气候梯度
干旱区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被引量:
7
5
作者
朱源
康慕谊
江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46,49,共4页
贺兰山是针叶林分布的交错区,为我国油松林分布的西界和青海云杉林分布的东界。通过沿海拔梯度设计样带,系统布设样方,对贺兰山针叶林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针叶林的平均树高和总胸高截面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同时立木组成中...
贺兰山是针叶林分布的交错区,为我国油松林分布的西界和青海云杉林分布的东界。通过沿海拔梯度设计样带,系统布设样方,对贺兰山针叶林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针叶林的平均树高和总胸高截面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同时立木组成中胸径大的树木增多,表明其生长状况逐渐变好。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断降低,但种类组成的变化是连续的。林下土壤的土层深度、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pH值则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土壤因子随海拔的变化,是研究区针叶林变化的生态梯度,反映了气候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林型特征
径级结构
物种丰富度
土壤性质
气候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高原不同草地类型牧草干鲜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海聪
刘杰
+1 位作者
李菁
李少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6,共9页
对西藏自治区7地市14个草地类型416个天然草地样地的气候特征(年均温、年降水、生长季温度和生长季降水)、土壤养分(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和植物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冠层高度、冠层盖度和物种丰富度)进行测定,通过双变量回归、相...
对西藏自治区7地市14个草地类型416个天然草地样地的气候特征(年均温、年降水、生长季温度和生长季降水)、土壤养分(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和植物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冠层高度、冠层盖度和物种丰富度)进行测定,通过双变量回归、相关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识别并剖析了气候、土壤和植被因素对西藏不同天然草地类型的牧草含水量和牧草干鲜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西藏天然草地牧草含水量介于32.22%~72.33%之间,干鲜比介于0.28~0.68之间。温性荒漠草原牧草干鲜比最大,暖性灌草丛干鲜比最小。牧草干鲜比随牧草冠层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土壤总磷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植被冠层盖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年降水、生长季降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牧草含水量对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因素的响应趋势与干鲜比相反。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与年均温、生长季温度之间均没有明显关系。总之,牧草干鲜比受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和降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生长季降水量对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气候梯度
干鲜比
牧草含水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现代孢粉-植被关系及新的花粉-气候指标研究(英文)
7
作者
孙爱芝
张德怀
代然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9-733,共15页
基于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方向的70个表土孢粉样品,进行孢粉现代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研究区不同植被带下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差异,如松林带以松属花粉为主,冷杉和云杉林带以冷杉属-松属-云杉属组合为主,阔叶林和灌木带以栎属-...
基于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方向的70个表土孢粉样品,进行孢粉现代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研究区不同植被带下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差异,如松林带以松属花粉为主,冷杉和云杉林带以冷杉属-松属-云杉属组合为主,阔叶林和灌木带以栎属-桦属-松属组合为主,高寒草甸带以莎草科-蒿属-菊科组合为特征,高寒草原带以蒿属-莎草科组合为特点。其中,AP/NAP(乔木与非乔木花粉)比值可很好地指示植被变化。利用花粉含量的PCA分析,重新建立2个花粉-气候指标(Pi,Ti),它们分别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通过0.01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能够用来定量重建该地区过去气候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孢粉
PCA
气候梯度
花粉-
气候
指标
雅鲁藏布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北高寒天然草地常见牧草营养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新永
李少伟
+2 位作者
刘增辉
陈林耀
武建双
《草地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797-3806,共10页
为探究草地管理方式、土壤养分、气候条件、群落结构对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品质的相对影响,2020年夏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高寒草原与荒漠草原选取样地进行植物和土壤采样。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区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区,而粗脂肪...
为探究草地管理方式、土壤养分、气候条件、群落结构对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品质的相对影响,2020年夏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高寒草原与荒漠草原选取样地进行植物和土壤采样。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区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区,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荒漠草原区(P<0.05);放牧管理显著提高了高寒草原区牧草的粗蛋白含量(P<0.05);(2)高寒牧草的粗脂肪含量随生长季降雨增加而降低(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生长季温度升高而增加(P<0.05);(3)牧草的粗脂肪含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综上所述,藏北高寒草地常见牧草营养品质主要受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和草地管理方式的多重调控。因此,建议未来通过优化草地管理、调控土壤养分有效性来改善藏北天然高寒草地常见牧草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管理
牧草品质
气候梯度
土壤养分
植物多样性
植物功能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帝山地方气候梯度及其与植被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肖扬
田双宝
李云平
张芸香
郭晋平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太原市林业局
山西林业学校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根据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需要,本文应用二级订正法,对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关帝山地区山地地方气候梯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五个地形面确定了气候梯度变化规律,计算出各海拔带上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并进一步计算出各海拔带的年生物温度、可能蒸散、湿润指数,≥10℃积温等生物气候指标。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梯度分布与当地植被沿海拔梯度分布和农作物种植格局的一致性。为该地区景观生态研究、森林立地分类评价、适地适树规划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和方法。
关键词
地方
气候
气候梯度
生物气侯指标
植被分布格局
Keywords
Local climate climate-geographic gradient two-step adjusting method bio-climate indices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vegetation
分类号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气候梯度观测塔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德栗
刘敏
鞠英芹
机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372-1375,1512,共5页
基金
公益性(气象)行业科研行业专项(GYHY201306053
GYHY201306023)
+1 种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053)
三峡横向课题(JC-01-06-07)
文摘
根据2010年12月~2012年5月三峡气候梯度塔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和气压的观测数据,分析其月、季、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气候梯度塔10~100m各层平均风速逐月变化基本一致,呈“W”型,且各层年平均风速相差不大;各层年平均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变化趋势相一致,7月最大,11月最小;各层全年及各个季节ESE为主导风向,全年及各个季节无正南风;各层年平均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各层气温逐月变化呈单峰值,1月气温最低,7月最高,就季节而言,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层年平均相对湿度8.5~50.0m随高度升高而降低,50~100m则随高度升高而上升;8.5m高度气压曲线逐月变化呈“u”型变化,1月最高、7月最低,冬季最高、夏季最小。
关键词
气象要素
变化特征
气候梯度
观测塔
三峡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Climatic gradient observation tower
Three Gorges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铁杆蒿群落分布格局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
7
3
作者
程杰
呼天明
程积民
机构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51-56,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050202)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半干旱黄土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适度利用研究"(KZCX2-YW-441)
文摘
于2000—2009年采用野外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铁杆蒿群落分布和生长区域范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温度等影响,铁杆蒿群落的适宜生长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即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群落密度分布格局分别为12.6、8.8和4.6株/m2,生殖枝数量分别为19、14和3株/丛;受降水梯度等影响,铁杆蒿群落的水平分布范围已由森林草原地带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扩展到典型草原地带,并从伴生种上升为优势种,在荒漠草原地带的沟谷及沙丘周围常呈偶见种出现,并从年降雨量500~750 mm的适宜区扩大到降雨量200 mm范围的干旱区,铁杆蒿群落分布的海拔高度已由1 900 m扩展到2 200 m范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典型指示植物———铁杆蒿群落受区域水热环境的影响,生态幅逐渐扩大,成为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稳定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关键词
分布密度
气候梯度
响应
黄土高原
Keywords
Artemisia sacrorum
distributed density
climate gradient
responses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和干旱指数对植被指数空间分布的联合影响: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
被引量:
19
4
作者
齐蕊
王旭升
万力
黄金廷
冯雨晴
蒋小伟
韩鹏飞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73,共9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131107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201457)
文摘
鄂尔多斯高原无定河与都思兔河之间的地段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过渡带,覆盖毛乌素沙地,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浅埋区,为植被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人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的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增大,但没有充分考虑气候梯度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大量井孔调查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高分辨率栅格数据,与区内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遥感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地下水埋深与干旱指数双因素坐标系来确定区域植被指数对地下水和气候背景的联合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的增大都会导致植被指数的概率统计值减小。干旱指数介于3~5时,地下水埋深对植被指数的影响比较显著,且地下水埋深介于1~3m最有利于高盖度植被的出现。地下水显著影响植被分布的临界埋深约为7m。这一结果改进了前人关于鄂尔多斯生态水文地质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植被盖度
气候梯度
干旱区
鄂尔多斯
Keywords
groundwater depth
vegetation coverage
climatic gradient
arid region
Ordos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被引量:
7
5
作者
朱源
康慕谊
江源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46,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6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文摘
贺兰山是针叶林分布的交错区,为我国油松林分布的西界和青海云杉林分布的东界。通过沿海拔梯度设计样带,系统布设样方,对贺兰山针叶林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针叶林的平均树高和总胸高截面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同时立木组成中胸径大的树木增多,表明其生长状况逐渐变好。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断降低,但种类组成的变化是连续的。林下土壤的土层深度、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pH值则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土壤因子随海拔的变化,是研究区针叶林变化的生态梯度,反映了气候因子的作用。
关键词
贺兰山
林型特征
径级结构
物种丰富度
土壤性质
气候梯度
Keywords
Helan mountain
Forest structures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Species richness
Soil features
Climatic gradients
分类号
S718.5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高原不同草地类型牧草干鲜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海聪
刘杰
李菁
李少伟
机构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6,共9页
基金
西藏科技重大专项——西藏草业时空拓展技术模式创新与示范(XZ202101ZD0003N)
拉洛灌区粮草畜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YDZX20195400004489)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拉萨都市圈生态草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与示范”项目(KFJ-STS-QYZD-168)。
文摘
对西藏自治区7地市14个草地类型416个天然草地样地的气候特征(年均温、年降水、生长季温度和生长季降水)、土壤养分(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和植物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冠层高度、冠层盖度和物种丰富度)进行测定,通过双变量回归、相关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识别并剖析了气候、土壤和植被因素对西藏不同天然草地类型的牧草含水量和牧草干鲜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西藏天然草地牧草含水量介于32.22%~72.33%之间,干鲜比介于0.28~0.68之间。温性荒漠草原牧草干鲜比最大,暖性灌草丛干鲜比最小。牧草干鲜比随牧草冠层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土壤总磷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植被冠层盖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年降水、生长季降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牧草含水量对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因素的响应趋势与干鲜比相反。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与年均温、生长季温度之间均没有明显关系。总之,牧草干鲜比受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和降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生长季降水量对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度最高。
关键词
草地类型
气候梯度
干鲜比
牧草含水量
土壤养分
Keywords
Grassland types
Climatic gradient
Dry-fresh ratio
Forage water content
Soil nutrient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现代孢粉-植被关系及新的花粉-气候指标研究(英文)
7
作者
孙爱芝
张德怀
代然然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9-733,共15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172332,41002058)
Open research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Tibetan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文摘
基于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方向的70个表土孢粉样品,进行孢粉现代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研究区不同植被带下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差异,如松林带以松属花粉为主,冷杉和云杉林带以冷杉属-松属-云杉属组合为主,阔叶林和灌木带以栎属-桦属-松属组合为主,高寒草甸带以莎草科-蒿属-菊科组合为特征,高寒草原带以蒿属-莎草科组合为特点。其中,AP/NAP(乔木与非乔木花粉)比值可很好地指示植被变化。利用花粉含量的PCA分析,重新建立2个花粉-气候指标(Pi,Ti),它们分别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通过0.01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能够用来定量重建该地区过去气候的变化。
关键词
现代孢粉
PCA
气候梯度
花粉-
气候
指标
雅鲁藏布江流域
Keywords
modem pollen assemblages
PCA
climate gradient
pollen-climate indices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分类号
P948.1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北高寒天然草地常见牧草营养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新永
李少伟
刘增辉
陈林耀
武建双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797-3806,共10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十专题二《农牧耦合绿色发展的资源基础考察研究》(2019QZKK1002)
阿里地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专项,“日土县热帮乡龙门卡村嘎布仁灌区人工草地高效建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QYXTZX-AL2022-02)
“阿里措勤农业科技园区人工草地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QYXTZX-AL2022-03)资助。
文摘
为探究草地管理方式、土壤养分、气候条件、群落结构对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品质的相对影响,2020年夏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高寒草原与荒漠草原选取样地进行植物和土壤采样。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区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区,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荒漠草原区(P<0.05);放牧管理显著提高了高寒草原区牧草的粗蛋白含量(P<0.05);(2)高寒牧草的粗脂肪含量随生长季降雨增加而降低(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生长季温度升高而增加(P<0.05);(3)牧草的粗脂肪含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综上所述,藏北高寒草地常见牧草营养品质主要受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和草地管理方式的多重调控。因此,建议未来通过优化草地管理、调控土壤养分有效性来改善藏北天然高寒草地常见牧草的营养品质。
关键词
草地管理
牧草品质
气候梯度
土壤养分
植物多样性
植物功能群
Keywords
Rangeland management
Forage nutritional quality
Climate gradient
Soil nutrients
Plant diversity
Plant functional group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帝山地方气候梯度及其与植被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
肖扬
田双宝
李云平
张芸香
郭晋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峡气候梯度观测塔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马德栗
刘敏
鞠英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高原铁杆蒿群落分布格局对气候的响应
程杰
呼天明
程积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下水和干旱指数对植被指数空间分布的联合影响: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
齐蕊
王旭升
万力
黄金廷
冯雨晴
蒋小伟
韩鹏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朱源
康慕谊
江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藏高原不同草地类型牧草干鲜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海聪
刘杰
李菁
李少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现代孢粉-植被关系及新的花粉-气候指标研究(英文)
孙爱芝
张德怀
代然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藏北高寒天然草地常见牧草营养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张新永
李少伟
刘增辉
陈林耀
武建双
《草地学报》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