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年降水气候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严华生
陈琳玲
程建刚
-
机构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云南省气象局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8,共6页
-
基金
云南省重点科学基金项目(2003D0014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65001)共同资助
-
文摘
从观测资料出发,利用反演方法,获得了描述我国17个站年降水气候振动的二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中的系数,并在无外源强迫的情况下对该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作了定性的分析,对17个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进行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气候振动存在弱的非线性振动特征,17个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正阻尼的动力系统,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自身能量的变化dEdt<0,17个站年降水气候振动的固有频率的变化范围为0.6≤ω0≤1.417,其固有周期的变化范围为10.4≥T≥4.4年。从空间分布特征上可以看到,其固有周期的长短分布有明显的东西向特征。在17个站中,兰州、成都、重庆、南宁、福州、上海、温州地区的年降水气候振动是一个类似于具有渐软弹簧特性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而昆明、长春、哈尔滨、北京、广州、西安、厦门、长沙、南京、杭州地区的年降水气候振动是一个类似于具有渐硬弹簧特性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从其空间分布特征上看也有东西向特征。全国17个站年降水气候振动的动力系统都存在一个稳定的焦点,在无外源强迫作用时,各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将逐渐趋向于各自的稳定的焦点,但都不存在极限环。在仅考虑降水自身振动的情况下,利用我们反演得到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对年降水气候振动做模拟,位于内陆地区的模拟情况可以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而靠近海洋的地区模拟效果没有内陆好。这一结果说明在降水气候振动中,靠近海洋地区的外源强迫影响作用比位于内陆地区大。
-
关键词
年降水气候振动
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空间分布
-
Keywords
Annual precipitation climate oscillation
Nonlinear dynamical fea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P4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1991年汛期旱涝类型的气候振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先恭
魏凤英
-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
基金
85-906-08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文摘
1991年汛期我国旱涝的分布(江淮多雨、华北及江南少雨)与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图 EOF展开的第三特征向量一致。通过对旱涝第三特征向量时间系数(1991年旱涝型指数)的分析,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具有37年左右的布吕克纳周期,且与南方涛动指数的36.7年周期有关。还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与全球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1),与北太平洋海面温度场的相关分布则相似于厄尔尼诺时期海面温度距平场的分布,即在赤道东太平洋为正相关,在西风漂流区为负相关。因此1991年的旱涝分布,可能与旱涝型自身长期变化所处的阶段、全球气候的增暖、特别是与1991年处于 ENSO 事件的增强位相等气候背景有关。
-
关键词
旱涝
埃尔尼诺事件
气候振动
类型
-
Keywords
Dryness/wetness pattern
Bruckner cycle
ENSO event
Climate oscillation
-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海温气候振动和北半球对流层高度场变化
- 3
-
-
作者
陈兴芳
-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7,共5页
-
文摘
近40年赤道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月平均海温距平场分布存在着短期气候振动,分析表明,它对大气环流有一定的影响。在海温气候振动的前期位相时期,对流层平均高度有降低趋势,相反在海温气候振动的后期位相时期,对流层平均高度为增高趋势。这种相关关系高层比低层要好,低纬度较中高纬度稳定,夏季较冬季明显。
-
关键词
海温
高度场
气候振动
对流层
-
Keyword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eopotential hight field climatic oscillations
-
分类号
P732.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毛乌素沙区近期气候振动的研究
- 4
-
-
作者
孙安健
曲建和
刘德松
-
机构
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5-183,共9页
-
基金
国家气象局气候基金
-
文摘
本文利用毛乌素沙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论述了促使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气候条件。分析该沙区边缘地带与沙化有关的降水量、蒸发等因子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振动所具有的准周期性,建立它们与各环流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年降水量和年干燥度的3年和8—9年周期在该沙区普遍存在,且准3年周期与北半球冷空气活动、西太平洋副高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周期振动有关。利用鄂托克1955—1989年的年干燥度序列可以建立 AR(2)模型,并依此预测该地1990和1991年的气候可能较常年干燥,1992年气候可能转变为较常年偏湿。
-
关键词
气候振动
气候变化趋势
环流因子
毛乌素
降水量减少
西太平洋副高
赤道东太平洋
半干旱气候
鄂托克
干燥度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
-
-
题名中国东南部近五百年来干湿与冷暖振动的若干特征
- 5
-
-
作者
汤燕冰
-
机构
杭州大学地理学系
-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475-482,共8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文摘
本文根据中国东南部27个站点近五百年来的旱涝指数序列、气温等级序列及实测降水、气温资料,主要应用统计方法,分别分析了中国东南部近五百年来干湿、冷暖振动的若干特征,并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气候振动
中国东南部
气候变化
-
Keywords
the southeast of China
climatic fluctuations
-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近10年我国降水的QBO分析
被引量:16
- 6
-
-
作者
陈兴芳
宋文玲
-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9-476,共8页
-
基金
"九五"国家攻关项目
-
文摘
近1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分布趋势的年际变化具有QBO特征,双年的降水为中部地区少南北多,单年的降水为中部多南北少,其中江淮流域的降水变化最明显.分析表明,降水QBO的特征与西太平洋副高和冷空气活动有关,一般双年副高偏北、亚洲纬向环流发展,雨带偏北;单年相反,副高偏南、亚洲经向环流发展,雨带偏南,江淮流域降水较多.
-
关键词
夏季
降水
准两年振动
冷空气活动
气候振动
-
Keywords
Summer precipitation 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QBO) Subtropical high Cold air activities
-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基于环境因子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剩余产量模型建立
被引量:7
- 7
-
-
作者
易炜
陈新军
余为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5-60,共6页
-
基金
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5014)
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15DZ1202200)
-
文摘
根据1995-2014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渔获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其产卵场的表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及太平洋年代气候振动(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PDO),分别以PDO因子纳入和不纳入,建立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与PDO对秋刀鱼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3月产卵场132°30′E、35°30′N的SST与CPUE关系密切,可作为表征资源丰度的因子;加入PDO的影响后,SST与CPUE的关系更加密切。研究表明,秋刀鱼资源量和持续产量的变动受捕捞努力量、产卵场SST和PDO控制。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各年海洋环境状况来确定最大可持续产量,并实时调整管理方案。
-
关键词
秋刀鱼
海表面温度
太平洋年代气候振动
捕捞努力量
剩余产量模型
-
Keywords
Cololabis sair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Fishing effort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
分类号
S931.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总目录
- 8
-
-
-
出处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
-
关键词
气象科学研究院
书刊评介
中期天气预报
卷第
魏凤英
气候振动
夏季风
数值试验
吴正华
梅雨期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