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初步评估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岳溪柳
於琍
黄玫
吴绍洪
周波涛
徐影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7-525,共9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530)
-
文摘
重点考虑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环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类活动,从气候资源现状、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环境状态3个基本要素层出发,构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情况,分析了气候承载力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及相对水平,解析了不同区县气候承载力的相对状况及主要制约因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指数(ICCC)在0.24~2.24之间变化,其中延庆县、密云县、昌平区的气候承载力较高,东城区、西城区、顺义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朝阳区的气候承载力相对较差,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平谷区、通州区居中。在各行政区县内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朝阳区的气候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较小;而延庆县、怀柔区、门头沟区等郊区气候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较大,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影响。从气候承载力的构成要素看,怀柔区、延庆县及门头沟区的气候承载力主要受气候资源的限制;城六区和房山区等地的气候承载力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及生态环境要素的限制。就气候承载力具体指标而言,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主要受人口密度、人均绿地面积以及生产生活排污量的影响;石景山区主要受空气质量较差的影响,房山区则受空气质量差和人均能耗高的影响。
-
关键词
气候承载力
气候资源
人类活动
生态环境
气候影响评估
北京地区
-
Keywords
climatic carrying capacity
climate resources
human activiti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Beijing area
-
分类号
P46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温度变化对南京城市电力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37
- 2
-
-
作者
张海东
孙照渤
郑艳
张昕璇
于波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集团
江苏省气象局
-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6-542,共7页
-
基金
2007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7GXS3B050)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放课题(KLME0806)
+1 种基金
2008年度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07年度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43)
-
文摘
应用计量经济学中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温度变化对中国南京城市用电量和电力负荷的影响,认为南京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电力负荷、日用电量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气温变化对日最大电力负荷和日用电量具有不同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影响,气温对用电量的短期影响最显著,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更具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过不同月份电力负荷对气温变化敏感性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南京市气温变化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季节变动特征,有利于气象与能源部门共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能源问题。
-
关键词
气候影响评估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敏感性分析
-
Keywords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sensitivity analysis
-
分类号
TM7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解集GCM输出模拟黄土塬区土壤水分平衡的潜在变化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李志
刘文兆
张勋昌
郑世清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USDA-ARS Grazinglands Research Laboratory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69-377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资助项目(40640420061)
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资助项目(2005-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202011)~~
-
文摘
土壤水分平衡对气候变化存在着响应,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土壤水分的可能变化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标是利用经验统计方法解集GCM网格逐月的降水和温度数据,并使用建立的气候变化情景作为WEPP的输入文件评估黄土高原王东沟流域2010~2039年土壤水分平衡(土壤水分、蒸发、渗漏和蒸腾)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3种情景预测2010~2039年王东沟流域年均降水可能增长1.8%~17.5%,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可能增长0.5~0.9℃和2.0~2.3℃。作物蒸腾变化主要在4~6月份,土壤蒸发变化主要发生在7~9月份;作物蒸腾年均变化-5%~19%,土壤水分年均变化-4%~4%,土壤蒸发年均变化-7%~7%,均为A2a减少,B2a和GGal增大;A2a的土壤水分渗漏增长最大,GGal次之,B2a基本不变。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作物生长变化对土壤水分平衡存在重要的影响。
-
关键词
解集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土壤水分平衡
GCM
WEPP
-
Keywords
downscal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soil water balanc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WEPP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50年进展
被引量:29
- 4
-
-
作者
王馥棠
-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8-785,共8页
-
文摘
该文在简要回顾20世纪我国农业气象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阐述了50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农业气象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农业产量气象预测与卫星遥感估产、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作物生长模拟与模式以及农业气象情报信息服务等所取得的若干重大进展,并从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出发,探讨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未来发展中在农业气象研究领域的可能热点趋势。
-
关键词
农业气候区划
农业产量气象预测
农业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作物生长模拟
-
Keywords
agro-climatic zoning
ag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of crop yield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crop growth simulation
-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