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候变化经济学视角对地球工程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维萍 陈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98,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危及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福祉,严重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仅靠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难以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地球工程人工干预气候系统是实现1.5℃温控目标难以避免的无奈选择。地球工程的引入及其特... 全球气候变化危及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福祉,严重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仅靠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难以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地球工程人工干预气候系统是实现1.5℃温控目标难以避免的无奈选择。地球工程的引入及其特殊经济学属性也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气候变化经济学视角,就地球工程的概念、地球工程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定位与作用、地球工程的经济学属性、经济评估等问题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不能回避地球工程,但要科学认知和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地球工程技术;不同地球工程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的作用不同,但相较于减缓手段来说都具有末端治理属性,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福祉,还可能给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引入新的风险;太阳地球工程与大规模的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封存(BECCS)的外部影响具有潜在不确定性,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难以简单、直接权衡,盲目实施会加剧区域和代际之间的不公平;太阳地球工程潜在影响的巨大溢出效应、风险、不确定性和区域非对称性是寻求最优气候政策组合的关键变量,给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间博弈增加了新的变数。中国要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必须区别对待CDR和SRM不同类别的地球工程,加紧研发关键技术;将地球工程置于可持续发展大框架下,积极开展地球工程的综合影响评估和国际治理的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地球工程的发展战略;中国作为2020年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主办国,应谨慎应对可能出现的地球工程治理议题,寻求国际共识,积极引领各国参与构建公平有效的地球工程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工程 气候变化经济学 减缓 适应 全球气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诺德豪斯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姜维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0-394,共5页
201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威廉·诺德豪斯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将气候变化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的贡献。他的发现涉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诺德豪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这一主题,因为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化... 201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威廉·诺德豪斯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将气候变化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的贡献。他的发现涉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诺德豪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这一主题,因为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气候变暖。在90年代中期,他成为创建综合评估模型的第一人,该模型整合了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结果,是描述经济与气候之间全球相互作用的定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皇家科学院 宏观经济分析 气候变化经济学 诺德豪斯 诺贝尔经济学 综合评估模型 定量模型 化石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军 梁宇超 秦海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84-4090,共7页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在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中国环境经济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首先,简述了环境经...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在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中国环境经济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首先,简述了环境经济学学科的诞生背景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了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程;其次,总结了环境经济学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归纳了环境经济政策设计与评估、费用-效益分析、环境价值评估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四个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然后,阐述了环境经济学学科从哪些角度可以回应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最后,论述了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可以从环境政策与制度、绿色金融、污染与健康、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气候应对与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做出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建设 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政策 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价值评估 气候变化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水资源管理经济中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英文)
4
作者 Gert A.Schultz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大多数关于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评估的文献中,对大气模型中存在的显著的不确定性往往考虑不足.在很多重要的领域,GCM生成的长期预测很少能用于未来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因为其结果无法对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描述,也就是对水文变量增加或... 大多数关于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评估的文献中,对大气模型中存在的显著的不确定性往往考虑不足.在很多重要的领域,GCM生成的长期预测很少能用于未来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因为其结果无法对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描述,也就是对水文变量增加或减少趋势的预测缺乏可信度.一项借助于14个GCM模型以及不同发展情景(包括基准情景)开展的径流预报集合分析研究验证了这一点.GCM的输出情景作为水平衡模型的输入这种方法用于多瑙河上游未来水文变化的预测.如果将这种预测情景用于预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经济成本,更大的不确定性将会在经济数学模型中产生.著名的Stern"气候变化经济学"评论在水资源管理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学文献中对Stern评论的观点存在很多争议,很多专家对方法的使用和结论提出了一些质疑,本文的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进行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影响评估的学者们应该意识到不仅在GCM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水文-经济模型的耦合过程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文模型 大气环流模型 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经济学 经济模型的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容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测度指标 被引量:28
5
作者 潘家华 郑艳 +1 位作者 王建武 谢欣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提出将"气候容量"概念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并论述了与此相关的气候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人口承载力等概念。气候容量是针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背景下提出的概念,从根本上讲,中国... 本文提出将"气候容量"概念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并论述了与此相关的气候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人口承载力等概念。气候容量是针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背景下提出的概念,从根本上讲,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是气候容量问题,即一个地区特定气候资源所能够承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强度和规模。气候容量包括天然容量和衍生容量,天然容量包括温度、光照、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等因子,衍生容量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气候灾害风险等要素。气候容量可以借助工程、技术、制度等适应措施进行改善和转移,但是必须遵循经济理性、生态完整性、风险防护、公平分配等原则。对气候容量及其阈值的评估能够与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相结合,测算出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最优人口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适应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在气候容量充裕的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是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而在气候容量严重受限地区,不合理的发展可能进一步恶化气候环境。作者以气候容量充裕的长三角地区和气候容量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容量的政策含义,并针对容量限制型的适应问题与发展驱动型的适应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气候容量不仅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概念分析工具,而且可以结合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为制定地区适应与发展规划提供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容量 适应 发展 气候变化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与环保技术进步的宏观经济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利锋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2,共12页
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考虑环境污染对生产的负外部性,构建包含环境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环境保护税与环保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宏观经济产生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环保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与短... 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考虑环境污染对生产的负外部性,构建包含环境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环境保护税与环保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宏观经济产生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环保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均表现为产出、就业增加以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表明环保技术进步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生态环境均具有积极作用;二是环境保护税提高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短期损失"与"长期收益"权衡取舍的特征。在短期中,环境保护税提高使得政府面临稳定产出、就业与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权衡取舍问题。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环境保护税能够帮助政府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要构建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政策体系,加强对环保技术开发与使用领域的税收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第二,运用环境保护税支持绿色发展,不仅要权衡短期损失更要看重长期效益。在谋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过程中,尽管环境保护税提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短期"阵痛",但是长期来看收益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气候变化经济学 环境保护税 生产负外部性 E-DS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变化会影响企业选址吗?——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兵 陈思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132,共19页
现有文献大多忽视了气温变化因素对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进行有益的学术补充。为此,本文分别采用季度均温、日度均温和极端温度天数等三种方式衡量气温变化,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气象数据,首次分... 现有文献大多忽视了气温变化因素对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进行有益的学术补充。为此,本文分别采用季度均温、日度均温和极端温度天数等三种方式衡量气温变化,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气象数据,首次分析了企业选址决策是否会受到气温变化的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夏季、秋季均温的升高和春季、冬季均温的降低会使当地新建企业数显著减少,极端温度(包括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天数的增加也会对当地企业进入造成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企业以及经济发达程度和气温变化幅度不同地区的企业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气温变化主要通过降低地区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以及增强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两个机制对企业选址决策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气温治理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地区引进企业和吸引人才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经济学 气温变化 企业选址 经济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言时刻——生态危机与当下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被引量:4
8
作者 J.B.福斯特 B.克拉克 +1 位作者 R.约克 董慧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
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距离地球变得无法生存还有多长时间,而是按照目前的恶化速度,距离地球环境达到不可恢复的崩溃点还有多久。阻止我们在崩溃点到来之前采取有力措施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经济问题,也就是... 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距离地球变得无法生存还有多长时间,而是按照目前的恶化速度,距离地球环境达到不可恢复的崩溃点还有多久。阻止我们在崩溃点到来之前采取有力措施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经济问题,也就是说,现行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其本质上无法接受改善环境所需支付的经济成本,因此,不对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批判就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气候变化经济学 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