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伟 钟巍 +1 位作者 薛积彬 甄治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34-141,共8页
通过对比广东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即LIA期间的气象灾害、战乱、人口发展等几方面的数据,研究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对广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衰退、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乱和农民起义的增多、人口发展的减缓以及... 通过对比广东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即LIA期间的气象灾害、战乱、人口发展等几方面的数据,研究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对广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衰退、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乱和农民起义的增多、人口发展的减缓以及瘟疫次数的增加,都与气候变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指出,气候变冷的各个可能的影响结果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阻碍了明清时期广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明清时期 气候变冷 社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靳华龙 万世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86,共16页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揭示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呈整体变冷趋势,南北两极先后发育冰盖,地球由温室气候变为冰室气候,但是其变冷机制仍不明确。大气CO2浓度降低和大洋环流模式改变均被认为与新生代气候变冷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两者的作用还未达...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揭示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呈整体变冷趋势,南北两极先后发育冰盖,地球由温室气候变为冰室气候,但是其变冷机制仍不明确。大气CO2浓度降低和大洋环流模式改变均被认为与新生代气候变冷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两者的作用还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由此存在各种假说,如BLAG假说、高原隆升-风化假说、构造隆升-碳埋藏假说、火山铁肥效应和岛弧隆升-风化假说及海道开合假说等,用以解释新生代全球变冷。围绕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方面的争论,评述了过去近几十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不同机制对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重点:建立准确的新生代大气CO2浓度演变序列、建立更加准确的地球内部排气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海道开合时刻表、建立完善的风化指标体系、加强火山作用及其大洋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气候变冷 碳循环 青藏高原隆升 硅酸盐风化 火山铁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变迁的影响
3
作者 王颖 刘德政 张永战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3-824,共12页
“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与东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发展并成就了明朝大航海的辉煌,研究其始发港的变迁与原因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体系”的完善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具... “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与东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发展并成就了明朝大航海的辉煌,研究其始发港的变迁与原因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体系”的完善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鲜有研究。基于古代典籍、地方志和历史地图的记载,结合前人对历史时期中国环境变化的认识,对隋唐至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始发港的变迁与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隋唐—明清时期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先后兴起了3个“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始发港,扬州港盛于隋唐,上海港盛于唐宋,明州港(今宁波港)盛于宋元;(2)气候变冷引起的北方少数民族南犯,中原地区经济和政治中心南迁,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由登州(今蓬莱)迁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3)随泥沙堆积,雁形式沙洲发育,河口分汊东伸南移,长江河口海岸由喇叭形的河口湾演化为三角洲,这是引起始发港由扬州港向东迁往上海港、乃至明州港的根本原因;(4)长江河口沙洲的发育,引起了长江扬州港段和上海港段水系的变化,使得2个港作为始发港时,港口的具体位置不断地随河势变化而调整;(5)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亦对始发港的兴衰与变迁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扬州港 上海港 明州港 气候变冷 河口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喷发和气候
4
作者 朱佛宏(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93年第12期17-17,共1页
在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于1991年6月15-16日的喷发物中含有硬石膏(CaSO_(4)).这次喷发使平流层中形成了富含SO_(2)的云团,这可以造成最近若干年内地球的全球性气候变冷。如果以前曾认为气候的这种变化可以用平流层中长期存在由极微小的火... 在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于1991年6月15-16日的喷发物中含有硬石膏(CaSO_(4)).这次喷发使平流层中形成了富含SO_(2)的云团,这可以造成最近若干年内地球的全球性气候变冷。如果以前曾认为气候的这种变化可以用平流层中长期存在由极微小的火山灰和尘埃颗粒形成的云团来加以解释的话,则在70年代的研究工作表明,这些云团是由极微小的硫酸小滴形成的.由此可见,在火山喷发物中硫的存在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硬石膏 CaSO_ 气候变冷 火山喷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idanthus(腕足动物)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松梅 蔡朝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Anidanthus是凉水型腕足动物的代表之一 ,主要出现在早二叠世Sakmarian期至中二叠世Wordian期 ,先驱分子在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已出现 ,部分种延至晚二叠世。Anidanthus主要分布于北方大区和冈瓦纳大区 ,具两极分布的特点。气候是造成A... Anidanthus是凉水型腕足动物的代表之一 ,主要出现在早二叠世Sakmarian期至中二叠世Wordian期 ,先驱分子在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已出现 ,部分种延至晚二叠世。Anidanthus主要分布于北方大区和冈瓦纳大区 ,具两极分布的特点。气候是造成Anidanthus两极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该属中、晚二叠世在特提斯区出现 ,是全球气候变冷事件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danthus 凉水型腕足动物 两极分布 二叠纪 石炭纪 全球气候变冷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 kaBP事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绍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5期309-310,共2页
这是发生在全新世中期的一次气候突变,其特点是气候变冷、变干。虽然Bond的冷事件年表把它定为5.9kaBP,但是大多数大西洋深海沉积给出的年表为5.5~5.3kaBP。所以,我们称之为5.5kaBP事件。这次事件是一次气候突变,同时也反映了... 这是发生在全新世中期的一次气候突变,其特点是气候变冷、变干。虽然Bond的冷事件年表把它定为5.9kaBP,但是大多数大西洋深海沉积给出的年表为5.5~5.3kaBP。所以,我们称之为5.5kaBP事件。这次事件是一次气候突变,同时也反映了全新世气候由暖湿向冷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全新世中期 气候 气候变冷 深海沉积 大西洋 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珍贵树种名录(连载)
7
作者 尹国平 《广西林业》 2011年第4期50-51,共2页
秃杉 珍贵树种秃杉,是第三纪的残遗植物,经历了地球四次冰川期气候变冷的严峻考验,有“活化石”之誉,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关键词 珍贵树种 连载 名录 广西 残遗植物 气候变冷 第三纪 冰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防治牛风湿病要点
8
作者 颜怀宇 《畜禽业》 2009年第2期81-81,共1页
寒冬腊月,气候变冷,牛舍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悬殊较大,时常阴冷潮湿、贼风侵袭或遭雨雪,极易引起牛的风湿病。为此现将冬季如何防治牛风湿病介绍如下:
关键词 冬季防治 风湿病 牛舍 气候变冷 外界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马坡脚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晨晨 黄虎 邓昌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7-413,共17页
为确定贵州南部马坡脚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夹凝灰岩的形成年代、成因及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马坡脚凝灰岩具有较高的Al_(2)O_(3)/TiO_(2)比值和... 为确定贵州南部马坡脚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夹凝灰岩的形成年代、成因及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马坡脚凝灰岩具有较高的Al_(2)O_(3)/TiO_(2)比值和显著的Eu负异常。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9.1±1.5)Ma和(257.5±1.8)Ma,与云南宾川酸性熔结凝灰岩的年龄相近。马坡脚凝灰岩中锆石的ε_(Hf)(t)值为1.1~8.4,且Th/Nb比值较低,具有板内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性质。锆石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马坡脚凝灰岩可能来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酸性火山活动。结合已发表的高精度CA-TIMS年龄与牙形石生物地层年龄,可以认为峨眉山酸性火山活动可能至少持续至晚二叠世吴家坪早期,且峨眉山酸性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吴家坪期气候变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气候变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禽流感:可防可控不可耽误
10
《家禽科学》 2005年第1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疫情 可控 气候变冷 抗体水平 防疫体系 工作高度 免疫 国务院 力度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预防蛋鸡呼吸道病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1
作者 王素伟 《家禽科学》 2018年第1期63-63,共1页
冬季来临,气候变冷,正是蛋鸡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一般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饲养密度大当鸡舍内通风换气及各种应激因素发生改变时,就为蛋鸡呼吸系统疾病的暴发创造了条件,导致鸡细菌性、病毒性混合感染,发病率高,... 冬季来临,气候变冷,正是蛋鸡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一般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饲养密度大当鸡舍内通风换气及各种应激因素发生改变时,就为蛋鸡呼吸系统疾病的暴发创造了条件,导致鸡细菌性、病毒性混合感染,发病率高,尤其是那些已经携带急性呼吸道病毒的鸡,治疗难度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 蛋鸡 冬季 鸡呼吸道疾病 预防 呼吸系统疾病 气候变冷 应激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农机使用防冻液注意事项
12
作者 建农 《农业装备技术》 2010年第1期60-60,共1页
冬季气候变冷,农机多数又无暖库,为了防止机体冻裂,可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内加注防冻液。 市场上常见的防冻液主要有:乙醇、甘油-乙醇、甘油、乙二醇等。这些防冻液由于配制比例和成分不同,其凝固点也不相同。
关键词 农机使用 防冻液 冬季 气候变冷 却系统 配制比例 发动机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饲养肉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程爱真 张静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9期12-12,共1页
1保温通风相结合冬季气候变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 1保温通风相结合冬季气候变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饲养 肉鸡 防寒保温工作 呼吸道疾病 通风换气 舍内温度 外界气温 气候变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