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庆存 王会军 +4 位作者 林朝晖 李崇银 黄荣辉 吴国雄 周天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8-483,共16页
主要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些年来在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通过对气候系统变化多尺度特征及其动力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气候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季风气候特... 主要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些年来在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通过对气候系统变化多尺度特征及其动力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气候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季风气候特点的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跨季度数值气候预测,进一步建立了先进、完善的短期数值气候预测系统,并应用于我国夏季旱涝预测业务。这些工作既带有极大的基础性意义,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为我国大气科学及气候科学乃至环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动力 气候预测 气候异常 短期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自转与气候动力学──振荡理论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式适 刘式达 +1 位作者 傅遵涛 辛国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90-598,共9页
考虑地球自转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并应用描写低纬地球流体(大气和海洋)的水平运动方程,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低纬大气和海洋振荡的影响.研究指出: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不但会直接影响低纬大气和海洋的振荡周期和振幅,而且会影响... 考虑地球自转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并应用描写低纬地球流体(大气和海洋)的水平运动方程,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低纬大气和海洋振荡的影响.研究指出: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不但会直接影响低纬大气和海洋的振荡周期和振幅,而且会影响纬向风和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温和海平面的变化.所以,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词##4地球自转速率;;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气候动力 振荡理论 大气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动力诊断和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正秋 祝从文 +3 位作者 苏京志 刘伯奇 蒋宁 陈昊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2-552,共11页
气候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是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提高短期气候预测与科学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基于气候模拟的动力诊断技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缺乏支撑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的中试平台。为此,通过集成多种现代计算... 气候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是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提高短期气候预测与科学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基于气候模拟的动力诊断技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缺乏支撑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的中试平台。为此,通过集成多种现代计算机通信协议、可视化编辑和气象数值计算等技术,研发可视化交互气候动力诊断和分析系统(Climate Dynamic Diagnosis and Analysis System,CDDAS),以促进气候模拟的动力诊断技术在气候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该系统具有结构开放、诊断方法集成度高、方便易用等特点,包括数据更新备份、气候动力诊断、多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4个功能模块,并设计了一种远程交互控制脚本语言,为用户二次开发提供语言环境,可实现本地客户端、服务器端和超级计算机三者交互通信控制可视化管理。该系统使用便捷,目前已在国家级业务和科研单位获得应用,在气候异常成因分析、气候预测和气候决策服务中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动力诊断 数值模拟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可供现代数学分析研究的气候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庆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8-417,共10页
针对以往大气动力学方程和气候动力学方程数学研究所使用模式的不足之处,本文作了改进,使数学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这些包括,(1)取大气上界气压为零,而非某个正的(小)常数;(2)消除了整层无辐散近似,从而使地面气压为直... 针对以往大气动力学方程和气候动力学方程数学研究所使用模式的不足之处,本文作了改进,使数学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这些包括,(1)取大气上界气压为零,而非某个正的(小)常数;(2)消除了整层无辐散近似,从而使地面气压为直接的预报量,但在地面气压预报方程中加入了水平湍流扩散项(平滑);(3)对大气运动的内热源的辐射传输过程和水汽相变过程作了合理的处理,而非看作已知的外强迫,用适当的方法可以用解析函数较好地逼近这些过程。另外还提出合理的边界条件。我们的目的是要证明这样提出的初—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以后还可研究其基本性质和长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数学分析 气候动力 大气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气候动力模拟动态演化的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5
作者 赖格英 于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古气候是现代和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参照系,古气候研究与全球变化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当今国际上地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如何更好地再现和重建古气候,模拟古气候环境下的大气环流基本场在两维空间格局上基于时间维的动态演化过程... 古气候是现代和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参照系,古气候研究与全球变化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当今国际上地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如何更好地再现和重建古气候,模拟古气候环境下的大气环流基本场在两维空间格局上基于时间维的动态演化过程,提供古气候动力模拟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和表达,是古气候动力模拟研究工作中不可忽缺的一个环节。文中针对古气候动力模拟研究中的动态演化问题,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实现古气候动力模拟动态演化的可视化过程。为古气候动力模拟研究、再现和重建古气候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分析和演示工具,在全球变化和区域响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计算可视化 气候动力模拟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短期气候动力预报试验
6
作者 肖嗣荣 张可慧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9年第2期84-88,共5页
简介气候模式,讨论以IAP2LGCM模式进行河北地区夏季降水预测试验情况。试验采用AGCM保持初始SSTA不变、模式系统误差订正以及集合预测等进行。
关键词 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 气候动力 河北 短期气候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与气候动力学
7
作者 崔茂常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海洋 气候动力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树轮年代研究亚洲季风气候动力学的进展
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亚洲季风 气候动力 树轮 印度次大陆 年代 哥伦比亚大学 热带地区 气候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100年进步
9
作者 李建平 陈文 +17 位作者 周天军 刘屹岷 黄刚 刘晓东 侯兆禄 丁瑞强 胡鹏 陈尚锋 谭本馗 付遵涛 封国林 罗德海 段晚锁 陈晓龙 姜继兰 唐颢苏 胡开明 屈侠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636,共55页
回顾了中国气象学界在过去100年,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显著进步,综述了大气环流遥相关、季风环流、气候系统动力学、青藏高原动力学、古气候及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管力求详尽,但受限于主题范围... 回顾了中国气象学界在过去100年,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显著进步,综述了大气环流遥相关、季风环流、气候系统动力学、青藏高原动力学、古气候及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管力求详尽,但受限于主题范围、篇幅和能力,可能仍有遗漏,敬请谅解。在大气环流遥相关方面,中国学者对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包括东亚-太平洋型、丝绸之路型等多种遥相关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北半球夏季环流异常的核心理论框架,不仅深化了对大气环流遥相关现象的理解,也为国际气候预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显著提升了对大气环流变化的预测能力。季风环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系统揭示了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热带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相互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季风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海-气相互作用机理,显著提升了对季风系统变化规律的理解,中国主导的全球季风模式对比计划被纳入CMIP6框架,其成果为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提供了关键支撑。同时,对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历史变化检测归因以及未来预估进行了全面回顾。该指数为季风气候的预测和应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促进了全球季风研究的深入发展。气候系统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涵盖了全球变暖动力学、大气层结变化、快速气候调整以及气候变率调整等多个方面。中国学者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变化机制、大气环流调整以及气候反馈作用等关键问题。中国研发的气候系统模式在CMIP6中表现突出,相关结论被IPCC AR6直接引用,标志着中国模式在国际评估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特别是针对东亚季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关键气候系统的研究,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预测和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持。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地形单元,其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学者通过大量观测和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强迫作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不仅改变了周边地区的大气环流结构,还对亚洲季风、区域气候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理论被国际气象学界认为是解释亚洲气候变率的核心机制之一。在古气候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自然档案,重建了历史时期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序列,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突变性和区域性特征。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中国古气候研究的空白,也为国际古气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数据支持,推动了全球古气候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非线性大气动力学方面,中国学者在大气非线性波动方程、阻塞非线性动力学、可预报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可预报性分析工具。这些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丰富了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国际大气和海洋系统的可预报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推动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过去100年,中国气象学界在认识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理解气候变化、提高气候预测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气象学者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开拓创新,为全球气象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遥相关 非线性大气动力 季风环流 青藏高原动力 气候系统动力 气候 大气动力 全球变暖 动力 历史气候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海南岛NPP时空变化及气候驱动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涵 吴凯 +2 位作者 陈甲豪 钟超慧 胡中民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海南岛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针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及气候驱动力尚未明确的问题,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海南岛2000—2018年NPP、植被呼吸(Re)和植被初级生产力(GPP)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并识别海南... 海南岛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针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及气候驱动力尚未明确的问题,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海南岛2000—2018年NPP、植被呼吸(Re)和植被初级生产力(GPP)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并识别海南岛NPP的主要气候驱动力。结果表明,GPP、NPP和Re均呈现上升趋势,NPP的增长趋势最小(增速为0.016 kg C·m^(-2)·a^(-1))且仅在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区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其余地区呈上升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太阳辐射主导着海南岛大部分地区NPP变化;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区NPP变化由降水和温度共同驱动,中部偏南地区则由降水和太阳辐射共同驱动;温度驱动着海南岛西南部和南部地区的NPP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趋势分析 时空变化 气候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业务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91
11
作者 李维京 张培群 +12 位作者 李清泉 王兰宁 刘益民 史学丽 张祖强 刘一鸣 胡国权 党鸿雁 张芳 陈丽娟 孙除荣 赵其庚 董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11,共11页
动力气候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经过 8年多的研制、发展和业务化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并以此为平台 ,形成了一套包括月、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的动力模式预测业务。 2 0年历史... 动力气候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经过 8年多的研制、发展和业务化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并以此为平台 ,形成了一套包括月、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的动力模式预测业务。 2 0年历史回报试验和 1年多的试验性业务运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东亚区域的季节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其预测结果已经在实际业务中得到了应用 ,并成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文是对该动力模式系统性能的介绍 ,也是对国家“九五”重中之重课题的加强课题“短期气候预测综合动力模式预测系统业务化”专题的总结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气候模式 气候预测 预测能力 短期气候 业务化 DC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非线性统计-动力气候模式及其降水预报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建萌 曹杰 +1 位作者 李敏 王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6-333,共8页
在带有线性反馈的统计-动力气候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统计-动力气候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用逐段线性化的统计-动力气候模式来描述气候系统的总体非线性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动力气候模式 非线性变化 反馈因子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气耦合随机-动力气候模式的周期解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丽娟 鲁世平 徐晶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5-1094,共10页
目前大多数对随机-动力气候模式的研究都是在随机强迫项为白噪声的假定下进行的,而实际上许多天气快变量往往表现为非线性的其它随机过程.该文运用Mawhin重合度理论,探讨了一类随机强迫项是其它随机过程,而非白噪声时的海气耦合随机-动... 目前大多数对随机-动力气候模式的研究都是在随机强迫项为白噪声的假定下进行的,而实际上许多天气快变量往往表现为非线性的其它随机过程.该文运用Mawhin重合度理论,探讨了一类随机强迫项是其它随机过程,而非白噪声时的海气耦合随机-动力气候模式的周期解问题,得到了一定条件下该模型存在周期解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 随机-动力气候系统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下设研究方向与关键词解读:D0503古气候模拟与动力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大膀 燕青 闻新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为了深入推进新时代自然科学基金改革,2019年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对2008年版的申请代码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大有序板块。特别是,2020年新版申请代码设置了“古气候模拟与动力学(D0503)”,实现... 为了深入推进新时代自然科学基金改革,2019年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对2008年版的申请代码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大有序板块。特别是,2020年新版申请代码设置了“古气候模拟与动力学(D0503)”,实现了大气科学从“分钟、小时直至地史”时间尺度的全覆盖。本文从D0503代码的增设背景、学科内涵、研究方向、关键词、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解读和展望,并对近三年该代码下“面青地”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充分理解D0503研究方向与关键词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及时把握该代码的发展趋势,服务古气候研究方向的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气候模拟与动力 学科内涵 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1年吴忠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气候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军川 林中雪 +5 位作者 马娟利 李治苇 徐来超 刘源 张萍 曹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90-92,98,共4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法计算得到了吴忠市2000—2020年年均植被覆盖度(FVC),同时获取了各年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数据,通过分析揭示了该市近21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气候驱动力分析。...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法计算得到了吴忠市2000—2020年年均植被覆盖度(FVC),同时获取了各年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数据,通过分析揭示了该市近21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气候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近21年吴忠市植被覆盖度变化整体上呈稳中向好趋势,且该市已由低植被覆盖度地区转变为中植被覆盖度地区,各县级地区与全市整体变化情况基本相同。在空间上,全市植被覆盖度主要呈现南部增大而北部减小或不变的趋势;全市植被在全局呈集聚趋势。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而气温对植被覆盖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空间自相关 气候动力 吴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气候系统中的周期与混沌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鸿兴 王永中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1-319,共9页
从零堆气候模式导出了一个非线性映象公式,对由该公式表征的气候系统的平衡态和稳定域进行了研究。通过迭代计算揭露海洋热贮存C对气候系统的调控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控制气候系统行为的很窄的C值敏感区;当C值大于敏感区... 从零堆气候模式导出了一个非线性映象公式,对由该公式表征的气候系统的平衡态和稳定域进行了研究。通过迭代计算揭露海洋热贮存C对气候系统的调控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控制气候系统行为的很窄的C值敏感区;当C值大于敏感区上界时,气候系统趋向平衡态,即现代气候;当C值小于敏感区下界时,系统失稳。在敏感区内则呈现出周期与混沌行为,且随着C的增加,勾画出通过周期倍分岔通向混沌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气候动力 海气相互作用 气候系统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夏季气候及汛期实时预测与检验 被引量:17
17
作者 林朝晖 孙建华 +4 位作者 卫捷 周广庆 张小玲 陈红 郎咸梅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241-257,共17页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0 0 2年汛期预测的结果。作者首先利用IAPENSO预测系统 ,较好地预测出 2 0 0 2年夏季将有一个强度偏弱的ElN no事件发生 ;IAP动力学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 II)的跨季度预测结果则表明 2 0 0 2年夏...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0 0 2年汛期预测的结果。作者首先利用IAPENSO预测系统 ,较好地预测出 2 0 0 2年夏季将有一个强度偏弱的ElN no事件发生 ;IAP动力学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 II)的跨季度预测结果则表明 2 0 0 2年夏季我国华北和东北大部将持续干旱少雨 ,长江下游和南方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 ;在数值预测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的动力统计预测方法 ,最终得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0 0 2年夏季旱涝趋势的跨季度集成预测结果。与实况比较表明 ,IAPDCP II预测和集成预报均较好地预测出我国夏季旱涝的大范围形势分布 ,特别是动力数值预测的效果在我国东部略优于集成预测。至于汛期 (6~ 8月 )每天的天气分析研究和数值天气预报 ,则表明国内外现有的中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均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并给出了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 2 0 0 2年持续性降水的天气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气候预测 集成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持续性降水 2002年 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熵产生和灾变气候
18
作者 林振山 李湘如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2期21-25,共5页
本文以超熵产生作为气候灾变的一个判据。并由此导出了大气的光学厚度和行星反照率与灾变气候的近似关系。
关键词 行星反照率 熵产生 光学厚度 近似关系 动力气候 定号 李亚普诺夫函数 稳定态 非平衡系统 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ISO传播特征及其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联系的观测事实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洁琳 万齐林 +2 位作者 管兆勇 林爱兰 王黎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4-732,共9页
利用1979—2007年夏半年(5—10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亚洲-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半年对流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以及热带天气尺度波动与ISO的联系。结... 利用1979—2007年夏半年(5—10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亚洲-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半年对流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以及热带天气尺度波动与ISO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半年AWP区域的对流ISO存在东西传播特征,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在整个AWP区域,以沿赤道东传且周期约30~60 d的扰动为主,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以在10~20°N西传且周期约20~40 d的扰动为主;在初夏ISO以沿赤道东传为主,晚夏ISO向西传播加强,主要活动区域也向北转移,西传波在晚夏西北太平洋区域活动最强;(2)ISO强对流伴随低层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首先生成在印度洋区域,之后沿赤道东传到西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当对流传播到西太平洋时具有西北传播的特征;(3)ISO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关系密切。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对流在西北太平洋同时加强,ISO促进了热带气旋(TC)的群发,而TC群发对流也成为ISO对流在西太平洋西北向传播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动力 季节内振荡 有限区域波数-功率谱 滞后线性回归 热带天气尺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季节内振荡:热带气旋活动强、弱年的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洁琳 万齐林 +2 位作者 管兆勇 林爱兰 王黎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0,共9页
应用有限区域波数-功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对比分析1979—2004年热带气旋(TC)活动强、弱年亚洲-西太平洋区域(AWP)夏半年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及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AWP和西太平洋区域都存在TC强年IS... 应用有限区域波数-功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对比分析1979—2004年热带气旋(TC)活动强、弱年亚洲-西太平洋区域(AWP)夏半年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及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AWP和西太平洋区域都存在TC强年ISO东传特征更显著的特征,ISO对流传播在纬向上伸展更偏东,强年沿赤道东传20~60 d周期波动更强,西太平洋区域是传播特征强弱年区别较显著的区域,与TC活动密切联系;TC强、弱年ISO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相同,海洋和大气间的能量交换对维持ISO西北传播时起作用;TC强年的海气相互作用比弱年更加强烈,尤其是对流凝结潜热的释放在强年比弱年强,这可能是导致TC强、弱年ISO特征区别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动力 季节内振荡(ISO) 有限区域波数-功率谱 滞后线性回归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