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DMP-GWO融合的气侵早期监测方法
1
作者
王建龙
于志强
+4 位作者
郭云鹏
邓兵
杨洋洋
杨建永
郑锋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54,共8页
气侵早期监测对于保障钻井安全至关重要,一旦监测不及时,可能造成井喷、人员伤亡等重大钻井事故。针对目前传统泥浆池增量法预警滞后性强,井下随钻监测法时效性高,但功能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气侵早期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气侵早期监测对于保障钻井安全至关重要,一旦监测不及时,可能造成井喷、人员伤亡等重大钻井事故。针对目前传统泥浆池增量法预警滞后性强,井下随钻监测法时效性高,但功能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气侵早期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的新方法。分析了气侵时环空流体流速变化规律,构建了气侵风险指数(Gas kick risk index,KRI),并推导了KRI与气体体积分数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基于井下双测点压差(Difference between downhole dual measurement points pressure,DDMP),结合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构建了环空流体流速实时计算方法;利用气侵模拟场景,分析了气侵早期监测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气侵时环空流体流速整体呈增加趋势,可作为检测气侵的关键特征参数,环空气体体积分数与KRI呈线性关系。环空流体流速计算误差随着两测点距离的逐步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受压力和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较小。该方法气侵预警滞后时间为13.8 min,环空气体体积分数反演误差小于10%,不仅能够较早检测到气侵,还能够为井控工艺设计提供环空含气率关键参数,而此时泥浆池增量仅为0.017 m^(3),泥浆池液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侵
早期监测
井下双测点压差
灰狼优化算法
环空流体流速
气侵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侵后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葛磊
杨春旭
+2 位作者
郭兵
王志远
王子毓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3,共8页
为了提高气侵后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分析了气侵后井底初始气泡直径分布特征,建立了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用不同质量分数黄原胶溶液模拟钻井液,用多孔介质模拟地层,实验分析了不同液相流变性、地层平均孔隙直径...
为了提高气侵后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分析了气侵后井底初始气泡直径分布特征,建立了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用不同质量分数黄原胶溶液模拟钻井液,用多孔介质模拟地层,实验分析了不同液相流变性、地层平均孔隙直径和不同气侵速度下井筒底部气泡群的直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钻井液切力越大、气侵速度越大,生成的初始气泡直径范围越大,出现频率最高的气泡直径和最大气泡直径均增大;地层孔隙直径对初始气泡直径影响不明显。基于实验结果,综合考虑钻井液黏度、气体流量和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侵入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实验预测模型;并考虑实际钻井过程中井壁处气体径向侵入特征和井斜角的影响,建立了侵入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井底初始气泡直径预测模型的建立,为气侵后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精确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侵模拟
实验
多孔介质
液相流变性
气
侵
速度
气
泡分布特征
气
泡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DMP-GWO融合的气侵早期监测方法
1
作者
王建龙
于志强
郭云鹏
邓兵
杨洋洋
杨建永
郑锋
机构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油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工程分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54,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钻井安全控制软件”(2024ZZ46-05)。
文摘
气侵早期监测对于保障钻井安全至关重要,一旦监测不及时,可能造成井喷、人员伤亡等重大钻井事故。针对目前传统泥浆池增量法预警滞后性强,井下随钻监测法时效性高,但功能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气侵早期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的新方法。分析了气侵时环空流体流速变化规律,构建了气侵风险指数(Gas kick risk index,KRI),并推导了KRI与气体体积分数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基于井下双测点压差(Difference between downhole dual measurement points pressure,DDMP),结合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构建了环空流体流速实时计算方法;利用气侵模拟场景,分析了气侵早期监测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气侵时环空流体流速整体呈增加趋势,可作为检测气侵的关键特征参数,环空气体体积分数与KRI呈线性关系。环空流体流速计算误差随着两测点距离的逐步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受压力和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较小。该方法气侵预警滞后时间为13.8 min,环空气体体积分数反演误差小于10%,不仅能够较早检测到气侵,还能够为井控工艺设计提供环空含气率关键参数,而此时泥浆池增量仅为0.017 m^(3),泥浆池液位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气
侵
早期监测
井下双测点压差
灰狼优化算法
环空流体流速
气侵模拟
Keywords
Early gas kick monitoring
Downhole dual measurement points
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nulus flow rate
Gas kick simulation
分类号
TE25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侵后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葛磊
杨春旭
郭兵
王志远
王子毓
机构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对外合作项目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3,共8页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一体化智能石油钻井装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编号:2019JZZY010446)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气侵后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分析了气侵后井底初始气泡直径分布特征,建立了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用不同质量分数黄原胶溶液模拟钻井液,用多孔介质模拟地层,实验分析了不同液相流变性、地层平均孔隙直径和不同气侵速度下井筒底部气泡群的直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钻井液切力越大、气侵速度越大,生成的初始气泡直径范围越大,出现频率最高的气泡直径和最大气泡直径均增大;地层孔隙直径对初始气泡直径影响不明显。基于实验结果,综合考虑钻井液黏度、气体流量和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侵入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实验预测模型;并考虑实际钻井过程中井壁处气体径向侵入特征和井斜角的影响,建立了侵入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井底初始气泡直径预测模型的建立,为气侵后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精确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气侵模拟
实验
多孔介质
液相流变性
气
侵
速度
气
泡分布特征
气
泡平均直径
Keywords
gas cut simulation experiment
porous media
liquid rheology
gas cut rate
bubbl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verage bubble diameter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DMP-GWO融合的气侵早期监测方法
王建龙
于志强
郭云鹏
邓兵
杨洋洋
杨建永
郑锋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侵后井底初始气泡平均直径预测模型实验研究
葛磊
杨春旭
郭兵
王志远
王子毓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